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S硕士申请开启,快抢首轮入场券!

puppy

想冲LBS的同学们注意啦,一年一度的申请季大战又拉开帷幕了!没错,LBS 2025届硕士申请系统已经正式开放,黄金首轮的入场券已经开抢!你是不是正对着MFA、MiM这些神仙项目摩拳擦掌,又有点担心时间紧、任务重,不知从何下手?别慌,这篇超全攻略就是你的及时雨。我们不仅帮你汇总了最新首轮截止日期和申请材料checklist,还深度剖析了为什么“首轮申请”能让你赢在起跑线(悄悄说,录取率和奖学金机会真的香!)。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带你解读今年文书题目的新变化,告诉你什么样的经历和特质最受招生官青睐。想知道如何规划时间线、避免踩坑吗?快点进来看看,我们手把手带你拿下梦校offer!

LBS首轮申请核心速览
关键项目首轮截止日期(2025入学)
• Masters in Management (MiM): 2024年9月25日
• Masters in Financial Analysis (MFA): 2024年9月25日
• Global Masters in Management (GMiM): 2024年9月25日
• Masters in Analytics and Management (MAM): 2024年9月25日
首轮申请三大黄金优势
1. 录取机会更大:招生席位充足,竞争相对缓和,你的独特背景更容易被看到。
2. 奖学金机会更多:绝大多数奖学金都会在首轮和次轮发放,首轮是黄金机会。
3. 尽早规划:早拿Offer,安心准备签证、住宿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告别焦虑。
申请材料Checklist
• 完整的在线申请表
• 申请费(£110)
• 个人简历(CV)
• GMAT/GRE成绩
• 英语水平证明(雅思/托福等)
• 大学成绩单
• 两封推荐信
• 文书(Essays)

凌晨一点,Anna的公寓里只有笔记本屏幕发出的幽幽白光。她第N次刷新了LBS的官网页面,当看到“Applications for 2025 entry are now open”那行字时,心脏猛地一沉,既兴奋又焦虑。她仿佛听到了申请季发令枪响的声音,周围的同学似乎都已冲出起跑线,而她还站在原地,对着一堆待办事项发愁——GMAT还没刷到满意分数,实习经历不知道怎么写进CV,文书题目更是毫无头绪。这个场景,你是不是也似曾相识?

别慌,每年这个时候,都有无数像Anna一样的同学在经历着同样的“开局焦虑”。今天,我们lxs.net的团队就来给你送上一份超详细的保姆级攻略,手把手带你抢下LBS首轮申请的入场券!

为什么我们拼了命也要挤进“首轮”?

每年都有同学问:“首轮申请真的那么重要吗?我准备得不充分,要不要等到第二轮、第三轮?”我们的答案永远是:如果你准备得差不多了,请冲首轮!这绝不是制造焦虑,而是基于实打实的数据和经验。

我们先来看一个最直观的逻辑:滚动录取。LBS和许多顶尖商学院一样,采用的是分轮次审理。这意味着每一轮招生官都会发出一定数量的Offer。首轮申请时,所有的席位都是开放的,招生官会以最开放的心态去寻找多样化的、优秀的候选人。他们可能会录取一个金融背景的,一个咨询背景的,一个快消背景的,再来一个非传统背景的,力求班级构成的多元化。

可到了后面的轮次,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招生官发现班里已经招够了来自“两财一贸”金融背景的学生,那么即使你再优秀,如果你的画像和之前的录取者高度重合,你的申请难度也会陡然增加。我们去年有个学员David,GMAT 740,两份顶级券商实习,背景非常亮眼。他因为觉得文书没打磨好,拖到了第三轮才提交MFA申请,结果收到了拒信。招生官给的非官方反馈是,他的画像非常优秀,但在第三轮时,类似背景的候选人已经招满了。这就是“时机”的重要性。

再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钱——奖学金。LBS官网明确指出,大部分奖学金是为早期申请者预留的。以“LBS Fund Scholarships”为例,这是一项面向所有硕士项目学生的奖学金,金额从£10,000到全奖不等。官方的建议就是“apply early”。去年拿到MiM项目30%学费减免的学姐Chloe就分享说,她在首轮提交申请后,很快就收到了面试邀请,并在拿到Offer的同时收到了奖学金通知。而她认识的一些在第三、四轮申请的同学,即便背景同样优秀,也鲜少有人拿到奖学金。

所以,把首轮申请想象成一场音乐节抢票,越早入场,你不仅能抢到前排位置(录取席位),还有机会拿到附赠的周边(奖学金)。晚了,可能连入场券都抢不到了。

2025申请季,LBS在文书中想看到什么?

