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UPM,在花园大学里当学霸

puppy

嘿,你是不是也对UPM这个传说中的“花园大学”超级心动?每天穿梭在湖光树影之间,上学就像逛公园,光是想想都觉得超惬意!但问题来了,环境这么舒服,会不会就“学废了”?别担心!这篇文章就是来给你交底的,分享一下我们到底是怎么一边享受绝美校园,一边还能高效学习、怒刷GPA的。从选课避坑的小技巧,到图书馆里哪个位置是学神宝座,再到校园里隐藏的美食和活动,满满的干货都给你准备好了。快来看看,在UPM当个快乐的学霸,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神仙体验!

UPM留学,当学霸也当玩家的核心秘籍
别被美景“绑架”:校园虽美,但GPA更香。第一学期是黄金期,务必打好基础,别等期末火烧眉毛。
选课不是抽奖:别只看课名,多问问学长学姐,打听授课老师的风格。一个“killer professor”足以毁掉你的好心情和成绩单。
图书馆是“圣地”:苏丹阿卜杜勒·萨马德图书馆(PSAS)是你最好的朋友。早点去,占个好位置,学习效率能翻倍。
吃饭也是正经事:别总点外卖,探索各个学院(Fakulti)和宿舍楼(Kolej)的食堂,便宜又地道,还能认识新朋友。
走出去,动起来:UPM的宝藏不只在教室里。去鹿苑喂喂鹿,去马场体验骑马,参加一场社团活动,这些都会成为你留学记忆里最闪亮的部分。

嘿,我是你们在 www.lxs.net 的老朋友,今天想跟你聊聊那个传说中的“花园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

还记得我刚到UPM的第一个星期,拖着行李箱穿过那片巨大的湖区,两旁的参天大树和热带花卉让我瞬间觉得自己不是来上学的,而是来度假的。下午没课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抱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找到湖边的一张长椅坐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书页上,微风吹来,带着青草和湖水的味道。我信誓旦旦地对自己说:“在这种环境里学习,效率一定爆表!”

结果呢?一个小时过去了,书还停留在第一页。我的注意力完全被湖里悠闲游泳的天鹅、远处草坪上追逐嬉戏的学生,还有头顶上叽叽喳喳的鸟儿给拐跑了。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一下:完蛋,环境太舒服,人真的会“学废”的!这个问题,我相信每一个对UPM心动的你,或者已经身在其中的你,都曾默默问过自己。难道在UPM,享受风景和刷高GPA真的是一道单选题吗?

别慌!经过几个学期的摸爬滚打,我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在UPM当一个快乐的学霸,完全可行!今天,我就把压箱底的干货全掏出来,带你看看我们是怎么在这座亚洲顶尖的绿色校园里,一边浪得飞起,一边把学习拿捏得死死的。

第一关:选课的“心机”,决定你GPA的起跑线

留学生活的第一场硬仗,绝对是从选课开始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它直接关系到你接下来整个学期的学习压力、生活质量,以及最终成绩单上的那个数字。在UPM,大部分课程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作业(Assignments)、期中考(Mid-term Exam)和期末考(Final Exam)共同决定的,比例通常是40%-60%或者50%-50%。这意味着,你没有临时抱佛脚的机会,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那么,怎么才能选到“好课”呢?我的建议是,别只看课程名字好不好听,容不容易。关键在于“人”,也就是授课的讲师(Lecturer)。我有个朋友小林,读的是计算机科学,他第一学期选了一门叫“Discrete Structures”的课,因为听说内容相对基础。但他忽略了一个重要信息:那位教授是出了名的严格,给分超级“手紧”。结果小林整个学期都在被各种高难度作业和突击测验支配的恐惧中度过,最后拿了个B,直接把他的学期GPA从准学霸的3.8拉到了3.5。

所以在选课前,一定要多方打探。去哪打探?

