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遇害:警惕这几种危险套路

puppy

嗨,各位在海外奋斗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留学生活既充满新鲜感又挑战多多?但在享受精彩的同时,我们真的不能忽视一些潜在的危险。最近看到一些留学生不幸遇害的新闻,真的让人特别心痛,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很多时候,坏人不是直接暴力相向,而是会精心设计一些狡猾的“套路”来骗取信任,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困境。这些套路可能藏在看似热情的陌生人背后,也可能伪装成让你心动的“好机会”,甚至在日常的租房、找兼职,或者网络交友中都可能遇到。咱们这文章就是想跟大家详细聊聊,有哪些专门针对留学生的危险“套路”,帮你提前识别,打好预防针。别觉得这些离自己很远,多一份警惕就多一份安全!学会保护自己,让爸妈放心,也让你的留学之路走得更安心、更顺畅吧!

嗨,各位在海外奋斗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留学生活既充满新鲜感又挑战多多?但在享受精彩的同时,我们真的不能忽视一些潜在的危险。最近看到一些留学生不幸遇害的新闻,真的让人特别心痛,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很多时候,坏人不是直接暴力相向,而是会精心设计一些狡猾的“套路”来骗取信任,让你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困境。这些套路可能藏在看似热情的陌生人背后,也可能伪装成让你心动的“好机会”,甚至在日常的租房、找兼职,或者网络交友中都可能遇到。咱们这文章就是想跟大家详细聊聊,有哪些专门针对留学生的危险“套路”,帮你提前识别,打好预防针。别觉得这些离自己很远,多一份警惕就多一份安全!学会保护自己,让爸妈放心,也让你的留学之路走得更安心、更顺畅吧!

还记得小李吗?那个在澳洲留学、平时特别活泼开朗的大男孩。几个月前,他突然失联了,家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警方发现,他不是自己想走,而是掉进了一个精心设计的“虚拟绑架”陷阱。骗子冒充国内公检法,声称他涉嫌洗钱,要求他转账到“安全账户”,还威胁他不准告诉任何人,甚至逼他拍摄自己被绑架的视频发给家人。小李当时害怕极了,以为是真的,在恐惧和孤立中,一步步走向了深渊。这样的故事听着是不是特别揪心?是不是觉得离我们很近?

留学生遇害:警惕这几种危险套路

小李的遭遇并非孤例,这正是骗子们最喜欢使用的“虚拟绑架”套路之一。他们往往会利用留学生对国内法律程序不熟悉、身处异国他乡信息闭塞、以及对亲人安危极度敏感的心理弱点,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冒充中国使领馆、公安局、检察院甚至国际刑警组织等“权威机构”人员。据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在2023年多次发布的安全提醒,这类针对中国公民的电信诈骗和虚拟绑架案件,在澳大利亚地区一直居高不下,已经有多名留学生因此遭受重大财产损失,甚至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胁。骗子还会通过技术手段篡改来电显示号码,让电话看起来就是官方机构打来的,进一步增强迷惑性。

这种诈骗的第一个步骤,常常是先通过所谓的“官方电话”告知你,你有一个“国际包裹涉嫌违禁品”、“银行卡被盗用”、“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等“紧急情况”。骗子们在电话里语气严厉、充满恐吓,声称如果你不配合调查,就会被遣返、逮捕,甚至连累国内的家人。他们还会给你发来伪造的“警官证”、“逮捕令”等文件,一步步让你相信他们就是真的官方人员。据加拿大警方在2024年初的一份通报,一名在多伦多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就曾收到自称“中国警方”的电话,对方声称该学生涉嫌一起跨国洗钱案,要求其将所有资金转入一个“安全账户”以证清白,最终该学生损失了超过5万加元,而这笔钱,本是她父母为她准备的学费和生活费。

一旦你上钩,骗子就会引导你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虚拟绑架”。他们会要求你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包括家人、朋友、老师,甚至要求你住到指定酒店或偏僻地点,制造你“失联”的假象。他们会威胁你不能告诉任何人,声称这是“秘密调查”,否则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他们还可能逼迫你拍下自己被捆绑、蒙眼、嘴堵的视频或照片,然后发给你的家人,制造你被绑架的假象,从而向国内家人勒索赎金。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曾披露,此类虚拟绑架诈骗案件每年给受害者造成的损失高达数百万美元,受害者多为年轻、缺乏社会经验的留学生。他们利用的是留学生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家人的强烈保护欲。

