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首考即分手,我的高分备考秘籍

puppy

我懂你!但好消息是,我首考就跟它“和平分手”了,还拿到了个自己很满意的分数。这篇文章里,我把压箱底的干货都掏出来了,绝对不是那种“多听多练”的空话。我会跟你分享超具体的实战技巧:比如,听力怎么做到精准预判和定位,写作如何用几个“万能句式”撑起逻辑框架,还有口语Part 2如何用一个故事串联多个话题。如果你也想高效备考,一次上岸,把时间和报名费省下来去吃顿好的,那快来看看我的心路历程和独家秘籍吧!

备考心态调整区
心态第一,技巧第二:稳住心态,比你多刷十套剑桥真题都管用。紧张会让你听不清、读不进、想不出。
目标清晰,不做无用功:你的目标不是考满分,是达到梦校的要求。查清楚你的专业要求是总分7还是小分6.5,然后针对性地分配精力。
这不是语言天赋测试:雅思是一场标准的应试。它考验的是你在规定时间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所以,方法远比天赋重要。
放下完美主义:写作不需要字字珠玑,口语不需要完美发音。流畅、清晰、有逻辑地传达信息才是考官想看到的。

雅思首考即分手,我的高分备考秘籍

哈喽,各位在留学路上并肩作战的兄弟姐妹们!我是你们的学长,也是lxs.net的小编。今天想跟你们聊聊那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拦路虎”——雅思。

还记得那个下午,我刷新邮箱,看到了梦校发来的Conditional Offer。心脏怦怦狂跳,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但当我定睛一看offer上的条件时,心一下凉了半截:“IELTS: overall 7.0, with no less than 6.5 in each component.”

7.0!小分不低于6.5!这串数字像一座大山,瞬间压在了我的心头。我身边太多朋友为了雅思焦头烂额,考了三次、四次,每次查分都像开奖,心情随着屏幕上的数字坐过山车。光是那笔不菲的报名费,就足以让人肉疼。查了一下官网,现在在中国大陆考一次雅思的费用是2170元人民币。这笔钱,在英国够我吃一个星期的饭,在澳洲能买好几箱快乐水了。

我当时就立下了一个flag:必须一次分手!我不想把宝贵的申请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无休止的刷分上。我懂你,我懂那种看到阅读长文章就头晕,听到写作Task 2就大脑空白,面对口语考官就舌头打结的感觉。但好消息是,我首考就跟它“和平分手”了,还拿到了个自己很满意的分数(总分7.5,小分最低7.0)。

这篇文章里,我把压箱底的干货都掏出来了,绝对不是那种“多听多练”的空话。我会跟你分享超具体的实战技巧:比如,听力怎么做到精准预判和定位,写作如何用几个“万能句式”撑起逻辑框架,还有口语Part 2如何用一个故事串联多个话题。如果你也想高效备考,一次上岸,把时间和报名费省下来去吃顿好的,那快来看看我的心路历程和独家秘籍吧!

听力:不做信息的搬运工,要做答案的预测帝

我们先聊聊听力。根据雅思官方发布的2022年全球考生数据报告,中国大陆考生的学术类雅思听力平均分是6.3分。这个分数在四项里是相对较高的,说明这是我们的优势科目,也是最容易提分、确保我们总分不被拉垮的关键部分。

但“容易”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很多同学的问题是“听到了,但没写对”或者“一走神,答案就过去了”。这都不是听力能力的问题,是做题策略的问题。我的核心秘籍就两个词:预判和定位。

考试时,每段录音播放前都会有大约30秒的时间让你读题。这30秒是黄金时间,千万别用来发呆!你要做的不是简单地看一遍题目,而是进行“答案预判”。

举个例子,你在题目上看到一个填空题:
Name: Mr. ___________
Contact Number: ___________
Purpose of visit: attending a ___________

看到第一个空,你应该立刻反应过来,这里需要填一个“姓氏”,而且录音里很可能会拼读出来,比如“My surname is Smith, that’s S-M-I-T-H.” 你就要竖起耳朵准备听字母。看到第二个空,你预判到这会是一串数字,很可能是电话号码。听到数字时就要格外敏感。第三个空跟在冠词“a”后面,说明这里需要一个“单数名词”,而且是关于活动或者事件的,比如conference, meeting, workshop等。

这种预判训练,会让你在听录音时,从被动地接收所有信息,变成主动地去捕捉你预测好的那类信息。你的大脑会自动过滤掉无关紧要的干扰项,像一个精准的雷达,只锁定目标。

另一个技巧是利用“信号词”来定位。雅思听力,尤其是选择题和匹配题,答案前后经常会出现转折或总结性的词汇。比如,“but”, “however”, “so”, “although”, “actually”。当这些词出现时,往往意味着真正的答案要来了。

我曾经在做剑桥真题时遇到一道选择题,问的是一个学生最喜欢课程的哪个部分。录音里,那个学生先说:“Well, the lectures were quite informative, and the lab work was hands-on which was good.” 这时候很多同学可能就会去选“lectures”或者“lab work”了。但紧接着,学生说:“BUT, what I found most valuable was the weekly tutorial.” 看到那个“BUT”了吗?这才是信号,真正的答案是“tutorial”。

