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科大读会计硕士是种怎样的体验?

puppy

你是不是也对港科大“无敌海景”里的会计硕士项目充满好奇?先别急着被风景种草,这里的学习体验可是相当硬核!课程安排有多紧凑?教授们的背景有多牛?传说中“爆肝”赶ddl的日常是真的吗?更重要的是,在求职季,学校的资源到底给不给力,想进“四大”或金融圈难度有多大?这篇文章不是官方宣传,而是一位学长/学姐的走心分享。从选课技巧、小组合作的苦与乐,到找实习和全职工作的避坑指南,你想知道的真实干货和接地气的感受,这里通通都有,快来看看吧!

阅读前,请先康康这份“体验”说明书
关于风景:无敌海景是真的,但你可能没空看。图书馆靠窗位,比LV限量款还难抢。
关于学习:“速成”和“硬核”是这里的代名词。一年的项目,恨不得把三年的知识塞给你。
关于队友:你可能会遇到带你飞的“大神”,也可能遇到让你想原地爆炸的“free-rider”。选队友,比选课还重要。
关于求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标配,但不是唯一出路。学校给的平台很好,但机会只留给跑得快的人。
心理准备:这篇文章没有滤镜,只有一位过来人的真心话。准备好了吗?那就往下看吧!

在港科大读会计硕士是种怎样的体验?

还记得收到港科大(HKUST)会计硕士(MSc in Accounting)录取邮件的那天下午,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马冲到网上,搜了一大堆校园照片。那张从图书馆拍出去的“无敌海景”照片,瞬间就击中了我。碧海蓝天,绿树成荫,我当时就想:天啊,这哪是去读书,这简直是去度假!我甚至开始幻想,每天抱着电脑,坐在窗边,一边看着海景一边优雅地敲论文……

然而,开学第一周,我就知道自己太天真了。一位教授在开学典礼上笑眯眯地说:“Welcome to HKUST. The view is great, but the pressure is greater.” 欢迎来到港科大,风景很棒,但压力更大。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这张通往山顶校园的单程票,背后是一场硬仗的入场券。今天,我就以一个“幸存者”的身份,和大家聊聊,在港科大读会计硕士,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学术体验:传说中的“学到头秃”是真的吗?

答案是:真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港科大的会计硕士项目是一年制的,总共需要修满30个学分。这意味着,你需要在短短两个学期(秋季和春季)外加一个夏季学期里,把别人可能用一年半甚至两年才能学完的东西全部消化掉。

课程安排有多紧凑?拿我们的秋季学期举个例子。我们一个学期要上5门课,包括《高级财务会计》、《审计与鉴证服务》、《企业税务》、《财务报表分析》等等,每一门都是重量级的核心课程。这意味着什么?每周你至少有15个小时泡在课堂里,但这仅仅是开始。每门课每周都有reading要看,动不动就是几十页的全英文文献;每两周就有一个case study要做,需要小组讨论、建模分析、写报告、做PPT;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更是像两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审计》这门课的期末大作业。教授给了一个真实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让我们小组扮演审计师,去发现财报里的猫腻,并出具一份详细的审计报告。我们小组四个人,在图书馆的discussion room里待了整整三个通宵。桌子上堆满了咖啡杯和泡面桶,白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分析思路。凌晨三点,从图书馆走出来,看着海面上点点的渔火,那一刻真的有种“今夕是何年”的恍惚感。传说中“别人看海景,我们看due date”的日子,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这里的学术氛围非常严谨。比如,根据项目官网数据,我们的课程平均分(Average GPA)通常维持在B+左右,想要拿到A range(A-、A、A+)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这意味着,光靠考前突击是行不通的,你必须从学期一开始就跟紧教授的节奏。

神仙教授天团:不只是会念PPT

虽然学习压力巨大,但港科大的教授绝对是支撑你走下去的动力之一。这里的教授阵容堪称“豪华”。你随便翻开一位教授的履历,可能就是斯坦福、芝加哥大学、宾大沃顿商学院的博士毕业,很多人在加入学术界之前,都曾在“四大”担任过合伙人,或者在知名的投行、咨询公司有过丰富的实战经验。

这带来的好处是,他们的课绝对不是照本宣科。教我们《企业估值》的陈教授,之前就在摩根士丹利做并购业务。他上课从来不念PPT,而是把一个个他亲手操刀的并购案拿出来,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我们听。从如何构建估值模型,到谈判桌上的博弈技巧,再到交易完成后的整合难题,这些都是你在教科书上永远学不到的宝贵经验。有一次,他讲到某个项目的失败,坦诚地分析了自己团队当时犯下的错误,那种真诚和深度,让我们对商业世界有了更敬畏、更立体的认识。

教授们也非常乐于和学生交流。他们的Office Hour永远对学生开放。我曾经因为一个财务模型的问题,给一位教授发邮件,本以为要等几天才有回复,没想到十分钟后就收到了他的回信,还附上了一个详细的Excel解释。这种被世界顶尖学者认真对待的感觉,真的非常棒。

小组合作:抱紧大神还是怒踢“猪队友”?

