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长学姐真心话速览 |
|---|
| 关于学习:别只盯着QS排名,这里的国际旅游、商科等专业在业内认可度很高。全英文授课是标配,小组作业多到飞起,想“水”过去可没那么容易。 |
| 关于生活成本:学费比香港便宜,比欧美澳新更是低一大截。校内住宿相对划算,校外租房是笔大开销。日常吃喝丰俭由人,一个月生活费(不含房租)3000-5000澳门币(MOP)是常态。 |
| 关于校园:校园确实不大,一眼能望到头,但该有的都有。好处是上课、吃饭、回宿舍都超级方便,有种温馨的社区感。 |
| 关于体验:左手是世界文化遗产老城区,右手是豪华度假村,这种奇妙的碰撞感独一无二。美食遍地,安全感满满,还能顺便提升一下粤语技能。 |
哈喽,各位准留学生们!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今天想和大家聊个特别的地方——澳门城市大学(CityU Macau)。
还记得去年夏天,我收到一个学妹的私信,语气里满是纠结。她收到了好几个offer,其中一个就是澳门城市大学。她说:“学长,我妈觉得澳门就是个‘赌城’,地方小,大学名气也不如香港的响亮。但我又被它那个国际旅游管理专业吸引,学费也还能接受。我真的好矛盾,不知道该怎么选。”
她的困惑,我太懂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被各种大学排名、留学攻略轰炸,反而越来越看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选择一个学校,就像选择一种未来四年的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一纸文凭,更是你每天睁开眼看到的天空,是你身边一起奋斗的朋友,是你味蕾会记住的味道。
所以,今天我不谈空泛的理论,只想把从好几位城大学长学姐那里搜集来的“真心话”原汁原味地分享给你。让我们一起拨开迷雾,看看在澳门城市大学读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学术体验:排名之外,这里有不一样的“硬核”
我们先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学术问题。一提到澳门的大学,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呢?确实,在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上,你可能很难找到它的身影。但这真的代表它“水”吗?
“刚来的时候,我也很在意排名,”一位读酒店管理硕士的学姐坦言,“但进来上了第一学期的课,我就彻底改观了。” 她告诉我,城大的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是学校的王牌,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里,旅游休闲管理学科已经连续好几年位列全球前50,亚洲前10。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在这个专业领域,你接触到的教授、课程体系和行业资源,都是实打实的国际水平。
这里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基本告别了“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模式。全英文授课是常态,尤其是商科和旅游相关专业。老师们大都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的背景,上课方式非常西化。比如一位教市场营销的葡萄牙教授,他布置的期末作业不是考试,而是要求学生分组为澳门一家本地文创品牌做一份完整的年度营销方案,从市场调研、竞品分析到预算规划、推广落地,全都要有。整个学期,小组几乎每周都要开会“头脑风暴”,和真实客户沟通,最后还要做全英文的presentation。 “那段时间真的要忙疯了,但也超级有成就感,感觉自己不是在纸上谈兵,而是在做一件真正有价值的事。”
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城大非常普遍。数据不会说谎,根据学校官方公布的信息,城大超过80%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且多数毕业于世界知名学府。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前沿的行业洞察和国际化视野。
当然,学习压力也不小。一位读数据科学专业的学弟吐槽:“别以为澳门节奏慢,学习就轻松。我们专业的编程作业一个接一个,还要看全英文的教材和文献,赶due的时候,图书馆通宵是家常便饭。” 他说,这里的学习更看重自主性,老师会给你方向,但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去研究。混日子的想法,在这里是行不通的。
校园生活:“麻雀虽小”,但温馨感拉满
聊完成绩,我们来看看生活。澳门城市大学的校园,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精致”。它不像内地很多大学那样有广阔的校区,主校区坐落在氹仔,面积确实不大,可能你骑个共享单车十分钟就能逛完。
“刚来的时候觉得有点小,后来发现,小也有小的好处。”一位大二的学妹分享道。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楼都在步行范围内。早上八点的课,你七点四十起床都绰绰有余。下课后去食堂吃个饭,回宿舍放个东西,再去图书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完全没有通勤的烦恼。这种“近”带来的,是一种亲密的社区感。你很容易在食堂、在电梯里碰到同一节课的同学,或者不同专业的老师,大家点头微笑,感觉整个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
宿舍条件怎么样?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城大的宿舍楼被戏称为“白金汉宫”(The Buckingham),听名字就感觉不一般。大部分是四人间,有独立卫浴,空调、书桌、衣柜等设施齐全。价格方面,一个学年的住宿费大约在2.6万至4万澳门币之间,对比在外面租房,性价比还是相当高的。不过宿位紧张,尤其是本科新生,需要尽早申请。
图书馆是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虽然整体面积不大,但藏书量和电子资源都很丰富。学生可以通过“澳门高校图书馆联盟”共享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图书资源。最重要的是,学习氛围特别好,无论是靠窗的景观位还是安静的自习区,总能找到一个让你安心“充电”的角落。
当然,“小”也有一些弊端。比如,体育设施相对有限,只有一个标准篮球场和一些健身房设施,想踢大场足球或者在标准跑道上跑步,可能需要去校外的市政体育场。但换个角度想,这也鼓励了学生走出校园,去探索整个澳门。
真金白银:在澳门读书,到底要花多少钱?
