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第一步:SAT和ACT到底怎么选?

puppy

正在为SAT和ACT怎么选而头疼?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这两个考试就像留学申请路上的第一个岔路口,选错了方向,后面好几个月的备考努力都可能事倍功半。其实,选择没那么复杂。这篇文章不会跟你讲一堆官方套话,而是用大白话帮你彻底掰扯清楚:新版机考SAT和传统ACT到底有啥不一样?那个传说中的ACT科学部分,是不是理科“学渣”的噩梦?更重要的是,我们会告诉你一个超实用的方法,让你根据自己的强项和学习习惯,快速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个。别再凭感觉瞎蒙啦,进来看看,帮你把备考的每分力气都花在刀刃上!

新版机考SAT vs. ACT 核心区别速览
对比维度 新版机考 SAT (Digital SAT) ACT
考试形式 全程机考,自适应考试(第二个模块难度取决于第一个模块表现) 大部分国际考场为机考,北美仍提供纸笔考试,非自适应
考试时长 约 2 小时 14 分钟 约 2 小时 55 分钟 (不含写作)
考试结构 2个部分:
1. 阅读与文法 (2个模块)
2. 数学 (2个模块)
4个部分 (+可选写作):
1. 英语
2. 数学
3. 阅读
4. 科学
时间压力 相对宽松。平均每道题有更多思考时间 (约 1.2 分钟/题) 非常紧张。平均每道题时间极短 (约 49 秒/题)
阅读部分 短篇阅读,每篇只对应一道题。文章体裁多样,包括诗歌。 长篇阅读,每篇对应十道题。四种固定文章类型。
数学部分 全程可使用计算器 (系统内嵌 Desmos)。题目更侧重数据分析和应用。 全程可使用计算器。知识点更广,包含矩阵、对数等。
科学部分 无独立科学部分,科学图表题融入在阅读和数学中。 有独立的科学部分,考察图表分析、数据解读和实验逻辑推理。
出分速度 快,几天内出分。 相对较慢,通常需要 2-4 周。

哈喽,各位在留学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欢迎来到 lxs.net,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门帮大家排雷扫坑的小编。

今天想跟大家聊个“老掉牙”但又无比重要的话题:SAT 和 ACT,到底怎么选?

先给你们讲个真实的故事。去年我认识一个学妹,叫 Emily。她是个典型的“乖乖女”学霸,高一结束的暑假,没多想就报了市面上最火的 SAT 培训班。为啥?因为她身边的同学、学长学姐,几乎所有人都去考 SAT。她觉得,随大流总不会错吧。

结果呢?Emily 扎扎实实地刷了半年题,每天背长难词,啃那些看得人头大的历史文献长阅读。第一次模考 1350,第二次 1380,第三次……还是在 1400 分左右徘徊。她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泥潭,越用力越往下陷。尤其是阅读部分,每次都做不完,感觉时间像被偷走了一样。她开始怀疑人生:“我是不是太笨了?根本不适合留学?”

后来,她的申请顾问看不下去了,让她“换换脑子”,去做一套 ACT 的官方模拟题。Emily 当时一百个不情愿,觉得这不就是浪费时间吗?但还是硬着头皮做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她第一次裸考 ACT,换算成 SAT 分数,竟然有 1450 分!她自己都惊了。她说:“ACT 的文章虽然读起来也快,但逻辑特别直接,题目问啥就是啥,不像 SAT 那样绕来绕去。而且那个科学部分,根本不是考物理化学,就是在考读图表嘛,我感觉像在做大家来找茬,还挺有意思的。”

后来,Emily 果断放弃 SAT,专心备考 ACT 两个月,首考就拿到了 34 分(相当于 SAT 1500+)。

Emily 的故事不是个例。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同学在这个岔路口凭感觉、随大流,结果白白浪费了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宝贵备考时间。选对考试,不亚于选对跑道。选对了,你是在自己的优势项目上冲刺;选错了,你可能是在用自己不擅长的方式,去跟别人比拼他们最拿手的东西,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不跟你扯那些“两个考试都被所有美国大学接受”之类的官方废话。我们就用大白话,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两个考试掰开揉碎了,让你看看到底哪个才是你的“本命”。

机考SAT:改头换面后,它还是你认识的那个“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吗?

