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读硕预算清单,这一篇就够了

puppy

刚拿到香港offer,是不是超开心,但一想到预算就有点头大?别慌,这篇超全的预算清单就是为你准备的!从申请费、学费这种大头,到租房(单间还是合租?)、吃饭(食堂党还是外卖族?)、交通八达通这些日常开销,我们都帮你算得明明白白。文章还贴心分了“节俭版”和“舒适版”两种生活方案,让你对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一目了然。看完这篇,保你心里有底,钱都能花在刀刃上,安安心心开启你的读硕生活!

香港读硕一年花销速览(单位:港币 HKD)

前期一次性投入:申请费、签证、留位费等,约 50,000 - 100,000+(留位费是大头,可抵扣学费)

学费(最大开销):

- 人文社科:120,000 - 180,000

- 理工科:180,000 - 250,000

- 商科/金融:300,000 - 500,000+

生活成本(年):

- 节俭版(住客厅/合租+常吃食堂):约 100,000

- 舒适版(住单间+经常外食):约 200,000+

总预算预估(学费+生活费):

- 节俭版(人文社科):约 25万 港币

- 舒适版(商科):约 50万+ 港币

*注意:此表为大致估算,具体费用请以学校官网和个人消费习惯为准。

还记得收到港大offer邮件的那天下午吗?我(没错,就是小编本人)正坐在图书馆里假装复习,手机“叮”的一声,屏幕上跳出的“Congratulations!”让我差点当场叫出声。那种感觉,就像是追了很久的剧终于迎来了完美结局,开心到原地转圈!

可这份喜悦还没持续24小时,我就被拉回了现实。当我妈冷静地问我“那一年得花多少钱啊?”的时候,我打开租房软件,看着坚尼地城一个听起来还不错的单间,月租赫然写着“9500 HKD”,瞬间就emo了。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拿到offer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算清楚这笔账,才能让我的追梦之路走得踏实。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正揣着滚烫的offer,对着未来的开销一脸迷茫,别慌,这篇超全的预算清单就是为你准备的!咱们今天就像朋友聊天一样,把在香港读硕这一年要花的每一分钱,都掰开揉碎了算清楚。

搞定Offer前的“沉没成本”,这些钱你花了吗?

在讨论学费和生活费这些大头之前,咱们先盘点一下那些你可能已经花掉,或者即将要花的“前期投入”。这些钱虽然不算在香港一年的生活费里,但也是整个留学预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申请费:这个大家都懂,每申请一个专业就要交一笔钱,像是在为自己的梦想买一张彩票。港校的申请费一般在300-600港币不等。比如港大(HKU)大部分专业是300港币,港中文(CUHK)是400港币,而港科大(HKUST)商学院的某些“王牌专业”申请费甚至高达1000港币。如果你像我当年一样,广撒网申请了七八个专业,光申请费就花掉了小三千块。

语言考试费:为了刷到一个满意的雅思或托福分数,相信大家都没少折腾。一次雅思考试的报名费就要2170人民币,很多同学还不止考了一次。这笔几千块的投入,是拿到入场券的必要门槛。

签证和材料费:等你拿到offer后,就要着手办理学生签证了。向香港入境事务处递交申请的费用是230港币。除此之外,你可能还需要办理港澳通行证签注、存款证明、学历认证翻译等,这些零零散碎的材料费加起来也得有个小一千块。

留位费(Deposit):这才是前期费用里真正的大头!当你收到con-offer(有条件录取)时,学校会要求你在规定时间内交一笔“留位费”来确认接受offer。这笔钱本质上是学费的预付款,入学后会直接抵扣学费。但它的金额可不小,根据专业不同,从4万到10万港币不等。比如,一个人文社科专业的留位费可能在5万港币左右,而一个热门的金融硕士,留位费可能高达12万港币。这笔钱一旦交了,如果你最后没去,是不会退的哦!所以,决定交钱的那一刻,一定要想清楚。

最大头的支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学费

好了,现在我们进入正题。香港硕士留学的费用,最大的一块毫无疑问是学费。而且不同专业之间的学费差距,真的比人和人的差距还大。

咱们来看几个真实的例子(以2024年入学信息为例,具体请以官网为准):

