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投行,英国金融生还能去哪儿?

puppy

还在为挤不进九大投行而焦虑吗?感觉身边的大神都在拼命卷IB,自己压力山大?快醒醒!其实除了投行,咱们英国金融生的职业版图大着呢,别再只盯着一条路走到黑啦。想不想去体验手握重金、做投资决策的买方资管?或者深入PE/VC,跟未来的独角兽公司一起成长?还有现在超火的金融科技(Fintech),用技术颠覆传统金融,听着是不是就很酷?这篇文章就带你跳出“投行围城”,详细盘点那些同样多金、前景超好的宝藏赛道,聊聊它们的工作日常、薪资待遇,还有咱们留学生该怎么准备才能拿下offer。快点进来,给自己的职业规划打开一扇新窗吧!

小编叨叨两句
这篇文章不劝退投行,IB当然是顶尖选择。但咱们的目标是帮你打破信息差,告诉你金融的世界很大,你的选择也很多。别因为一条路卷不动就否定自己,说不定隔壁的风景更适合你呢?咱们一起把职业地图打开,看看除了IB,还有哪些宝藏机会在等你!

“Leo,你申了哪几家BB(Bulge Bracket 九大投行)的Summer? J.P. Morgan的VI(Video Interview)你过了吗?听说高盛今年招的人特别少……”

在UCL学联办的一场金融 networking event 上,Leo端着一杯可乐,感觉自己格格不入。他刚从国内一所顶尖大学本科毕业,来到伦敦读金融硕士,本以为手握G5学历,找工作应该不成问题。可现实是,周围的同学仿佛个个都是“卷王”:有人大二就刷了三份实习,有人手握CFA二级证书,聊起LBO模型头头是道。他们口中的话题永远离不开那几家矗立在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的顶级投行。

Leo默默打开手机,看着自己那份只有一段国内券商实习经历的简历,第一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难道在英国读金融,终点只有投行吗?如果挤不进那扇窄门,自己的留学之路是不是就失败了?

如果你和Leo有一样的困惑,那么恭喜你,这篇文章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快醒醒吧!别再被“非投行不进”的单一叙事绑架了。金融的世界大到超乎你想象,很多赛道的“钱”景和前景,丝毫不输给投行。今天,咱们就跳出“投行围城”,聊聊那些同样能让你发光发热,甚至可能更适合你的宝藏职业路径。

买方资管(Asset Management): 做掌控资金的决策者

你是不是经常听到“Buy-side”和“Sell-side”?简单粗暴地理解,投行(IBD)就是典型的“Sell-side”(卖方),他们为公司提供融资、并购等服务,本质上是中介,赚的是服务费。而资产管理(AM)则是“Buy-side”(买方),他们是真正手握重金的“金主爸爸”。

说白了,资管公司就是帮客户管钱的,客户可以是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大学捐赠基金,也可以是富有的个人。你的工作就是把这些钱投到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各种资产里,目标只有一个:让钱生钱。和投行天天做PPT、服务甲方不同,在买方,你就是甲方,你做的每一个研究和决策,都直接关系到亿万资金的收益。

工作日常是怎样的?

想象一下,你的一天不是在催命般的pitching中度过,而是像个侦探。你可能会花一上午的时间,深度研究一家你感兴趣的科技公司,把它的财报翻个底朝天,建立复杂的财务模型来预测它未来的股价。下午,你可能会参加这家公司的业绩电话会,听CEO和CFO如何“画饼”,并从中寻找蛛丝马迹。接下来,你可能还要和行业专家开会,或者去实地调研,看看工厂的生产线是不是真的像财报里说得那么繁忙。

这里的核心是研究(Research)。你需要有极强的信息搜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那个能带来超额回报的投资机会。相比投行IBD部门高强度的交易执行,资管的工作节奏更偏向深度思考,work-life balance通常也更好一些(当然,别指望朝九晚五,但通宵赶工的情况会少很多)。

薪资待遇香不香?

非常香!而且可能更稳定。根据招聘机构Dartmouth Partners在2023年发布的薪酬报告,在伦敦,一家大型共同基金(Mutual Fund)或对冲基金(Hedge Fund)的应届毕业生分析师(Analyst),第一年的基本工资(Base Salary)通常在£60,000到£75,000之间。加上年终奖金(Bonus),第一年的总薪酬(Total Compensation)可以轻松达到£90,000甚至超过£100,000。

比如,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其伦敦办公室的Analyst Program起薪就极具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买方的薪酬结构与业绩高度挂钩,如果你管理的基金表现出色,奖金可能是你基本工资的好几倍。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你的职业发展路径非常清晰,可以从分析师成长为基金经理(Portfolio Manager),真正实现“凭本事赚钱”。

留学生怎么准备?