首先说说 SAT。自从 2023 年国际考场全面改革为机考(Digital SAT)之后,它已经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老古董”了。如果你还拿着三年前的备考经验去准备,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三个字:短、快、准。

“短”:考试时间大大缩短。

以前的纸笔 SAT 加上休息时间,差不多要耗掉你一个上午。现在的机考 SAT,总时长只有 2 小时 14 分钟。这是什么概念?比一场电影还短!这对那些注意力难集中的同学来说,绝对是天大的福音。再也不用担心考到最后脑子变成一团浆糊了。

“快”:阅读和文法部分彻底变脸。

还记得以前 SAT 被人诟病最多的长阅读吗?一篇长达 700-800 词的文章,读得你眼花缭乱,后面还跟着 10-11 个让你怀疑人生的难题。现在,这种模式彻底消失了!机考 SAT 的阅读文法部分,变成了“一篇短文 + 一道题”的模式。每段文字就那么几行,读完直接做题,做完就翻篇,绝不拖泥带น้ำ。这大大降低了对考生长时间专注力和记忆力的要求。

比如,之前有个学生跟我抱怨,他每次做老 SAT 阅读,读到后面就忘了前面讲了啥,人物关系、观点态度全搞混。但换成机考 SAT 模式后,他感觉“整个世界都清爽了”,因为只需要聚焦眼前这个小段落,负担小了很多。

“准”:自适应考试,为你“量身定制”难度。

这是机考 SAT 最核心的技术变革。整个考试分成两个模块(Module)。你在第一个模块的表现,会直接决定你进入的第二个模块是简单、中等还是困难模式。这意味着,系统会根据你的水平,给你推送最适合你的题目。

这对学霸来说,是冲击高分的机会,因为他们会在第二个模块遇到更有挑战性的题目,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天花板。根据 College Board 公布的数据,想要拿到数学 700 分以上,通常意味着你在第一个模块的 22 道题里最多只能错 1-2 道,才能进入高分区的第二个模块。这对基础不那么扎实的同学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因为你不会被一堆远超你能力的难题打击到信心崩溃。

还有个超级利好:数学全程都能用计算器!

以前 SAT 数学还有个“不许用计算器”的部分,让很多计算能力弱的同学头疼。现在,机考 SAT 的两个数学模块全程都可以使用计算器。更棒的是,考试系统里直接内嵌了一个超好用的科学计算器——Desmos。这个神器不仅能做基本运算,还能画函数图像,解方程。对于很多复杂的函数题,你甚至可以直接画图看交点,答案一目了然。这简直是把数学从计算测试,变成了真正的逻辑和应用能力测试。

总的来说,新版机考 SAT 对那些阅读耐力一般、但逻辑思维和信息提炼能力强的同学更友好了。它不再强调“死记硬背”和“长时间煎熬”,而是更看重你在短时间内精准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ACT:那个传说中的“快节奏选手”和“理科生天堂”?

聊完了“变脸”的 SAT,我们再来看看几十年如一日、稳定输出的 ACT。很多人对 ACT 有两个刻板印象:一是快到飞起,二是理科生的主场,因为有个“科学”部分。

这两个印象对,但也不全对。

先说“快”。这一点,千真万确。

ACT 的时间压力是出了名的。我们来看一组恐怖的数据:

  • 英语部分:75 道题,45 分钟。平均每道题 36 秒。

  • 数学部分:60 道题,60 分钟。平均每道题 1 分钟。

  • 阅读部分:40 道题,35 分钟。平均每道题 52.5 秒。

  • 科学部分:40 道题,35 分钟。平均每道题 52.5 秒。

36 秒做一道英语题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你扫一眼题干,定位到原文,就得马上做出判断,几乎没有犹豫的时间。阅读和科学也是,你必须练就“一目十行”的功夫,快速抓取关键信息,否则根本做不完。

所以,ACT 非常适合那些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做题从不纠结的“快枪手”。如果你平时做作业就磨磨蹭蹭,一道题能想半天,那 ACT 的节奏可能会让你崩溃。我有个学生,知识点掌握得特别扎实,SAT 数学能考满分,但第一次做 ACT 阅读,35 分钟只做完了三篇文章,最后一整篇连看都没看,心态直接崩了。

再来说说那个让人闻风丧胆的“科学”部分。

很多文科生或者物理化学生物没学好的同学,一听到“科学”两个字就直接给 ACT 判了死刑。但我想告诉你,这可能是你对 ACT 最大的误解!

ACT 的科学(Science Reasoning)部分,本质上不是在考你具体的科学知识。你不需要记得化学元素周期表,也不需要会背牛顿三定律。它真正考察的,是你的信息解读能力。说白了,就是“带着问题去图表里找答案”。

整个科学部分通常有 6-7 篇文章,每篇都配着大量的表格、曲线图、柱状图。题目会问你:“根据图 1,当温度为 20 摄氏度时,物质 A 的溶解度是多少?” 或者 “比较实验 1 和实验 3,唯一的变量是什么?”