首先是你们的“Senior”,也就是学长学姐。他们是活的“选课指南”,几乎每个学院的中国留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微信群,大胆地在群里问:“请问有学长学姐上过Dr. Aminah的课吗?他人怎么样?”你得到的信息,绝对比课程大纲上冷冰冰的文字有用一百倍。

其次,UPM的学生信息系统(Student Portal)里通常能看到授课老师的名字。你可以Google一下这位老师,看看他/她的研究方向、发表的论文。如果一位老师的研究方向正好是你感兴趣的,那即使课程难一点,你上起来也会更有动力。反之,如果一位老师以理论研究见长,而你更偏向实践应用,那他的课可能就不太适合你。

另外,别扎堆选一些所谓的“水课”(轻松拿A的课)。这些课通常对你的专业成长帮助不大。合理的选课策略应该是“难易结合”,保证有1-2门核心专业课让你深入学习,再搭配1-2门相对轻松的选修课来平衡精力,顺便拉高一下整体GPA。比如,我读商科的朋友,会在一个学期里主攻一门硬核的“Quantitative Analysis”,同时选修一门“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既拓展了知识面,也减轻了考试周的压力。

第二关:找到你的“精神角落”,学习效率UP UP

在UPM这么大的校园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地点,就像武林高手找到了自己的练功宝地。环境对了,效率自然就上来了。

毫无疑问,所有UPM学子的终极“圣地”,就是那座宏伟的苏丹阿卜杜勒·萨马德图书馆(Perpustakaan Sultan Abdul Samad, 简称PSAS)。这座图书馆可不是盖的,根据官网数据,馆藏资料超过200万份,从最新的学术期刊到古老的文献手稿,应有尽有。它不只是一个看书的地方,更是一个巨大的学习综合体。

PSAS一共有四层。一楼和二楼通常人比较多,讨论声也相对嘈杂,适合小组讨论或者查阅资料。如果你需要绝对的安静,请直奔三楼和四楼。我个人最爱的是三楼靠窗的单人座位,视野开阔,能看到外面的大草坪,阳光好的时候特别舒服。但这些“黄金座位”非常抢手,尤其是在考试周,早上8点半开馆,可能8点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我的一个学霸朋友,为了备战期末,连续两周每天早上7点半就带着早餐在图书馆门口等开门,他说:“那种整个图书馆都属于你的感觉,太爽了!”

当然,如果你不喜欢图书馆那种过于严肃的氛围,UPM也提供了很多其他的选择。

几乎每个学院(Fakulti)都有自己的小型图书馆或自习室(Reading Room)。比如工程学院(Fakulti Kejuruteraan)的自习室就以安静和学术氛围浓厚著称,里面坐着的几乎都是埋头刷题的大神。去自己学院的自习室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容易碰到上同一门课的同学,遇到难题可以直接交流,非常方便。

喜欢来点背景音乐和咖啡香气的同学,可以去校园里的咖啡馆。比如位于学生中心的星巴克,或者各个学院附近的一些小咖啡店。我经常在下午课后,去语言与现代传播学院(FBMK)附近的一家叫“Kiosk”的小店,点一杯Teh Tarik(拉茶),处理一些比较轻松的作业和阅读任务。在这种环境下,思维反而会更发散,很适合做一些头脑风暴或者写论文初稿。

甚至,天气好的时候,户外也是极佳的学习场所。在校医院对面的那个大湖边,有几个凉亭(Gazebo),带上电脑和防蚊喷雾,你就能拥有一整个下午的湖光山色。我曾经在那里写完了一篇长达3000字的学期论文,写累了就抬头看看远处的风景,感觉文思泉涌。

第三关:“喂饱”学霸的大脑,在美食和乐趣中满血复活

千万别以为学霸都是不食人间烟火、一天24小时泡在书本里的。恰恰相反,真正高效的学习者,都懂得如何“充电”。在UPM,这种“充电”方式既美味又有趣。

先说吃的。UPM简直就是个隐藏的美食天堂,而且价格便宜到让你感动。每个宿舍区(Kolej)和学院(Fakulti)几乎都有自己的食堂(Kafeteria)。别小看这些食堂,它们卧虎藏龙。

比如,Kolej Canselor(校长宿舍)的食堂,以其多样的马来美食闻名,那里的Nasi Kerabu(蓝花饭)配上烤鸡,味道一绝。而Kolej 13的食堂,则被很多中国学生誉为“中餐救星”,那里的麻婆豆腐和宫保鸡丁虽然经过了本地化改良,但足以慰藉你的中国胃。根据一项非官方的学生调查,UPM校内最受欢迎的食物Top 3分别是:Nasi Ayam(鸡饭)、Mee Goreng Mamak(嘛嘛档炒面)和Roti Canai(印度飞饼)。这些美食的价格通常在5-8林吉特(约合人民币8-13元)之间,性价比超高。