搞清楚了首轮的重要性,我们来看看今年LBS最核心的部分——文书。LBS的文书题目向来以简洁直接著称,但背后考察的深度一点都不少。我们以最热门的MiM和MFA项目为例,来剖析一下今年的题目(请以官网最新题目为准,这里我们根据往年趋势进行分析)。

MiM项目通常会问两个核心问题:

问题一:你的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是什么?你过往的经历以及LBS的MiM项目将如何帮助你实现这些目标? (What are your post-MiM career goals and how will your past experiences and the London Business School programme contribute towards these?)

这道题是经典的“Career Goal”文书,但绝对不是让你简单地喊口号说“我想进高盛”。招生官想看到的是一个清晰、可行且充满逻辑的职业规划。你需要串起三条线:过去(你的经历)-> 现在(为什么选择LBS MiM)-> 未来(你的职业目标)。

破题思路:

• 目标的具体化:不要只说“我想做投行”,要具体到你想做哪个部门(IBD/S&T/Research),哪个行业组(TMT/Healthcare),为什么?你的长期目标是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还是转向管理层?具体的目标才能让招生官相信你不是叶公好龙。

• 经历的关联性:梳理你过去的实习、项目、比赛经历,提炼出与你职业目标相关的技能和认知。比如,你在一段咨询实习中,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客户提升了10%的效率,这不仅证明了你的分析能力,也激发了你利用商业分析解决问题的热情,从而引出你希望在LBS MiM系统学习相关知识。

• Why LBS MiM:这是最关键的部分。你需要展现你对LBS的深度了解。不要只说“LBS排名高、校友广”。要去官网挖细节!是哪个教授的研究方向吸引了你?是“LondonCAP”这个项目能让你直接接触伦敦的企业解决真实商业问题?是哪个学生社团(比如Consulting Club)的活动能帮你拓展人脉?把这些具体的点写出来,才能证明你和LBS是“双向奔赴”。

举个例子,有个叫Leo的同学,本科是英语专业,想转行做市场营销。他在文书里没有回避自己的非商科背景,而是强调了他在校报做主编的经历,如何通过用户调研和内容创新将阅读量提升了50%。他将此与市场营销中的“洞察消费者”能力联系起来,并指出LBS MiM的Marketing课程,特别是Nader Tavassoli教授关于品牌战略的课,是他弥补理论知识短板的关键。同时,他提到希望加入LBS的Marketing Club,与行业内的校友交流。这个回答既展示了可迁移的软技能,又体现了对LBS项目的深入研究,非常加分。

问题二:你将如何为LBS社区做出贡献?(How will you contribute to the London Business School community?)

这道题考察的是你的“社区精神”和“个人特质”。LBS非常看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共同成长,他们不想要只会读书的学霸,而是希望招募能给这个多元化社区带来价值的成员。

破题思路:

• 挖掘你的独特性:你的贡献可以来自你的专业背景、实习经历、文化背景、个人爱好,甚至是独特的失败经历。比如,你曾在一家创业公司实习,可以分享你对创新和风险的理解;你来自中国西部的一个小城市,可以分享你独特的文化视角;你是一个业余的摄影师,可以组织摄影社团活动,记录校园生活。

• 将贡献具体化:不要空泛地说“我会积极参加活动”。要具体!比如,“我曾在大学组织过一个模拟炒股大赛,吸引了超过500名学生参加。我希望能在LBS的Investment Management Club中,利用我的组织经验,举办类似的活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 这样具体的承诺,才显得真实可信。

