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留学生租房,选对房型不踩坑!

puppy

看着五花八门的房型——唐楼、洋楼、学生公寓,是不是已经眼花缭乱,生怕一不小心就踩坑?别担心,这篇超全攻略就是你的“避坑指南”!我们会像朋友一样,带你把各种房型的优缺点扒个底朝天:想省钱又想要大空间,唐楼真的香吗?追求安全便捷,学生公寓和新式洋楼哪个性价比更高?还会帮你分析合租与整租的利弊。看完这篇,保证你思路清晰,明明白白在香港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签约前必看TIPS
看房时务必打开水龙头,检查水压和下水速度,马桶也冲一下试试。
确认租金是否包含管理费、差饷、地租,这些零碎费用加起来可不少。
搞清楚“死约”和“生约”的具体条款,特别是提前退租的后果。
检查所有家电和家具,任何损坏都要拍照留证,并写进合同里。
向房东或中介索要业主身份证明和房契副本,防止遇到“二房东”骗局。

哈喽,各位 lxs.net 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分享留港干货的小编。

还记得我刚拿到港大offer那会儿吗?兴奋劲儿还没过,就被拉进了一个“202X香港新生租房群”。群里每天几百条信息刷屏,中介们发的房源看得我眼花缭乱:“深水埗超大两房,仅12k!”“红磡海景房,拎包入住!”“西营盘地铁上盖神盘,手慢无!”……看着那些加了十级滤镜的照片和诱人的标题,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这都是啥?我该住哪儿?

相信我,这种感觉你一定不陌生。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租房绝对是留学路上要打的第一个大Boss。选对了,是温馨的港湾;选错了,那真是天天都想“逃离”。看着五花八门的房型——唐楼、洋楼、学生公寓,是不是已经眼花缭乱,生怕一不小心就踩坑?别担心,这篇超全攻略就是你的“避坑指南”!我们会像朋友一样,带你把各种房型的优缺点扒个底朝天,保证你看完思路清晰,明明白白在香港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唐楼:情怀与现实的拉锯战

一提到唐楼,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王家卫电影里那种昏黄灯光、复古地砖,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没错,唐楼就是香港最具“老港味儿”的建筑,通常是5-9层高,没有电梯和物业管理的旧式楼宇,常见于深水埗、旺角、佐敦、西营盘这些老城区。

它最大的优点就一个字:大。在香港,空间就是奢侈品。举个真实的例子,我的学妹小C去年和同学在深水埗合租了一套唐楼,月租HKD 13,000,实用面积接近450平方呎(约42平米),做了个标准的两房一厅,每个人的房间都能放下1.2米的床、书桌和衣柜。而同样的预算,在将军澳的新式小区,可能只能租到一个250呎(约23平米)的“纳米”一房,卧室小到只能放下一张床。

除了空间优势,唐楼通常没有管理费,这笔钱省下来,每个月又能多喝好几杯奶茶了。而且住在唐楼,下楼就是最地道的街市、茶餐厅,能让你真正融入香港的市井生活。

听起来很香是不是?但,朋友,现实的骨感马上就来了。唐楼最大的硬伤就是——没有电梯!你以为每天爬6层楼是锻炼身体?等你搬家那天,拖着28寸的行李箱,或者从超市采购了一周的口粮,爬到一半气喘吁吁时,你就会怀疑人生。我那位学妹小C,每次旅行回来都说,爬楼梯比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还累。

其次是安全和设施问题。没有保安、没有监控,大门常常是形同虚设的铁闸,安全性相对较低。楼龄普遍在四五十年以上,水管堵塞、电路老化、墙体渗水都是家常便饭。你永远不知道,是小强先来拜访你,还是天花板先给你“惊喜”。维修全靠房东的良心,遇上一个拖拖拉拉的房东,真的会让人崩溃。

所以,唐楼就像一块榴莲,爱的人爱它的“味儿”和实在,怕的人则对它的缺点望而却步。如果你体力超群,动手能力强,追求性价比和生活烟火气,那唐楼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是个“懒癌”晚期,或者对生活品质和安全有较高要求,那咱们还是接着往下看。

洋楼:最主流,也最容易“被平均”的选择

洋楼,是香港最普遍的住宅类型,基本上就是我们内地所说的“商品房小区”。它们有电梯、有保安、有物业管理,是绝大多数留学生和香港本地人的选择。不过,洋楼也分三六九等,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把它分为“老牌洋楼”和“新式屋苑”。

“老牌洋楼”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比如红磡的黄埔花园、沙田的沙田第一城。它们的特点是“中庸”——实用率高,空间比新楼大一些,有基础的安保和物业,但设施相对陈旧,可能没有现在流行的豪华会所。一套500呎(约46平米)的两房,租金可能在HKD 18,000左右。对于追求实用、对小区环境要求不那么高的同学来说,是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

而“新式屋苑”就是近十几年新建的高层住宅小区,比如将军澳日出康城、大围的柏傲庄等。它们的优势非常明显:新、安全、配套齐全。24小时安保、智能门禁,很多小区还自带豪华会所,健身房、游泳池、阅读室应有尽有,生活非常便利和舒适。楼下通常就是商场或者地铁站,对于“懒人”来说简直是天堂。

