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阅读指南 |
|---|
| ? 选择困难症晚期? 如果你在经济和经营之间纠结到头秃,这篇文章就是你的救星。 |
| ? 只讲大白话,不玩虚的 没有晦涩的学术名词,只有学长学姐掏心窝子的大实话。 |
| ? 数据+案例,给你真实体感 扒一扒SKY的真实课程表和毕业生的真实去向,让你看得见摸得着。 |
| ? 看完就知道,你到底是谁 帮你认清自己的特质,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条路,申请季不再迷茫! |
去年申请季,我认识的一个学妹小A,在咖啡馆里对着笔记本电脑发了整整一下午的呆。屏幕上是SKY大学的申请系统,光标在“经济学科”和“经营学科”两个选项之间,像个钟摆一样来回晃悠。
她端着咖啡,满脸愁容地问我:“学长,你说这两个专业到底有啥区别啊?听起来都和‘钱’有关,感觉都很高大上。我妈说学经济好,以后能进政府银行,听着就稳。我爸又觉得学经营实在,出来就能进大公司当白领。我自己呢,好像都行,又好像都不行,快疯了!”
我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相信我,小A的纠结,绝对是每一个想申商科的留学生的“标准痛点”。经济(Economy)和经营(Business Administration),这两个在SKY大学里闪闪发光的王牌专业,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南慕容、北乔峰”,齐名天下,却又路数迥异。选错了,可能大学四年都会在“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学什么”的灵魂拷问中度过。
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你把这两个专业从里到外扒个底朝天。咱们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官方介绍,就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聊聊它们到底哪里不一样,你又究竟适合哪一个。
经济学:像个“科学家”,探究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美联储一加息,全球股市就跟着抖三抖?为什么便利店的饭团总是在某个价位,而不是随便定价?为什么国家要发消费券,而不是直接给大家发钱?
如果你对这些“为什么”充满了好奇,喜欢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寻找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那么恭喜你,你的骨子里可能住着一个经济学家的灵魂。
简单粗暴地理解,经济学更像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的是“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根本问题。它关心的是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宏观经济图景。学经济的人,就像一个拿着数学和模型当手术刀的“科学家”,试图解剖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
扒一扒课程表:数学是你的亲兄弟
千万别被“社会科学”这几个字骗了,以为经济学就是背背概念。打开SKY任何一所大学经济系的课程列表,扑面而来的就是浓浓的“理科”气息。
以首尔大学(SNU)的经济学部为例,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基本就是三件套:宏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数学。这还没完,往后还有更硬核的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数理经济学(Mathematical Economics)、博弈论(Game Theory)。
看到了吗?数学、数学、还是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这些都是你的家常便饭。你每天打交道的,不是具体的某个公司案例,而是一堆又一堆的函数、模型和图表。你会学习用复杂的回归分析来验证一个政策的有效性,用博弈论模型来推演市场竞争的策略。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抽象化、模型化、量化分析。
根据韩国大学信息网站(Adiga)的数据,近三年来,首尔大学经济学部学生选修最多的高阶课程集中在“高级计量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等领域,这些课程无一例外都需要极强的数理分析能力。
你需要什么能力:爱钻研,坐得住
学经济,最需要的是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你需要能够从一个复杂的现实问题中,提炼出关键变量,建立一个简化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它。这个过程可能很枯燥,需要你一个人对着一堆数据和公式,坐得住冷板凳。
如果你享受那种通过一步步严谨推导,最终得出一个结论的智力快感,对数字和模型有天生的亲近感,那么经济学就是你的乐园。
毕业去向:国家队的“大脑”和金融界的“军师”
经济学的训练,培养的是一种宏观的、系统性的分析思维。因此,毕业生的去向也偏向于“顶层设计”和“研究分析”。
政府与公共机构:这是最经典的路线。韩国的企划财政部、韩国银行(中央银行)、金融监督院等核心经济部门,每年都会招收大量SKY经济学毕业生。韩国前总统李明博虽然毕业于高丽大学经营系,但他内阁中大量的经济高官,如前企划财政部长官尹增铉,就是首尔大学经济学出身。根据韩国银行2022年的年度报告,其新入职员中,SKY三校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占比超过了40%。