聊情怀,也要聊现实。留学嘛,成本是绕不开的话题。在澳门读书,性价比到底高不高?我们来算一笔账。
学费: 这是最大头。以2024/2025学年为例,城大本科学费大约是每年9.5万港币(约等于9.8万澳门币),硕士课程学费根据专业不同,总费用在11万到20多万港币不等。这个价格,和香港动辄15万港币以上的本科学费,以及英美澳每年三四十万人民币的开销相比,优势非常明显。你用一个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了一个国际化的教育环境。
住宿费: 如前所述,校内宿舍一年约2.6万至4万澳门币。如果选择校外租房,成本会高出不少。氹仔是学生租房的热门区域,一个单间的月租金普遍在4000-6000澳门币,如果想租一整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月租金可能要12000澳门币以上。很多学生会选择和同学合租,分摊下来每人每月也要4000澳门币左右。所以,能申请到宿舍,绝对是省钱的最佳方式。
生活费: 澳门的物价,尤其是餐饮,比内地一线城市要高一些。
- 吃饭:在学校食堂吃,一顿饭大约30-50澳门币,有饭有菜有汤,营养均衡。如果到校外的餐厅,一碗面或一份快餐大概是50-80澳门币。想吃得好一点,比如去官也街吃顿葡国菜,人均就要200澳门币以上了。很多学生会选择食堂和自己做饭结合,这样能有效控制开销。
- 交通:澳门很小,交通主要靠巴士和轻轨。学生办理“澳门通”卡有优惠,坐公交每次只要1.5澳门币。很多时候,从学校去附近的超市、商场,步行完全可以搞定。
- 其他开销:通讯、购物、娱乐等,这部分就因人而异了。
综合算下来,一个比较节俭的学生,如果住校,每月的总生活花费(不含学费)可以控制在3000-4000澳门币。如果经常在外面吃饭、社交活动多,那么5000-6000澳门币也是正常的。总体来说,在澳门留学的总成本,大约是去英美澳等主流国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对于预算有限但又渴望体验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非常务实的选择。
课余生活:左手烟火人间,右手璀璨繁华
如果在城大读书,你的生活绝不仅仅局限于那个“小而美”的校园。整个澳门,都是你的后花园。
从城大校园出发,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达氹仔旧城区,也就是著名的“官也街”。这里是澳门最具风情的地方之一。葡式碎石路、鹅黄色的南欧建筑、空气中弥漫着的花生糖和杏仁饼的香气……上一秒你还在为小组作业头秃,下一秒就能在这里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治愈。找一家小店,点一份猪扒包,配一杯冻奶茶,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你会感觉生活节奏瞬间慢了下来。
一位来自北方的学长说,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文化碰撞感。“我们学校对面就是金光大道,威尼斯人、伦敦人那些酒店的灯光晚上亮得像白昼。但只要我拐个弯,走进氹仔的巷子里,就能看到当地阿叔阿婆在榕树下聊天,路边的土地庙里香火缭绕。这种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奇妙融合,每天都在上演,太酷了。”
对于“吃货”来说,澳门简直是天堂。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创意城市美食之都”。从米其林星级餐厅到街边小吃,应有尽有。除了大家熟知的葡式蛋挞、水蟹粥,还有很多隐藏在居民区里的宝藏美食店,等着你去发掘。每个在城大待过一段时间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一份“私藏美食地图”。
周末和假期,活动也很丰富。你可以去澳门半岛,穿梭于大三巴牌坊、议事亭前地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之间,感受历史的厚重。也可以坐上公交车,去到最南端的路环岛,那里有安静的黑沙海滩和文艺的渔村,是远离喧嚣的好去处。更不用说,澳门每年还有格兰披治大赛车、国际音乐节、烟花节等各种盛事。珠海就在隔壁,过个关就能享受内地的便利和美食,去香港也只是一小时船程的事。
在这里,你永远不会觉得无聊。这座小城,总有新的惊喜等着你。
过来人的“吐槽”:那些真实的苦与乐
说了这么多优点,我们也要客观地看看,在城大读书可能会遇到的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完美的,提前了解这些“苦”,能帮助你更好地做决定。
身份认同的过渡期:澳门是一个特别行政区,虽然和内地文化同源,但在制度、生活习惯上还是有差异。比如这里通用繁体字,官方语言除了中文还有葡萄牙语,日常交流中粤语是主流。刚开始,你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办理各种证件、银行卡、电话卡,流程也会和内地有所不同,需要多点耐心。
求职的现实考量:城大的学历在澳门和粤港澳大湾区内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很多毕业生都进入了酒店、会展、金融等行业。但如果想回到内地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或国企岗位,它的名气可能不如985/211院校响亮。这是一个需要你提前规划和权衡的现实问题。不过,城大提供的国际化背景和英语能力,在某些外企或需要跨文化交流的岗位上,会成为你的加分项。
娱乐生活的“单一”:一位学姐开玩笑说:“澳门的娱乐,除了‘逛吃’就是‘博彩’,而后者和我们学生无关。” 确实,相比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澳门的文化生活,比如Livehouse、话剧、艺术展等,选择会相对少一些。如果你是一个极度需要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人,可能会觉得有些单调。
这些“苦”,其实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它教会你如何独立解决问题,如何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的乐趣。这些经历,远比课本上的知识更加宝贵。
所以,回到最初那个学妹的问题:澳门城市大学,到底值不值得去?
别急着下结论。问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是不是一个对探索多元文化充满好奇的人?你是不是更看重实际的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而不是一纸虚名?你能不能接受一个不大但很温馨的校园,并乐于把整个城市当作你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么,这里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留学从来不是一场简单的“择校”,它更像是一场双向的奔赴。你选择了一座城市,一种生活,同时,它们也在塑造着你。
最好的建议,永远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去感受的。有机会的话,亲自来澳门走一走,看看城大的校园,和这里的学生聊聊天。你的心,会告诉你最真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