除了这种惊心动魄的“虚拟绑架”,另一种常见的金融诈骗就是“刷单返利”和“投资陷阱”。这类套路往往打着“轻松高薪”、“兼职赚快钱”、“低风险高回报”的旗号,对经济压力大或想补贴生活费的留学生极具诱惑力。骗子会在社交媒体、兼职群、甚至是校园论坛上发布虚假的招聘信息,比如“电商平台刷单”、“APP点赞关注”、“虚拟货币投资指导”等等,声称每天只需投入很少时间,就能赚取丰厚佣金。据新加坡警察部队在2023年公布的数据,针对国际学生的兼职诈骗案显著增加,其中“刷单”是最常见的一种,受害者往往在前期获得小额回报,尝到甜头后,便投入更多资金,最终被骗走巨额款项。一名南洋理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短短两周内,因刷单任务被骗走了将近2万新元,这让他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刷单骗局的演变形式有很多,有的要求你下载一个指定的APP,在里面做任务;有的则让你点链接进入一个虚假的购物平台。开始时,骗子会让你完成一些小额任务,并迅速返还本金和佣金,让你觉得这个“兼职”真实可靠,回报丰厚。一旦你建立了信任,投入的金额就会水涨船高,任务难度和所需资金也随之加大。当你想提现大笔资金时,骗子就会以“系统故障”、“任务未完成”、“需要缴纳保证金”等各种理由拒绝提现,并继续诱骗你投入更多资金。英国国家打击犯罪局(NCA)在2023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许多留学生因为对当地就业市场不熟悉,急于找到兼职工作,成为了这类诈骗的受害者,而一些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比如“外汇交易”、“加密货币理财”,也往往是包装精美的庞氏骗局。

还有一种“杀猪盘”,它的危害性和隐蔽性更强,往往会让受害者不仅损失金钱,还会遭受巨大的情感打击。这种骗局通常从网络交友开始,骗子会在交友软件、社交媒体上精心打造一个“完美人设”,比如事业有成的精英、温柔体贴的暖男/女神、或者身世可怜但积极上进的年轻人。他们会主动联系你,通过甜言蜜语、嘘寒问暖,快速与你建立亲密关系,让你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久违的温暖和依赖。据澳大利亚反诈骗中心(Scamwatch)在2023年发布的警示,这类“杀猪盘”诈骗给澳洲居民造成了超过1.4亿澳元的损失,其中相当一部分受害者是情感空虚、寻求慰藉的年轻群体,包括不少国际学生。

当情感基础建立到一定程度后,骗子就会不经意地提及一个“赚钱的好机会”,声称自己通过某个“内部渠道”或“特殊平台”投资某个项目,获得了丰厚回报。他们会给你看虚假的盈利截图、账户流水,让你觉得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机会。他们会先引导你小额投资,让你尝到甜头,甚至可以提现一点点“盈利”。当你的信任达到顶点,他们就会以各种理由,如“抓住行情”、“大笔投入才能赚大钱”、“一起规划未来”等,诱骗你投入所有积蓄,甚至借钱、贷款。最后,当资金达到一定数额后,骗子就会卷款消失,把你拉黑,让你人财两空。一名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就曾因为“杀猪盘”被骗走了30万人民币,这不仅是她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还包括了家人东拼西凑的借款。这个经历让她一度陷入严重的抑郁。

留学生活中,租房是每个留学生都绕不开的环节,而租房市场中也潜藏着不少陷阱。最常见的便是“假房东”和“虚假房源”骗局。骗子往往利用留学生对当地环境不熟悉、急于找到落脚点的心理,在租房网站、社交媒体或校园BBS上发布虚假的租房信息。这些房源通常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图片精美,配套设施完善,让人看了心动不已。据英国伦敦警察厅在2023年公布的租房诈骗数据,每年有大量学生成为租房诈骗的受害者,其中很多是来自海外的留学生,他们往往在抵达英国之前就通过网络预订了房间,结果却发现受骗。

骗子会以各种理由,比如“人在国外不方便看房”、“房源紧张需要尽快预定”、“其他租客都在排队”等,要求你提前支付定金、押金或几个月的租金。他们还会提供虚假的租赁合同、房产证等文件,看起来十分专业。当你兴冲冲地抵达目的地,准备入住时,却发现房源根本不存在,或者房子是别人的,甚至是一个空置的建筑。一名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就读的中国学生,在抵达慕尼黑前通过一个网站预定了一套公寓,并支付了两个月的租金作为定金,总计约1500欧元。然而,当他按照地址前往时,发现那里根本不是公寓,而是一个老旧的办公楼,联系“房东”后也再无回应。他的留学生活,就这样从一个大大的“坑”开始了。

