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读签核心速览 |
|---|
| 政策大变天:2024年1月1日起,授课型硕士(如MA, MSc)基本无法为家人申请陪读签了。这条路现在主要为博士和研究型硕士的同学开放。 |
| 资金是关键:除了你自己的生活费,每个家人都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证明。伦敦内每月£845,伦敦外每月£680,需要存满至少9个月的量。 |
| 关系证明要硬核:结婚证、出生证是基础。未婚伴侣需要提供至少两年的共同居住证明,材料准备是个大工程。 |
| 费用不菲:除了签证申请费,每人每年的移民医疗附加费(IHS)高达£776,一个博士读下来,光这项费用就好几万人民币。 |
去年冬天,曼彻斯特下了第一场雪。我抱着一杯热咖啡,站在公寓窗前,看着外面三三两两的学生情侣裹着厚厚的围巾,笑着闹着从雪地里走过。手机屏幕亮了,是老婆发来的视频通话,三岁的儿子在镜头那头奶声奶气地喊着“爸爸”,问我英国的雪是不是草莓味的。那一刻,窗外的雪景再美,心里也空落落的。一个人在异国求学,最难熬的不是赶不完的论文,也不是听不懂的方言,而是这种“隔着屏幕的团圆”。
相信很多正在读博或者长线课程的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瞬间。我们总想着,要是家人能来身边,那该多好。不用再算着时差打电话,不用再对着照片缓解思念,而是可以手牵手一起逛周末的市集,在家里做一顿热气腾腾的中餐。好消息是,这并不是奢望!英国的学生签证体系里,一直都有一个为爱“发电”的签证类型——Dependent Visa,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陪读签”。
但问题来了,这个签证到底怎么申请?尤其是2024年英国签证政策“大地震”之后,我还有资格吗?我的伴侣和孩子需要准备多少钱?材料清单复杂吗?别急,今天这篇超长待机的攻略,就是来帮你把这些问号一个个拉直的。咱们不讲官话,就当是学长学姐跟你唠嗑,把陪读签的里里外外给你说明白!
一、政策巨变!我的专业还能带家人吗?
在咱们开始准备材料之前,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扎心的一步,就是先搞清楚:你,还有没有资格申请?
就在2024年1月1日,英国移民局的新政正式生效,像一把大刀,直接砍向了大部分授课型硕士。简单来说,新规之后,如果你来英国读的是为期一年的授课型研究生课程,比如常见的MA、MSc、MBA等,那么你的家人(配偶和孩子)将无法再申请陪读签证了。
这个消息对很多同学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比如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案例,一位同学拿到了2024年9月入学的UCL(伦敦大学学院)的金融硕士(MSc Finance)offer,她本来计划带着丈夫一起来英国,丈夫可以在她读书期间找工作。但新政一出,这个计划就彻底泡汤了,因为她的课程属于授课型硕士,不再符合为家属申请陪读的资格。
那么,现在到底谁还有资格把家人接来英国呢?根据UKVI官网的最新规定,主要剩下以下几类“幸运儿”:
1. 博士或研究型课程的学生:
这是目前最大的一类有资格的群体。如果你正在或即将来英国攻读博士学位(PhD)或其他博士同等级别的课程,恭喜你,你的配偶和孩子依然可以申请陪读签。此外,那些“研究型”的硕士课程(Research-based postgraduate course)也符合资格,比如Master of Research (MRes),或者一些哲学硕士(MPhil)课程。这些课程通常学制长于一年,并且以研究为主要导向,而非上课考试。比如,在剑桥大学官网上,明确标注了其MPhil by Advanced Study是授课型,而MPhil by Thesis则是研究型。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课程属性,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和你所在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或国际学生支持团队确认。
2. 政府资助的公派留学生:
如果你是国家留学基金委(CSC)或其他政府机构全额资助的公派留学生,并且你的课程时长超过6个月,那你也拥有为家人申请陪读签的“豁免权”,不受新政影响。
所以,第一步,请拿出你的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仔细核对你的课程类型和等级。如果你是PhD或者MRes,那就可以安心地进行下一步了。如果你是授课型硕士,那可能就要遗憾地和家人暂时两地分居了。
二、谁能当我“名正言顺”的家属?
