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亚洲大学排名出炉!快看你的学校排第几?

puppy

各位留学的宝子们,注意啦!大家每年都蹲的最新QS亚洲大学排名终于官宣了!今年榜首的争夺超级激烈,北大守住了Top 1的宝座,新加坡国立大学紧随其后。除了头部神仙打架,很多学校的排名也都有不小的惊喜和变动哦。你正在观望的梦校,或是已经就读的母校,今年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想知道港校、日韩名校的具体战况,还有完整的榜单和详细解读吗?赶紧点进来,找到你最关心的那个名字吧!

小编带你快速解锁这份榜单

1. 榜首之争:北大今年守擂成功,蝉联Top 1!但港大异军突起,冲上第二,把去年的亚军新加坡国立大学挤到了第三。神仙打架越来越刺激了!

2. 港校表现:港校整体依旧强势,港大、港中文都挤进了前十。但几家欢喜几家愁,港科大这次稍有下滑,掉出了Top 10。

3. 日韩战况:韩国高校今年表现超猛!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双双冲进前十,分别位列第8和第9,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相比之下,日本的东大和京都大学则双双跌出Top 10,有点小爆冷。

4. 择校必看:排名只是一个参考维度,千万别上头!文章最后,小编会手把手教你怎么理性看待和使用这份榜单,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梦校。

“快快快!QS亚洲排名出来了!链接甩群里了!”

上周四的深夜,我的留学申请群“2024 Fall冲冲冲”突然被一条消息引爆了。本来已经准备睡觉的我,瞬间精神了。群里99+的红点疯狂闪烁,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像极了守着新年钟声倒计时的我们。

“我港中文进了前十!稳了稳了,我的梦校争气了!” 准备申香港的Jessica第一个发来捷报。

“完了完了,我东大怎么掉到14了?这是不是意味着申请难度会降一点点?” 一心想去日本的Kevin发了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天,北大还是第一,太牛了。我这个北大在读生,与有荣焉!” 已经在读的学长也出来冒泡,凡尔赛了一把。

屏幕前的我,一边刷着群聊,一边迅速打开官网,开始寻找那些熟悉的名字。这种感觉,每个留学生都懂。这不仅仅是一份冷冰冰的榜单,它关乎着我们的梦想、我们的选择,甚至是我们未来几年的生活轨迹。它像一张成绩单,既是对学校过去一年努力的检阅,也像一个风向标,预示着未来亚洲高等教育的格局变化。

所以,各位宝子们,别急着焦虑,也别急着开香槟。今天,就让小编我带你一起,像侦探一样,一层层剥开这份热气腾腾的《2024 QS亚洲大学排名》,看看里面到底藏着哪些惊喜、意外和值得我们关注的信号吧!

头部之争:北大守擂成功,港大强势逆袭

每年看榜,最刺激的莫过于看Top 10的“神仙打架”。今年的战况,可以说是相当胶着,充满了戏剧性。

首先,让我们恭喜北京大学!继去年首次登顶之后,今年北大再次守住了亚洲第一的宝座。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它身后的追赶者个个都不是善茬。北大这次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在“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这两大王牌指标上的超强表现,几乎拿到了满分。这说明什么?说明无论是在学术圈的大牛眼里,还是在各大名企HR的心中,北大的金字招牌都是响当当的。

不过,今年最大的“搅局者”出现了——香港大学(HKU)!去年还排在第4的港大,今年像坐了火箭一样,连超两位,直接冲到了亚洲第二的位置。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港大不仅超越了老对手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还成为了香港地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我有个朋友叫Leo,去年拿到了港大和NUS的offer,纠结了很久最后选了NUS。昨天他还开玩笑跟我说:“感觉自己亏了一个亿,早知道港大今年这么猛,我说不定就选它了!” 当然这是玩笑话,但也反映出排名的变化确实会影响大家的心情。

被港大“超车”的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今年分别位列第3和第4。虽然名次稍微下滑,但实力依然是世界顶尖水平。尤其是新加坡这两所学校,在“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这些国际化指标上,几乎是断层式领先。如果你向往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学习环境,那新加坡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清华大学今年稳定在亚洲第5,和北大一起,牢牢占据了亚洲高等教育的第一梯队。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大学(第6)和复旦大学(第7),这几所内地顶尖高校组成的“中国军团”,在榜单前列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总的来看,今年的Top 10榜单,中国内地占了4席,中国香港占了2席,新加坡2席,韩国2席。这个格局,清晰地告诉我们,亚洲高等教育的中心,正在不可逆转地向东亚地区倾斜。

内地高校:稳中有进,百花齐放

看完了头部的神仙打架,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我们最熟悉的内地高校。

除了前面提到的北大、清华、浙大、复旦这“四大天王”,上海交通大学的表现也十分亮眼,位列亚洲第11,距离前十仅一步之遥。这五所学校共同构成了内地高校在亚洲范围内的“王牌军”。

去年我采访过一位从英国本科毕业,回来申请上交大金融硕士的学姐。她当时告诉我,选择回国读研,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发展机会多,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内地顶尖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声誉真的在飞速提升。“以前总觉得国外月亮圆,现在发现,家门口的好学校,性价比和认可度可能更高。” 她的话,在今年的榜单上得到了完美的印证。