金融机构(研究岗):各大银行、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的研究部门(Research Department)是经济学毕业生的另一个主要去向。他们的工作不是直接做交易,而是分析宏观经济走势、行业动态,为公司的投资决策提供研究报告和策略支持。比如,三星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基本都是经济学博士出身。
学术界:继续深造,读硕读博,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或研究员。SKY的经济学教授,绝大多数都有留学欧美的博士学位,他们本身就是这条路上的成功者。
咨询公司/数据分析:虽然不是主流,但经济学训练出的强大数理和建模能力,在数据驱动的时代也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战略咨询和数据科学领域。
总的来说,经济学培养的是“屠龙之术”,它不直接教你怎么赚钱,而是教你理解“钱”的流动规律和整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经营学:像个“CEO”,学习运筹帷幄的实战兵法
如果说经济学关心的是“市场这块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那么经营学关心的就是“我开的这家蛋糕店,怎么才能打败隔壁老王,把蛋糕卖得最多,赚得最多”。
经营学(Business Administration),在韩国也叫“经营学科”,它是一门非常务实和应用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企业”这个具体的组织。如何让一个公司像一部精密的机器一样高效运转,并最终实现盈利?这就是经营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学经营的人,更像一个未来的“CEO”或者“将军”。你学习的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具体的“兵法”:怎么做市场营销才能抓住顾客的心?怎么做财务管理才能让公司资金链不断?怎么管理人力资源才能让员工充满干劲?怎么制定公司战略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扒一扒课程表:团队合作是你的日常
打开高丽大学经营学院(KUBS)的课程介绍,你会发现它像一个大型超市,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它通常会细分成好几个专业方向(Track):
市场营销 (Marketing): 学习消费者行为、品牌管理、广告策略。
财务管理 (Finance): 学习公司理财、投资学、金融市场。
会计学 (Accounting): 学习财务报表分析、成本管理、审计。
人力资源管理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学习组织行为学、薪酬管理。
生产与运营管理 (Operations Management): 学习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
战略 (Strategy): 学习企业战略、国际经营。
经营学的课堂,和经济学那种安静的氛围完全不同。这里充满了讨论、辩论和展示。小组作业(팀플, Team Project)是家常便饭,你可能每周都要和不同背景的同学一起,分析一个真实的商业案例,比如“星巴克是如何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然后做一份几十页的PPT,在全班同学和教授面前进行发表(발표, Presentation)。
延世大学商学院就以其大量的案例教学和与企业的紧密联系而闻名。根据延世大学2023年发布的教学报告,商学院超过60%的专业课程都包含小组项目和期末发表。这意味着,你的大学四年,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和人打交道、沟通、协作、甚至“撕逼”中度过。
你需要什么能力:爱交流,搞得定人
学经营,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是第一位的。你需要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能倾听和理解别人的想法,最终在团队中达成共识。你需要有商业嗅觉,对市场变化敏感,喜欢琢磨“人”的需求和心理。
如果你是一个天生的社交达人,享受和团队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过程,并且对创造商业价值有强烈的热情,那么经营学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毕业去向:大企业的“螺丝钉”和未来的“掌舵人”
经营学的知识是“即插即用”的,所以毕业生的就业面非常广,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他们是各大企业最喜欢招聘的“预备役管理者”。
大型企业:这是绝大多数经营学毕业生的首选。三星、现代、LG、SK这些韩国财阀,每年都会从SKY的经营学院“抢人”。他们会进入市场部、财务部、人事部、战略企划部等核心部门,从一名普通的“사원”(职员)开始,一步步成长。根据韩国《中央日报》的大学评估数据,高丽大学经营学院多年来都是“大企业CEO摇篮”榜单的冠军,其强大的校友网络(传说中的“高大帮”)在韩国商界无人能及。
咨询公司:像麦肯锡、波士顿(MBB)这样的顶级战略咨询公司,也非常青睐SKY经营系的毕业生。因为他们所学的案例分析、战略框架和PPT制作技能,几乎就是咨询顾问的日常工作。
金融机构(业务岗):与经济学毕业生偏向研究岗不同,经营学的毕业生更多进入投行(IBD)、销售与交易(S&T)、商业银行等直接和客户、业务打交道的部门。
创业(Startup):经营学教的就是如何创办和管理一家公司,所以很多有想法、有资源的毕业生会选择自己创业。韩国最大的外卖平台“배달의민족”的创始人金奉珍,虽然不是经营学出身,但他所展现出的市场洞察力和管理能力,正是经营学教育的核心。
简单说,经营学培养的是“成事之术”,它直接教你怎么在商业世界里排兵布阵,攻城略地。
一个灵魂拷问:数学不好,能活下来吗?