但缺点也同样突出:贵,且小。香港的“纳米楼”大多出自这些新式屋苑。我有个在科大读书的朋友小M,住在日出康城一个300呎(约28平米)的一房单位,月租HKD 16,500,每个月还要交近HKD 1,500的管理费。她吐槽说,客厅放了沙发和电视就没什么空间了,卧室里一张床一个衣柜就顶满了。虽然她很喜欢楼下的健身房和泳池,但高昂的管理费也让她觉得肉疼,特别是考试月没时间去用设施的时候,感觉像在“交智商税”。

这里要特别提一个香港租房的坑:“实用面积”。现在香港的租房广告都要求标注实用面积,也就是你真正能用的面积。但很多新楼的“实用率”不高,可能只有70%-80%,因为公摊面积(比如超大的阳台、窗台)也算进去了。所以看房时,不要只看数字,一定要亲身感受空间大小。

总的来说,洋楼是个不会出大错的选择,它提供了安全和便利的基本保障。你的选择,更多是在“多花点钱买新潮舒适”和“省点钱接受朴实无华”之间做个权衡。

学生公寓:懒人福音,还是“智商税”?

如果你觉得找房、签合同、买家具、开通水电网这一系列操作太麻烦,那么学生公寓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像香港的Y83、Oootopia、Weave Living等品牌,都提供设施齐全、拎包入住的服务。

学生公寓最大的卖点就是“省心”。租金通常是全包价,包含了水、电、网、管理费等所有费用,你不用再为一堆账单烦恼。房间里家具齐全,公共区域有厨房、洗衣房、休息区,有的甚至还有健身房。安保非常严格,对于第一次来港、对环境不熟悉的同学,尤其是女生,能提供满满的安全感。

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一个天然的社交圈。你的邻居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公寓会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帮你快速结识新朋友,融入留学生活。对于害怕孤独的“社牛”同学来说,这简直是完美选择。

当然,这份“省心”的代价不菲。学生公寓是所有房型里,平均每平方呎租金最贵的。我们来算一笔账:在西营盘的一个学生公寓,一个约100呎(9平米)的单人间,月租可能高达HKD 12,000。算下来每平方呎的租金是HKD 120。回头看看我们前面提到的深水埗唐楼,450呎月租HKD 13,000,每平方呎租金不到HKD 29。差距一目了然。

除了贵,学生公寓的规矩也比较多,比如不能带朋友留宿、公共区域使用有时间限制等,自由度相对较低。你的个人空间非常有限,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和别人共享设施。

所以,学生公寓是不是“智商税”?其实因人而异。如果你预算充足,追求便利和社交,不想在租房琐事上浪费任何精力,那它就是你的“懒人福音”。但如果你追求性价比,希望有更大的私人空间和更自由的生活,那这笔钱可能花得就不那么值了。

终极问题:找个室友,还是独自美丽?

选定了房型,你还要面临一个终极拷问:合租还是整租?

这首先是个数学题。在香港,整租一个一房或开放式单位,地段稍好一些的,月租基本都在HKD 15,000以上。而合租一套三房,比如在红磡,总租金可能是HKD 25,000,三个人分摊下来,每人不到HKD 8,500。经济上的差距非常明显。

合租不仅仅是省钱,有个室友也意味着在异乡有了个伴儿。可以一起做饭、一起吐槽、一起探索这座城市,生病了也有人照应。这种陪伴感,对于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说,是千金难买的。

但,室友是天使还是魔鬼,全凭运气。你可能会遇到生活习惯天差地别的“奇葩”:从不洗碗的,半夜开黑打游戏的,不打招呼就带朋友回家的……为了一点水电费分摊不清、公共区域卫生谁来打扫而闹掰的例子,每年都在上演。再好的朋友,合租之后也可能因为生活琐事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而整租,意味着绝对的自由和隐私。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布置你的小窝,可以周末宅一整天不洗头,可以邀请朋友来开party,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这份“独自美丽”的代价就是,你要一个人承担全部的租金和孤独。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有关系特别铁、生活习惯也了解的朋友一起合租,那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要在网上找陌生人合租,一定要提前视频聊天,把丑话说在前面,甚至可以拟一份简单的“室友协议”,明确规定好卫生、访客、费用等问题。千万别因为不好意思而埋下日后争吵的种子。

香港租房,其实就像开盲盒,但你可以选择开哪个系列的。唐楼的“复古系列”,洋楼的“大众系列”,还是学生公寓的“懒人系列”,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你。

别光听中介吹得天花乱坠,也别被网上的“照骗”迷惑。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亲自去房子里走一走,感受一下从地铁站走到楼下的距离,看看周边的环境是不是你喜欢的,听听隔音好不好,闻闻楼道里有没有奇怪的味道。你的直觉,往往比任何数据都重要。

找到一个舒服的小窝,是留学幸福感的开始。希望这篇攻略能帮你拨开迷雾,少走弯路。祝你在香港,不仅学业有成,也能住得舒心!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899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