对于地图题,不要慌。拿到题先找一个明确的起点,比如“You are here”或者入口“Entrance”。然后跟着录音里的方位词一步步走,比如“go past the library”, “on your left”, “turn right at the corner”, “it’s opposite the cafe”。在脑子里或者用笔尖在地图上模拟行进路线,答案就会自己浮现出来。

记住,听力考的不是你每个词都听懂,而是你在高压下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多用这套“预判+定位”的方法去练几套真题,你会发现世界都清晰了。

阅读:告别逐字逐句,成为“信息定位”高手

阅读,绝对是时间管理大师的战场。60分钟,3篇学术长文,40道题。根据官方数据,中国大陆考生的学术类阅读平均分是6.4分。这说明我们有不错的阅读基础,但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不够”。

很多同学的习惯是拿到文章,从第一个词开始逐字逐句地读,试图读懂全文再去做题。这是备考雅思阅读最大的误区!雅思阅读考的是信息查找能力(Skimming and Scanning),而不是深度文学鉴赏。

我的方法叫“平行阅读法”,或者说“带着问题找答案”。

拿到一篇阅读文章,不要先看文章。直接去看第一种题型(比如判断题T/F/NG)。花一分钟时间,快速阅读前3-4道题的题干,用笔划出里面的“关键词”。关键词通常是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数字、时间、或者一些有明确指向性的动词或形容词。

比如,一道题是:“The first steam-powered train was invented in 1804.” 关键词就是“first steam-powered train”和“1804”。

然后,你带着这几个关键词回到文章里去“扫描”(Scanning)。你的眼睛就像探照灯,快速扫过文章,不是为了理解意思,就是为了找到“steam-powered train”和“1804”这两个词。一旦定位到相关句子,再停下来精读那一句以及上下文,判断题目是对(True)、是错(False)、还是没提(Not Given)。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你永远是带着目的去阅读,大大减少了阅读无效信息的时间。而且雅思阅读题目的出题顺序和文章的信息顺序基本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你做完第1题,第2题的答案通常就在第1题答案的后面,你不需要满世界乱找。

对于最让人头疼的T/F/NG判断题,我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

  • True (T): 文章里的信息和题目完全一致,只是换了种说法(同义替换)。
  • False (F): 文章里的信息和题目明确矛盾、相反。比如题目说1804年,文章说1805年。
  • Not Given (NG): 题目中的信息,文章里压根就没提到,你找不到任何依据来判断对错。

关键在于,只根据文章给的信息做判断,千万不要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去推理。文章没说,就是NG。

比如文章说:“The train, invented by Richard Trevithick, was a significant milestone.” 题目是:“Richard Trevithick was proud of his invention.” 这道题就是NG。因为文章只说了这个发明是个里程碑,但完全没提发明家本人是不是感到骄傲。这就是雅思阅读的“逻辑洁癖”。

通过“划关键词 - 回文定位 - 精读判断”这个流程,你就能把60分钟的压力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稳扎稳打地完成所有题目。

写作:用“乐高积木”搭出你的高分作文

写作,可以说是中国考生的“老大难”。官方数据显示,学术类写作的平均分只有5.8分,是四项里最低的。问题出在哪?不是词汇量不够,也不是语法太差,而是缺乏清晰的“逻辑框架”。

考官想看的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有力的文章。我的秘诀就是把写作文想象成搭乐高积木。你不需要每次都去创造新的积木,只需要掌握几块“万能积木”,然后根据不同的图纸(题目)把它们拼起来。

Task 1 (小作文): 数据描述,别加戏

小作文就是看图说话,描述图表信息。核心原则是:只描述,不分析。你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去写“我认为导致这个增长的原因是...”,这是Task 2才做的事。

你需要准备一些描述不同图表(线图、柱状图、饼图)的“万能句式”积木:

  • 开头段(引出图表):

    The provided [line graph/bar chart/pie chart] illustrates/shows/depicts information about... from... to...
    (所给的[线图/柱状图/饼图]展示了从...到...关于...的信息。)

  • 描述趋势(线图/柱状图):

    The number of X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rising from A in [year] to B in [year].
    (X的数量经历了一个显著增长,从[年份]的A上涨到[年份]的B。)

    In contrast, the figure for Y saw a downward trend over the period.
    (相反,Y的数据在此期间呈现下降趋势。)

    The rate of Z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at around [number].
    (Z的比率基本保持稳定,在[数字]左右。)

  • 描述比例(饼图):

    X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at [percentage]%.
    (X占了总数的最大比例,为[百分比]%。)

    This was followed by Y, which made up approximately [percentage]% of the whole.
    (紧随其后的是Y,大约占了整体的[百分比]%。)

  • 结尾段(总结):

    Overall, it is clear that... while...
    (总的来说,显而易见的是...然而...)