除了这些老牌名校,很多“后起之秀”也交出了漂亮的答卷。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今年排名飙升了18位,来到了亚洲第48名。南方科技大学,这所年轻的学校,也稳定在了百强行列。这种“百花齐放”的态势,对于我们申请者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我们的选择更多了,赛道也更宽了。

不过,这里小编也要提醒一句。内地高校虽然综合排名高,但在某些具体指标上,比如“国际学生比例”,和港新地区的学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可能会影响到校园的国际化氛围和文化多样性。所以,在择校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需求,不能只看一个总排名。

港校风云:整体坚挺,内部洗牌

聊完内地,我们再来看看“卷王”聚集地——中国香港。

香港的大学,一直以其“精英教育、中西合璧”的特点,吸引着无数留学生。今年,香港共有6所大学进入亚洲Top 100,整体实力依旧非常能打。

领头羊港大(HKU)冲到亚洲第2,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赘述。香港中文大学(CUHK)也表现不俗,排名上升2位,成功挤进亚洲Top 10,位列第10。这对于正在观望CUHK的宝子们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但是,有人欢喜就有人愁。往年稳坐“港三”宝座的香港科技大学(HKUST),今年的表现稍显“失意”,排名从去年的第9位下滑至第15位,遗憾跌出前十。我认识的一个正在科大读商科的朋友分析说,这可能和学校部分师资变动以及周边地区高校竞争加剧有关。但她也强调:“排名变动很正常,科大的学术氛围和教学质量还是一如既往地好,尤其在商科和工科领域,实力依然是顶级的。”

紧随其后的是香港城市大学(CityU),排在第17位;香港理工大学(PolyU)排在第23位。这两所学校近年来发展势头非常猛,尤其是在一些新兴交叉学科上,投入巨大,吸引了很多优秀的师生。如果你想寻求一些更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专业,这两所学校绝对值得你重点关注。

总的来说,香港高校的申请难度依然是地狱级别的。但好消息是,香港正在积极地“抢人才”,放宽了就业政策。对于有志于在香港发展的同学来说,现在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日韩名校:冰火两重天,格局大变动

接下来,我们看看东亚的另外两个留学热门地:日本和韩国。

今年的日韩赛区,可以说是上演了一出“冰与火之歌”。

先说“火”的一方——韩国。韩国高校今年的表现堪称惊艳!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和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像商量好了一样,双双杀入亚洲前十,分别排在第8和第9位。这是这两所韩国顶尖私立大学在QS亚洲榜上的历史最高排名!

很多同学可能对“SKY”联盟(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有所耳闻,它就像是韩国的“清北复交”。以往总是首尔大学(SNU)一马当先,但今年,两位“小弟”却实现了弯道超车。SNU今年的排名下滑至第16位。这个变化,可能会对未来韩国留学的申请格局产生不小的影响。

我有个学妹是韩流文化的深度爱好者,她的梦想就是去延世大学读传媒。看到这个排名,她激动地发朋友圈说:“我的梦校就是最棒的!不接受反驳!” 这种排名带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确实能给正在奋斗路上的我们巨大的动力。

再来看“冰”的一方——日本。日本的大学今年在榜单上的表现,显得有些落寞。常年霸榜前十的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今年跌至第14位。另一所顶尖学府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也下滑至第17位。这是多年来,日本高校首次双双无缘亚洲Top 10。

这背后反映出的,可能是日本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和研究影响力方面,面临着来自中、韩、新等国家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但这是否意味着日本的大学就不值得读了呢?当然不是!

日本大学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深厚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超高的诺贝尔奖得主产出率,都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真心想沉下心来做学术、搞研究的同学,日本依然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目的地。排名的一时升降,并不能完全定义一所百年名校的价值。

排名之外,我们该看什么?

好了,把榜单从头到尾扒了一遍,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了。你的学校是升了还是降了?你的梦校离你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在文章的最后,小编不想再重复那些枯燥的数据了。我想用大白话,和你聊聊心里话:我们到底该怎么用这份排名?

请记住,排名是选校的“辅助”,而不是“圣经”。

如果你的学校排名下降了,别慌。学校的价值,从来不是由一个榜单决定的。它是由每一位优秀的教授、每一个奋斗的你、每一项改变世界的科研成果共同构成的。小的位次浮动,真的说明不了什么。你更应该关注的是,你在这所学校里,能不能学到想学的知识,能不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能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正在择校,也别只盯着那个总排名。QS榜单下面,其实还隐藏着很多宝藏信息。比如,你想学商科,那就去看看“雇主声誉”排名,哪所学校的毕业生最受企业欢迎;你想读博,那就多研究一下“师均论文引用”和“学术声誉”,看看哪所学校的科研实力更硬核。这些细分指标,远比一个综合排名对你的参考价值更大。

说到底,留学是一场非常个人化的旅程。学校的名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与你的“匹配度”。你喜欢大城市的热闹,还是小城市的宁静?你偏爱理论研究,还是动手实践?你的预算有多少,未来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再拿着这份排名去按图索骥,你才能找到那个最适合你的“Mr. Right School”。

这张榜单,就像一张留学地图,它为你标出了山峰的高度,但没法替你选择要攀登哪一座。真正决定你未来风景的,不是你站在哪座山峰上,而是你为攀登付出的每一步汗水,和你沿途看到的每一片风景。

所以,宝子们,把这份榜单收好,然后,继续勇敢地走你自己的路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3042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