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姐掏心窝子的话 |
|---|
| 宝子们,在看这篇“血淋淋”的账单前,先深呼吸!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吓唬你,而是想让你心里有个底。澳洲的消费确实不低,但每一分钱都花在哪里,怎么花得更值,是完全可以规划的。别光看总数,要看细节,学姐会把所有坑都给你填上。记住,咱们是来学习和体验生活的,不是来“破产”的! |
哈喽,各位即将在lxs.net上开启新旅程的宝子们!我是你们的学姐,坐标墨尔本。
还记得我当年收到墨大offer时的心情吗?一只手激动地挥舞,另一只手却紧紧捂住了我妈的钱包。我一边在网上疯狂刷着墨尔本阳光、沙滩、咖啡馆的美图,一边点开学校官网那个冷冰冰的“Estimated Living Costs”(预估生活费)页面。上面写着一年生活费大概2万多澳币,看起来好像还行?但旁边的学费,明晃晃的4万多澳币,瞬间让我冷静了下来。
这些数字就像天书,2万多澳币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我能在市中心租到房吗?我能每周喝上两杯Flat White吗?我能偶尔去大洋路看看风景吗?最关键的问题是,我妈给我准备的30万人民币,到底够不够烧一年?
我相信,这个问题也是现在屏幕前的你最想知道的。所以,今天学姐不跟你扯那些虚的,直接把我过去一整年的真实账单扒给你看,一笔一笔算清楚,让你在踏上澳洲大陆之前,就成为一个“人间清醒”的明白人!
学费:最大头的支出,躲也躲不掉
这部分是留学开销里最“刚性”的一笔,也是最大的一块。澳洲大学的学费是按课程算的,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费差距非常大。一般来说,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的学费会比普通大学贵,商科、工程、医学这些热门专业的学费又是金字塔尖的存在。
就拿我们墨尔本来说吧。作为澳洲的教育重镇,这里的大学学费可不含糊。
比如我读的墨尔本大学商科硕士,去年的学费是每年5万澳币出头。按照当时大概4.8的汇率算,光是学费这一项,就差不多是24万人民币了。这笔钱交出去的时候,心真的在滴血。我的朋友在莫纳什大学读IT,学费稍微便宜一点,一年大概4万8千澳币。在RMIT读设计的同学,学费差不多是4万2千澳币左右。
所以你看,光是学费,就已经把30万人民币的预算用掉了大半。如果你读的是医学或者兽医这种“天价”专业,那学费可能奔着6、7万澳币去了,30万人民币的预算连学费都覆盖不了。
当然,也有相对便宜的选择。比如一些文科、教育类的专业,学费可能会在4万澳币以下。如果你选择去阿德莱德、珀斯这些稍微偏远一点的城市,学费和生活费都会比墨尔本和悉尼低一个档次。所以选校选专业的时候,真的要把学费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学费小结(以年为单位):
- 八大热门商科/工科:45,000 - 55,000澳币(约21.6万 - 26.4万人民币)
- 普通大学或文科专业:38,000 - 45,000澳币(约18.2万 - 21.6万人民币)
这笔钱基本没什么省钱技巧,只能硬着头皮交。不过记得按时交学费,不然学校的罚款可是很厉害的!
房租:决定你生活品质的“心头大患”
搞定了学费,接下来就是生活费里的大头——房租。在墨尔本,你住在哪,怎么住,直接决定了你每个月钱包的“瘦身”速度。
很多宝子刚来都想住在市中心(CBD),觉得上学方便,生活也热闹。学姐我当年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就在CBD租了一个学生公寓的单间(Studio)。说实话,方便是真方便,下楼就是电车站,走10分钟就到学校,周围全是餐厅和超市。但价格也是真“美丽”。
我那个20平米左右的Studio,每周的租金是520澳币!你没看错,是每周!澳洲的房租都是按周算的。一个月下来就是 520 * 4.33 ≈ 2250澳币,一年光房租就是27,000澳币,折合人民币超过13万!这还没算水电网的费用。
后来我为了省钱,搬去和朋友合租(Share House)。我们在离市中心电车20分钟的区,租了一个两室一厅的公寓。整套公寓每周租金是750澳币,我俩平摊,我每周的房租降到了375澳币。虽然每天要花点时间通勤,但每个月能省下600多澳币,幸福感瞬间提升!
