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拉斯哥大学读媒体专业是什么体验?

puppy

如果你也对在“霍格沃茨”里读传媒充满好奇,那这篇体验绝对是为你准备的。先给你透个底,格大的媒体专业,与其说是教你怎么用软件,不如说是带你把媒体现象和社会扒个底朝天,理论和批判性思维是绝对的重头戏。每周的reading list长到怀疑人生,但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激烈讨论时,又觉得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种思维碰撞的感觉真的超棒!课余生活也超精彩,整个格拉斯哥就是你的灵感库,遍地的Livehouse和美术馆逛都逛不完。当然,这里也会聊到一些实在的“坑”,比如小组作业的挑战和找实习的迷茫。想知道具体的课程设置、教授风格,还有毕业后大家都在做什么吗?快来文章里找答案吧!

格大媒体专业速览
核心特点:重理论、重批判性思维,别指望它教你剪辑或PS。
学习强度:每周Reading List能铺满你的床,论文是家常便饭,做好“肝”的准备。
课堂体验:同学背景多元化到炸裂,课堂讨论是精髓,准备好接受思维风暴。
适合人群:对媒体社会学、文化研究、传播理论有浓厚兴趣,想读博深造或从事研究/政策相关工作的同学。
避坑指南:小组作业是玄学,找实习要趁早规划,别等到毕业前才开始焦虑。

在格拉斯哥大学读媒体专业是什么体验?

还记得我刚到格拉斯哥那个九月,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第一次走进主楼那个哥特式的回廊(Cloisters)。阳光透过拱形的窗户洒下来,那一瞬间,我真的以为自己收到了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当时心里全是激动和幻想,想着接下来的一年,我会不会变成一个玩转各种媒体工具、拍出惊艳短片的大神。然而,开学第一周,当我拿到第一份Reading List,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福柯、阿多诺、斯图亚特·霍尔时,我才猛然惊醒:完蛋,这地方好像不是新东方影视后期培训班,而是要把我的脑子掏出来重新洗一遍的理论神殿。

这篇文章,就是想和你聊聊,在“霍格沃茨”里念媒体,究竟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如果你也正手握格大的Offer,或者对这里的媒体专业充满好奇,希望我这一年的亲身经历,能帮你拨开迷雾,看到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格大。

这不是技校,是理论的“圣殿”

先说最重要的,这一点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格拉斯哥大学的媒体专业,尤其是像MSc in Media, Communications &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或者MSc in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ultural Policy这类,核心中的核心是理论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这里的教授默认你来这不是为了学怎么操作Premiere或者怎么用单反,他们更关心的是,你能不能从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的角度,去剖析一个媒体现象背后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

举个例子吧。我们有一门课叫“Digital Media and Society”。你以为会教你怎么做社交媒体运营?错了。课堂上,我们讨论的是算法推荐如何塑造了我们的信息茧房,是平台资本主义如何剥削用户的数字劳动,是TikTok的全球化传播背后反映了怎样的文化角力。教授会让你读几十页的学术论文,然后问你:“你认为扎克伯格提出的元宇宙,是人类数字生活的未来,还是一种新的数字圈地运动?”

这种训练强度极大,但回报也同样巨大。你不再是一个只会追热点的“吃瓜群众”,而是能一眼看穿热点背后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资本的逻辑。你看一部奈飞的热播剧,想到的不只是剧情好不好看,而是它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输出,以及它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是如何被接受和解读的。根据格大官网的课程设置,像“Media, Culture & Power”这样的核心课程,直接就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媒体与社会权力关系上,根本不给你任何“学技术”的幻想空间。

Reading List长到怀疑人生,但课堂讨论真的香!

每周的阅读量有多大?这么说吧,如果不提前预习,上seminar(研讨课)时你就只能全程保持“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一门课每周的“Essential Reading”(必读)可能就是两三篇学术论文,每篇二三十页,再加上一堆“Recommended Reading”(推荐阅读)。三四门课加起来,每周啃一百多页的全英文学术文献是家常便饭。格大的图书馆有12层楼高,是欧洲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藏书超过250万册,相信我,你会有大把的时间和它亲密接触。

刚开始真的非常痛苦,很多理论晦涩难懂,感觉每个单词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不知道在说什么。但当你硬着头皮读下去,开始能抓住作者的论点,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时,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更棒的是接下来的课堂讨论。

格大的国际生比例非常高,根据2022/23学年的官方数据,有来自超过140个国家的学生。这意味着,你的同学可能来自美国、印度、尼日利亚、巴西、泰国……任何一个你能想到的地方。这种多元化的背景,让课堂讨论变得极其精彩。我们讨论社交媒体上的“cancel culture”时,美国同学会从他们国内的政治正确环境出发,而欧洲同学可能会联系到言论自由的边界问题,而我则会分享国内社交媒体上独特的舆论生态。同一个话题,能碰撞出无数个你看不到的视角,这比任何一本书都更让人大开眼界。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一部关于英国王室的纪录片。一个来自英联邦国家的同学,言语间充满了对殖民历史的批判;而一个土生土长的苏格兰同学,则分享了本地人对王室复杂的情感。那一刻,你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媒介文本的多元解读”,理论知识瞬间就变得鲜活起来。

