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斯塔玛新生高频踩坑预警 |
---|
租房押金:别用现金交押金,一定索要收据,最好通过银行转账并备注“Security Deposit”。 |
银行账户:不要直奔市中心最大的那家银行,他们的学生账户可能有隐藏的月费。 |
手机套餐:机场办的卡通常又贵又慢,先用着应急,到市区后花半天时间研究“虚拟运营商”。 |
选课:Rate My Professors 上的高分不代表“好过”,有些教授只是“人好”,但给分巨严格。 |
超市购物:别只逛西人超市,学校北边的亚洲超市才是你的“灵魂补给站”。 |
还记得我刚到维斯塔玛(Vestmar)的第二天吗?拖着两个28寸的行李箱,倒了14个小时的时差,我雄心壮志地走进了一家叫“Green Leaf Market”的超市。那感觉,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货架上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我一半都不认识,一盒小小的树莓卖到8美元,一瓶牛奶分全脂、2%、1%、脱脂……我当场就懵了。最后,在饥肠辘轆和选择困难症的双重夹击下,我买了一根硬得能当武器的法棍、一盒味道奇怪的火腿片和一瓶超贵的“有机”橙汁,花了快30刀,结果回公寓啃着法棍,心里拔凉拔凉的,第一次感觉留学原来这么难。
这个场景,是不是有点眼熟?官方的新生手册会告诉你去哪里办学生卡,怎么用图书馆,但它永远不会告诉你,哪家超市的螺蛳粉正在打折。所以,这篇指南诞生了。它不官方,不正经,但每一个字都是咱们留学生用真金白银和血泪换来的经验。我是你在lxs.net的老朋友,今天就带你抄近道,让你一天之内从“小萌新”变身维斯塔玛“老司机”。
吃饱喝足,革命才有本钱
别笑,在维斯塔玛,解决“吃”的问题是头等大事,它直接决定了你的幸福指数和钱包厚度。这里的超市江湖,水深着呢。
市中心那家光鲜亮丽的 Green Leaf Market,你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景点,进去感受一下中产阶级的生活气息,然后默默走出来。它家的有机沙拉确实新鲜,但一盒12刀的价格,也确实能让你心跳加速。咱们留学生,过日子得精打细算。
真正的性价比之王,是离学校大概15分钟公交车程的“MegaMart”。这家店就像国内的沃尔玛,巨大无比,啥都有。生活用品、学习文具、便宜的衣服,一站式搞定。记住一个数据:MegaMart自产品牌“Great Value”的牛奶,1加仑(约3.78升)售价3.5美元,而Green Leaf Market里最便宜的也要5.8美元,一个月下来光牛奶就能省不少钱。每周二,MegaMart还有学生折扣日,凭维斯塔玛大学(VU)学生卡全场额外9折(烟酒除外),简直是囤货的最佳时机。
当然,真正能慰藉你中国胃的,还得是亚洲超市。VU北门出去,坐7路公交车三站地,有一家叫“东方红超市(Red East Market)”的地方,那才是咱们的快乐老家。从老干妈、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螺霸王螺蛳粉,到速冻水饺、火锅底料、甚至还有新鲜的空心菜和豆苗,一进去那熟悉的味道,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价格也公道,我上次去,出前一丁的麻油味泡面5包装只要3.99刀,比MegaMart的日清拉面便宜了将近30%。很多同学刚来不知道,还傻傻地在亚马逊上高价买泡面,运费比面都贵!
搞定银行和电话卡,才能安心剁手
落地后的两件大事:办银行卡和手机卡。这两件事办不好,你就像断了网的电脑,寸步难行。
银行怎么选?学校迎新会合作的那家“National Bank of Vestmar”,看起来很方便,就在校园里有分行。但你仔细读读他们的条款,会发现学生账户虽然免月费,但每个月只有5次免费的ATM取款额度,超出后每次收费2.5美元。而且他们的国际电汇(爸妈给你打生活费)手续费高达45美元,每次都肉疼。
学长学姐们口口相传的宝藏银行,其实是“VU Credit Union”(维斯塔玛大学信用社)。它虽然名字听起来小,但专门服务学生和教职员工,政策特别友好。他们的学生支票账户完全免费,没有最低存款要求,ATM取款无限次免费。最关键的一点:接收国际电汇的手续费仅为15美元!光这一项,一年就能帮你省下几百刀。我有个朋友,第一年用的National Bank,年底一算账,光银行手续费就交了快200刀,后来果断换到了Credit Union。
再说手机卡。机场那些柜台,比如V-Mobile或者AT&T,别碰!他们给你办的都是最贵的预付费套餐,一个月50-60刀,流量还少得可怜。正确的做法是,先用国内手机卡的漫游功能撑几天,或者在便利店买张临时的Pay-as-you-go卡应急。
