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学签新规,谁是免PAL的幸运儿?

puppy

那个传说中的“省政府证明信”(PAL)听着就让人焦虑,感觉留学路又多了一座大山。但先别慌!其实有一大波小伙伴根本不需要这个PAL,说不定你就是那个“天选之子”哦!比如,准备来读硕士、博士的大神们,还有来读中小学的小朋友们,就直接被豁免啦。当然,最幸福的还是已经在加拿大境内,只是需要续学签,或者已经持有工签的“老司机”们,也完全不用操心这件事。所以,先别急着emo,快来文章里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到底属不属于豁免范围。我们还帮你整理了更多细节和官方说法,让你彻底搞懂新规,安心准备申请!

PAL豁免群体速查表
高学历申请人: 申请硕士、博士学位课程(Master's or doctoral degree)。
低龄留学生: 申请幼儿园、小学、中学课程(K-12)。
加拿大境内“老司机”: 在加拿大境内申请延长学签,或持有工签在境内申请学签。
短期学习/交换生: 作为访问学生或交换生来加拿大。
特定家庭成员: 学签或工签持有人的家属。

“完了完了,我是不是要失学了?”

上周,我的微信好友小A,一个刚拿到多伦多大学本科offer的准留学生,在深夜给我发来这么一条消息。配图是她留学中介群里炸开锅的聊天记录,满屏都是关于一个叫“PAL”的东西的讨论。

小A的焦虑我完全理解。2024年1月22日,加拿大移民部(IRCC)突然扔出一个重磅炸弹:为了控制国际学生数量,大部分学签申请人,除了需要学校的录取通知书(LOA),还必须额外提交一份由所在省份出具的“省级证明信”(Provincial Attestation Letter,简称PAL)。

这封信,就像一张限量版的“留学门票”,每个省每年发的数量都是有上限的。消息一出,所有人的心都悬了起来。感觉留学之路,在雅思、GPA、文书这些大山之后,又多了一座名叫“PAL”的珠穆朗玛峰。很多像小A一样已经拿到offer的同学,瞬间从天堂掉到地狱,开始担心自己的“门票”会不会被学校“鸽”了。

但就在小A为PAL抓狂的时候,另一个朋友小林,手握麦吉尔大学硕士offer,却淡定地在朋友圈晒起了自己准备签证材料的照片。我好奇地问他,他不担心PAL吗?他笑着回我:“我不用那玩意儿啊,硕士豁免!”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没错,这个让无数人焦虑的PAL,其实并不是“一刀切”。IRCC早就划定了一个“豁免圈”,圈里的小伙伴们完全可以无视它的存在,直接走常规流程申请学签。说不定,你就是那个被幸运女神眷顾的“天选之子”!所以,先别急着emo,快来对号入座,看看你到底需不需要为PAL烦恼。

大神请就位:硕士和博士申请人,你们是天选之子

首先,让我们给所有准备来加拿大读硕士和博士的大神们发个“免死金牌”。没错,你们被完全豁免了!

加拿大政府心里跟明镜似的,他们想控制的是本科和学院(College)的国际学生数量,但对于能为加拿大带来顶尖科研能力和创新潜力的高学历人才,那可是举双手双脚欢迎。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持有研究生学位的移民,在就业率和收入水平上,都远高于其他类别的移民。所以,限制谁也不能限制你们啊!

官方发布的豁免条款里,清清楚楚地写着:“申请硕士、博士或其他研究生学位课程(master's, doctoral, or other post-graduate degrees)的学生,不需要PAL。”

真实案例就在身边。我的学弟Leo,今年刚从国内985毕业,申请到了滑铁卢大学的电子工程硕士。新政刚出时,他也紧张得不行,连夜给学校小米发邮件。结果小米秒回,邮件里明确告诉他:“As a master's degree applicant, you are exempt from the provincial attestation letter requirement.” 看到这句话,Leo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现在正开开心心地体检、录指纹,准备递交学签申请。

所以,如果你手里的offer是通往Master或PhD的,那就把心踏踏实实放回肚子里。你不需要联系学校,不需要等待省政府,更不需要担心名额问题。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其他签证材料准备得漂漂亮亮的,自信地向签证官展示你的优秀!

