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加拿大,一半是枫糖一半是泪光

puppy

这里确实有枫糖般的甜蜜:第一次看极光的震撼,和各国朋友围坐吃poutine的快乐,独立生活的满满成就感。但别忘了,还有另一半不为人知的泪光——深夜赶due的崩溃,想家时只能抱紧自己的孤独,还有零下三十度等公交的绝望。这篇文章,不灌鸡汤,只想和你聊聊这份甜与苦交织的真实留学路。它塑造了我们,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了远方和故乡的意义。

行前阅读,一些真心话
这篇文章不打算描绘一个完美的“枫叶国”滤镜。它更像是一次深夜长谈,一杯温水,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告诉你“嘿,你经历的这些,我们都懂”。这里有你期待的所有美好,也有你可能没准备好面对的挑战。准备好了吗?我们聊聊真实的加拿大留学。

记得那是我来多伦多的第一个冬天,赶上了一场十年不遇的暴雪。期末周,我窝在租来的小公寓里,一边啃着冷掉的三明治,一边对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献挠头。手机突然响了,是爸妈打来的视频电话。

我赶紧抓了抓油腻的头发,把桌上的泡面桶推到一边,扯出一个灿烂的笑脸,接通了视频。屏幕那头,是家里热气腾腾的饭桌,爸妈热情地问我:“女儿,在那边还习惯吗?看你朋友圈发的雪景真漂亮啊!是不是跟童话世界一样?”

我把镜头转向窗外,给他们看那被大雪覆盖、确实像童话一样的街景,嘴上连声说:“习惯习惯,这边可好玩了,雪景超美的!” 挂掉电话的那一刻,看着屏幕暗下去映出的自己疲惫的脸,和窗外寂静的、美得有些清冷的雪,眼泪突然就掉下来了。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留学加拿大,就是一半枫糖,一半泪光。朋友圈里是枫糖,是那些让人羡慕的瞬间;而深夜的图书馆和空无一人的房间里,藏着的是自己的泪光。

今天,作为在lxs.net上混迹多年的学长,不想再灌那些“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的鸡汤。我想和你聊聊这份甜与苦交织的真实留学路,聊聊它是如何把我们这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打磨成如今这副不动声色的大人模样。

枫糖的甜:那些闪闪发光的瞬间

别误会,我不是要劝退你。加拿大的“枫糖”部分,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甜得让人上瘾。

那种甜,是你第一次在耶洛奈夫(Yellowknife)看到极光时的感觉。当那片绿色、紫色、粉色的光带在零下四十度的夜空中舞动时,你会觉得整个宇宙的浪漫都倾泻在了你一个人身上。那一刻,什么论文、什么GPA,都变得渺小起来。你只会想,来到这里,真好。

那种甜,是和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挤在一家小店里分享一份热乎乎的Poutine。你的朋友可能来自印度、巴西、尼日利亚或是乌克兰,你们用着口音各异的英语,聊着各自国家的文化和笑话。薯条、芝士和肉汁的混合体在口中融化,那种快乐简单又纯粹。加拿大是一个真正的移民国家,根据202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超过23%的人口是移民。在这里,你会发现“不同”才是常态,包容和尊重刻在城市的基因里。

那种甜,更是独立生活带来的满满成就感。第一次磕磕巴巴地在银行开了户,第一次自己研究租房合同并成功签下公寓,第一次照着YouTube视频做出一道像样的红烧肉,第一次独立报税……这些在国内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异国他乡,每完成一件,都像是在人生的游戏里打通了一个新关卡。你不再是那个需要父母安排一切的孩子,你正在成为一个能为自己生活负全责的成年人。

这些瞬间,像一颗颗糖果,在我们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我们补充能量,让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泪光的咸:那些咬牙坚持的夜晚

糖吃多了,总会遇到现实这颗苦果。现在,我们来聊聊另一半,那些不常出现在朋友圈里的“泪光”。

首先是学业压力,这个“due date”是每个留学生的紧箍咒。加拿大的教育体系非常注重过程,这意味着你的最终成绩由无数个quiz, assignment, presentation, paper, midterm和final exam构成。你几乎整个学期都处在一种“不是在赶due,就是在去赶due的路上”的状态。语言的障碍更是雪上加霜。教授在课堂上一个飞快的语速,夹杂着俚语和专业术语,你全程录音加奋笔疾书,下课还得花双倍时间去理解。我见过太多同学在图书馆里通宵,靠着一杯又一杯的咖啡续命,也见过有人因为一个小组作业和组员沟通不畅而崩溃大哭。加拿大国际教育局(CBIE)2022年的调查显示,“管理课程作业”和“压力与焦虑”是国际学生面临的最大挑战。