给你们一个目前墨尔本租房市场的参考价(按周算):
- 市中心学生公寓(Studio):500 - 650澳币。优点是安全、方便,家具齐全,拎包入住。缺点是贵、空间小。像Scape, UniLodge这些都是热门选择。
- 市中心合租公寓(单间):350 - 450澳币。和别人共享厨房和卫生间,性价比高一些,但需要花时间找房子和磨合室友。
- 近郊(离City 20-30分钟车程)合租公寓/House:250 - 350澳币。价格便宜很多,生活空间也更大。缺点是通勤时间长,交通费会增加。
- 寄宿家庭(Homestay):300 - 380澳币。通常包餐,适合刚来澳洲、想快速融入当地文化和练习口语的同学。但可能会有一些生活习惯上的约束。
租房还要注意一个叫“Bond金”的东西,也就是押金,通常是4周的房租。退房的时候如果房子没有损坏,会全额退还。另外,水电网燃气这些账单(Bills)也要算进预算,合租的话一般是大家平摊,一个月人均大概也要80-120澳币。
房租小结(按学姐选择的合租公寓算):
每周375澳币 * 52周 = 19,500澳币(约9.36万人民币)。这比住Studio一年省了将近4万人民币!
吃饭:Coles和Woolies养活了每一个留学生
聊完住,我们来聊聊吃。在澳洲,如果你顿顿下馆子,那你的钱包会以光速瘪下去。
墨尔本的餐饮消费不便宜。在学校附近的Food Court吃一顿最简单的中式快餐或者越南粉,大概要15-20澳币。想和朋友去一家环境不错的餐厅吃顿晚餐,人均没有50澳币是打不住的。更别提那些网红咖啡店了,一杯澳白(Flat White)大概5澳币,加个牛角包或者小蛋糕,15澳币就没了。
所以,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自己做饭才是王道!澳洲有两大连锁超市巨头:Coles和Woolworths(当地人简称Woolies)。它们就像我们的“国民食堂”,基本上每周都要去报到。还有一家来自德国的廉价超市Aldi,东西更便宜,但品类没那么全。
学姐给你列一下我每周的采购清单和大致价格,让你有个概念:
- 牛奶(2L):3.2澳币
- 吐司面包(一条):3-4澳币
- 鸡蛋(12个):5-6澳币
- 鸡胸肉(500g):8-10澳币
- 意面(500g):1.5-2澳币
- 番茄/洋葱/土豆等基础蔬菜:一周大概15-20澳币
- 水果(苹果/香蕉/橙子):一周大概10-15澳币
- 酸奶/零食/饮料等:一周大概20澳币
这样算下来,如果我一周七天基本都自己做饭(早餐面包牛奶,午餐带饭,晚餐自己做),每周在超市的开销大概是80-100澳币。一个月就是400澳币左右。这个水平能保证我吃得健康又营养。
当然,人总有想偷懒或者社交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每周最多出去吃1-2次,或者点一次外卖(澳洲外卖平台主要是Uber Eats,配送费很贵!)。这样算下来,每周吃饭的总花费可以控制在120-150澳币。
伙食费小结(按80%自己做饭算):
每周120澳币 * 52周 = 6,240澳币(约2.99万人民币)。
交通:一张Myki卡走遍墨尔本
在墨尔本,公共交通系统主要靠电车(Tram)、火车(Train)和公交(Bus),一张叫Myki的交通卡就能通用。墨尔本的CBD有一个巨大的“免费电车区”(Free Tram Zone),在这个区域内坐电车是完全免费的!如果你的学校和住处都在这个区域里,恭喜你,交通费可以省下一大笔。
但大部分同学还是需要通勤的。Myki卡的计费方式是按区域和时间算的。整个墨尔本被划分为Zone 1和Zone 2,大部分学校和市中心都在Zone 1。只要你刷了卡,2小时内换乘同区域内的任何交通工具都只算一次钱。而且它有“每日封顶”(Daily Cap)政策。
以2024年的票价为例,在Zone 1/2区域内,一天内无论你坐多少次车,费用最高只收10.6澳币。周末和公共假期会更便宜,一天封顶7.2澳币。
学姐我搬家后,每天需要坐电车上学,来回都超出了2小时,所以每天的交通费就是10.6澳币。一周上学五天,就是53澳币。如果周末再出去玩,一周的交通费可能在60澳币左右。不过很多时候我会选择骑车或者走路,既省钱又锻炼身体。
交通费小结(按每周通勤4天计算):
每周10.6澳币 * 4天 ≈ 42.4澳币。一年下来就是 42.4 * 52 ≈ 2,205澳币(约1.05万人民币)。
杂项开销:那些不知不觉溜走的钱
除了吃穿住行这些大头,还有很多零零散散的开销,它们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1. OSHC(海外学生健康保险):这是强制性购买的,申请学生签证的时候就必须提供。没有它,签证都下不来。保险公司很多,比如Bupa, Medibank, Allianz等,价格大同小异。一年大概是500-600澳币。这个是保你万一生病了去看医生能报销一部分费用。
2. 手机和网络:澳洲三大运营商是Telstra, Optus, Vodafone。Telstra信号最好但最贵,Optus和Vodafone性价比高一些。我用的是Optus的套餐,每个月45澳币,包含几十G的流量,完全够用。一年下来就是540澳币。
