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温馨提示 |
---|
哈喽,未来的UofT萌新们!在看这篇“烧钱”清单前,先记住两个关键点:第一,加元汇率是会波动的,今天咱们按 1 加元 ≈ 5.3 人民币来算,但你交学费时记得看准实时汇率哦!第二,每个人的消费习惯天差地别,这份清单是个“平均值”参考,真正的开销还得看你自己怎么“作”。好啦,深呼吸,我们开始算账! |
“叮咚——”
深夜里,Leo的手机屏幕亮了,一封来自University of Toronto的邮件,标题是“Your Offer of Admission”。他几乎是从床上弹起来的,心脏狂跳,点开邮件,金色的“Congratulations!”映入眼帘。狂喜过后,他冷静下来,开始搜索一个他一直刻意回避的问题:“多伦多大学留学一年,到底要花多少钱?”
网页上跳出来的数字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学费6万多加币,住宿1万多,生活费……一个个零看得他眼花缭乱。兴奋感瞬间被一种巨大的焦虑冲淡了。他仿佛看到父母辛苦攒下的积蓄,像流水一样哗哗地往外淌。这学,还上得起吗?
相信每个拿到offer的小伙伴,都经历过Leo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时刻。别怕,今天学长(也就是我!)就带你把这笔账一笔一笔地算清楚,从最大头的学费,到一包薯片的价钱,我们都给它扒个底朝天。让你明明白白地知道,在多伦多这一年,你的钱都将“烧”在哪里。
学费:避不开的“吞金兽”
聊到留学费用,学费绝对是占了半壁江山的“巨无霸”。多大的学费,尤其是对国际生,那可是相当“给力”。而且,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费,差距还真不小。
咱们直接上数据。根据多大官网公布的2023-2024学年的信息,我们来看看几个热门专业国际生的学费大概是个什么水平:
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 Science)的同学们,比如学经济、社会学、心理学的,一年的学费大约在62,250加元左右。按照5.3的汇率,折合人民币大概是33万元。这还没完,你还得加上各种杂费(Ancillary Fees),比如学生服务费、校园建设费等等,又是差不多2000加元,加起来总共就是64,250加元,约等于34万人民币。
再看看工程学院(Faculty of Applied Science & Engineering)的“天之骄子”们。你们的学费就更高一档了,普遍在69,500加元上下。加上杂费,一年就是妥妥的71,500加币,换算过来就是37.9万人民币。是的,你没看错,光是学费,就快赶上一辆中档小汽车的价钱了。
商科的同学在哪里?著名的罗特曼商学院(Rotman Commerce)更是“烧钱”大户。大一新生的学费和文理学院差不多,但从大二开始,学费就会飙升。咱们就按大一的费用算,学费加杂费也在64,000加元左右,也就是34万人民币。但你要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真实案例来了。我的学妹Anna,去年入读了多大主校区的心理学专业。她收到学费单的时候,上面的数字是63,892.48加元。她开玩笑说:“看到小数点后两位,感觉学校算得真精细,一分钱都不想少收我的。”这笔钱,她家里提前半年就开始准备了。所以,各位同学和家长,对于学费这笔巨款,一定要提前规划,考虑汇率浮动,多准备一些预算总是没错的。
住宿:安身立命的“根据地”
解决了学费这个大头,下一个就是住宿了。在多伦多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找个落脚地可不便宜。主要选择无非是两种:住学校宿舍,或者在校外租房。
先说说住校。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住校绝对是首选。方便、安全,还能快速融入集体生活。多大的宿舍分布在各个学院(College)里,房型和价格也五花八门。比如,你可以选单人间、双人间,有的宿舍楼还带独立的卫生间。