人文社科类:相对“亲民”的选择

这类专业是很多同学的性价比之选。比如香港大学的社会科学硕士(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一年的学费大概是15万到18万港币。香港中文大学的公共政策硕士(Master of Public Policy)学费在16万港币左右。如果你对教育、传媒、社会学等领域感兴趣,学费预算可以大致定在15万港币上下。

理工科类:稳步上涨的中坚力量

理工科的学费普遍比文社科要高一些。比如香港科技大学的金融科技硕士(MSc in Financial Technology),学费高达33万港币,因为它沾了点“金融”的光。而像信息技术(IT)或者大数据分析这类专业,学费一般在20万到25万港币之间。比如港科大的大数据技术硕士(MSc in Big Data Technology)学费是24万港币。学这些专业的同学,心里得有个20万+的准备。

商科/金融类: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吞金兽”

说到烧钱,那必须是商学院的天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商科硕士课程的含金量和学费都是顶级的。香港大学的金融学硕士(Master of Finance)学费是多少呢?官网赫然写着:46.2万港币!是的,你没看错。港中文的金融学硕士也要43.5万港币。即使是一些相对“普通”的商科专业,比如市场营销、会计等,学费也普遍在30万港币以上。所以,立志成为金融精英的同学们,请先确认你的钱包足够“精英”。

一句话总结:选专业的时候,除了看兴趣和前景,一定一定记得去官网查查最新的学费(Tuition Fee)!

安身立命之本: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如何“住”

解决了学费,下一个让你头大的问题就是“住”。香港的房价是世界闻名的贵,租房自然成了留学生第二大开销。

学校宿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几乎所有同学的第一个念头都是:“我能住宿舍吗?” 答案是:能,但很难。香港高校的宿舍资源非常紧张,优先保障本科生。授课型硕士(Taught Postgraduate)能申请到宿舍的概率非常低,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如果你运气爆棚申请到了,那恭喜你!比如港中文和港科大因为校区偏远,提供给研究生的宿舍相对多一些,一年的费用大约在2万到4万港币,环境好还便宜,简直是中了彩票。

校外租房:95%同学的真实选择

绝大部分同学,最终都要走上校外租房这条路。这里的学问可就大了。

单间(一个房间):这是最主流的选择。你和几个同学一起合租一个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的房子,自己住其中一间。价格因地段和房间大小而异。

  • 港大附近(港岛西区):比如坚尼地城、西营盘,这里生活便利,离学校近,但租金也最贵。一个5-7平米的小单间,月租普遍在7500 - 10000港币。

  • 中大附近(沙田/大围):这里属于新界,租金相对便宜。在大围、沙田或者火炭租一个单间,价格大约在5500 - 8000港币。

  • 科大附近(将军澳/坑口):科大被称为“清水湾郊野公园”,周边租房选择集中在将军澳、宝琳、坑口一带。一个单间月租大约在6500 - 9000港币。

“厅长”/客厅隔间:香港特色,省钱之王

预算实在有限怎么办?很多同学会选择当“厅长”,也就是在客厅用帘子或者柜子隔出一个小空间当卧室。虽然私密性差一些,但价格优势巨大。一个客厅床位的月租大概在3500 - 5000港币,几乎是单间的一半。对于想把钱花在刀刃上的同学来说,这是个不错的过渡选择。

整租:土豪或“社交达人”的选择

除非你是和三四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否则很少有单个学生会去整租。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在市区月租轻松超过18000港币,新界也要15000港币左右。算下来其实和分租单间差不多,但需要你一次性承担所有风险和杂事。

别忘了这些杂费:在香港租房,通常需要“押二付一”,也就是一次性支付两个月的押金和一个月的租金。如果通过中介找房,还要给半个月的租金作为中介费。再加上水电煤网费,人均每月大约300-500港币。这些初期投入加起来,又是好几万港币。

每日灵魂拷问:今天吃什么?要花多少钱?