看到了吗?这根本不需要你动用高中知识储备,只需要你眼疾手快,能看懂图表的横纵坐标,能比较不同实验的数据就行了。它更像是一种“科学逻辑下的阅读理解测试”。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很多艺术生或者文科生,在科学部分拿的分数甚至比理科生还高。为什么?因为理科生看到熟悉的实验背景,总想用自己的知识去解答,反而容易想多,掉进陷阱。而文科生反正啥也不知道,就老老实实地在图表里找信息,反而做得又快又对。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科学”两个字就害怕 ACT。只要你逻辑清晰,不怵读图,它对你来说可能反而是个提分项。

另外,ACT 的数学部分,知识点覆盖面比 SAT 更广一些。它会涉及到一些 SAT 不怎么考的知识,比如矩阵、三角函数、对数等。但题目的深度和“绕弯”程度通常不如 SAT。如果你数学基础比较全面,喜欢直来直去的题目,ACT 数学可能会让你感觉更舒服。

终极问题:我到底该怎么选?

好了,分析了这么多,现在到了最关键的环节:你,到底适合哪一个?

别再听别人说“理科生考 ACT,文科生考 SAT”这种过时的鬼话了。也别因为你的好朋友报了哪个你就跟着报。选择考试,就像选鞋子,合不合脚,只有你自己知道。这里给你一个最简单、最粗暴、也最有效的方法,三步走:

第一步:找两套完整的官方模拟题。

记住,一定要是官方的!College Board 官网有免费的 Digital SAT 模拟题(Bluebook App),ACT 官网(act.org)也有免费的模拟题。不要用市面上那些培训机构自己编的题,因为它们的难度、出题思路和官方考试可能有很大出入,会严重误导你的判断。

第二步:在两个周末,严格模拟考试。

找两个不被打扰的上午,定好闹钟,关掉手机,完全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和时间。这个周末考 SAT,下个周末考 ACT。一定要完整地做完,包括每个部分的休息时间,都要严格遵守。

第三步:别光看分,要用心感受!

做完题,对完答案,算出分数。但这只是第一层。更重要的是,你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 体感如何? 考哪一个让你感觉更“身心俱疲”?是 SAT 那种需要深度思考的累,还是 ACT 那种被时间追着跑的累?哪种累你更能接受?

  • 时间分配? 哪个考试你做不完的部分更多?是 SAT 的数学题干太长读不懂,还是 ACT 的阅读文章来不及看完?找到你的时间瓶颈在哪里。

  • 题目风格? 你更喜欢 SAT 那种有点绕、需要你多想一步的题目,还是 ACT 那种直接、干脆、考察快速反应的题目?

  • 错误类型? 分析你做错的题。是因为粗心?是知识点不会?还是因为时间太紧迫,胡乱猜的?两种考试你的错误类型是否不同?比如,你可能在 SAT 上错的都是词汇题,而在 ACT 上错的都是因为没时间而放弃的题目。

  • 那个“科学”部分到底怎么样? 亲身体验一下,你就会发现它到底是不是你的噩梦。也许你会惊喜地发现,这部分比你想象的简单多了。

把这些感受和你的模考分数结合起来,答案就会非常清晰了。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 SAT 模考换算分是 1400,ACT 换算分是 1420,分数差别不大。但是,你感觉考 ACT 的时候全程神经紧绷,心脏都要跳出来了,而考 SAT 的时候虽然有些题目要想一下,但整体节奏很舒服。那么,你可能更适合 SAT,因为备考的过程会更顺心,提升空间也更大。

反之,如果你的分数差不多,但你觉得 SAT 的短篇阅读让你抓不住重点,信息太零碎,而 ACT 的长文章结构清晰,读起来反而更过瘾,那你显然是“ACT 型选手”。

记住,美国大学招生官对这两个考试一视同仁。根据美国高校招生咨询协会(NACAC)的最新报告,超过 98% 的大学表示,在 SAT 和 ACT 之间没有任何偏好。他们只想看到一个能反映你学术实力的、有竞争力的分数。你的任务,就是找到那个能让你最轻松、最舒服地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

留学申请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选择标化考试,就是你为这场比赛选择跑鞋的第一步。这双鞋不一定要最贵、最有名,但一定要最合你的脚。别再犹豫和纠结了,也别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花一个周末的时间,去做个测试,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这个决定,可能会让你接下来的备考之路,事半功倍。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778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