格拉斯哥这座城,就是你的灵感充电站

学习之余,格拉斯哥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它绝对不是那种安静的学术小镇,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创意和朋克精神的文化中心。这对学媒体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堂。

格拉斯哥是联合国认证的“音乐之都”(UNESCO City of Music),这里遍布着大大小小的Livehouse。从传奇的King Tut's Wah Wah Hut(Oasis乐队就是在这里被发掘的)到地下的电子乐俱乐部Sub Club,几乎每晚都有演出。这意味着你可以亲身去体验和观察各种亚文化社群,它们是怎么通过音乐来表达自我、建立认同的,这本身就是极好的田野调查素材。

除了音乐,这里的艺术氛围也极其浓厚。Kelvingrove美术馆和博物馆是必去的地方,从恐龙化石到伦勃朗的画作应有尽有,而且免费!现代艺术爱好者可以去GoMA(Gallery of Modern Art),门口那位头戴交通锥的威灵顿公爵雕像,本身就是对权威最朋克的解构。还有遍布街头的涂鸦艺术,尤其是艺术家Smug的作品,常常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走在格拉斯哥街头,你永远不会缺少灵感。这些鲜活的城市文化,会让你在写论文分析“城市空间与文化再生产”这类议题时,有源源不断的真实案例可以引用。

聊聊那些年,我们一起踩过的“坑”

说了这么多好的,也得聊聊现实的骨感。留学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些“坑”你可能也需要提前了解。

第一个大坑就是小组作业(Group Project)。这几乎是所有留学生的噩梦,在格大也不例外。由于同学背景太多元,你们的工作习惯、对ddl(截止日期)的理解、沟通方式可能完全不同。你可能会遇到非常给力、一起奋战到天明的神仙队友,也大概率会遇到永远“已读不回”、贡献为零的“free rider”。如何进行跨文化协作,如何推动项目进展,如何处理团队矛盾,这本身就是一门需要修炼的课程。我的建议是,尽早确定分工和时间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比如固定的线上会议),并且丑话说在前面,明确每个人的责任。

第二个挑战是找实习。格大的媒体专业偏理论,这意味着你在一年的学习中,很难积累起一份亮眼的实践作品集(portfolio)。而英国的媒体行业竞争又异常激烈,大部分公司在招实习生时,还是非常看重实践经验的。加上一年制硕士课程紧张,时间一晃就过,很多人都是在第二学期开始写毕业论文时,才惊觉自己好像什么实践也没做,简历空空如也。如果你有在英国找实习的打算,一定要从入学第一天就开始规划。多参加学校Career Service举办的活动,主动去链接行业内的人(LinkedIn是个好工具),哪怕是做一些无偿的志愿者工作,也好过什么都不做。另外,关注一下英国的毕业生签证政策(Graduate Route visa),它允许毕业生留英工作两年,这为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教授什么风格?毕业后大家都在干嘛?

格大的教授大多都非常nice,他们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专家,但完全没有架子。Office Hour一定要好好利用,无论你是对某个理论不解,还是对论文的思路感到困惑,敲开教授的门,他们都会非常耐心地为你解答。他们更像是一个引导者,鼓励你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给你一个标准答案。有的教授本身就有丰富的业界经验,比如曾经在BBC或《卫报》工作过,和他们聊天,你能听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行业内幕。

那么,毕业后,我们这些“理论大师”都去哪儿了呢?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说实话,从格大媒体专业毕业,直接进入一线媒体做内容创作的,相对是少数。但我们的出路非常广:

继续深造: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因为在硕士阶段发现了自己真正的研究兴趣,会选择继续申请博士(PhD)。格大的理论训练为读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公共部门或NGO: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政策分析能力,在政府的文化部门、媒体监管机构、联合国等非政府组织里非常受欢迎。有同学就职于英国的通讯管理局(Ofcom)做政策研究。

企业的市场、公关或品牌岗:虽然我们不学具体操作,但我们懂传播的底层逻辑,知道如何分析受众和媒介环境。这让我们在做市场战略、品牌定位、公共关系时,比单纯的技术执行者更有深度。很多同学进入了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市场部或知名的公关公司。

媒体研究或数据分析:我们受过的学术训练,让我们能胜任媒体研究员、舆情分析师等岗位,帮助企业或机构理解复杂的舆论环境。

总而言之,格大的媒体专业给你的不是一条通往某个具体职业的窄路,而是一个能让你看得更高、更远的望远镜。它赋予你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任何行业都是稀缺且宝贵的。

如果你问我,再选一次,还会来格大读媒体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一年,它会颠覆你的很多固有认知,会让你在无数个深夜里为了读懂一篇论文而抓狂,但它也会彻底打开你的视野,让你学会如何深刻地思考,如何有逻辑地批判。别怕理论,也别怕那些读不完的书。大胆地去提问,去争论,去和这座城市里每一个有趣的灵魂碰撞。当你一年后走出那个“霍格沃茨”般的校园时,你会发现,你带走的不仅是一纸文凭,更是一个全新的、看世界的视角。这,可比学会用几个软件酷多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789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