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划重点:关于人本设计,你需要知道的 | 
|---|
| 嘿,未来的设计师、产品经理、创新家们!别以为“人本设计”就是画画图、做做UI那么简单。它的核心是“同理心”——真正走进用户的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找到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痛点。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项看透事物本质的超能力。在新加坡,你不是在教室里空谈理论,而是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活生生的“人本设计”教科书里。准备好,我们一起解锁这项未来最值钱的技能! | 
留学新加坡,解锁未来人本设计核心
你还记得第一次踏出异国他乡机场时的心情吗?我猜,大概率是夹杂着兴奋、好奇,还有一丝丝的紧张和迷茫。几年前,当我拖着两个沉重的行李箱,第一次降落在新加坡樟宜机场时,我也是这样。
但奇怪的是,那种迷茫感很快就消失了。指示牌清晰得像个贴心向导,无论你说中文还是英文,都能秒懂。想喝口水,直饮水机就在不远处;手机没电了,免费充电桩随处可见。甚至在我等待转机的漫长时间里,我还能在蝴蝶园里发发呆,或者去免费电影院看场电影。那一刻,我没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反而觉得这个陌生的地方,竟然在不动声色地关心着我的感受。从找路、休息到娱乐,每一个环节都顺滑得不可思议。
当时的我还没意识到,我已经一头扎进了“人本设计”(Human-Centered Design)的海洋。樟宜机场,这个连续多年被 Skytrax 评为“世界最佳机场”的地方,它的成功秘诀,不是堆砌了多少昂贵的设施,而是它把“人”——我们这些旅客——的需求,放在了设计的绝对中心。这趟经历让我彻底明白,一个好的设计,真的能像春风一样,化解你的焦虑,给你带来温暖。而这,也正是我想拉着你聊聊,为什么来新加坡学这个专业,会是你留学路上最酷的决定的原因。
整个国家,都是你的“用户体验”实验室
聊人本设计,不能只停留在机场。在新加坡,你会发现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已经渗透到了城市的每个毛细血管里。这里不像某些地方,只把最好的设计留给光鲜的市中心,而是把整个国家都当成了一个巨大的产品来打磨。
咱们就说最接地气的出行吧。新加坡的地铁(MRT)系统,简直是路痴的福音。复杂的换乘线路被设计得井井有条,APP “Citymapper” 或谷歌地图能把你的路线规划到分钟,告诉你哪个车厢门离扶梯最近。为了照顾到所有人,每个地铁站都配备了无障碍电梯和坡道。根据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最新的乘客满意度调查,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这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每天数百万居民和游客用脚投票的结果。设计的价值,就在于让这些日常的奔波,变得不那么辛苦。
再看看新加坡独特的组屋(HDB)政策。超过80%的新加坡公民居住在政府建造的组屋里。但它绝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单调的“廉租房”。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在设计组屋时,会充分考虑社区的互动性。楼与楼之间一定会有绿地、儿童游乐场和公共座椅,鼓励邻里走出家门交流。我们常说的“邻里中心”(Neighbourhood Centre)更是点睛之笔,它把超市、食阁(Hawker Centre)、诊所、补习班等生活设施都打包在一起,让你不出小区就能解决大部分生活需求。这种设计,考虑的早已不是“住”这么简单,而是如何构建一个有温度、有活力的社区生态。你住在这里,每天都在亲身体验社区规划如何影响人与人的关系。
甚至,连这个国家对绿色的执着,也是一种人本设计。新加坡的目标是成为一座“自然中的城市”(City in Nature)。截至2023年,新加坡的绿化覆盖率已经超过了50%。从遍布全岛的公园连道(Park Connector Network),到像滨海湾花园(Gardens by the Bay)这样的超级地标,绿色不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调节城市气温、净化空气,以及给市民提供放松身心的空间。当你学习累了,随时可以骑车或跑步进入一片绿意盎然,这种触手可及的幸福感,就是设计带来的最好回馈。
在顶尖学府,你能学到什么“真功夫”?