确定了你有资格,接下来就要看看你想带的家人,是否符合移民局对“家属”(Dependent)的定义。不是所有亲戚都能申请的,这个范围其实很窄,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 配偶(Spouse)或民事伴侣(Civil Partner):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只要你们领了结婚证,是合法夫妻,那你的另一半就可以申请。你需要提供的核心材料就是你们的结婚证,并且需要找有资质的翻译机构进行翻译公证。
2. 未婚伴侣(Unmarried Partner):
英国对于事实婚姻是认可的,但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你和你的伴侣没有领证,但想以未婚伴侣的身份申请,你们必须能够证明,在递交签证申请时,你们已经像夫妻一样在一起生活了“至少两年”。“生活在一起”的证据是关键,口头说说是没用的,需要大量的书面材料来支撑。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的朋友阿杰和他女朋友在国内就同居了三年。为了申请陪读签,他们准备了厚厚一沓材料,简直像是在做一个项目报告。清单包括:
联名租房合同:过去两年里,每一份租房合同上都有他们两个人的名字。
联名银行账户账单:他们专门开了一个共同账户,每个月都会有流水,用来支付日常开销。
公共事业账单:过去两年的水费、电费、燃气费、网费账单,上面都有两个人的名字,或者分别寄到同一地址的不同账单。
官方信件:寄往同一地址的银行信件、纳税证明、手机合同等等,越多越好。
其他辅助材料:共同旅行的机票酒店订单、和朋友家人的合照、关系陈述信等等。
你看,这个过程非常繁琐,需要你们平时就有意识地保留这些证据。所以,如果你是这种情况,一定要提前规划,把材料准备得无懈可击。
3. 18岁以下的子女(Child under 18):
你的孩子也可以作为家属一起来英国。需要注意的是,年龄界定是在“首次申请”时必须未满18周岁。如果孩子在英国期间满了18岁,续签时通常不受影响。申请时需要提供孩子的出生证明,以证明亲子关系。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带孩子来英国,通常还需要提供另一方同意孩子出国的书面声明(a letter of consent)。
三、算笔账:一家人的“生存基金”要准备多少?
这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硬核,也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环——资金证明。英国移民局需要确保你的家人来到英国后,有足够的钱生活,不会给社会造成负担。这笔钱,我们通常叫做“生活费”或“保证金”(Maintenance Funds)。
计算这笔钱,需要遵循以下规则:
1. 金额标准:
这个标准根据你所在学校的地理位置划分:
在伦敦读书:每个家属需要准备的生活费是每月 £845。
在伦敦以外地区读书:每个家属需要准备的生活费是每月 £680。
(注:伦敦地区的划分是根据伦敦交通局的区域来的,包括了32个行政区和伦敦金融城。如果不确定,可以查询学校所在地的邮编。)
2. 存款时长:
你需要证明这笔钱在你的银行账户里已经连续存满了至少28天。在这28天里,账户余额的任何一天都不能低于要求的总金额。并且,银行账单的截止日期不能超过递交签证申请前的31天。简单说,就是要用“近期”的、“存够了时间”的、“足够数额”的银行流水来证明。
3. 存款总额计算:
需要存多久的钱呢?移民局的规定是最多9个月。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课程超过9个月(比如博士课程),你只需要按9个月来计算生活费。如果课程短于9个月,就按实际课程长度计算。
我们来举个具体的例子,算一笔账:
假设开头故事里的主角李伟,在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外)读博士,他想把他的妻子和5岁的儿子接过来。
他自己的生活费(主申请人):£1,023/月 x 9个月 = £9,207
他妻子的生活费(第1个家属):£680/月 x 9个月 = £6,120
他儿子的生活费(第2个家属):£680/月 x 9个月 = £6,120
所以,他们一家三口需要在银行账户里准备的资金证明总额为:
£9,207 (李伟自己) + £6,120 (妻子) + £6,120 (儿子) = £21,447
这笔钱,大约折合人民币20万元,必须在银行账户里安安稳稳地躺够28天,才能去开具证明,递交申请。这笔钱可以存在学生本人名下,也可以存在其配偶(作为陪读签申请人)名下。如果是存在配偶名下,还需要提供结婚证来证明关系。
四、材料清单,照着准备就对了!