解决了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吃了。香港是美食天堂,但天天在外面吃,钱包可受不了。你的吃饭预算,完全取决于你的生活方式。

食堂党(省钱模范生):

学校食堂绝对是留学生最坚实的后盾!不仅价格便宜,种类也丰富。在港校食堂,一份两餸/三餸饭(两个或三个菜配饭)大约是30-45港币,一碗粉面也就30港币左右。早餐来个三明治加奶茶,20多港币搞定。如果你一日三餐大部分都在食堂解决,每天的伙食费可以控制在100-120港币。一个月下来,3000-4000港币就能吃得相当不错了。

自己做饭(健康生活家):

很多同学住的地方有厨房,会选择自己做饭。香港的超市(比如惠康Welcome和百佳ParknShop)和街市(菜市场)遍布,买菜很方便。自己做饭最大的好处是省钱和健康。一盒鸡蛋30港币,一升牛奶25港币,蔬菜水果会比内地贵一些。如果大部分时间自己做,偶尔出去吃,一个月的伙食费可以控制在2500-3500港币,比纯食堂党还省!

外卖/下馆子(潇洒美食家):

如果你不爱做饭,又懒得去食堂,那你的伙食开销就要高一个级别了。在香港,随便进一家茶餐厅吃个午市套餐,也要50-70港币。晚上和朋友出去吃顿好的,人均150-300港币是常态。要是你还爱喝个奶茶、吃个甜品,那开销就更大了。经常在外面吃,一个月伙食费奔着6000-8000港币去是很正常的。

那些零零碎碎,但加起来也不少的开销

除了吃住这两大块,生活中还有很多零碎的开销,咱们也得算一算。

交通出行: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一张八达通走天下。作为学生,最大的福利就是可以申请“学生身份”个人八达通,坐港铁(MTR)可以享受半价优惠!这个羊毛一定要薅!算上偶尔坐的巴士、小巴,一个月的交通费大约在300-500港币。

通讯网络:香港的手机套餐非常划算。很多运营商都有针对学生的优惠套餐,比如中国移动香港、3HK等。一个月100港币左右,就能享受到几十G甚至无限的本地流量,网速飞快。家里的宽带费通常是大家平摊,人均每月也就100港币左右。

购物娱乐:这部分就丰俭由人了。香港是购物天堂,SOGO感谢祭、各种折扣季,总能掏空你的钱包。平时看个电影要100多港币,和朋友唱K、去bar小酌一杯,开销也不小。这部分的预算,保守估计每月500港币,爱购物社交的同学可能需要2000港币以上。

总账单来了:“节俭版” vs “舒适版”一年到底花多少?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来汇总一下,模拟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看看一年到底要准备多少钱。

【节俭版生存方案】

这种方案适合自我管理能力强,想把钱用在学习和体验上,对物质要求不高的同学。

  • 学费:以人文社科为例,约 160,000 HKD

  • 住宿:住客厅或与人合租小单间,月均 5,000 HKD x 12 = 60,000 HKD

  • 吃饭:食堂为主,偶尔自己做,月均 3,500 HKD x 12 = 42,000 HKD

  • 交通通讯:月均 500 HKD x 12 = 6,000 HKD

  • 杂项开销:月均 500 HKD x 12 = 6,000 HKD

年度总计(节俭版):约 274,000 港币

【舒适版生活方案】

这种方案适合预算相对充裕,希望在学习之余能有更高生活品质的同学。

  • 学费:以理工科或普通商科为例,约 250,000 HKD

  • 住宿:住地段和环境不错的单间,月均 8,500 HKD x 12 = 102,000 HKD

  • 吃饭:一半外食,一半自己做,享受美食,月均 6,000 HKD x 12 = 72,000 HKD

  • 交通通讯:月均 600 HKD x 12 = 7,200 HKD

  • 杂项开销:购物、社交、旅游,月均 1,500 HKD x 12 = 18,000 HKD

年度总计(舒适版):约 449,200 港币

看到没?不同的生活方式,一年的总花费可以差出将近20万港币!这还没有算上那些学费高达三四十万的“天价”专业。

把账算清楚,不是为了让我们焦虑,而是为了让我们心里有底,更从容地去规划。留学这一年,每一分钱都应该花得明明白白。

别忘了,学生身份是你最大的省钱法宝。去博物馆、看展览、甚至在苹果官网买电脑,出示你的学生证,总有惊喜。多和师兄师姐交流,他们不仅能给你学业上的建议,还能告诉你哪个超市的牛奶在打折,哪家茶餐厅的下午茶最划算。

钱是可以计算的,但你在香港这一年,看到的风景、认识的朋友、学到的知识,这些宝贵的经历是无价的。做好预算,然后就放下包袱,尽情去探索这座充满活力和机会的城市吧!祝你的香港读硕生活,精彩纷呈!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540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