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我终于活成了自己!

puppy

你是不是也曾觉得,在国内生活,总像是在戴着面具,被各种期待和压力推着走,即使表面光鲜,心里却觉得离真正的自己越来越远?这篇故事的主人公就曾有过这样的迷茫。来到新西兰后,她才发现,原来生活可以有另一种打开方式!这里没有那么多的内卷和比较,碧海蓝天、纯净的空气,让她的心一下子就静了下来。她开始重新与大自然亲近,找回了曾经被遗忘的爱好,不再被社会的“成功”定义所裹挟,而是真正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你会在文章里看到,在新西兰,她如何放下那些无形的包袱,一点点找回那个自在、真实、充满活力的自己,明白了原来幸福可以很简单,活成自己真的没那么难。如果你也向往那种放下焦虑、回归本真的生活,想知道如何在异国他乡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那这篇文章绝对能给你带来共鸣和启发!

还记得吗?那个国内的午后,你穿着一身笔挺的职业装,踩着高跟鞋在CBD的写字楼里穿梭。电话一个接一个,邮件一封又一封,午饭匆匆扒拉几口外卖,晚上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饭。回到家,躺在床上,脑袋里还嗡嗡地响着上司的批评、客户的催促、同事的明争暗斗。你看着天花板,觉得全身细胞都在尖叫,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明明在别人眼里,你是个努力上进、小有成就的“白骨精”,可你自己心里清楚,你活得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精疲力尽,日复一日地扮演着一个并非真正的自己。那时的我,就是这样。

那种感觉,就像是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呐喊,但又被各种社会的期待、所谓的“成功学”死死地压在心底。你被告知要买房买车,要结婚生子,要爬到更高的职位,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你的价值。可你真正想要的,也许只是一个能晒到太阳的阳台,一杯手冲咖啡,和一整天不被打扰的宁静。我曾经以为,这种“假面人生”是成年人的宿命,直到我踏上了新西兰的土地,才发现,原来生活可以有另一种打开方式,一个真正属于你的打开方式。

刚到新西兰的时候,奥克兰机场外扑面而来的,不是大都市特有的喧嚣,而是一股带着海风湿润气息的清新。那天是阴天,但空气里却透着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干净。我记得很清楚,走出机场大厅,没有拥挤的人潮,没有此起彼伏的喇叭声,只有远处海鸥的鸣叫和稀疏的车辆驶过的声音。那一刻,身体里的紧绷感仿佛一下子松弛了下来,肩膀也卸下了不少无形的重量。我住的地方离海边不远,每天早上推开窗,就能看到蓝天白云,偶尔还有海鸟掠过。这种纯净,是国内大城市里难以企及的。世界空气质量指数(AQI)常年将新西兰列为全球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这可不是夸张,你真的能感受到每一次呼吸都充满活力,这对于一个从雾霾城市走出来的孩子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

在国内读书的时候,尤其是大学,那种“内卷”的氛围简直令人窒息。期末考试前图书馆永远爆满,为了绩点大家拼尽全力,生怕自己落后一步。到了新西兰的大学,我才发现这里的学习模式大相径庭。我选的是奥克兰大学的一个商科专业,刚开始我还带着国内那套“死磕到底”的劲头,恨不得把所有课本都背下来。后来发现,这里的教授更注重批判性思维和实际应用。据奥克兰大学官网介绍,学校非常鼓励学生参与小组项目和实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一个小组成员需要在期末展示一个创业计划,大家分工合作,从市场调研到商业模式构建,每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想法,整个过程充满乐趣,而不是单纯为了高分而竞争。最终我们小组的方案虽然没有被选为最佳,但整个过程让我学到了比任何考试都多的东西,这种开放和协作的学习环境,真的让我放下了对“输赢”的执着。

除了学习方式,这里的人际关系也让我感到轻松。在国内,很多时候交朋友会带有目的性,会考虑对方的背景、人脉等等。在新西兰,我遇到的人,无论是同学还是当地居民,都非常简单和友善。我曾经在学校的一个社团活动中认识了一个新西兰本地的女生,她邀请我去她家参加BBQ。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那种纯粹的友谊,大家围着烤炉,聊着天,分享着各自的文化,没有攀比,没有心机。她告诉我,新西兰人口大约只有500多万,社区文化非常盛行,人们彼此之间很愿意建立联系,并且乐于助人。就拿我住的小区来说,邻里之间经常会互相帮忙照看花园,或者分享自己做的烘焙。这种简单而温暖的人际互动,让我感到久违的放松和自在,就像回到了一个大家庭。

以前在国内,我总觉得工作和生活是两条平行线,甚至工作会侵蚀生活。为了所谓的“事业成功”,我们常常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兴趣。来到新西兰后,我开始重新思考“成功”的定义。这里的人似乎更懂得享受生活,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地位。据新西兰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新西兰人普遍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每周平均工作时长低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而且有很长的带薪年假。我身边的许多当地朋友,他们可能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但下班后或者周末,一定会把时间留给家人、朋友或者自己热爱的户外活动。有人去冲浪,有人去徒步,有人去钓鱼。他们不是为了逃避工作,而是真心热爱这些活动,这些爱好构成了他们丰富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氛围也感染了我。在国内,我的健身卡办了又停,停了又办,从来没有真正坚持下来。但在新西兰,我竟然爱上了徒步!这里有无数条风景绝美的步道,从短途的海岸漫步到穿越国家公园的多日徒步。我记得第一次去汤加里罗国家公园(Tongariro National Park)的Tongariro Alpine Crossing,那是新西兰最著名的徒步线路之一。全程19.4公里,需要7到9个小时。那天我背着沉重的背包,穿梭在火山地貌和翠绿的山谷之间,每一步都像在探索一个新世界。虽然过程很累,但当我站在山顶,俯瞰着蓝绿色的火山湖和远处绵延的山脉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也明白了身体的力量和意志的韧性。根据新西兰环保部(DOC)的资料,新西兰有超过13个国家公园,以及数不清的地区公园和保护区,这为人们亲近自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每一次徒步,都像是给自己的一次洗礼,让我重新找回了内心深处的平静和力量。

