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留学,小心别踩坑!

puppy

嘿,准备去新西兰留学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开始憧憬那里的蓝天白云、纯净风景了?等等,先别光顾着兴奋,去新西兰留学可不是把人往那儿一送就万事大吉了。有些“坑”,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去,轻则影响心情,重则可能影响学业、签证,甚至钱财两空!比如,看似简单的找房子,里面可能藏着租房诈骗和合同陷阱;想找兼职赚点生活费,却要小心黑工风险和被剥削的可能;选课时别光看热门,万一不适合自己,可就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了。还有签证、移民政策的细节,以及如何辨别靠谱的留学中介,这些都是咱们需要提前了解的。我们这篇文章就是想提前给你打个“预防针”,让你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有个清晰的认识。别担心,我们不是要吓唬你,只是想帮你把这些过来人血泪教训总结出来,让你少走弯路,踏踏实实地享受你的新西兰留学生活。想知道具体都有哪些坑,以及怎么巧妙避开它们吗?赶紧往下看吧!

新西兰留学,小心别踩坑!

嘿,准备去新西兰留学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开始憧憬那里的蓝天白云、纯净风景了?是不是已经在脑海里勾勒出自己坐在海边咖啡馆里,一边品尝Flat White,一边翻阅课本的文艺画面了?别急着把心飞到南半球,咱们先聊点“接地气”的事儿。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当初去奥克兰留学的时候,也是一腔热血,觉得到了新西兰就能开启人生新篇章。他一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地找房子,结果在Facebook上看到一个超棒的公寓,图片漂亮,价格也诱人,房东说自己在国外不方便看房,让小李先把一个月的押金和半个月的租金转过去,说钥匙会邮寄到他手上。小李当时也没多想,觉得初来乍到,找个落脚点最重要,就稀里糊涂地转了钱。你猜怎么着?钱一转过去,房东就人间蒸发了,所有的联系方式都成了空号。小李那会儿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几千纽币打了水漂,人还在机场附近拖着行李箱欲哭无泪。那一刻,他对新西兰的美好幻想,瞬间被泼了一盆冷水。所以啊,别光顾着兴奋,去新西兰留学可不是把人往那儿一送就万事大吉了。有些“坑”,一不小心就可能掉进去,轻则影响心情,重则可能影响学业、签证,甚至钱财两空!

你瞧,像小李这样的故事可不是个例,租房诈骗在新西兰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针对初来乍到的留学生。那些骗子往往深谙留学生急于安顿的心理,利用假房源、低价诱惑、要求提前支付大笔费用等手段来设下圈套。他们通常会编造各种理由拒绝实地看房,比如人不在新西兰、房子还在装修等等,然后通过邮件或社交媒体与你沟通,让你放松警惕。等你把钱转过去,他们就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你不仅损失了钱财,还得重新寻找住处,耽误时间和精力。据新西兰公平交易委员会(Commerce Commission)在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房屋租赁相关的诈骗投诉数量一直居高不下,留学生群体更是高风险受害者。很多人都是因为对新西兰的法律法规不熟悉,或者对陌生人缺乏防范意识,才给了骗子可乘之机。所以,记住,任何要求你在未看房、未签订正规租房合同之前就支付大笔费用的人,都极有可能是骗子。遇到这种事,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说“不”,并且寻求学校国际学生办公室或当地华人社区的帮助,他们往往有比较靠谱的房源推荐或者可以帮你鉴别风险。

除了直接的租房诈骗,租赁合同里的“坑”也需要咱们火眼金睛地辨别。新西兰的租房合同通常比较详细,里面会涉及到租金、押金、租期、维修责任、退租条款等方方面面。很多小伙伴可能英文不是特别好,或者觉得合同太长懒得仔细看,就直接签字画押了。殊不知,合同里的某些条款可能对你不利。比如,有些房东会在合同里悄悄加入一些不合理的条款,比如要求租客承担一些本该由房东负责的维修费用,或者设置苛刻的清洁标准,导致退房时押金被无故扣除。小张同学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他退租时房东鸡蛋里挑骨头,说地板有划痕、墙面不干净,扣了他好几百纽币的清洁费和维修费,而这些问题其实在入住前就已经存在了。根据新西兰Tenancy Services(租务仲裁服务)的规定,押金(Bond)通常不能超过四周的租金,并且必须存入Tenancy Services进行监管,而不是直接交给房东。如果你和房东之间出现押金纠纷,Tenancy Services会介入调解。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交的押金没有存入Tenancy Services,那你的权益就很难得到保障。所以,签订合同前,一定要逐字逐句地看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及时问,可以找懂行的朋友帮忙,或者请学校的国际学生顾问提供咨询服务。千万不要怕麻烦,因为这关系到你每个月的居住质量和将来押金是否能顺利拿回来。