紧随其后的是孤独,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这种孤独,是在节假日。当国内的朋友圈被春节的年夜饭、端午的粽子刷屏时,你可能刚刚结束一天的课,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多伦多的唐人街虽然热闹,但那终究不是你的家。这种孤独,是在深夜。当你生病发烧,身边没有父母的照顾,只能自己裹紧被子,喝着热水,默默祈祷快点好起来。想家的时候,算算时差,怕打扰到家人休息,只能打开和家人的聊天框,打下一长串字,又默默删掉,最后只发出一句:“我在这边挺好的,别担心。” 一项针对加拿大国际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由于文化冲击和社会孤立,国际学生报告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本地学生。

还有现实的残酷,主要体现在“钱”和“天”上。先说钱,留学加拿大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23-2024学年的数据,国际本科生的平均学费高达每年38,081加元,研究生也要22,061加元。这还不包括生活费。在多伦多或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一个单人间的月租轻松超过1500加元。每一笔开销,换算成人民币,都让人心头一紧。你开始学会自己做饭,不是因为热爱厨艺,而是因为外卖太贵;你开始对各种折扣信息了如指掌,学会了“薅羊毛”的十八般武艺。

再说天,加拿大的冬天,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尤其是在中部草原省份,比如温尼伯,体感温度降到零下三四十度是家常便饭。那种冷,是“会呼吸的痛”,每一口空气吸进肺里都像刀子在割。最绝望的莫过于在这样的天气里等公交车,看着APP上显示“due in 2 mins”的公交车迟迟不来,感觉自己快要冻成一座冰雕。漫长而黑暗的冬季,也容易让人患上季节性情感障碍(SAD),心情会莫名地低落。

甜与苦之后:我们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所以,这段旅程值得吗?

我想说,它最大的意义,不在于你最终拿到的那张文凭,也不在于你朋友圈里那些光鲜亮丽的照片。它的意义在于,这段甜与苦交织的经历,把你重塑了一遍。

你学会了和孤独和平共处。你开始享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探索城市。你明白了,热闹是一群人的狂欢,而成长,是一个人的修行。

你变得无比强大和独立。换灯泡、修马桶、组装宜家家具,这些技能你都无师自通。面对困难,你的第一反应不再是求助,而是“我先试试自己能不能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伴随你一生。

你的世界观被彻底拓宽了。你不再轻易地用刻板印象去评判一个国家或一个人。你亲身感受了文化的多元与碰撞,理解了差异的存在,学会了用更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

最重要的是,你更清楚地看清了远方和故乡。你曾拼尽全力想要离开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当你真的出来了,你才回头看见家的美好,看见那些习以为常的日常是多么珍贵。你开始理解父母的唠叨,想念那一口地道的家乡菜。远方让你成长,也让你更懂得珍惜故乡。

给未来或正在路上的你

如果你问我,再选一次,还会来吗?我的答案是,会。

所以,如果你即将踏上这段旅程,或者正在其中挣扎,我想对你说几句大白话:

别怕,大胆地去经历。无论是枫糖还是泪光,都是你人生剧本里独一无二的情节。那些让你开怀大笑的,和让你痛哭流涕的,最终都会成为你的勋章。

主动去建立你的支持系统。别总是一个人扛着。去参加社团,去和邻居打个招呼,去认识新的朋友。你会发现,很多人都和你一样,也在寻找温暖和连接。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这比你的GPA重要。觉得撑不住的时候,就允许自己停下来喘口气。加拿大的大学通常都有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比如My SSP),去寻求帮助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勇敢。

最后,别拿你的生活和别人的朋友圈比较。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战斗。你看到的,只是别人愿意展示的那一小部分枫糖。而你自己的泪光,只有你自己知道有多咸,也只有你自己能把它变成未来的光。

这条路,你走过的每一步,无论甜苦,都算数。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7680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