3. 学习用品:澳洲的教科书巨贵!一本动辄上百澳币。千万别买新书,去学校的二手书店或者Facebook群组里淘学长学姐的旧书,能省一大半。当然,你懂的,电子版PDF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4. 娱乐和购物:这部分就丰俭由人了。看场电影20多澳币,和朋友去KTV人均50澳币,去健身房办卡一个月60-80澳币。女生的护肤品、化妆品,男生的游戏、球鞋……这些都是“隐形”的开销。我每个月会给自己留出200澳币的娱乐预算,尽量不超支。
杂项小结(按学姐的消费水平):
OSHC(600)+ 话费(540)+ 娱乐购物(200*12=2400)+ 其他(书本、日用品等500) ≈ 4,040澳币(约1.94万人民币)。
最终账单来了:30万人民币到底够不够?
好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来汇总一下学姐这一年在墨尔本的总开销:
学费:约 50,000澳币
房租:19,500澳币
伙食:6,240澳币
交通:2,205澳币
杂项:4,040澳币
年度总计:50000 + 19500 + 6240 + 2205 + 4040 = 81,985澳币
按照4.8的汇率计算,81,985澳币 ≈ 39.35万人民币!
看到这个数字,你是不是倒吸一口凉气?是的,在我读墨大商科、选择在近郊合租、大部分时间自己做饭的情况下,一年的总花费接近40万人民币。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30万的预算。
那么,30万人民币的预算在墨尔本真的活不下去吗?
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的学费能低一些,比如选择一个4万澳币左右的专业,那总开销就能降到35万人民币左右。如果你能找到更便宜的房子,比如每周250澳币的单间,并且在吃饭和娱乐上再节省一些,把生活费压缩到极致,是有可能把总花费控制在30万人民币左右的。但这会过得非常“极限”,基本告别所有娱乐社交活动,生活品质会大打折扣。
所以,学姐的结论是:对于想在墨尔本、悉尼这种一线城市读热门专业的同学来说,30万人民币一年的预算,非常非常紧张,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够的。准备35-40万会是一个比较合理、能让你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区间。
学姐独家省钱小妙招
数字虽然吓人,但我们留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想省钱,办法总比困难多。
吃:每周三是Coles和Woolies打折手册更新的日子,很多商品会半价(Half Price),盯着半价买,能省不少。多逛逛Aldi和亚超,很多蔬菜水果和调味品会比两大超市便宜。维妈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在快收摊的时候,水果蔬菜会甩卖,可以买到很划算的东西。
穿:澳洲本地的服装品牌经常打折,像Boxing Day(12月26日)和EOFY(年中财年大促)都是囤货的好时机。平时可以多逛逛DFO(奥特莱斯)。
用:下载UNiDAYS和Student Beans这两个App,很多品牌都有学生折扣。买家具电器可以去逛逛IKEA或者在Facebook Marketplace上淘二手,能省一大笔。
行:住在学校附近,或者住在免费电车区内,交通费直接省掉。买一辆二手自行车,既环保又省钱。
赚:澳洲学生签证允许每两周工作48小时。在餐厅、奶茶店、超市找一份兼职,不仅能赚点零花钱补贴生活,还能锻炼英语和社交能力。澳洲的法定最低时薪很高,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最后的最后,想跟宝子们说几句心里话。
别被这些账单吓住了。留学本来就是一场投资,投资的是你的学识、眼界和未来无限的可能性。钱很重要,但它不是衡量你留学价值的唯一标准。你在这里遇到的朋友,看到的风景,经历的文化冲击,克服的每一个困难,这些宝贵的财富,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出发前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对自己的开销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这样,当你真正开始这段旅程时,才不会因为钱的事情而焦虑,才能更从容地去享受阳光、学习和成长。
希望学姐这份“血泪”账单能帮到你。有什么问题,随时在lxs.net上找我聊呀!祝你们的澳洲之旅,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