说完了住的问题,咱们再聊聊“钱袋子”的问题。很多留学生都想着在新西兰找份兼职,不仅能赚点生活费,还能锻炼英语、融入当地社会,听起来一举多得。但是,“黑工”的陷阱可得擦亮眼睛。所谓“黑工”,就是没有合法工作签证,或者工作时长超过签证规定的兼职。新西兰学生签证通常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假期期间可能有所放宽,具体政策需参考移民局官网),且只能从事特定类型的工作。有些雇主,特别是华人餐馆、超市或一些小作坊,会利用留学生急于赚钱的心情,提供“黑工”岗位,不仅工资远低于法定最低工资,而且没有合法合同,工作环境也没有保障。小王就是个例子,他在一家餐馆打工,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但老板只给现金,每小时工资比新西兰法定最低工资(据新西兰商业、创新和就业部官网2024年4月1日起的最新数据显示,成人最低工资为23.15纽币/小时)低了将近一半,而且从不给加班费。他有一次不小心烫伤了手,老板却让他自己去药店买药,拒绝承担任何医疗费用。他想投诉都没办法,因为自己也是“黑工”,生怕被发现后签证出问题。这种情况下,留学生的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一旦发生工伤、拖欠工资等问题,往往只能吃哑巴亏。所以,找兼职一定要找正规的,确保自己的工作时长符合签证规定,并且签订合法的工作合同,保障自己的最低工资权益和工作安全。

而且啊,就算找到了正规兼职,也别以为就能高枕无忧了。有些雇主虽然合法,但也会在薪资结算、工作量上动些手脚,或者对留学生进行某种程度的“剥削”。比如,他们可能会以试用期为由,支付低于最低工资的薪水,或者在发工资时以各种名义扣钱,比如“培训费”、“制服费”等。新西兰的Fair Pay Agreements(公平薪酬协议)正在逐步推行,旨在保障特定行业的员工权益,但对于留学生而言,了解自己的权利仍然至关重要。据新西兰大学国际教育办公室的调查显示,约有15%的国际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遇到过不公平待遇,其中薪资纠纷和工作环境问题最为突出。所以,在接受任何兼职前,都要对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有清晰的了解。如果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新西兰劳动监察部门(Employment New Zealand)寻求帮助,他们会提供免费的咨询和调查服务,即使你是国际学生,也有权得到公平对待。记住,你不是廉价劳动力,你的劳动也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除了生活上的这些实际问题,咱们的学业规划也可能藏着不少“坑”。很多小伙伴在选专业、选课的时候,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切实际的宣传影响,或者盲目跟风。比如,听说某个专业就业前景好、容易移民,就一窝蜂地去申请,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感兴趣,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小陈同学就是被留学中介忽悠说“IT专业好就业”,结果他大学学的是文科,对编程一点兴趣都没有,大学四年读下来痛苦不堪,每次写代码都像在“渡劫”。最终他虽然拿到了文凭,但专业技能一塌糊涂,找工作处处碰壁,后悔不已。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官网上显示,计算机科学、工程、健康科学等热门专业的申请竞争异常激烈,每年都有大量学生申请,但能成功入学的只占少数。即使顺利入学,如果缺乏兴趣和基础,学起来也会非常吃力,导致成绩不理想,甚至面临挂科、重修,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一个学分在新西兰可不是小数目,一门课重修可能就是几千纽币,这笔开销算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选择课程时,还真不能光看“热门”和“高薪”。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未来的职业规划。新西兰的一些大学,比如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在其课程指南中明确指出,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充分考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与个人学习风格的匹配度。有些课程可能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实际上课程难度大、淘汰率高,或者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而这些可能不是你擅长的。还有些课程虽然冷门,但如果你真心喜欢,学得扎实,反而能在小众领域发展得风生水起。所以,在选课前,一定要多做功课,查阅学校的课程大纲(Course Outline),了解每门课的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学分设置。如果有可能,还可以联系一下在读的学长学姐,听听他们的真实感受。学校的学业顾问和职业发展中心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他们可以为你提供专业的选课建议和职业规划指导。别让一时的盲目,耽误了自己几年的青春和宝贵的学费。

