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 vs DSE 快速对比 |
|---|
| 考试难度:高考题目更深,尤其是理科,对拔尖能力要求高。DSE 知识点覆盖广但难度适中,更注重基础和应用。 |
| 竞争压力:高考每年有超过1300万考生,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DSE 每年考生约5万人,竞争激烈程度显著降低。 |
| 语言优势:高考除外语外均为中文。DSE 除英语外,其他科目均可选择中文试卷作答,对内地考生非常友好。 |
| 升学范围:高考成绩主要用于内地高校录取,海外认可度有限。DSE 成绩受全球近300所高校认可,可同时申请香港、英国、澳洲、新加坡等地名校。 |
嘿,小伙伴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阿哲。
还记得高三那年,我同桌小A吗?一个特别拼的女孩,桌上堆的书比人都高,每天顶着黑眼圈刷题到凌晨。她的目标是国内一所顶尖的985大学,但每次模考成绩出来,她都离分数线差那么一点点。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在一个拥挤的游泳池里奋力向前,却总被旁边的人浪拍回原地,无力又绝望。
有一天晚自习,她突然趴在桌上小声地哭。她说:“阿哲,我感觉自己要被淹死了。一分之差,就是成千上万的人,我真的卷不动了。”
这个场景,相信很多正在备战高考或者经历过高考的同学都深有体会吧。我们付出了12年的努力,却可能因为几分之差,就与梦想的校园失之交臂。但今天,我想跟你聊的,不是如何在这条拥挤的赛道上卷赢别人,而是想悄悄告诉你另一条风景绝佳的跑道——香港DSE考试。
就在小A为了那几分苦苦挣扎的时候,我们班另一个同学小C,已经悄悄拿到了香港大学的预录取通知书。他走的,就是DSE这条路。当时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才发现,这简直是为我们内地学生量身打造的一条“名校捷径”。
什么是DSE?凭什么被称为“全球名校直通车”?
DSE,全称是香港中学文凭考试(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ination),简单来说,就是香港的“高考”。但它和我们熟悉的高考可太不一样了!
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全球通行证”属性。一份DSE成绩,不仅可以申请香港本地所有的大学,比如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这些亚洲顶尖学府,还被全球众多名校直接认可。
具体有多少呢?根据香港考评局(HKEAA)的官方数据,目前已有超过1200所海外高等院校接受DSE成绩,覆盖了英国、澳洲、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新西兰等热门留学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了像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洲国立大学这样的世界顶级名校。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的学妹Sarah,在深圳读高中的时候,成绩大概是中上游,目标是国内的211大学,但并不稳。高二下学期,她父母决定让她转轨DSE。备考了一年多,最后她的DSE成绩是“55445”(DSE是等级分,5相当于优秀),这个成绩让她成功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offer。她说,如果继续高考,她最好的结果可能就是一所普通211,但DSE给了她触摸世界前50名校的机会。
这就是DSE的魅力:用一次考试,敲开全世界几百所名校的大门。你不再需要考完高考再考雅思、托福,再准备A-Level或者SAT,DSE本身就包含了英语科目,成绩直接被认可。一条龙服务,省心省力!
DSE到底“香”在哪里?为什么说它压力小?
我知道,一听到考试,大家可能就头大。但DSE之所以被称为宝藏路径,就是因为它在很多方面都为我们内地学生“减负”了。
第一点,知识点重合度高,上手快。
DSE的核心科目是“4+2”,即4门必修(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和2门选修。这其中的中文、数学,和我们内地高中的知识点重合度高达70%-80%!你以前学的东西,大部分都能用得上。
尤其是数学,很多考过DSE的学长学姐都说,DSE的数学难度大概只相当于内地高考的会考或中等难度。它不追求那些偏、难、怪的题目,更侧重于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比如,高考数学里让人头疼的解析几何大题和复杂的导数问题,在DSE里要么不考,要么难度会大大降低。
我认识一个理科生小林,他高考数学模拟考总是在110分左右徘徊,对那些压轴题特别头疼。后来转战DSE,发现DSE数学卷里的题目都非常“亲民”,很多都是他熟悉的基础题型。最后他DSE数学拿到了5*(相当于优+),一下子就把总成绩拉高了一大截,最终被香港科技大学的工程学院录取。
第二点,可以用中文作答,简直是“王炸”优势!