想进买方,你需要证明你对投资有发自内心的热情和独到的见解,而不是只会背书本知识。

  1. 建立自己的投资组合:哪怕是用模拟账户,也要开始实践。你需要能够清晰地阐述你的投资逻辑:为什么买入这只股票?你对它的估值是多少?你看到了哪些别人没看到的机会或风险?面试时,这会是你最有力的武器。
  2. 考证加持: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在买方领域的含金量极高。如果你能在毕业前通过CFA Level 1,绝对是简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另外,英国本地的IMC(Investment Management Certificate)证书也是一个很好的敲门砖,能证明你对英国的金融监管和市场有基本了解。
  3. 疯狂阅读和思考:每天坚持读《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关注你感兴趣的行业动态。试着写一些投资分析报告,哪怕只是发在自己的博客上。你需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投资框架。
  4. Networking的正确姿势:买方公司招聘规模通常比投行小,很多岗位甚至不公开招聘。所以,你需要更主动地去链接。在LinkedIn上找到目标公司的校友,发一封真诚的邮件,请求一个15分钟的coffee chat。你要聊的不是“请给我一个工作”,而是“我对您在xx行业的研究非常感兴趣,想向您请教一下……”,展示你的求知欲和专业度。

像Fidelity International, Schroders, Baillie Gifford这些英国本土的老牌资管巨头,都有针对毕业生的招聘计划,并且对国际学生相当友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目标。

PE/VC: 和未来的独角兽一起成长

如果说资管是二级市场的王者,那么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 PE)和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VC)就是一级市场的大玩家。它们不投资公开交易的股票,而是直接投资于未上市的公司。

PE更偏向于投资成熟、有稳定现金流的公司。他们的经典玩法是“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 LBO),也就是用少量自有资金加上大量借贷,买下一家公司,然后通过改善运营、重组业务等方式提升公司价值,几年后再通过上市(IPO)或出售给其他公司的方式退出,赚取高额回报。就像你借钱买了一套旧房子,精心装修一番后高价卖出一样。

VC则专注于投资早期、高风险但高成长性的初创公司(Startups)。今天你投的可能是一家只有几个人的小团队,明天它就可能成为下一个Revolut或Deliveroo。VC投资人不仅提供资金,还会提供战略指导、人脉资源,深度参与到公司的成长过程中。

听起来是不是很刺激?

PE/VC的工作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你需要具备极强的商业嗅觉,去发掘有潜力的投资标的(deal sourcing)。找到目标后,要做大量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像侦探一样把公司的里里外外研究个透,从财务、法务到市场、团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然,核心技能还是财务建模,PE的LBO模型是每个求职者的必修课。

这份工作最大的魅力在于,你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参与者。你将和那些最有激情的创业者、最顶尖的企业家并肩作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见证一家伟大的公司从0到1,从1到100。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薪资天花板有多高?

PE/VC是公认的金融行业薪酬金字塔尖。不过,这里有个现实问题:它们极少直接从学校招聘。绝大多数PE/VC基金都喜欢招有2-3年投行或顶级管理咨询经验的人。因为这些人已经在高压环境中训练出了扎实的财务技能和行业认知。

但“极少”不代表“没有”。一些大型PE基金,如Blackstone, KKR,近年来也开始在欧洲开放了针对顶尖应届生的Analyst Program。一旦进入,薪酬非常可观。根据Heidrick & Struggles的报告,在伦敦,一个PE基金第一年分析师的底薪通常在£70,000到£90,000,加上奖金,总薪酬可以达到£120,000到£150,000,直接超越顶级投行。

VC的起薪可能略低于PE,但它的吸引力在于长期的回报。一旦你成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就有机会获得“附带权益”(Carried Interest),也就是分享基金投资利润的分成。如果基金投中了一个“独角兽”,这个回报可能是天文数字。

对留学生来说,这条路怎么走?

虽然直接进入很难,但并非绝无可能。你需要“曲线救国”并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特质。

  1. 先进入“黄埔军校”:最传统的路径还是先去投行或MBB(麦肯锡、贝恩、波士顿咨询)工作2-3年。这段经历能为你提供最扎实的训练和最闪亮的敲门砖。所以在规划时,可以把投行作为进入PE的跳板,目标会更明确。
  2. 瞄准小型基金和VC:相比大型PE,一些中小型PE基金和VC对候选人的背景要求更多元化。如果你对某个特定领域(如消费、医疗、SaaS)有极深的热情和研究,完全有可能打动他们。
  3. 展现你的“创业家精神”:VC尤其看重这一点。你在学校里有没有参与过创业项目?有没有在某个创业公司实习过?你是否对最新的科技趋势有自己独到的看法?试着写一个行业分析的博客,或者积极参加各种创业大赛,这些都能让你在众多金融背景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4. 人脉是第一生产力:PE/VC这个圈子非常小,人脉极其重要。你需要从现在开始,就有意识地去参加各种行业活动,链接这个领域的人。同样,利用LinkedIn找到在这个行业工作的校友,一次真诚的交流,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像伦敦的Index Ventures, Balderton Capital等都是欧洲顶级的VC,值得你长期关注。