价格方面,宿舍费通常是和Meal Plan(食堂饭票)绑定的。一个学年(8个月)的总费用,大概在14,000到19,000加元不等。咱们取个中间值,算16,500加元吧,折合人民币大约8.7万元。这笔钱包括了你的房租、水电网,以及在食堂吃饭的费用。
我的朋友Jessica大一就住在New College的Wilson Hall,她选的是一个单人间,配上最全的Meal Plan。她那一年的住宿加餐饮费总共是17,800加元。她说:“虽然贵,但是真的省心。下楼就是食堂,不用自己买菜做饭。而且宿舍活动特别多,认识了很多朋友。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食堂的饭吃久了真的会腻。”
接下来是校外租房,这是大多数大二及以上同学的选择。自由度高,而且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室友分摊,可能会比住宿舍便宜。但是,多伦多的房租市场,真的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叫“心跳加速”。
靠近多大主校区(St. George Campus)的区域,比如downtown核心区,一个Condo(公寓)里的单间,月租金普遍在1200到1800加元。如果你想自己租一个一室一厅,那每个月至少要准备2500加元以上。这还只是房租,电费、网费、租客保险,这些都得另外算。
咱们来算一笔账。小明和两个朋友在学校附近合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Condo,月租3800加元。他们三个人分摊,小明住的是小一点的卧室,每个月房租1200加元。网费每个月90加元,三个人分,一人30。电费每个月差不多60加元,一人20。这样算下来,小明一个月的基本居住成本是1250加元。一年12个月,就是15,000加元,折合人民币7.95万元。看起来比住宿舍便宜一点,但别忘了,这笔钱可不包括你吃饭的费用哦!而且第一次租房,你还需要置办家具、厨具,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伙食:填饱肚子的“幸福源泉”
解决了住的问题,就该聊聊“民以食为天”了。在多伦多,你是想顿顿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完全取决于你的钱包和你的厨艺。
如果你是像Jessica那样住校包餐的,那伙食费已经包含在住宿费里了,暂时不用太操心。但如果你是校外租房,那吃饭的开销就得好好算算了。
最省钱的方式,当然是自己做饭。多伦多的超市很多,有Loblaws、Metro这种本地连锁,也有No Frills、Food Basics这种平价超市,更有我们华人最爱的大统华(T&T)。如果你能坚持自己买菜做饭,控制得好,一个月伙食费大概可以在400到600加元之间。
学姐Sophia就是个厨艺小能手。她每周会去一次No Frills和唐人街的菜市场大采购,鸡肉、蔬菜、鸡蛋、牛奶,一周的食材大概花费100加元。她每个月的伙食费基本都控制在450加元以内,折合人民币2400元左右。她说:“自己做饭不仅省钱,还能吃到家乡的味道,是对‘中国胃’最好的慰藉。”
当然,总有懒得做饭或者想跟朋友出去改善伙食的时候。多伦多的餐饮消费可不低。在学校附近的Food Court吃一顿简餐,比如一份麻辣香锅或者日式拉面,加上税和小费,至少要18-20加元。想去一家像样的餐厅吃顿饭,人均没有40-50加元是下不来的。更别提奶茶了,一杯普普通通的珍珠奶茶,现在也要7-9加元。
我的朋友David,一个“厨房杀手”,基本告别了自己做饭。他每天不是点外卖就是下馆子。早餐一个三明治咖啡10加元,午餐在学校食堂20加元,晚餐点个外卖30加元。一天下来光吃饭就60加元,一个月就是1800加元,一年超过2万加元!这个数字,是不是有点吓人?所以,想省钱,还是乖乖学做几个拿手菜吧。
交通:穿梭在城市里的“腿”
多伦多的公共交通系统叫TTC(Toronto Transit Commission),包括地铁、公交和街车。对于住在downtown主校区附近的学生来说,最经济的交通方式就是——11路公交车(你的双腿)。因为学校、宿舍、超市、餐厅基本都在步行范围内。
但如果你住得比较远,或者要去城市的其他地方,TTC就是你的主要选择了。使用PRESTO交通卡,单次乘车是3.30加元,两小时内可以免费换乘。如果你每天都需要通勤,那买月票(Monthly Pass)会更划算。目前,给大专院校学生的月票价格是134加元。