这是DSE相比于其他国际课程(如A-Level、IB、AP)最大的一个优势。除了英语科,其他的科目你都可以选择中文试卷,用我们最熟悉的母语来思考和作答。这意味着什么?你不需要因为语言障碍,而无法充分表达你对物理公式的理解,或者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你的才华,不会被语言这道坎给埋没了。
想想看,用英语去学物理、化学、经济,光是背那些专业词汇就够喝一壶的了,更别提用英语写一篇逻辑严谨的论述题。但在DSE考场,你可以用流畅的中文尽情发挥。这对于英语不是母语的我们来说,备考压力瞬间小了一大半。
第三点,竞争环境“降维打击”。
这一点,我们用数据说话。2023年,中国内地的高考报名人数是1291万人,创历史新高。而2023年参加香港DSE考试的总人数,只有约5万人。1300万对5万,这是什么概念?一个是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上抢一个座位,另一个则像是在VIP休息室里悠闲地选座。竞争的激烈程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更重要的是,通过DSE考香港的大学,内地学生走的是“非联招”通道,不占用香港本地学生的15%学额,录取比例相对宽松。每年香港八大公立院校会提供约2000-3000个学额给非本地生,而其中大部分都是给了DSE考生。
我的一位朋友在一家DSE培训机构工作,他告诉我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在内地只能考上普通一本的学生,通过DSE的赛道,最终都能拿到香港八大(港大、科大、中大、城大、理大、浸会、岭南、教大)中至少一所的offer。这就是赛道选择的重要性,我们常说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升学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点,成绩有效期长,容错率高。
高考是一考定终身,成绩当年有效。但DSE的成绩有两年的有效期!这意味着,如果你第一年考得不理想,或者申请的学校不满意,你可以用这个成绩在第二年继续申请,或者选择重考其中不满意的科目,然后合并两年最好的成绩(大部分海外大学都接受)。这给了你一个宝贵的“再来一次”的机会,心理压力会小很多。
我适合走DSE这条路吗?需要准备什么?
看到这里,你可能心动了。那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DSE呢?
如果你感觉在高考的千军万马中突围压力巨大,成绩处于中上游,冲击顶尖985有难度,但又想上一个好大学,那么DSE非常适合你。
如果你的目标就是香港或者海外的名校,希望能有一个更平缓、更稳妥的跳板,DSE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如果你的英语基础不错,但其他科目用英语学又觉得吃力,那么DSE这种可以用中文考试的国际课程,就是你的最佳选择。
当然,DSE也并非完全没有门槛。它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毕竟英国语文是必修科,而且想要申请好的海外大学,英语成绩不能太差。此外,像以前的通识教育科(现在改为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它的考察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和内地教育体系有所不同,需要花时间去适应和学习批判性思维。
准备DSE,通常建议从高一或者高二开始规划。你需要系统地学习DSE的课程大纲,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成熟的DSE培训课程和学校,可以帮助内地学生顺利过渡。最关键的是,要尽早了解信息,做出规划,不要等到高三了才临时抱佛脚。
我知道,选择一条和身边大多数人不同的路,需要勇气。放弃熟悉的路径,去探索一个新的可能,会伴随着不确定和家人的疑虑。
但我想起了我的同桌小A,她后来复读了一年,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可我时常在想,如果她早点知道DSE这条路,是不是就不用再煎熬那三百多个日夜?是不是可以更早地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升学,从来都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当一条路挤满了人,让你感到窒息时,不妨抬头看看,旁边或许就有一条更适合你的阳光小径。它可能看起来陌生,但走上去,你也许会发现,原来抵达梦想的彼岸,真的可以不那么“卷”。
别害怕做出改变,你的未来,值得拥有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