好,听起来很酷。那在大学里到底能学到些什么干货?新加坡的顶尖大学,早已把人本设计、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因为他们知道,未来的竞争,不再是技术的比拼,而是对人理解深度的比拼。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的工业设计系(Division of Industrial Design)绝对是王牌。这里的课程早就超越了传统的产品造型设计。你会接触到“设计共情”、“用户旅程地图”、“服务设计蓝图”等一系列方法论。更重要的是,学校会把你直接“扔”到真实世界里去。比如,他们有一个名为“Design-centric Programme”的项目,学生会和医院、社区、企业合作,去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可能是一个为老年人设计的更易用的医疗APP,也可能是一个改善蓝领工人群体休息环境的方案。你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亲自去访谈用户、观察他们的行为、制作原型并不断测试。我认识的一个学姐,她的毕业设计就是与新加坡中央医院合作,为中风康复患者设计了一套互动式居家复健工具,最后还申请了专利。
另一所巨头,南洋理工大学(NTU)的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ADM)也同样出色。他们的课程设置非常前沿,尤其在交互设计、信息设计和视觉传达方面。NTU 强调跨学科合作,你可能会跟工程学院的学生一起开发一个智能硬件,或者跟商学院的同学一起策划一个新创品牌的市场策略。这种经历,能让你提前了解真实职场里的团队协作模式,学会如何用设计的语言跟不同背景的人沟通。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后起之秀——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这所大学从诞生之初,就将“以设计为中心”的理念刻在了骨子里。他们的课程体系完全是围绕解决现实世界挑战来构建的。学生在入学第一年就要学习设计思维,并且整个大学生涯都充满了大量的项目制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SUTD 与麻省理工学院(MIT)深度合作,确保了其教学和研究都站在世界最前沿。在这里,设计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而是一种赋能所有学科的底层能力。
东西方文化熔炉,你的“同理心”训练场
学人本设计,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是画图吗?是建模吗?都不是。是“同理心”(Empathy)——设身处地理解他人处境和需求的能力。而新加坡,这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简直是训练同理心的绝佳场所。
在这里,你的同学可能来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印尼,也可能来自欧美国家。大家一起做小组项目时,你会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使用产品的习惯,甚至是对“方便”、“好用”的定义都可能天差地别。比如,设计一个点餐APP,你就要考虑到,有人习惯看图点餐,有人习惯搜索菜名;有人对清真(Halal)食品有严格要求,有人则是素食主义者。这些细微的差异,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这种多元文化环境,会逼着你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框架,学会倾听和观察。你会开始思考:为什么新加坡的政府网站和APP,比如 “Singpass”(国家数字身份系统),总是提供英语、中文、马来语、泰米尔语四种官方语言选项?因为它要服务的是一个多语言的国民。为什么在小贩中心,你会看到人们习惯用一包纸巾来“占座”(这个行为叫“Chope”)?这背后是一种有趣的社会默契和信任。当你开始对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产生好奇,并试图去理解背后的文化逻辑时,你的设计师之眼,才算真正开启了。
这种环境培养出的洞察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价值千金。未来的你,无论是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还是自己创业,你的产品和服务的用户,都极有可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拥有在新加坡培养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将让你比别人领先一个身位。
一张文凭之外,你收获的是职业“超能力”
我们聊点更实际的:学这个,毕业后能干嘛?前景怎么样?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人本设计的思维,是你未来职业生涯中最硬核的“超能力”之一,而且它的应用范围,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在新加坡,乃至全球,用户体验设计师(UX Designer)、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服务设计师(Service Designer)、用户研究员(UX Researcher)等职位,正经历着爆发式的需求增长。根据 LinkedIn 的数据显示,用户体验设计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技能领域之一。在新加坡,一个有几年经验的UX设计师,年薪达到8万到12万新币(约合40-60万人民币)是非常普遍的。为什么这么火?因为所有公司都意识到了,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体验”才是留住用户的王道。
看看新加坡的巨头们都在做什么。像Grab,这个东南亚的“滴滴+美团”,它的成功就建立在对本地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上。再比如星展银行(DBS),他们通过引入设计思维,彻底改造了银行业务流程,把很多复杂繁琐的线下业务,变成了手机上点几下就能完成的流畅体验,并因此屡获“全球最佳数字银行”大奖。这些公司每年都在疯狂招揽具备人本设计思维的人才,因为这些人能帮助他们发现新的商业机会,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这种能力是可迁移的。即便你以后不当设计师,这种洞察用户、定义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思维模式,在任何行业都是稀缺资源。你可以成为一个更懂用户的市场营销专家,一个能开发出爆款产品的工程师,甚至是一个能制定出更人性化政策的公务员。它教给你的,是如何从“人”出发,去解决复杂问题。这,才是它最值钱的地方。
所以,如果你还在留学选校的十字路口徘徊,如果你不想只是学一门技术,而是想掌握一种能让你受益终生的思维方式,那么,认真考虑一下新加坡的人本设计专业吧。
别把你的留学生活,仅仅局限在校园里。多去坐坐地铁,观察人们在车厢里的行为;去小贩中心吃顿饭,看看摊主们是如何优化点餐和取餐流程的;周末去东海岸公园逛逛,感受一下城市规划是如何平衡自然与生活的。把整个新加坡当成你的课堂,把每一个路人当成你的用户,用心去感受、去思考。
相信我,几年后,当你带着这份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走向职场时,你会感谢今天这个决定。因为你解锁的,不仅仅是未来的职业道路,更是一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点的温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