未来的花朵:K-12中小学生,留学之路不受影响

另一大类被豁免的群体,就是来加拿大读幼儿园、小学和中学(K-12)的小朋友们。

这个政策也很好理解。一方面,中小学留学生的数量相对没有那么庞大,不属于这次调控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这些孩子大多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留学决策通常是整个家庭的规划,涉及监护、寄宿家庭等一系列复杂安排。加拿大政府显然不想因为一个PAL,给这些家庭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IRCC的豁免清单中明确指出,“中小学阶段的学生(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属于豁免范围。

比如我认识的一个移民顾问朋友,她最近就处理了好几个这样的案子。其中一个客户,深圳的张女士,计划送12岁的女儿来温哥华读7年级。新政出来后,张女士非常担心,生怕女儿的留学计划泡汤。我的朋友立刻帮她查阅了官方文件,并向她解释了K-12豁免政策。张女士这才松了一口气,感慨道:“幸好幸好,孩子读书是大事,耽误不起。”现在,她女儿的学签申请已经顺利递交,就等着拿到签证,秋季入学了。

对于计划送孩子来加拿大接受基础教育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你们的申请流程和以往一样,没有任何变化。只要学校的录取信和资金证明等材料齐全,就可以安心准备了。

人在囧途?不,是人在坦途:加拿大境内的申请者

如果你已经人在加拿大,那么恭喜你,你大概率也属于“免PAL幸运儿”俱乐部的一员。这次的政策,主要针对的是从海外首次申请学签的“新生”。

具体来说,以下几种情况的境内申请人,都可以长舒一口气:

1. 延长你的学习许可(俗称“续学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比如你在加拿大读完了本科,想继续读一个研究生文凭(Post-Graduate Certificate)课程。或者你的语言课程读完了,准备进入正课。只要你是在学签到期前,在加拿大境内申请延长,就不需要PAL。

案例时间到!多伦多大学的毕业生Amy,去年毕业后用毕业工签(PGWP)工作了一年,觉得还是想回学校充充电,于是申请了Seneca College的一个项目管理研究生文凭课程。因为她人就在加拿大境内,并且是从工签身份转学签,所以她根本不需要考虑PAL的问题。她直接在IRCC官网上提交了境内学签申请,流程和新政前一模一样。

2. 持有工作许可的申请人:和Amy一样,如果你已经在加拿大持有工作许可(无论是毕业工签、配偶工签还是其他类型的工签),想在境内申请学签读书,同样豁免PAL。

3. 访问学生或交换生:如果你只是来加拿大的大学进行一个学期或一学年的交流学习,也不需要PAL。

4. 你的家人在加拿大:如果你是学签或工签持有人的配偶、同居伴侣或受抚养子女,在加拿大境内申请学签,同样享受豁免。

简单总结一下,IRCC的逻辑就是:只要你已经合法地待在加拿大了,我们就不想再用PAL给你设置障碍。这个政策主要是为了从源头上筛选和控制“新流入”的人口。所以,境内的“老司机”们,你们是安全的!

别漏掉这些!其他隐藏的豁免幸运儿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类主流人群,IRCC的豁免清单里还有一些“隐藏款”,也值得大家关注一下,看看自己是否中招:

  • 受加拿大武装部队保护的家庭成员。
  • 被派驻到加拿大的外国政府官员的家庭成员。
  • 运动员、教练、裁判或来加拿大参加受认可的体育赛事的其他团队成员。
  • 持有临时居民许可证(TRP)且有效期至少为六个月的学生。

这些情况虽然相对小众,但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恰好符合,那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最关键的一点是,一定要自己去IRCC官网的豁免清单上逐条核对。政策细节可能会随时更新,只有官方信息才是最准确的。

别听中介或朋友的一面之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IRCC官网的帮助中心搜索“Provincial Attestation Letter”,你就能找到最权威、最新的豁免人群列表。花十分钟仔细阅读,就能省去你后面几个星期的焦虑和不安。

对于那些不幸不属于豁免范围的小伙伴,比如像小A一样申请本科或College的同学,也别太灰心。PAL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你需要更紧密地和你的学校沟通。大部分学校的招生办公室(Admissions Office)都已经制定了发放PAL的流程。你需要做的就是,拿到offer后,第一时间按照学校的指引,确认接受offer并支付押金,然后耐心等待学校帮你向省政府申请PAL。记住,这个阶段,主动沟通和耐心等待是关键。

留学这条路,就像一场闯关游戏,总会时不时冒出一些新规则、新挑战。那个让人头大的PAL,其实也只是其中的一关而已。搞清楚规则,看看自己是能直接跳关的“幸运玩家”,还是需要按部就班打怪升级的“普通玩家”。

所以,现在就放下手机里的焦虑帖子,打开电脑,去IRCC的官网查一查。搞清楚自己到底需不需要PAL,这是你现在最应该做的、也是唯一能让你安心的事情。如果发现自己被豁免了,那就赶紧去庆祝一下,然后把这份好心情投入到准备其他申请材料中去吧!你的加拿大留学之旅,也许比你想象的要顺利得多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766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