把这些句式背熟,考试时根据图表数据填充进去,一篇结构完整、语言准确的小作文就完成了。

Task 2 (大作文): PEE结构,撑起你的论点

大作文是重头戏。我的“乐高积木”是经典的PEE结构,也就是Point (观点) - Explain (解释) - Example (例子)。你的每一个主体段都应该由这三块积木搭成。

开头段积木:改写题目 + 表达你的观点。

比如题目问:“Some people think that governments should spend money on arts, while others believe it is better to spend on public services like schools and hospitals.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wn opinion.”

你的开头可以这样写: It is a contentious issue whether public funds should be allocated to the arts or prioritized for essential public services such as education and healthcare. While there are valid arguments for investing in infrastructure, I personally contend that supporting the arts is equally crucial for a society's well-being.

主体段积木 (PEE):

P (Point): 一句清晰的段落主旨句。 On the one hand, investing in public services yields immediate and tangible benefits for citizens.

E (Explain): 解释一下为什么。 This is because well-funded schools can provide better education, cultivating a skilled workforce for the future. Similarly, accessible and high-quality healthcare can improve public health and life expectancy.

E (Example): 给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支撑。 For instance, countries like Finland, known for their heavy investment in public education, consistently rank top in global academic assessments, which directly contributes to their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每个主体段都遵循这个结构,你的文章逻辑就会非常清晰。考官一目了然,知道你想表达什么,以及你是如何支持你的观点的。

结尾段积木:重申你的观点。 In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importance of public services is undeniable, I maintain that government funding for the arts is not a luxury but a vital investment in a nation's cultural identity and creative potential.

写作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通过这种模块化的练习,你可以快速搭建起一个不会出错的“高分骨架”。

口语:一个故事,N个话题,打造你的“万能素材库”

口语,平均分5.9,同样是很多同学的痛点。我们怕的不是开口说,而是“无话可说”,尤其是面对Part 2那张话题卡,一分钟准备时间里大脑一片空白。

我的秘诀是:不要为每个话题都准备一个新故事。你要做的,是准备一个“万能故事”,然后学会用它来串联N个不同的话题。

这个故事最好是真实的,关于你自己的,细节丰富的。比如,你可以准备一个关于“你大学时参与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的故事。

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可以套用在多少话题上:

  • Describe a time you worked in a team. (直接套用,讲你和团队成员如何分工合作。)
  • Describe a challenge you successfully overcame. (讲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如数据不足、成员分歧,以及你们如何解决的。)
  • Describe a person you admire. (讲你的项目组长,他/她如何领导团队、解决问题。)
  • Describe a time you learned a new skill. (讲你为了这个项目,学会了使用某个软件,比如SPSS数据分析或者Premiere剪辑。)
  • Describe an achievement you are proud of. (讲你们项目最终获得了高分,或者得到了教授的赞扬。)
  • Describe a time you were very busy. (讲项目截止日期前,你们熬夜赶工的经历。)
  • Describe an important decision you made. (讲你在项目中做出的一个关键决策,比如选择哪个研究方向。)

你看,一个故事,至少可以覆盖七个完全不同的话题。你只需要把这个故事的细节打磨好,用STAR原则(Situation-情境, Task-任务, Action-行动, Result-结果)把它梳理清楚,考试时根据具体题目,侧重讲述故事的不同方面就行了。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永远在讲一个自己烂熟于心的故事,这会让你非常流利、自信。细节都是现成的,你不需要临时去编造,也就不会出现卡壳或者“um... ah...”的情况。考官看重的就是你的流利度(Fluency)和连贯性(Coherence)。

至于Part 3,考官会就Part 2的话题进行延伸提问,问题会更抽象。比如你讲了团队合作,他可能会问你:“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team leader?” “Do you think teamwork is important for children?”

回答Part 3的诀窍也是一个简单的结构:直接回答 + 解释原因 + 举例说明。

Q: "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team leader?"
A: (直接回答) "In my opinion, a crucial quality of a good leader is being a good listener."
(解释原因) "This is because by listening to team members, a leader can underst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make more informed decisions. It also makes people feel valued."
(举例说明) "For example, in my last university project, our leader always held a short meeting every morning to hear everyone's progress and concerns. This helped us solve problems quickly and stay motivated."

这个结构能保证你的回答有深度、有逻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Yes”或“No”。

好啦,关于听说读写的干货秘籍就先分享到这里。这些方法都是我自己亲身实践过,并且证明行之有效的。它们不能让你一夜之间变成英语大神,但绝对能帮你理清备考思路,把力气用在刀刃上。

别再把雅思当成洪水猛兽了,它就是你留学路上必须打通的一个关卡,一个“纸老虎”。用对方法,用对力气,你完全可以一次通关。省下来的那2170块报名费,去吃顿海底捞,买张回家的机票,或者给你未来的留学生活添置点新装备,不香吗?

你的留学故事,才刚刚拉开序幕。雅思,只是第一章。打漂亮这一仗,然后昂首挺胸地走向你的梦校吧!

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297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