步骤 | 注意点 |
---|---|
1. 提前规划实习方向 | 结合目标专业和未来职业方向,别盲目跟风 |
2. 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实习 | 英国大学假期长,是积累实习的好时机 |
3. 争取有含金量的实习单位 | 大公司、名企、相关行业优先,简历才够硬 |
4. 写进文书和面试中 | 突出你在实习中学到的技能和成长,别只写做了什么 |
“嘿,我去年申请LSE被拒了,结果今年实习经历一加,直接拿到offer!”
这不是我瞎编的,是我隔壁宿舍的学姐亲口说的。她说她第一次申请的时候GPA不差,语言成绩也达标,但就是没实习经历,文书里写的全是课堂内容,结果被LS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给拒了。第二年她去了一家咨询公司实习,还做了个小项目,重新申请的时候直接被录取了。
你可能觉得实习不就是打个工嘛,但对英国留学来说,实习经历真的是你简历里的“隐藏加分项”。英国很多学校,尤其是商科、传媒、工程这些专业,特别看重你有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不是说你GPA高、语言好就够的。
英国大学申请,光有成绩是不够的
比如帝国理工(IC)的MSc in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 Management这个专业,官网上就明确写着“欢迎有相关实习经历的学生申请”。这不是随便写写,是真的会看的。我有个朋友申请这个专业,GPA 3.4,但他在阿里实习过,最后被录取了。
英国大学不像美国那样看“全面素质”,但他们特别重视你能不能适应课程内容。如果你实习经历丰富,就能证明你不是只会考试,而是真的对这个专业有热情、有想法。
实习经历,让你在文书中“有话可说”
写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的时候,很多人都卡在“我该怎么写才不空洞”这个问题上。这时候,实习经历就是你的救命稻草。你可以写你在实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学到了什么,这些都能和你想申请的专业联系起来。
比如我有个同学申请的是市场营销(Marketing),他之前在一家快消公司实习过,负责社交媒体运营。他在文书中详细写了他怎么分析用户数据、怎么优化内容,结果涨粉了30%。这种具体的数据和经历,比你说“我对市场营销很感兴趣”要有力多了。
面试的时候,实习经历是你的“底气”
有些英国大学在录取前会安排面试,尤其是像牛津、剑桥、UCL这类学校。面试官会问你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你有什么优势、有没有相关经验。这个时候,如果你有实习经历,就能讲得头头是道。
我有个朋友面的是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的金融工程专业,面试官问他有没有做过数据分析相关的项目。他刚好在一家银行实习过,做过客户风险评估模型,当场就打开了电脑展示了自己的分析报告。面试官当场就说“你这个经历很符合我们的课程需求”。后来他顺利拿到了offer。
实习经历,也能帮你拿到推荐信
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是申请材料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实习表现好,主管愿意给你写一封推荐信,那比你找一个只上过你课的老师写要有说服力得多。
比如我认识一个申请NYU(纽约大学)的同学,他实习的公司老板是MIT毕业的,写的推荐信特别有分量。他说他老板在推荐信里不仅夸他工作认真,还特别提到他在项目中提出的创新点。最后他顺利被NYU的MS in Integrated Digital Media录取了。
别怕“小实习”,关键是“有故事”
很多人觉得实习必须是大公司才有用,其实不是。哪怕是学校组织的项目、社团活动、志愿者经历,只要是你主动参与、有收获的,都可以算作实习经历。
比如我有个朋友申请的是教育类专业,她没去大公司实习,但她在大学期间组织了一个支教项目,去了云南一个乡村小学教英语。她在申请材料中详细写了这个经历,包括她是怎么组织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最后她被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录取了。
现在就开始行动,别等大四才想起来实习
很多同学觉得实习是毕业前才要做的事,其实不是。英国大学申请一般提前一年开始准备,所以你最好在大三甚至更早就开始积累实习经历。
比如你可以利用暑假、寒假、甚至课余时间去做一些兼职、项目、线上实习。现在很多大公司都有远程实习项目,比如德勤、毕马威、麦肯锡这些,线上实习经历也能写进简历。
如果你现在还没实习经历,别慌。你可以从现在开始找一些短期项目,哪怕只有一个月,只要你认真做了,就有收获。关键是你得动起来,别等别人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