要注意的是,多大主校区(UTSG)的学生目前没有统一的U-Pass(一种包含在学费里的交通通票),所以需要自己购买月票。而士嘉堡校区(UTSC)和密西沙加校区(UTM)的学生,学费里是包含了当地交通的U-Pass的,这一点要区分清楚。
一年12个月都买月票的话,交通费就是134 * 12 = 1608加元,折合人民币约8500元。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在天气好的时候骑车或者步行,省下这笔钱。
至于打车,Uber和Lyft在多伦多很方便,但价格不菲。从市中心打车到皮尔逊机场,不堵车的情况下大概要60-70加元。平时短途出行,起步价也在10加元以上。这只能作为应急选择,不能当成日常通勤方式。
“隐藏”费用:那些让你措手不及的开销
除了上面这些大头,还有很多零零散散的“隐藏”费用,它们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第一个是强制的医疗保险UHIP(University Health Insurance Plan)。作为国际生,这是你必须购买的。它能覆盖你在加拿大的基本医疗服务,比如看医生、去医院。2023-2024学年的费用是756加元/年。这笔钱会在你交学费的时候一并收取。
第二个是书本和学习资料费。加拿大的教材是出了名的贵,一本新书动辄一两百加元。一个学期选5门课,如果都买新书,可能要花掉近千加元。所以,省钱的办法是:去学校书店买二手书,或者在Facebook的学生群里找学长学姐买,再或者就是租书、用电子版。即便如此,一年下来,也得准备个800-1200加元的预算。
第三个是通讯费。手机套餐是必不可少的。加拿大的通讯运营商主要有三巨头Rogers, Bell, Telus,以及他们的子品牌Fido, Virgin, Koodo等。一般来说,一个包含10-20G流量的手机套餐,月费在50-70加元之间。一年下来就是600-840加元。
第四个是个人开销和社交娱乐。这部分就非常因人而异了。女孩子总要买些护肤品、化妆品,男生可能想买双新球鞋。多伦多冬天那么冷,一件质量好的羽绒服(比如加拿大鹅)动辄上千加元。周末跟朋友出去看个电影、吃个饭、唱个K,都是花销。这部分,我们保守估计,一个月300加元,一年就是3600加元。
最后,还有一笔一次性的启动资金。比如你刚到多伦多,需要买被子、枕头、厨具、台灯等生活用品,还有冬天的雪靴、帽子、手套。如果租的是不带家具的房子,那还得买床、书桌、椅子。这笔开销,至少也要准备1000-2000加元。
好了,让我们把所有费用加起来,算一个年度总账(取一个中间值):
学费:64,000加元
住宿(校外合租+自己做饭):15,000(房租) + 5,400(伙食) = 20,400加元
交通:1,000加元(假设不是每个月都买月票)
UHIP保险:756加元
书本费:1,000加元
通讯费:720加元
个人及娱乐:3,600加元
年度总计:64000 + 20400 + 1000 + 756 + 1000 + 720 + 3600 = 91,476 加元
折合人民币:91,476 * 5.3 ≈ 48.5 万元!
看到这个数字,是不是又开始瑟瑟发抖了?别急,这只是一个相对舒适生活的估算。如果你能住得远一点,天天自己做饭,不怎么出去玩,那生活费部分还能再省一些。
留学多大,确实是一笔巨大的投资。但这笔投资换来的是世界顶尖的教育资源、开阔的国际视野和一段无比珍贵的人生经历。钱很重要,但它不应该是你追逐梦想路上的唯一绊脚石。
所以,别光顾着焦虑。拿到offer的你,最该做的就是和家人好好沟通,把这份清单给他们看,一起制定一个详细的预算方案。学会记账,你会惊讶地发现钱都去哪儿了。学着自己做饭,这不仅是省钱技能,更是独立生活的必备技能。多关注二手信息,从课本到家具,省下来的都是真金白银。更重要的是,努力学习,争取拿奖学金,或者在课余时间找一份合法的兼职,这些都能大大减轻家里的负担。
留学这条路,从你开始算这笔账时,就已经真正开始了。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智商,更是你的规划能力和生活能力。准备好了吗?未来的多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