然后,花一个下午时间,上lxs.net的论坛或者Reddit的r/Vestmar板块,搜索“MVNO”。这是“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的缩写,他们租用大运营商(比如V-Mobile)的信号塔,但套餐价格便宜到惊人。像Minty Mobile、Visible这些,都是留学生圈里的神卡。举个例子,Minty Mobile目前有个套餐,一次性买一年的服务,平均下来每个月只要20美元,就能享受15GB的高速流量,信号用的还是V-Mobile的,完全没差。我室友之前用AT&T,每月65刀,后来换了Minty,信号一样好,一年省下超过500刀,一部新手机的钱都出来了。
租房这件大事,处处是“坑”
找个舒服的小窝,是留学幸福感的基石。但在维斯塔玛租房,跟玩“扫雷”游戏差不多,一不小心就炸了。
学校宿舍当然省心,但名额少,价格贵。一个学期(4个月)的单人间费用可能高达6000美元。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校外租房。找房源,除了学校官方的Off-Campus Housing网站,Facebook Marketplace和“Vestmar Chinese Students”群组是信息最快最全的地方。
看房时,别光看照片,一定要实地去看。照片上岁月静好,现实可能是墙角发霉、地毯陈旧。我一个学姐就吃过亏,在网上看中一套公寓,照片拍得像豪华酒店,结果搬进去才发现暖气是坏的,冬天冻得瑟瑟发抖。所以,去看房时,所有开关、水龙头、马桶、暖气、空调都要试一遍。
签合同是重中之重。维斯塔玛的租房合同通常都是标准格式,但有些房东会塞进去一些“霸王条款”。比如,有一条常见的:“Tenant is responsible for all minor repairs under $100.”(租客负责100美元以下的所有小型维修)。这看起来没什么,但灯泡坏了、水管堵了,每次都得你自己掏钱,一年下来也是不小的开销。看到这种条款,大胆地提出来,要求划掉或者修改。根据《维斯塔玛住宅租赁法案》第16条,房东有责任维护房屋的基本居住功能,这些费用本就不该由租客承担。
还有一个血泪教训:押金(Security Deposit)。法律规定,房东最多只能收相当于一个月房租的押金。交押金时,千万不要给现金!一定要通过银行转账或开支票,并清楚地备注“Security Deposit for [你的地址]”。这样万一以后有纠纷,你就有铁证。我一个朋友退租时,房东以“地毯有污渍”为由,想扣下他全部800美元的押金。幸好他当时是银行转账,并且有搬进去时拍的照片作证,最后通过学生法律援助服务(Student Legal Services)给房东发了封律师函,一周内押金全额退回。
选课如渡劫,教授是关键
GPA是留学生的命根子。一门课选得好不好,70%取决于教授。
“Rate My Professors”这个网站是你的第一道防线,但不能全信。上面的评分往往很极端,要么是拿了A的学生狂吹,要么是挂了科的学生怒骂。你需要学会分辨其中的信息。一个教授如果差评很多,且都集中在“Tough Grader”(给分严)和“Lots of Homework”(作业多)上,那你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个“隐藏killer”。
举个真实的例子,VU经济系的Dr. Peterson,在Rate My Professors上评分高达4.5/5,学生都说他讲课风趣幽默,像听脱口秀。但你不知道的是,他的“宏观经济学导论(ECON101)”这门课,期末考试只考3道大题,一道题算错,B就没了。过去三年,这门课的平均分只有C+,是名副其实的“GPA杀手”。
怎么获取更真实的情报?答案是:找学长学姐。开学前,多去参加学生会的迎新活动,或者在微信群里多问一句:“有谁上过Dr. Peterson的ECON101吗?求经验!”你得到的回复会比网站上那几句评论真实得多。比如,他们会告诉你,Dr. Peterson虽然考试难,但如果你每次都去他的Office Hour(办公时间)问问题,他会对你印象深刻,期末总分可能会酌情给你加几分。这些信息,是你在任何官方渠道都找不到的。
还有一个小技巧,VU的课程系统里,可以看到每门课的“Syllabus”(课程大纲)。在选课前,把你想选的几门课的大纲都下载下来,仔细对比。看看评分标准(Assignment、Midterm、Final各占多少比例)、作业量、以及有没有“Attendance”(出勤率)要求。有些教授的课,平时作业占40%,期末只占30%,对不擅长考试的同学就非常友好。而有些课,一次期末考试就占了总成绩的60%,那压力就太大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留学生活就像一场大型的“开放世界”游戏,没有固定的攻略。你刚来时的手足无措,我们都经历过。买错过东西、办错过卡、选错过课,这些都是“升级打怪”路上必经的“小副本”。
别怕犯错,也别怕开口问。你身边的每一个中国同学、每一个学长学姐,都是你最宝贵的资源库。在东方红超市排队结账时,不妨问问前面那个同学,他买的那个牌子的酱油好不好吃;在等公交车时,也可以和身边的人聊聊,哪个理发师剪男生头比较好。慢慢地,你就会建立起属于你自己的“维斯塔玛求生指南”,甚至有一天,你也能笑着给新来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你的“踩坑”经验了。
欢迎来到维斯塔玛,祝你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