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搞钱必读:学生合法打工全攻略

puppy

看着哗哗流走的英镑,是不是也想搞点副业回回血?但一想到复杂的签证规定、每周20小时的限制,还有申请NI号这些麻烦事,是不是又有点头大?别慌!这篇保姆级打工攻略就是你的救星。从怎么看懂BRP卡上的工作许可,到手把手教你申请NI号,再到盘点校内外哪些工作最适合学生、时薪多少、去哪儿找,我们都给你整理得明明白白。让你不踩坑、不走弯路,合法安心地把留学生活费赚回来,顺便还能get一份宝贵的实践经验!

打工前必看:核心要点速览
签证类型: 确保持有Student Visa(学生签证)或Tier 4 (General) student visa。你的BRP卡背面会明确写出工作许可条件。
工作时长: 学期中(Term time)每周最多20小时;官方假期(Vacation)可全职工作。请以学校官方日历为准。
工作限制: 禁止从事自雇(Self-employment)、开设公司、担任公司董事、从事职业运动员或演艺人员(除非是课程实习)。
NI申请: 找到工作前或后都可以申请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这是合法工作的必需品。拿到后必须提供给雇主。
合法合规: 务必与雇主签订正式合同,确保时薪不低于英国最低工资标准,并警惕“只收现金”的黑工陷阱。

刚来英国那会儿,我有个朋友叫Leo,在伦敦上学。有天晚上我们在Tesco买菜,他拿起一小块切德奶酪,看着£3.5的价格标签,叹了口气,又默默放了回去。他对我说:“你知道吗,我刚刚瞬间把这块奶酪换算成了人民币,感觉自己是在吃钱。”

这个场景,我相信每个留学生都懂。看着学费和房租的账单,再看看超市里啥啥都得乘以9点多的物价,钱包真的天天在“流血”。想出去吃顿好的,得算计;想买件新衣服,得犹豫;想去欧洲旅个游,更是得提前几个月开始“吃土”。

于是,“搞钱”这个念头,就像一颗种子,在每个留学生心里悄悄发芽。但一想到英国严格的法律法规,什么BRP卡上的小字、每周20小时的限制、还要申请个什么NI号……瞬间就觉得头大,热情被浇灭了一半。别慌,今天这篇超长待机的保姆级攻略,就是来帮你把这些问号一个个拉直的。咱们不讲官话,就用大白话聊聊,怎么在英国合法、安心、高效地搞钱,让你的留学生活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胖胖的钱包和闪闪发光的履历!

第一关:读懂你的“打工许可证”——BRP卡和签证规定

在你产生打工念头的瞬间,第一件事不是上求职网站,而是拿出你的BRP卡,翻到背面,仔仔细细看看上面写了什么。这张小小的卡片,就是你在英国的“身份证”,也是你的“打工许可证”。

通常,对于在英国就读本科或以上学位的学生,BRP卡背面会写着类似这样的话:“ Restricted work. 20 hrs p/w term time.” 或者 “Student work limit 20 hrs p/w during term-time.” 这句话就是你的“尚方宝剑”,也是你的“紧箍咒”。

怎么解读?很简单:

1. 学期期间(Term Time):每周最多工作20小时。

这个“周”是从周一到周日来计算的。注意,是“最多”20小时,哪怕你同时打两份工,比如在星巴克做15小时,在图书馆做10小时,加起来一共25小时,这就违法了!后果很严重,轻则罚款,重则可能影响续签甚至被遣返。英国移民局对这件事是零容忍的,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

2. 官方假期(Official Vacation):可以全职工作(Full-time)。

这里的“假期”指的是你学校校历上明确规定的假期,比如圣诞节、复活节和漫长的暑假。这时候,20小时的限制就解除了,你可以像正式员工一样每周工作35-40小时。这可是搞钱的黄金时期!比如,一个暑假3个月,按最低时薪工作,赚回大半年的生活费不是梦。