万事俱备,只欠材料。我们把申请陪读签需要的文件整理成一个清单,你可以像购物一样,一项项打勾确认,避免遗漏。
核心必备材料(每个家属都需要):
有效护照:确保护照有效期足够覆盖你在英国的停留时间。
签证申请表:在线填写完成后打印出来。
肺结核检测证明(TB Test Certificate):如果你在中国大陆申请,这是必须的。需要去移民局指定的诊所进行检查。
关系证明材料(根据你的情况选择):
配偶:结婚证原件 + 有资质的翻译公司出具的英文翻译件。
未婚伴侣:前面提到的,至少两年的共同居住证明材料,多多益善。
子女:出生证明原件 + 英文翻译件。如果只跟父母一方申请,需要另一方的同意函。
资金证明材料:
银行流水单(Bank Statement):满足金额要求,并显示已连续存满28天。可以直接去银行柜台打印并盖章。活期、定期存款都可以,但理财产品、股票等不能直接作为证明。
存款证明(Certificate of Deposit):可以作为辅助,但通常银行流水是必须的。
奖学金证明信(如果适用):如果你的奖学金覆盖了家人的生活费,需要提供官方信函说明。
学生本人的材料(作为辅助):
护照和当前学生签证/BRP卡的复印件。
学校的在读证明或CAS信函。
温馨提示:所有非英文的核心文件,都必须附上官方认证的英文翻译件。不要自己翻译,一定要找有资质的翻译机构,并让他们在翻译件上盖章、签字、注明联系方式。
五、手把手带你走完申请流程
材料准备齐全,就可以开始走流程了。无论家人是在国内还是已经在英国(比如从旅游签转换),流程都大同小异。
第一步:在线填写申请表
所有申请都要通过英国政府官网(GOV.UK)进行。搜索“Apply as a partner or child of a Student visa holder”,就能找到正确的申请入口。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独立填写一份申请表,过程会问到很多个人信息、学生信息、资金情况等,照着准备好的材料如实填写即可。
第二步:支付签证费用
填完表后,就需要在线支付两笔费用:
签证申请费(Visa Application Fee):从中国申请的费用目前是 £490 每人。
移民健康附加费(Immigration Health Surcharge - IHS):这是让你可以免费使用英国NHS医疗服务的费用。目前学生和家属的费用是每年 £776。假设你的博士课程还剩3年,那么你的配偶需要一次性支付 £776 x 3 = £2,328。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定要提前计入预算。
所以,一个家人申请一个为期3年的陪读签,总费用大约是 £490 + £2,328 = £2,818,折合人民币超过2.5万元。
第三步:预约并前往签证中心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引导你跳转到签证申请中心的网站(比如在中国的VFS Global)来预约递交材料和录入生物信息(拍照和按指纹)的时间。按照预约时间,带上所有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去签证中心即可。
第四步:等待签证结果
递交完材料后,就是漫长的等待。在中国申请,官方给出的标准审理时间是3周左右,但高峰期可能会延长。在此期间,可以通过签证中心的网站追踪申请进度。拿到签证前,千万不要提前预订不可退改的机票!
第五步:领取签证和BRP卡
如果申请成功,护照上会贴有一个有效期为90天的入境许可(Vignette)。家人需要在这90天内入境英国。抵达英国后,需要在10天内去指定的邮局领取生物信息卡(BRP Card),这张卡才是他们在英国的正式身份证。
这条路虽然有点折腾,要准备的材料和要花的钱都不少,但想想未来能和爱的人在异国的公园里散步,一起逛超市,在每一个普通的傍晚分享一天的见闻,是不是觉得一切都值了?留学的路,有家人在身边,那份孤独感会被冲淡许多,而这份陪伴,或许是你完成学业最坚实的后盾。
加油,祝你和家人早日在英国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