在商学院,你永远逃不开的话题就是小组合作(Group Project)。港科大的会计项目几乎每门课都有小组作业,这既是锻炼团队协作能力的机会,也是对人性的巨大考验。

你可能会遇到传说中的“神仙队友”。大家分工明确,执行力超强,每次开会都是头脑风暴,每个人都能贡献独特的价值。我最幸运的一次,是和一个本科清华、一个来自美国藤校、一个香港本地的学霸分到了一组。我们做一份关于ESG(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报告的分析,那个清华小哥两天就用Python爬取了所有数据并做好了可视化,藤校的同学负责报告的框架和逻辑,我和香港同学则专注在细节分析和PPT美化上。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最后拿了A+,那种1+1>2的感觉,真的能让你对团队合作充满信心。

但你也极有可能遇到让人血压飙升的“猪队友”(free-rider)。开会永远迟到,讨论永远“没意见”,分配给他的任务,到了deadline前一天才发现他什么都没做,或者交上来一堆从网上复制粘贴的垃圾。我有一次就遇到了这样的队友,最后我们小组三个人熬了两个通宵,帮他把他那部分全部重做了一遍。提交报告的那一刻,我们没有喜悦,只有身心俱疲。所以,在开学初期的各种活动中,擦亮眼睛,尽快找到志同道合、靠谱勤奋的伙伴组成固定小组,绝对是你整个硕士生涯中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求职支持:学校的资源到底香不香?

绝大多数来读会计硕士的同学,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么,港科大的求职资源到底给不给力?一句话总结:平台顶级,但需要你自己主动去争取。

学校的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Career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fice)非常强大。从你入学的第一天起,就会有各种求职相关的邮件轰炸你的邮箱。他们提供:

1. 职业规划与咨询:一对一的career coaching,帮你修改简历和求职信,进行模拟面试(mock interview),甚至帮你规划整个求职季的时间线。

2. 校园招聘会和企业宣讲会:这绝对是港科大的王牌资源。每年9月到11月,是校园招聘的黄金季节。“四大”(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会把这里当作最重要的招聘阵地之一,几乎每周都有他们的宣讲会和现场面试。除了“四大”,各大银行(汇丰、渣打、中银)、投行(高盛、摩根大通偶尔也会有针对性的项目)、咨询公司和大型跨国企业(比如宝洁、联合利华)也都会来学校抢人。根据近几年的就业报告,MScAC项目超过95%的毕业生能在毕业后三个月内找到工作,其中约60%-70%的学生会进入“四大”,起薪水平在香港也相当有竞争力(通常在每月2万港币以上)。

3. 强大的校友网络:港科大商学院的校友遍布香港乃至全球的金融、会计和商界。学校会定期举办校友分享会和社交活动,这是你接触行业大牛、获取内推信息的绝佳机会。

求职真相:进“四大”和金融圈,究竟有多难?

虽然学校平台很好,但这不代表你可以高枕无忧。香港的求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和你一起竞争的,不仅有本地顶尖大学的毕业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想进“四大”,难度相对较低,但绝不轻松。因为我们的课程设置和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的QP(Qualification Programme)考试高度对接,很多课程可以直接豁免部分考试科目,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但“四大”的招聘流程非常长,从网申、笔试(Aptitude Test)、小组面试(Group Interview)到最终的合伙人面试(Partner Interview),每一轮都会刷掉大量的人。我的同学里,拿到“四大”全家福offer(即四家都拿到)的学霸有,但更多的是投了四家,最终只拿到一两家面试机会,或者在某一轮被刷下来的。

想进金融圈,比如投行、券商、基金,难度则呈指数级上升。这些岗位更看重你的实习经历、数理背景、建模能力以及人脉资源。如果你本科不是金融相关专业,又没有任何相关的实习经历,想靠着一年的会计硕士项目就敲开顶级金融机构的大门,希望非常渺茫。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目标是金融圈,那么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开始疯狂补实习、考CFA、参加各种networking活动,主动去结识行业里的人。

这里分享几个求职“避坑”指南:

- 不要等到春季才开始找工作!香港求职的黄金时间是秋季(9-11月),大部分公司的管培生项目都在这个时间段开放。春季招聘的机会少之又少。

- 不要只盯着大公司!除了“四大”和知名投行,也可以关注一下中型的会计师事务所、精品投行(boutique firm)、企业的财务部门(in-house M&A或FP&A岗),机会同样很多。

- 不要忽视Networking!多和教授、校友、来宣讲的HR聊天。有时候,一次有效的沟通,比你海投一百份简历都管用。

说到底,在港科大读会计硕士,是一段痛并快乐的旅程。你会被数不清的ddl追着跑,会为了一个小组项目和队友吵得面红耳赤,会在求职季因为一封拒信而彻夜难眠。但同时,你也能聆听世界级学者的教诲,能和一群同样优秀的小伙伴并肩作战,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触摸自己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你毕业时,回望这一年,你会发现,那片曾经让你心驰神往的无敌海景,你看的次数可能屈指可数。但你为学业和前途拼尽全力的每一个日夜,都会像这片海一样,深深刻在你的记忆里,成为你未来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所以,别光盯着那片海了。真正的好风景,是当你走下这座山时,看到的那个更广阔的世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56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