记住,LBS的课堂内外,学生都是主角。这道题就是让你向招生官证明,你不仅是来“索取”知识和资源的,更是来“给予”你的才华和活力的。

申请材料全拆解,助你稳扎稳打

文书是灵魂,但其他材料是骨架,缺一不可。我们来逐一拆解,看看每个环节需要注意什么。

1. GMAT/GRE:硬实力的敲门砖

LBS没有设定最低分,但从历年录取数据来看,MiM的平均GMAT在710分左右,MFA则更高,建议瞄准720+。GRE的换算分数也应达到同等水平。如果你是跨专业申请,一个漂亮的GMAT/GRE分数能有力地证明你的学习能力和数理基础。

现在GMAT改革为Focus Edition,考试时间更短,取消了写作部分,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无论新旧版本,早点开始准备,给自己预留2-3次刷分的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别等到申请前一个月才发现分数不够,那时候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2. 简历(CV):一页纸的战争

你的CV是招生官了解你的第一份文件,必须专业、简洁、有冲击力。记住以下几点:

• 格式统一:严格控制在一页以内,使用清晰的商业字体,排版整洁。

• 动词开头:每一条经历都用强有力的动词开头,比如Analyzed, Managed, Led, Developed。

• 量化成果: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只说“我负责市场推广”,要说“我通过策划线上活动,使产品曝光率提升了30%,带来了500个新用户注册”。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

• STAR法则:描述每段经历时,脑子里想着STAR法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确保你的描述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3. 推荐信:找对人,说对话

推荐信不是找title最高的人,而是找最了解你的人。一个能写出具体事例的课程教授,远比一个只见过你一面的公司CEO要好。最好是一封学术推荐信(来自教授),一封实习推荐信(来自你的直属上司)。

和推荐人沟通时,一定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把你的CV、文书草稿、职业规划都发给他们,并附上一份“小抄”,提醒他们你希望重点突出哪些品质和事例。比如,“老师,您是否还记得我在您的金融建模课上,独立完成的那个关于XX公司的估值报告,当时您评价我的模型逻辑很清晰。希望您可以在推荐信中提及这一点。” 这样能帮助推荐人写出更有血有肉的内容。

你的首轮申请时间线规划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任务艰巨?别怕,我们给你制定一个清晰的时间线,跟着走,就能有条不紊地完成。

• 现在 - 7月底:基础准备阶段

- 如果GMAT/GRE还没出分,这是你最后冲刺的黄金时期。定下目标分数,全力以赴。

- 初步构思文书,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核心故事线。

- 筛选并联系推荐人,跟他们进行一次深入沟通,确定他们愿意并有时间为你写推荐信。

• 8月:文书和材料深化阶段

- 完成文书初稿。不要怕写得不好,先完整地写出来。

- 精修简历,用我们上面提到的方法,把每一条经历都打磨到最好。

- 准备好所有学术材料,比如成绩单、在读证明等,需要翻译和公证的提前办好。

• 9月初 - 9月中旬:打磨与整合阶段

- 反复修改文书。可以找专业的老师、已经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帮忙看,获取不同角度的反馈。

- 填写网申系统。LBS的网申系统内容不少,不要等到最后一天才填,很容易出错。

- 温柔地提醒你的推荐人提交推荐信。可以告诉他们截止日期,并询问是否需要任何帮助。

• 9月下旬(截止日前):最终检查与提交

- 在提交前至少提前2-3天,完整地检查所有上传的文件和填写的信息,确保没有拼写错误或格式问题。

- 深呼吸,点击“Submit”!然后,开始准备面试。

申请LBS就像一场马拉松,考验的不仅是你的智商和背景,更是你的规划能力、执行力和抗压能力。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累,你可能会无数次怀疑自己。但请记住,每一次修改文书,都是一次对自我的深度剖析;每一次模拟面试,都是一次对未来的清晰预演。

这不仅仅是为了拿到一张去往伦敦的机票,更是为了让你在出发前,就想清楚自己是谁,要去向哪里。所以,别再犹豫了,现在就行动起来,去抢那张属于你的,通往世界顶尖商学院的黄金入场券吧!我们lxs.net会一直在这里,陪你走过申请季的每一步。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6973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