另外,签证和移民政策的细节,也是很多留学生容易忽视的“大坑”。新西兰的移民政策虽然相对稳定,但也会不时进行调整,特别是针对毕业生的工签和技术移民政策。很多同学可能只听说“在新西兰留学毕业后容易移民”,就一股脑地去了,却没仔细研究最新的政策走向,结果毕业后发现政策变了,自己不再符合移民条件,或者需要满足更苛刻的要求。据新西兰移民局(Immigration New Zealand)官方网站2023年末至2024年初发布的几次政策更新来看,对于国际学生毕业后的工签(Post-Study Work Visa)申请条件,特别是关于学历、专业和工作岗位要求,都有了更明确甚至更严格的界定。比如,一些低学历或者非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获得开放式工签。小李(不是开头那个小李哈,是另一个小李)就差点因此“踩空”,他以为拿到一个diploma就能申请两年工签,结果政策调整后,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在新西兰技能短缺清单上,申请工签受到了限制。所以,从你决定留学的那一刻起,就要养成关注新西兰移民局官网的习惯,及时了解最新的签证和移民政策。不要轻信小道消息,更不要把移民当成理所当然的“福利”。你的留学规划,应该建立在真实、准确的信息基础之上,这样才能避免功亏一篑的尴尬。

说到信息来源,留学中介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市面上的留学中介鱼龙混杂,有些确实专业靠谱,能为你提供很多便利和帮助;但也有不少中介为了赚钱,会夸大其词,甚至给出虚假承诺,把你往“坑里”带。我认识一个学姐,当初就是听信了中介“保证移民”的承诺,交了大笔中介费。结果中介给她推荐的学校和专业,虽然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学费贵、课程水,毕业后根本不符合新西兰的技术移民要求。她后来才发现,那个中介根本就没有在新西兰当地的合法经营资质,只是一个“皮包公司”。据新西兰教育部(Education New Zealand)给出的建议,选择留学中介时,一定要核实其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认证,比如是否是新西兰持牌移民顾问(Licensed Immigration Adviser)合作机构,或者有没有当地的行业协会认证。千万不要被“免费办理”、“保录取”、“包移民”等口号迷惑。这些“免费”或“打包”的服务,往往会在其他环节收费更高,或者在后期出现各种问题时把你甩开。所以,选择中介前,一定要多方比较,查看他们的成功案例和客户评价,最好能找在新西兰当地有口碑、有实体办公室的机构,并且所有的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都要落实到合同上,白纸黑字写清楚。如果发现中介有任何虚假宣传或者误导行为,一定要及时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后一个可能比较隐蔽,但却至关重要的“坑”,就是心理和文化冲击。很多留学生刚到新西兰,可能会觉得一切都很新鲜,很美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压力会扑面而来:语言障碍、学业压力、生活开销、文化差异、思乡之情等等。这些都可能让你感到孤独、焦虑,甚至抑郁。小赵同学就曾经深陷其中,他平时性格开朗,但到了新西兰后,发现自己很难融入当地人的圈子,加上学业上遇到挫折,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幸好他后来在学校辅导员的帮助下,才慢慢走了出来。据新西兰各大学国际学生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国际学生会寻求心理咨询服务,其中约30%的学生表示曾经历过中度以上的焦虑或抑郁情绪。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心理健康!如果你感到压力太大、情绪低落,或者发现自己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新西兰的大学通常都设有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和健康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同时,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结交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或者加入当地的华人社区,都能帮助你更快地适应环境,找到归属感。记住,寻求帮助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爱自己的体现。保持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才能让你更好地享受留学生活。

说了这么多“坑”,你是不是有点紧张了?别怕!咱们的目的不是吓唬你,而是提前给你打个“预防针”,让你对这些潜在的风险有个清晰的认识。我们这篇文章就是想帮你把这些过来人血泪教训总结出来,让你少走弯路,踏踏实实地享受你的新西兰留学生活。这些“坑”虽然存在,但只要我们提前做好功课,提高警惕,掌握应对方法,就能巧妙地避开它们。所以啊,别再傻乎乎地只顾着憧憬了,赶紧行动起来!把咱们提到的这些点都记在小本本上,然后挨个儿去查资料、去核实信息。比如说,如果你还没定住处,那就赶紧上Tenancy Services的官网,好好研究一下租房的注意事项和你的权利义务;如果你已经定好了专业,那就去学校官网看看课程大纲,问问学长学姐,确保这是你真心想学的;如果你打算兼职,那就去Employment New Zealand的网站上看看最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和你的工作权利。总之,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别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也别懒得去查证。多问、多看、多学,遇到不确定的事情就找官方机构求证。你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会让你的新西兰留学之路走得更稳、更顺畅!去吧,少年,祝你在纯净的新西兰,有一个不留遗憾的精彩人生!


puppy

留学速递 知识

537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