一个真实案例: 我认识一个在曼大学金融的学姐,她就利用暑假在伦敦找了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实习。每周工作40个小时,时薪£15。一个暑假下来,不仅赚了近£7000,还为自己的CV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找全职工作时,这段经历帮了大忙。

特别注意:

什么是学期中? 从你课程开始的第一天,到课程结束的最后一天,都算学期中。即使你这周没课,或者论文已经交了但学期还没正式结束,你依然要遵守20小时的规定。

什么工作不能做? 留学生签证有明确的“禁区”,比如不能自雇(Self-employment),也就是说你不能注册公司当老板,也不能作为独立的承包商(freelancer)接活。像开网店、做代购这种严格意义上也属于自雇,存在灰色地带,需要非常谨慎。此外,也不能从事职业运动员或演艺人员的工作(课程相关的实习除外)。

搞清楚这些规则,你就成功迈出了第一步。记住,在英国,合法合规永远是第一位的。

第二关:拿下你的“纳税身份证”——申请NI Number

搞懂了规则,下一步就是办手续。在英国,只要你工作(无论兼职还是全职),你就需要一个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简称NINO或NI号。它有点像国内的身份证号,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号码,用来记录你的国民保险(National Insurance)和税务情况。

没有NI号,你就没法合法地被雇佣和纳税。虽然有些雇主会让你先开始工作,再慢慢申请,但绝大多数正规公司都会要求你在入职时提供。所以,这事儿宜早不宜迟。

申请流程超简单,全程网上搞定:

第一步: 打开英国政府官网(GOV.UK),直接搜索“Apply for a National Insurance number”。找到那个官方链接点进去。

第二步: 网站会引导你填写一系列个人信息,包括你的姓名、生日、国籍、签证类型、在英国的住址等。一步步照着填就行,跟申请学校差不多。

第三步: 上传身份证明文件。你需要用手机拍下你的护照个人信息页和BRP卡的正反面。确保照片清晰、无反光。

第四步: 拍一张“持证自拍”。系统会要求你拿着护照,拍一张能看清你和护照信息的自拍照,用来验证是你本人在申请。

第五步: 提交申请,然后就是等待。申请提交后,你会收到一封带有申请参考号的确认邮件。务必保存好这个参考号,方便后续查询进度。

整个过程顺利的话,15分钟就能搞定。审批时间通常需要几周,有时会长达16周。但好消息是,你不需要等到拿到NI号才开始工作。只要你能向雇主证明你已经提交了申请(比如出示那封确认邮件),就可以先入职了。

我的亲身经历: 我当时是在找到一份咖啡店的工作后才申请的。店长人很好,告诉我:“没关系,你先把申请号给我,等你收到正式的NI号信件了再拿来更新就行。” 从申请到收到那封印有我NI号的信,我大概等了6周时间。期间工资照发,只是税和NI会按照一个临时的紧急税码(Emergency Tax Code)来扣,可能会多扣一点,但等NI号更新后,多扣的税会在下个月的工资里退还给你。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第三关:钱从哪儿来?校内外热门工作大盘点

万事俱备,只欠工作了!留学生能做的工作五花八门,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我们把它分成两大类:校内工作和校外工作。

校内工作:安全便捷的“舒适圈”

校内工作简直是为学生量身定做的,优点一大堆:离得近、时间灵活、环境单纯、时薪通常还不错。

1. 学生大使(Student Ambassador)

这是最受欢迎的校内工作之一。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学校开放日、校园参观等活动中,接待来访的学生和家长,分享你的学习生活经验。工作轻松有趣,还能锻炼口才和交际能力。

时薪水平: 通常在£11-£14之间。根据英国政府2024年4月1日起的规定,21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法定最低时薪(National Living Wage)是£11.44,校内工作的薪水普遍会高于这个标准。

去哪儿找: 密切关注学校官网的“Jobs”或“Careers Service”板块,以及学生会的招聘信息。通常在开学季和开放日前会有大量招聘。

真实案例: 在利兹大学读传媒的同学Sarah,就做了一年的学生大使。她说这份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公费社交”,认识了很多不同专业的朋友,而且排班非常灵活,可以根据自己的课表来选,完全不影响学习。

