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CEO预定!港浸会创业营销有多强?

puppy

还在纠结来香港读商科,怕学到的都是过时理论?那快来看看港浸会的创业营销硕士吧!这个宝藏专业简直是为未来的商业领袖量身定做的。它不玩虚的,直接带你上手做项目,从市场调研、品牌定位到数字营销,全程实战演练。更酷的是,你能接触到香港顶尖的创业资源和人脉圈,还有业界大佬当你的导师。这里不只是教你知识,更是帮你把脑子里的好点子变成真金白银。想知道学长学姐们都创立了哪些酷炫的公司吗?快点进来一探究竟!

港浸会创业营销硕士 (MScEGM) 核心亮点速览
告别纸上谈兵:课程核心就是实战项目,从0到1打造一个真实商业计划,所学即所用。
顶级人脉圈:对接香港科学园、数码港资源,导师团全是VC投资人、成功企业家和跨国公司高管。
真金白银支持:学校提供创业孵化器、种子基金(比如TSSSU计划,最高百万港币),帮你把idea变现。
职业路径超广:不只培养老板,更是培养企业需要的“增长黑客”,无论进大厂还是创业,都极具竞争力。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专门帮大家扒一扒留学圈那些事儿的小编。

上周和一位刚刚毕业回国的朋友小林吃饭,他吐槽说,自己当初花了上百万读了个商科硕士,回国后进了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结果发现,课堂上学的那些经典营销模型、波特五力分析,在老板每天追着要的“用户增长”和“ROI”面前,好像有点力不从心。他开玩笑说:“我感觉我学了一身屠龙技,结果市场上根本没有龙,全是需要用弹弓打的麻雀。”

这个场景是不是有点扎心?咱们留学生,漂洋过海,不就是为了学点真本事,好在未来的职场上大展拳脚吗?如果学到的东西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和真实商业世界脱节,那这笔投资的回报率可就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

尤其是在香港这个商业节奏快到飞起的地方,市场瞬息万变。今天还在流行的“私域流量”,明天可能就被“AI直播”颠覆了。所以,如果你还在纠结来香港读商科,担心自己变成小林那样的“理论派”,那今天我必须给你安利一个宝藏专业——香港浸会大学的创业与环球营销硕士(MSc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Global Marketing,简称MScEGM)。

别被它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名字吓到,这个专业简直就是为未来的商业领袖、创业家、以及想在公司里搞点事情的“内部创业者”量身定做的。它不玩虚的,核心思想就一个: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哦不,是 show me the business plan and the profit!

准备好了吗?咱们今天就来深度扒一扒,这个号称“未来CEO预定”的专业,到底有多强!

告别象牙塔,这专业主打一个“实战”

咱们先来说说课程。很多商科硕士的课程表,打开一看,全是各种“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理论”“战略分析框架”。学的时候感觉自己运筹帷幄,能指点江山,可一到实际工作中,就发现这些理论和现实之间隔着一条马里亚纳海沟。

港浸会的MScEGM从根上就想解决这个问题。它的课程设计,更像一个创业训练营,而不是一个传统的研究生课堂。你在这里上的课,比如《创意与商业创新》、《新创企业融资》、《数字营销战略》和《环球市场营销》,每一门课都带着强烈的“动手”属性。

举个例子,在《新创企业创建》这门课上,教授不会花一整个学期跟你讲什么是商业模式画布。他会直接把你们分成小组,要求你们在学期末交出一个完整的、可以拿去见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Business Plan)。从市场痛点分析、产品原型设计、目标用户画像,到财务预测、股权结构设计,你都得自己亲手做出来。你的期末考试,可能就是一场面对由真实投资人和企业家组成的评委团的路演(Pitching)。

这种感觉就像什么?就像你不是在学游泳理论,而是直接被“扔”进了泳池,旁边有教练指导,但你必须自己扑腾着学会换气和前进。过程可能很呛水,但一旦学会了,那就是一辈子忘不掉的真本事。

我认识的一位学姐,她的小组当时做的项目是一个针对Z世代的环保快时尚租赁平台。她们不仅做了几百份问卷调查,还真的用Shopify搭了个MVP(最小可行产品)网站出来,跑了小范围的社交媒体广告测试。虽然最后项目没有真的商业化,但她说,那一个学期的收获,比她本科四年学的理论加起来都多。她后来成功进入了一家顶尖快消公司的市场部,面试官对她这段“从0到1”的实战经历非常感兴趣。

这就是MScEGM的第一个核心魅力:它强迫你跳出舒适区,用做项目的方式学习,把知识内化成能力。你在这里拿到的,不只是一张文凭,更是一套可以直接上手解决商业问题的“工具箱”。

你的圈子,就是你的身价

在商界,有句话叫“Your network is your net worth”(你的网络就是你的净值)。这句话在香港这个极度看重人脉和资源的城市,体现得淋漓尽致。选择一个专业,不只是选择课程,更是选择一个生态圈。

港浸会的MScEGM项目,就把你直接“植入”了香港乃至大湾区最活跃的创投生态圈里。香港是什么地方?根据香港投资推广署(InvestHK)2023年的调查报告,香港的初创公司数量已经超过4250家,涵盖金融科技、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多个热门领域。这里是连接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全球的资本、人才和创意都在这里交汇。

读这个专业,意味着你不再是这个庞大生态圈的旁观者。学校会请来谁给你上课?可能今天来分享的是一位刚刚完成B轮融资的90后CEO,明天来做客座教授的是某家风险投资基金(VC)的合伙人。他们带来的不是教科书上的陈年案例,而是正在市场上发生的、热气腾腾的实战经验和行业洞察。

