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税务局的留学生,母校背景大揭秘!

puppy

谁说海归回来只能进大厂“卷生卷死”?最近,一批考上税务局的留学生背景被扒出来了,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铁饭碗”也向我们留学生招手了呀!那到底是什么样的海外院校背景,成了进入体制内的“香饽饽”?是只有G5、藤校才够格,还是其实很多宝藏学校也被认可?这篇文章就带你深挖一下,打破信息差,看看你的母校有没有上榜,给回国求职的你提供一条意想不到的新思路!

小编温馨提示
文章里提到的所有院校和案例,信息都来源于近两年的各地税务局官方录用公示,绝对保真!但每年的招考政策和岗位要求都可能变化,大家最终还是要以官方发布的最新公告为准哦。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打破信息差,提供一个新思路!

上周和刚从英国回来的闺蜜小A吃饭,她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一脸生无可恋地跟我吐槽。

“秋招简直是地狱模式!投了N份大厂的简历,不是石沉大海,就是一面挂。好不容易进了终面,HR还旁敲侧击问我能不能接受996。我这硕士学位读下来,头发都快掉光了,回来还得跟千军万马一起卷,我真的快不行了。”

我看着她焦虑的样子,突然想起来前几天在家庭群里看到的一个消息:我那个在澳洲读完会计硕士的表弟,去年回国没去挤四大的独木桥,反手一波操作,考上了老家市里的税务局。现在每天准时上下班,周末还能约朋友爬山,生活那叫一个惬意。

我把这事儿跟小A一说,她眼睛都亮了:“什么?留学生还能考公务员?我以为人家都嫌我们‘不接地气’,只要根正苗红的985、211呢!”

嘿,你别说,有这种想法的留学生还真不少。我们总觉得,留学这条路,终点似乎只有北上广深的金融圈、互联网大厂。但最近,一份份热乎的税务局录用公示,真的给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宇宙的尽头”——体制内,也早就向我们留学生敞开了怀抱!

那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样的海外院校背景,才能拿到这张进入体制内的“入场券”?是不是非得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种级别的才够看?今天,咱们就来当一回“网络侦探”,深挖一下那些成功上岸税务局的留学生们,到底都毕业于哪些神仙院校!

英国院校:不只是G5的天下,王爱曼华才是中坚力量!

提到英国留学,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G5。牛津、剑桥、帝国理工、LSE、UCL,这五所学校的光环实在太耀眼了。在考公这件事上,G5的光环同样好用吗?

答案是:当然好用!

在北京市税务局2023年的拟录用名单里,我们就能看到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帝国理工学院(IC)的小伙伴,他们凭借金融、经济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成功斩获了“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的岗位。毕竟是世界顶尖名校,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都是杠杠的,能通过筛选一点也不意外。

但!是!如果你觉得只有G5毕业生才能进税务局,那就大错特错了!真正让人惊喜的是,在全国各地的税务局录用名单里,出现频率更高的,反而是我们常说的那些“王爱曼华”等老牌名校。

咱们来看几个活生生的例子:

曼彻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曼大绝对是税务局的“宠儿”!在上海市税务局2023年的录用名单中,一位毕业于曼大金融与商业经济学硕士专业的同学,成功考取了第一税务分局的岗位。无独有偶,深圳市税务局的名单里,也有一位曼大会计学硕士背景的同学。曼大的商学院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会计和金融专业更是王牌中的王牌,培养出的人才专业对口,自然备受青睐。

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这座苏格兰的学术明珠,同样输送了不少人才。在江苏省税务局的公示名单里,我们发现了一位毕业于爱丁堡大学会计与金融专业的硕士。爱大的综合实力和全球声誉,让它的毕业生在求职时非常有竞争力。

华威大学 (University of Warwick):以商科闻名的华威大学,自然不会缺席。在某直辖市税务局的名单中,一位华威大学金融数学硕士成功上岸。WBS(华威商学院)的名号,在国内的认可度极高,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几乎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除了“王爱曼华”,还有很多英国名校的毕业生也表现抢眼。比如杜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等。这些学校可能不像G5那样遥不可及,但在各自的优势领域里都是顶尖水平,学历的含金量完全不用担心。

所以你看,英国留学生想考税务局,选择面其实非常广。只要你的学校是正规的、世界排名不错的综合性大学,尤其是商科、经济、法律等专业有优势,那么在学历背景这一关,你就已经稳稳地拿到了“准考证”。

美国和加拿大:常春藤很亮眼,但宝藏州立大学才是惊喜!

聊完了英国,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北美。美国作为世界教育的中心,名校云集,常春藤联盟更是无数学生的梦想。

在税务局的录用名单里,藤校毕业生的身影虽然不如英国G5那么多见(毕竟去藤校的同学回国后选择更多元),但也绝对不缺席。比如,在上海市税务局2023年的名单里,就有一位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硕士,成功入职。还有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HU)金融硕士的毕业生,也出现在了东部某省税务局的名单中。

这些顶尖私立名校的毕业生,无论从学术背景还是个人能力上来说,都是绝对的佼佼者。能考上,实至名归。

但更有趣的发现是,除了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牛校”,很多美国顶尖的公立大学和专业强势的私立大学,才是留学生考公的“主力军”。

举几个例子:

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的毕业生在深圳、广州等地的税务局录用名单中频繁出现。一位毕业于USC会计学硕士的同学,就成功考入了深圳市税务局。USC的地理位置优越,校友网络强大,其商学院和会计学院的实力在美国也是名列前茅,回国认可度非常高。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UIUC):UIUC的会计专业常年排在全美前三,简直就是会计界的“圣殿”。在多地的税务局,尤其是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的岗位,我们都能看到UIUC学子的身影。他们的专业知识极其扎实,对于税务系统的工作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福特汉姆大学 (Fordham University):这所位于纽约的大学,虽然综合排名不是最顶尖,但它的商学院,尤其是金融和会计专业,在华尔街声名赫赫。在长三角地区的税务局公示中,就有来自福特汉姆大学全球金融硕士的毕业生。

加拿大的情况也类似。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UBC这些顶尖名校的毕业生自然是受欢迎的。但同时,像滑铁卢大学这样以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闻名的学校,其毕业生如果辅修了金融或经济,在报考一些对数据分析能力有要求的岗位时,也同样具有优势。

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在美国和加拿大选校,不要只盯着综合排名和“常春藤”的光环。很多公立大学的旗舰校区,或者在特定专业(如会计、金融、经济学)上极具优势的学校,它们的毕业生在回国考公时,认可度一点也不差!

澳洲和亚洲:八大名校与港新精英的强势入局!

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澳洲和亚洲(特别是香港和新加坡)也是热门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在体制内的认可度又如何呢?答案是:非常高!

先说澳洲。澳洲的“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在国内的知名度非常高,几乎等同于国内的985联盟。在税务局的招录中,八大毕业生的身影随处可见。

悉尼大学 (University of Sydney)墨尔本大学 (University of Melbourne):这两所澳洲顶尖学府,可以说是澳洲院校里的“双子星”。在上海市税务局的名单中,一位悉尼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和一位墨尔本大学的金融学硕士都榜上有名。它们的商科教育质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认可,毕业生专业能力强,视野开阔。

新南威尔士大学 (UNSW)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这两所学校的商学院同样实力非凡。特别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会计和金融专业,常年位居世界前列。在广东省税务局的录用公示里,就不止一次出现过来自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

基本上,只要你毕业于澳洲八大,学历这块敲门砖是足够硬的。

再来看看亚洲地区。香港和新加坡的顶尖大学,因为其严谨的学术氛围和中西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在国内极具竞争力。

香港大学 (HKU)香港中文大学 (CUHK)香港科技大学 (HKUST):港三大的金字招牌无需多言。在深圳市税务局这个“神仙打架”的地方,每年都有不少来自港三大的毕业生成功上岸。他们的优势在于,既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英语能力,又对内地的文化和环境有更深的理解,适应起来非常快。

新加坡国立大学 (NUS)南洋理工大学 (NTU):作为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顶尖学府,新国立和南洋理工的毕业生也是各地税务局争抢的对象。他们的金融、经济、公共政策等专业,与税务系统的工作高度契合。

总而言之,无论是澳洲八大,还是港新名校,它们的学历在体制内都畅通无阻。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了留学生考公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扒了这么多,我们发现了什么?

看了这么多案例,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一些规律。原来,税务局在招录留学生时,并不是简单地画一条“藤校/G5”的硬线,而是有着更务实的考量。

首先,专业对口是王道!你会发现,绝大多数成功上岸的留学生,读的都是经济学、金融、会计、财政学、法学、统计学等专业。这些专业知识能直接应用到税务工作中,是硬性要求。如果你在海外读的是一个非常冷门或者与岗位要求完全不沾边的专业,那即便毕业于顶尖名校,也很难通过简历筛选。

其次,学校的综合声誉和专业排名很重要。虽然不唯“G5藤校论”,但所有上榜的学校,无一例外都是在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上可以查到的、全球排名靠前的正规大学。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保障,培养出的学生综合素质高。所以,留学时选择一所声誉良好的大学,是为你未来职业道路铺下的第一块基石。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学历只是“入场券”,笔试和面试才是真正的“决赛圈”!所有留学生和国内毕业生一样,都必须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或者省考的严格筛选。行测和申论这两座大山,不会因为你的留学背景而降低难度。很多留学生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上有优势,但在申论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策论写作上,可能需要下更多功夫去适应和学习。

那些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他们不仅有着光鲜的海外学历,更是在回国后,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备考,刷题、上课、研究政策,一样都没有落下。他们的成功,是“名校背景 + 专业对口 + 个人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所以,家人们,别再自己给自己设限了!

别再以为留学回来就只有进大厂“内卷”这一条路。也别因为自己的学校不是最顶尖的那几所,就觉得自己没机会。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句话,可能是一句调侃,但它也反映了一种对稳定、平衡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分国内还是海外毕业生,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

如果你也厌倦了“996”的无休止加班,如果你也想找一份既能实现个人价值、又能兼顾生活的工作,那不妨把考公,特别是考税务局这样的专业对口部门,放进你的职业规划里。

先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网站查一查,确认你的学校在认证名单里。然后,去看看国考的职位表,找到那些对你的专业敞开怀抱的岗位。最后,像你当年备考雅思托福、申请学校一样,拿出那股拼劲儿,去准备笔试和面试。

说不定,下一个在录用公示上看到自己名字的,就是你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89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