2. 图书馆/IT服务中心助理

如果你喜欢安静,或者对电脑技术有点了解,那这份工作就很适合你。图书馆助理主要是整理书籍、上架、在前台提供咨询服务。IT助理则是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基础的电脑问题,比如连不上校园Wi-Fi、打印机不会用等等。

时薪水平: 大约在£11.5 - £13每小时。

去哪儿找: 同样是学校的招聘官网,直接搜索“Library Assistant”或“IT Support”。

3. 餐饮/宿舍服务人员

学校食堂、咖啡厅、酒吧以及学生宿舍前台,也经常需要学生兼职。工作内容比较基础,但胜在岗位多,需求量大。

时薪水平: 基本就是法定最低时薪£11.44起步。

去哪儿找: 有些会发布在学校官网上,但更直接的方式是,走进你想工作的那个咖啡厅或宿舍前台,直接问经理:“Are you currently hiring?”

校外工作:融入当地社会的“练级场”

校外工作的选择更多,能让你真正接触到英国社会,是练习英语、了解当地文化的绝佳机会。

1. 零售业店员(Retail Assistant)

英国高街上遍布的服装店、超市、化妆品店、书店,都是招募兼职的热门场所。比如Zara, H&M, Primark, Tesco, Boots, Waterstones等等。工作内容主要是收银、整理货架、帮助顾客。这份工作对口语要求稍高,因为你需要和顾客大量交流。

时薪水平: 通常从£11.44起,一些品牌如Lidl, Aldi超市的起薪会更高,能达到£12以上。

去哪儿找: 最有效的方法是“扫街”。打印好你的CV,穿着得体,一家家店走进去,询问是否有职位空缺。此外,也可以在Indeed, Reed.co.uk等大型招聘网站上搜索“Part-time Retail”。

真实案例: 我一个朋友在爱丁堡的The Body Shop打工,她说公司福利很好,不仅有员工折扣,还能提前拿到新品试用。而且通过和各种各样的顾客聊天,她的苏格兰口音听力突飞猛进。

2. 餐饮服务员/咖啡师(Waiter/Waitress/Barista)

英国的餐饮业永远缺人。从连锁咖啡店Costa, Starbucks, Pret A Manger,到各种餐厅、酒吧,都有大量的兼职岗位。工作节奏快,可能需要长时间站立,但好处是排班灵活,而且在餐厅工作可能还会有小费(Tips)。

时薪水平: £11.44起,小费另算。在伦敦市中心的一些繁忙餐厅,小费收入可能相当可观。

去哪儿找: 同样是扫街+招聘网站。很多餐厅会直接在门口玻璃上贴“Staff Wanted”的招聘广告。

3. 中文家教/辅导老师

这是中国留学生的“种族天赋”了。很多当地家庭希望孩子学习中文,或者一些需要备考GCSE/A-Level中文科目的学生需要辅导。这份工作时间自由,报酬高,而且能传播中国文化。

时薪水平: 很高!通常在£20-£40每小时,取决于你的经验和教学水平。

去哪儿找: 可以在Gumtree, Tutorful等网站上发布自己的信息,也可以加入当地的华人社区论坛或微信群。当然,最好的方式是通过朋友介绍。

4. 市场/活动助理(Internship)

如果你的专业相关,可以尝试寻找一些付费的实习机会(Paid Internship)。这不仅是赚钱,更是为你未来的职业生涯铺路。很多大公司都有针对在校生的短期实习项目。

时薪水平: 差别很大,但通常会远高于最低工资,伦敦地区的实习时薪普遍在£15-£20。

去哪儿找: LinkedIn(领英)是找实习的绝对主力平台!此外,像RateMyPlacement, Milkround这类专门针对学生和毕业生的求职网站也非常好用。

第四关:搞懂你的钱袋子——工资、税和养老金

收到第一份工资单(Payslip)的时候,你可能会有点懵,上面一堆缩写和数字是什么意思?