聊到这里,很多文科背景的同学可能心里一紧:“完了,我数学不好,是不是两个都别想了?”
别慌,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经济学来说,数学不好,真的会非常非常痛苦。这么说吧,经济学就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达的社会学。如果你连语言都不通,那基本等于上课听天书。微积分是分析变化的工具,线性代数是处理多个变量的工具,统计学是验证理论的工具。没有这些,你寸步难行。所以,如果你高中数学就很吃力,看到公式就头疼,请务必三思而后行。
对于经营学来说,情况要好很多,但也不是完全不用数学。它更像一个“文理结合”的专业。如果你选择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战略这些偏文科方向,那对数学的要求就不高,主要考验你的定性分析和沟通能力。但是,如果你想专攻财务管理(Finance)或者会计学(Accounting),那数学基础同样重要。你需要看懂复杂的财务报表,用模型给公司估值,计算投资回报率。这里的数学虽然不像经济学那么理论和抽象,但对计算的准确性和对数字的敏感度要求极高。
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你更怕推导一个复杂的数学证明题,还是更怕计算一张密密麻麻的Excel表格?前者对应经济学,后者对应经营学的量化方向。
交叉地带:当经济学遇上经营学
当然,经济和经营也不是完全割裂的。在SKY,选择双专业(이중전공)或者辅修(부전공)非常普遍。
“经济学+经营学”是一个王炸组合。懂经济学的宏观大势,又懂经营学的微观操作,这种复合型人才在金融行业和咨询行业里非常抢手。他们既能看懂央行的政策报告,又能分析一家公司的财报,视野非常全面。
根据延世大学的统计,每年申请双修经营学专业的学生中,来自经济学部的学生数量总是排在前三。这说明大家也都意识到了这两个学科的互补性。
如果你实在难以抉择,或者对两个领域都有兴趣,不妨先进一个,然后在大二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再决定是否要双修另一个。这给了你一个“试错”和“加成”的机会。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对这两个专业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画像。它们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别去问你爸妈,别去问中介,甚至别完全听信我这个学长的话。问问你自己的内心。
夜深人静的时候,你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琢磨一个烧脑的逻辑难题,还是更享受在一场激烈的团队讨论中,说服别人,碰撞出火花?
当你看到一个商业新闻时,你的第一反应是去探究它背后的宏观政策和市场规律,还是立刻就想“如果我是这家公司的CEO,我会怎么做”?
前者,去敲经济学的大门吧,那里有你想要的星辰大海。
后者,经营学的战场正等着你这位未来的将军。
选择专业,本质上是在选择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看待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视角,甚至是一种你未来四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生活状态。这事儿,急不来,也别跟风。想清楚,再出发。
祝你,在SKY找到那个最闪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