除了租房和金钱方面的陷阱,还有一些“求助”和“善意”的伪装,也需要大家高度警惕。有时,危险并不直接表现为金钱诈骗,而是利用你的善良和同情心,将你引向危险境地。比如,在街头遇到陌生人主动搭讪,以问路、手机没电借充电宝、需要帮助提行李等理由接近你。他们可能会在你答应帮助后,邀请你去一个偏僻的地方,或者提出“送你回家”等,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脱离了公共视野。据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园警察局的安全提示,学生们在夜间或人烟稀少的地方,应尽量避免与陌生人长时间互动,尤其是那些显得过度热情或提出不寻常要求的。

类似的,一些人可能在你遭遇困难时,表现出“过度”的热情和帮助。比如,在你刚到一个陌生城市,人生地不熟时,有人主动提供“免费”接送、提供“内部折扣”的帮助,或者邀请你参加一些“只有内部人士才知道”的聚会或活动。这些看似无私的帮助背后,可能隐藏着让你参与非法活动、引诱你进入不良场所(如赌博、毒品窝点)甚至实施抢劫或性侵的意图。曾有报道指出,一些犯罪团伙会利用留学生初来乍到、社交圈狭窄、急于融入的心理,以“朋友聚会”为名诱骗他们吸食大麻或摇头丸。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曾发布数据,提醒年轻人应警惕聚会中被下药的情况,这可能导致个人在无意识状态下受到伤害,而国际学生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更容易成为此类受害者。

另外,我们还要特别小心那些让你“帮忙带东西”或“运送包裹”的请求。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留学生频繁出入境的机会,诱骗他们替人携带违禁品甚至毒品。他们可能会声称是“代购商品”、“文件资料”或“给家人的礼物”,并给你一些报酬。你可能只是觉得是帮个小忙,殊不知包裹里可能藏着走私品、毒品或其它违禁物品。一旦被海关查获,你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不仅留学之路可能中断,还会留下犯罪记录,甚至面临牢狱之灾。据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在2023年的一个案例通报,一名中国留学生因为帮“朋友”携带一个看似普通的包裹入境,结果被查出藏有少量违禁药物,不仅被罚款,还被遣返出境,原本光明的前途就此蒙上阴影。

这些危险的套路,有时候并不直接针对你的生命,但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让你陷入经济困境、法律纠纷,甚至摧毁你的留学梦想和人生轨迹。在面对各种诱惑和看似“天上掉馅饼”的机会时,我们真的要多长几个心眼。记住,任何让你感到不适、要求你保密、让你切断与外界联系,或者让你支付高额费用的“好机会”,都极有可能是骗局。那些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往往都是骗子为你精心编织的谎言。那些急于与你建立亲密关系、甜言蜜语的陌生人,他们的真实目的可能远非爱情那么简单。

在海外租房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比如学校的住房服务中心、有资质的房屋中介,或者口碑良好的租房平台。永远不要在没有实地看房、没有确认房东真实身份的情况下,提前支付大额费用。如果房东声称人在国外,无法带你看房,或者只接受线上交易,并要求你立即支付款项以保留房源,这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一个骗局。许多大学的国际学生办公室都会提供关于安全租房的指导和资源,比如墨尔本大学就在其官网上详细列举了常见的租房诈骗形式,并建议学生在签订任何合同前,务必寻求专业法律咨询。利用好这些学校提供的资源,能大大降低我们受骗的风险。

我知道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觉得有点沉重,有点焦虑。但咱们今天聊的这些,真的不是为了吓唬大家,而是希望每个在海外的你,都能把这些话听进去,真正放在心上。你爸妈在国内操碎了心,每天盼着你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咱们自己也得争气,把保护自己的弦绷紧一点,遇到拿不准的事情,多问问同学、老师,或者直接找使领馆、警察叔叔阿姨求助。记住,任何时候,你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任何钱财、机会、甚至面子,都比不上你的平安。所以啊,别害羞、别怕麻烦,遇到可疑情况,立马止损、立刻报警,这才是最聪明、最负责的做法!照顾好自己,我们等你平安回家!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