1. 工资(Gross Pay vs. Net Pay)

Gross Pay 是你的税前总工资,也就是你的时薪乘以工作小时数。Net Pay 则是扣除税和国民保险后,你最终打到银行卡里的钱。

2. 个人所得税(Income Tax)

英国的税收制度是“超额累进”的,简单来说,赚得越多,交税越多。但政府给每个人都设了一个“免税额”(Personal Allowance)。在2024-2025财年,这个额度是£12,570

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你一整年的总收入不超过£12,570,你就一分钱的税都不用交!

我们来算一笔账:假设你学期中每周工作20小时,时薪£11.44,一年有39个学期周。你的学期总收入是 20 * 11.44 * 39 = £8923.2。暑假你全职工作10周,每周40小时,收入是 40 * 11.44 * 10 = £4576。这样一年总收入是£13499.2,超过了免税额。但只有超出的部分(£13499.2 - £12570 = £929.2)需要按20%的税率缴税,也就是交£185.84的税。对于大多数只在学期中打零工的同学来说,年收入很难超过这个免税额,所以基本不用担心交税问题。

3. 国民保险(National Insurance, NI)

这个有点像国内的“社保”。只要你的周薪超过一个门槛(2024-2025财年是£242),就要开始缴纳NI。它和你未来能否享受英国的一些社会福利(比如国家养老金)挂钩,虽然对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比较遥远,但这是法律规定。

4. 养老金(Pension)

根据法律,如果你的年龄在22岁以上,且年收入超过£10,000,你的雇主会自动把你加入一个养老金计划(Workplace Pension),从你的工资里扣一小部分钱存进去,同时雇主也要帮你存一部分。当然,你可以选择退出(Opt out),但一般建议保留,毕竟是雇主送的“福利”。

第五关:别踩坑!求职路上的红灯与绿灯

找工作虽然激动,但也得擦亮眼睛,保护好自己。

红灯——这些是陷阱,快跑!

  • 让你先交钱的工作: 任何以“培训费”、“保证金”、“背景调查费”等名义让你先付钱的,99.9%是骗子。
  • “只收现金”的工作: 俗称“打黑工”。这种工作不给你签合同,不通过银行发薪水,自然也不会为你纳税。虽然看起来好像能逃税,但你完全不受法律保护,老板可以随意克扣工资、解雇你,出了工伤也没人管。而且一旦被查到,对你的签证是致命打击。
  • 信息模糊的招聘广告: 如果一个招聘广告对公司信息、工作职责、薪资待遇都含糊其辞,也要提高警惕。

绿灯——这些是靠谱的标志!

  • 签订正式合同(Employment Contract): 正规工作都会有书面合同,清楚列明你的职位、工作时间、薪资、假期等。
  • 按时发放工资单(Payslip): 每次发工资,都应该收到一张详细的工资单。
  • 薪资不低于法定标准: 确保你的时薪符合或高于National Minimum Wage。

如果遇到劳务纠纷,不要慌。可以向学校的学生会(Student Union)求助,他们通常有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或者联系英国的公民咨询局(Citizens Advice),他们会为你提供专业的帮助。

说了这么多,其实在英国打工这件事,真的没那么可怕。它可能比你想象的要简单,也比你想象的更有意义。

赚回一张回国机票,买下那块你曾犹豫过的奶酪,这些固然很爽。但更重要的是,你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怎么写一份地道的英式CV,怎么在面试中自信地介绍自己;你会因为听懂了顾客的一句方言俚语而窃喜,会因为和同事们下班后去酒吧喝一杯而真正感觉融入了这里。

这份工作,赚来的不仅是英镑,更是一份独立、一份阅历,一份在未来回想起来会觉得“嘿,我当年还挺牛”的珍贵回忆。所以,别再犹豫了,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吧!你的英国搞钱之旅,现在才刚刚开始。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7552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