金融科技(Fintech): 在风口上改变世界

如果你觉得传统金融机构的文化有些沉闷,向往更自由、更创新的工作氛围,那么金融科技(Fintech)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伦敦是全球公认的Fintech中心之一。从我们每天都在用的数字银行Monzo, Revolut,到全球领先的支付处理公司Checkout.com,再到各种智能投顾、P2P借贷平台,无数的Fintech公司正在用技术颠覆着古老的金融行业。

这个领域最大的特点就是“快”。技术迭代快,业务增长快,组织结构变化也快。在这里工作,你每天都能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金融生在Fintech能做什么?

别以为Fintech公司只要程序员!恰恰相反,他们急需懂金融、懂商业的复合型人才。你可以选择的岗位非常多:

  • 产品经理 (Product Manager): 负责设计和迭代金融产品,你需要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并与工程师、设计师团队合作,将想法变为现实。这个岗位需要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商业洞察力。
  • 战略/业务发展 (Strategy/BizDev): 负责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扩张、寻找合作伙伴等。你需要有宏观的视野和出色的分析能力,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 财务/FP&A (Financial Planning & Analysis): 任何公司都离不开财务。在Fintech公司,FP&A团队负责预算制定、财务预测、绩效分析,是CEO最重要的决策参谋。你的金融建模能力在这里大有可为。

薪酬和发展怎么样?

Fintech公司的薪酬结构通常是“现金 + 股权”。根据Glassdoor的数据,伦敦Fintech公司的毕业生岗位(如Rotational Program, Junior Product Manager)起薪大约在£45,000到£60,000之间,可能不如投行和买方那么高。但是,它的杀手锏是股票期权(Stock Options)。

如果你加入了一家有潜力的初创公司,并获得了期权,一旦公司成功上市或被高价收购,你手中的期权价值可能会翻几十甚至上百倍,实现真正的财富自由。2021年,支付公司Wise上市时,就造就了数百名百万富翁员工,这就是Fintech的魅力。

根据英国政府支持的机构Innovate Finance在2023年发布的报告,英国Fintech行业在2022年吸引了超过125亿美元的投资,持续领跑欧洲。整个行业仍在高速发展,这意味着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快速的晋升通道。你可能在两三年内就能带一个小组,这在传统金融机构是难以想象的。

留学生的机会在哪里?

Fintech公司通常文化非常多元和国际化,对国际学生非常友好,很多都是有资质的签证担保方(Sponsor)。

  1. 技能组合是王道:光懂金融理论是不够的。你需要主动学习一些技术相关的硬技能。比如,学一点SQL能让你轻松提取和分析数据;学一点Python可以帮助你进行数据建模;了解API、云计算等基本概念,能让你和工程师沟通更顺畅。这些技能在Coursera或Udemy上都有大量课程。
  2. 展现你的产品思维:试着去深度体验几款你最喜欢的Fintech APP。它好用在哪里?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如果你是它的产品经理,你会增加什么新功能?把这些思考整理下来,面试的时候绝对能让面试官眼前一亮。
  3. 关注行业动态,找到你的热爱:Fintech的赛道非常多,支付、借贷、财富管理、保险科技……找到一个你真正感兴趣的细分领域,深入研究它的商业模式、主要玩家和未来趋势。这种热情和专注度远比泛泛而谈要更有说服力。
  4. 文化契合很重要:Fintech公司强调快速行动、拥抱变化、数据驱动。在面试中,你需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证明你是一个主动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动等待指令的人。展示你的好奇心、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

像Revolut, Wise, Monzo, Starling Bank这些公司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和实习生招聘名额,而且流程相对透明,非常值得一试。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别让别人的标准,定义你的成功。

投行光鲜亮丽,但那份工作背后的压力、牺牲和工作内容,真的和你自己的性格、兴趣和长期规划匹配吗?也许你天生就对深度研究充满热情,那么在资管公司做一名分析师,可能比在投行做PPT更能让你获得成就感。

也许你骨子里就有一股不安分的劲儿,渴望创造和改变,那么去一家充满活力的Fintech公司,或者在VC的世界里寻找下一个时代的机会,可能会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第一份工作只是你漫长职业生涯的起点,它很重要,但绝不决定你的终点。条条大路通罗马,甚至很多时候,那些看似“绕远”的路,会让你看到更独特的风景,积累更复合的技能,最终抵达一个更高的地方。

所以,从今天起,别再只盯着Canary Wharf那几栋闪闪发光的玻璃大楼了。抬头看看,金融的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广阔得多。花点时间,认真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然后勇敢地去探索属于你的那条路吧。你的未来,远不止一个选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0294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