更重要的是,学校与香港两大创新旗舰基地——香港科学园(HKSTP)和数码港(Cyberport)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有机会参与到这些机构举办的各种创业比赛、孵化项目和交流活动中。你的课程项目,如果足够优秀,可以直接被推荐到这些平台,获得专业的指导和资源对接。这可比你自己海投简历、参加各种不靠谱的创业沙龙要高效得多。

一位毕业生分享过他的经历。他当时对AI医疗影像领域很感兴趣,通过学校创业与创新中心(EIC)的牵线,他认识了一位正在香港科学园做研究的博士。两人一拍即合,毕业后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Gense Technologies的公司,专注于研发便携式的诊断成像设备。这家公司后来获得了包括香港政府基金在内的多轮投资,估值上亿。他说:“如果没有在浸会搭建的这个平台,我可能永远都只是一个对创业有想法的学生,而不可能真的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和第一笔启动资金。”

你的同学,也同样是这个圈子里最宝贵的资源。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背景各异,有的是技术大牛,有的是设计高手,有的是营销奇才。在一次次的小组作业和头脑风暴中,你们建立的不仅是同学情谊,更是未来潜在的合伙人关系。今天睡在你上铺的兄弟,明天可能就是你公司的CTO。

从一个点子到一家公司,需要几步?

很多人都有过创业的念头,但99%的想法都死在了第一步:没钱,没资源,不知道怎么开始。这也是很多创业者面临的最大困境。一个好的创业教育,不应该只教你怎么想,更要教你怎么做,并且给你“扶上马,送一程”。

港浸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有一套完整的创业支持体系,就像一个“新手村大礼包”,专门帮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学校的创业与创新中心(EIC)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它提供的东西非常具体:

第一,空间和设备。EIC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免费的共享办公空间,让你不用一开始就背负高昂的租金压力。一些实验室和设备也可以申请使用,帮你完成产品原型的开发。

第二,指导和培训。中心会定期举办各种工作坊,主题涵盖股权分配、法律财务、专利申请、融资路演技巧等等,全是你创业路上一定会踩的坑,提前有人给你排雷。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钱!香港政府和大学层面有很多支持学生创业的基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TSSSU)。这是一个由政府创新科技署支持的项目,每年为每所大学提供高达1600万港币的资助。通过学校的筛选和推荐,优秀的初创团队每年最高可以获得150万港币的种子基金!这笔钱是资助,不是贷款,也不占股份,对于早期项目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近年来,浸大的学生和校友团队通过这个计划,诞生了不少亮眼的公司。除了前面提到的Gense Technologies,还有像ImBee这样的企业,它是一个全渠道即时通讯平台,帮助企业整合WhatsApp、WeChat等多个聊天工具,创始人就是浸大校友。这家公司在2022年完成了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客户遍布全球。还有做智能中药研究的、做环保新材料的、做AI教育的……这些鲜活的案例都在告诉你,在浸会,创业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条有路可循、有资源可依的实践路径。

所以,如果你脑子里有一个绝妙的点子,一直在纠结如何迈出第一步,那么MScEGM项目和它背后的这套支持体系,可能就是你需要的那个“启动按钮”。

等等,我不想创业,这专业适合我吗?

聊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学会问:“小编,你说了这么多都是关于创业的。可我没想过当老板,我就想毕业后去一家大公司,安安稳稳做个打工人,这个专业还适合我吗?”

问得好!这恰恰是这个专业另一个被低估的优势。答案是:非常适合!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商业环境,即使是像宝洁、欧莱雅、腾讯、阿里这样的巨头,也极度渴望一种人才——拥有“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员工,我们通常称之为“内部创业者”(Intrapreneur)。

大公司最怕的是什么?是组织僵化,是创新停滞,是被某个不知名的小公司颠覆。所以,它们需要那些不把自己当成螺丝钉,而是能像创始人一样思考的人。这种人能够主动发现业务中的新机会,敢于负责一个新产品从0到1的孵化,精通市场调研、用户增长和项目管理,能用有限的预算撬动最大的市场回报。

你看,这些能力是不是和MScEGM课程里教的东西一模一样?

你在这个项目里学到的,不仅仅是创业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增长思维”和“产品思维”。你会被训练得对市场机会极度敏感,懂得如何快速验证一个想法,如何用数据驱动决策,如何向老板和同事“推销”你的项目。这些软技能,在任何一家公司的市场部、产品部、战略部或新业务部,都是极其抢手的核心竞争力。

从MScEGM毕业的学生,就业出路非常广。根据学校的就业数据和校友的领英档案,除了自己创业,很多人都进入了顶尖的跨国公司和本土龙头企业。比如,有人去了欧莱雅做品牌管理,负责一个新系列的上市推广;有人去了汇丰银行的数字创新部门,探索金融科技的新玩法;还有人去了字节跳动,负责一个新APP的海外市场增长。他们的共同点是,都能在庞大的组织内部,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像一个创业者一样去战斗。

所以,即使你不想成为下一个马云,但你想成为团队里那个最有想法、最能搞定事、升职最快的人,这个专业教给你的“屠龙技”,绝对能让你在职场这个“江湖”里游刃有余。

好了,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对港浸会这个创业营销硕士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立体的了解。

选择读研,本质上是一场投资,投资你的时间、金钱和机会成本。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总建议大家问自己一个最朴素的问题:一年后,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满腹经纶、但聊起天来全是模型和理论的“学者”,那或许有其他更合适的选择。但如果你渴望成为一个能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行动家”,一个懂得如何从混乱中找到秩序、从0到1创造价值的“操盘手”,无论将来是自己当老板,还是在一家大公司里乘风破浪。

那么,别犹豫了。去这个离市场炮火最近的地方,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吧。未来的商业世界,永远属于那些敢于动手、敢于试错、敢于创造的人。说不定,下一个改变世界的酷炫公司,创始人就是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5738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