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 top 100院校金融专业全解析,留学生必看!

puppy

本文介绍了留学申请金融专业的重要步骤与注意事项,包括结合排名与课程选择学校、重视语言成绩小分、提升GPA与实习经历、撰写个性化文书、提前申请奖学金及利用校友资源等,强调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

步骤 注意点
确定目标院校排名与专业方向 别光看QS排名,要结合课程设置和就业资源
准备语言成绩(如雅思、托福) 不同学校对语言小分有要求,提前查清楚
提升GPA,积累相关实习 金融专业竞争激烈,高GPA+实习经历是标配
撰写个性化文书(PS) 避免模板化,突出个人在金融领域的热情与规划
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 提前准备材料,别错过截止时间

刚刷完offer榜,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昨天晚上,我和室友窝在宿舍沙发上,刷着QS最新排名,翻到金融专业那一页的时候,他突然来了一句:“哎,你说我要是能去UBC读金融,是不是人生就起飞了?”

嘿,你是不是也这样?一边刷着各种排名,一边幻想着自己穿着西装站在华尔街的高楼里。其实,选对学校和专业,真的能让你的留学路少走很多弯路。

QS排名不是唯一标准,但它是起点

很多人说QS排名“水”,但说实话,它还是最被广泛认可的一个参考。比如,你要是申请加拿大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金融硕士,QS排名Top 50的背景,会让你在简历筛选阶段就赢了一半。

不过别被排名迷了眼。像美国的NYU(New York University),QS排在30多,但它的金融专业在美国本地认可度极高,尤其在纽约金融圈,校友资源超级强大。所以,选校时除了看排名,还要看课程设置、地理位置、就业支持这些“硬核指标”。

语言成绩不能拖后腿,尤其是小分

你知道吗?有些学校对语言成绩的小分有硬性要求。比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雅思总分要7.0,但写作和阅读还不能低于6.5。托福的话,LSE要求100分以上,单项也不能低于22。

我当时差点栽在小分上,考了两次雅思才过。建议你早点准备,别卡到最后一个月才去考。不然一边改文书一边刷分,真的会疯。

GPA是硬通货,实习经历是加分项

金融专业竞争太激烈了,尤其是QS前50的学校,GPA 3.5+是起步线。如果你是双非背景,GPA至少要3.7以上才有竞争力。

实习经历也别忽视。我在申请LSE的时候,有一段在券商投行部实习的经历,面试官当场就问我那段经历的细节。所以实习别乱找,最好找和金融相关、能体现你分析能力的岗位。

文书别套路,要真实又有力

现在申请材料太同质化了,特别是文书。很多人套模板,写得都差不多,结果被秒拒。

我有个朋友申请了MIT的金融硕士,他的文书里讲了自己怎么在实习中发现传统金融模型的问题,然后自己尝试用Python建模分析。虽然最后没拿到offer,但面试官说:“你的思路很有意思。”

所以文书别编故事,讲真实经历,突出你的热情和逻辑思维。哪怕你没特别牛的经历,也可以讲你为什么喜欢金融,你是怎么一步步靠近这个目标的。

奖学金别等offer来了再申请

很多人以为拿到offer之后再申请奖学金也不迟,其实很多学校的奖学金名额在发offer前就已经定好了。

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它的金融硕士项目在申请阶段就会评估你是否符合奖学金资格。如果你在申请时没表现出足够的竞争力,后面再补也来不及。

所以建议你在提交申请前,就把奖学金的材料准备好,有些学校甚至要求你单独提交一份奖学金申请文书。

别小看校友网络,它可能是你未来的跳板

我在NYU读金融的时候,参加过一次校友分享会,结果那个校友刚好是我后来实习公司的HR。他听完我的自我介绍后,直接问我要简历,一周后我就进了面试。

所以选校的时候,一定要看看它的校友资源。比如LSE的校友圈遍布全球金融界,UBC在加拿大金融圈影响力很大,MIT的量化金融校友特别强。

这些资源不是你毕业了才用得上,很多时候,它们能帮你拿到实习、内推机会,甚至直接决定你能不能留下来工作。

最后,别怕“冷门”学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一次我在群里看到有人吐槽:“我申了LSE被拒,结果去了华威,现在在伦敦投行工作。”

说实话,QS排名不是终点。真正决定你未来发展的,是你在留学期间的积累、人脉和成长。

与其纠结排名,不如认真准备申请材料,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毕竟,你不是去QS榜单上镀金的,你是去改变自己人生的。


puppy

留学雅思

8509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