除了徒步,我还重新拾起了我的画笔。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画画,但长大后,随着学业和工作的压力,这个爱好被我彻底“雪藏”了。在新西兰,我发现有很多社区艺术中心和画廊会提供绘画课程。我在家附近的Mt Eden社区中心报名了一个周末的油画班。教室里没有年龄的限制,有退休的老人,有年轻的妈妈,大家只是单纯地因为热爱而聚在一起。指导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Kiwi老太太,她从不评判谁画得好不好,只是鼓励我们去感受色彩,去表达内心的想法。当我拿起画笔,将颜料涂抹在画布上时,那种久违的专注和纯粹的快乐又回来了。画布上的每一笔,都像是把心里的杂念一点点涂掉,最终呈现出来的,不是一幅完美的画作,而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投影。我发现,这种没有压力的创作,真的让我找回了曾经那个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的自己。

在新西兰生活,你还会发现很多日常消费观念的转变。在国内,我们常常被各种营销广告裹挟,追求最新的潮流,拥有更多的物质。但在新西兰,人们似乎更倾向于可持续和实用的生活方式。我经常会去当地的二手市场(Op Shop)逛逛,那里有各种各样保存完好的衣物、书籍和家具,价格也非常便宜。一开始我还有点不习惯,觉得用别人的旧物有点“掉价”。但后来我看到身边的本地朋友,无论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非常乐意在Op Shop购物,他们觉得这是环保,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据新西兰慈善机构Oxfam的数据,新西兰人对二手商品的需求量一直很高,这不仅体现了环保意识,也反映了人们追求性价比和个性化的生活理念。渐渐地,我也爱上了淘旧物的乐趣,每一件旧物背后似乎都有一个故事,这让我对物质的看法变得更加豁达,不再被消费主义所绑架。

求职方面,在国内,你可能要削尖脑袋挤进大公司,哪怕不喜欢,也为了“镀金”而忍受。在新西兰,我发现很多人会选择那些虽然不那么光鲜,但自己真正感兴趣或者能提供更好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岗位。我在毕业后,并没有急着去追逐所谓的“高薪职位”,而是选择了一家规模不大但氛围非常好的环保咨询公司。我的工作内容可能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我每天都在为我真正认同的价值观而努力,同事们也都是一群热爱自然、充满激情的人。我们经常会在工作之余一起去海边清理垃圾,或者参加社区的环保活动。据新西兰职业服务机构(Careers New Zealand)的调查,求职者在选择工作时,工作环境、文化和价值观匹配度,通常和薪资同等重要,甚至有时会超越薪资成为首要考虑因素。这份工作让我觉得每一天都充满意义,我不再是为了薪水而工作,而是为了自己的热爱和信念而奋斗。这种转变,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活成自己”的快乐。

移民生活,除了物质和工作,精神上的富足感也尤为重要。在这里,你会发现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感受。没有那么多的嘈杂和干扰,你的内心变得前所未有的平静。我经常一个人跑到海边,坐在沙滩上,看着海浪一波一波地拍打着海岸线,听着海风吹过耳畔的声音。那一刻,你不再去想那些琐碎的烦恼,不再纠结过去的遗憾,也不会去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你只是单纯地存在于当下,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感受着生命的美好。新西兰的海岸线绵延不绝,有超过15000公里,这意味着无论你身处何地,总能找到一处让你静心思考的角落。这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让我重新连接上了自己的内心,也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独处,如何真正地爱自己。

回望过去在国内的生活,我感觉自己像是一棵被过度修剪的盆栽,被塑造成大家期待的样子。虽然可能精致,但缺乏生命力。而在新西兰,我才真正像一棵野生的树,自由地生长,枝繁叶茂,向着阳光努力伸展。这里没有那么多无形的包袱,没有那么多刻板的定义。你可以是努力学习的国际学生,也可以是周末在山上徒步的冒险家;你可以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可以是业余时间沉浸在画室里的艺术家。你不再需要去证明什么给别人看,你只需要取悦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勇敢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种由内而外的自由和放松,让我第一次觉得,我终于活成了我一直想成为的样子。

所以,如果你也曾觉得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你,但你又不知道该如何回应,那不妨试着给自己一个机会。也许不是新西兰,也许是其他任何一个让你感到心之所向的地方。重要的是,不要害怕迈出那一步。去了解你感兴趣的国家,去搜集相关的信息,看看那里的大学、那里的生活是不是你渴望的样子。多去论坛上看看前辈们的经验分享,或者勇敢地联系在当地的朋友,问问他们最真实的感受。也许你会发现,那些你以为的障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跨越。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缺乏一点点尝试的勇气,一点点放下旧有观念的决心。相信我,当你真正迈出那一步,你会发现,原来幸福可以很简单,活成自己真的没那么难。别再犹豫啦,生命就这么一次,难道你不想好好地为自己活一回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