除了食堂,校园里还有很多宝藏小店。农业学院(Fakulti Pertanian)自己经营的Putra Mart里,你可以买到最新鲜的牛奶、酸奶和冰淇淋,都是UPM自己的农场生产的,天然无添加。我每次路过,都忍不住要买一瓶巧克力牛奶,那浓郁的口感是外面任何品牌都比不了的。

说完了吃,再聊聊玩。UPM的校园生活,远不止学习。这里的社团活动(Persatuan)多到让你眼花缭乱,从文化艺术到体育竞技,从科技创新到志愿服务,总有一款适合你。

你知道吗?UPM是马来西亚唯一一所拥有自己的高尔夫球场和马场的大学。你可以用非常低廉的学生价格去学习打高尔夫,或者体验在马背上驰骋的感觉。我一个同学就加入了马术社,每周都会去马场训练,他说这不仅锻炼了身体,更培养了他的耐心和与动物沟通的能力,这种体验是任何课堂都给不了的。

还有那个著名的鹿苑(Taman Rusa),里面养着几十只可爱的梅花鹿。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去那里走一走,买一包鹿食喂喂它们,看着它们温顺又无辜的大眼睛,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这不仅仅是放松,更是一种治愈。每年UPM的毕业季,无数毕业生都会穿着毕业袍来这里和鹿合影,这已经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传统。

参加这些活动,不仅能让你放松身心,更是结交朋友、融入本地文化的最佳途径。我的马来语就是和本地同学一起参加辩论社的活动时,从磕磕绊绊到流利对话的。这些软技能和跨文化交流的经验,和你的GPA一样,都是留学生活中宝贵的财富。

终极秘籍:善用你身边的人和资源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最重要的心得:在UPM,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身边的人和学校提供的资源,是你最强大的后盾。

前面提到了学长学姐,他们不仅是选课顾问,更是你的生活导师。从哪里办电话卡最划算,到哪个银行换汇率最好,再到生病了该去哪个诊所,他们都能给你最实用的建议。所以,刚到学校时,一定要主动联系学生会或者老乡会,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

你的讲师和导师(Supervisor),也不仅仅是给你上课和打分的人。UPM的老师们大多非常友善和乐于助人。每个老师每周都会有固定的“Office Hour”(办公时间),这个时间是专门留给学生的。如果你有任何学术上的问题,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概念没搞懂,都不要害怕,大胆地去敲老师的门。我曾经因为一篇论文的框架问题困扰了很久,鼓起勇气去找了我的导师,他不仅帮我理清了思路,还推荐了好几本关键的参考书。那次交流之后,我才明白,主动求助是学霸的特质,而不是弱者的表现。

此外,学校还提供了很多专业的支持服务。UPM的国际中心(i-PUTRA)是所有留学生的“娘家”,从签证续签到各种行政手续,他们都会提供帮助。还有写作中心(Writing Centre),可以帮你免费修改论文的语法和结构。心理咨询服务(Counseling Service)则在你感到压力、焦虑或想家的时候,为你提供一个安全的倾诉空间。

根据UPM i-PUTRA的数据,学校目前有来自超过70个国家的国际学生。这意味着你身边充满了多元文化。多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听听他们的故事,分享你的观点,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说了这么多,其实在UPM当学霸的秘诀很简单:找到学习和生活的平衡点。

别因为贪恋这里的美景而荒废了学业,也别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GPA而把自己变成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这所大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给了你无限的可能性。你可以上午在亚洲顶尖的实验室里做着前沿的科学实验,下午就去马场感受速度与激情;你可以这周为了期中考在图书馆刷夜,下周就和朋友们在Pesta Konvo(毕业嘉年华)的草坪音乐节上尽情狂欢。

所以,别再纠结了。来UPM,大胆地去规划你的学习,也尽情地去享受这里的一草一木。找到那个属于你的、在湖光树影下捧着书本的节奏,你会发现,在花园大学里当一个快乐的学霸,真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神仙体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03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