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课&求职避坑指南 |
|---|
| 课程相关:别光看课程名,一定去翻Handbook看每门课的具体内容和考核方式。小组作业多不多?考试是开卷还是闭卷?这些都直接影响你的GPA和肝度。 |
| 实习为王:澳洲本地经验 > 一切。学校的WIL项目(Work Integrated Learning)是宝藏,但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入学第一天起,就要开始刷简历、练面试,别等到最后一个学期才着急。 |
| 人脉搭建:HR圈子不大,多参加学校的Career Fair、行业讲座,厚着脸皮去LinkedIn加校友。你今天认识的某个嘉宾,可能就是明天面试你的人。 |
| 证书加持:毕业后可以考虑申请成为AHRI(Australian HR Institute)的会员,这是澳洲HR领域的专业认证,对找工作有不小的加分作用。 |
“Linda,你快看小红书,这个学姐晒了Deloitte的HR offer,她说蒙纳士HR就是进大厂的‘指定通道’!”
凌晨一点,我收到了闺蜜发来的截图,屏幕那头的她,显然比我还激动。我俩当时正头疼地刷着澳洲各大学的官网,在商科众多专业里迷失方向。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人力资源管理),这个听起来有点“文科”、又似乎和“管人”沾边的专业,突然因为这张光鲜的offer截图,在我们心里种下了草。
“真的假的啊?会不会是幸存者偏差?”我心里犯嘀咕。网上关于蒙纳士HR的帖子,吹得神乎其神,仿佛读了这个硕士,一只脚就已经踏进了墨尔本CBD的摩天大楼。但另一边,也有人吐槽课程理论化、国际生找工作难于上青天。
到底蒙纳士的HR专业,是名副其实的“大厂敲门砖”,还是被过度神化的“留学滤镜”?今天,咱们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不吹不黑,深扒一下这个澳洲八大的王牌专业,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你花上几十万和两年的青春。
光环之下:蒙纳士的“牌面”到底有多硬?
聊一个专业,得先看看它所在的平台。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作为澳洲八大(Group of Eight)之一,名气自然不用多说。它的商学院,更是顶流中的顶流。
硬核数据来了。蒙纳士商学院是澳洲唯一一个集齐了“三皇冠”认证(AACSB, EQUIS, AMBA)的学院。这是什么概念?全球只有不到1%的商学院能拿到这个大满贯,代表了它的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顶尖的。在最新的2024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蒙纳士的商业与管理研究(Business & Management Studies)排在全球第37位,稳坐澳洲前排。
这种强大的学术背书,直接转化成了雇主眼中的“金字招牌”。我记得参加学校的招聘会时,那些来自四大(PwC, Deloitte, EY, KPMG)、本地银行(ANZ, NAB, CommBank)的招聘官,看到简历上Monash的logo,眼神都会多停留几秒。一位在NAB做HR的校友就曾半开玩笑地告诉我:“我们内部开玩笑说,墨尔本一半的HR都是蒙纳士毕业的。不是说别的学校不好,而是Monash的毕业生,我们用起来确实顺手,他们对澳洲的劳动法、企业文化理解得特别快。”
所以,从学校的“牌面”来看,蒙纳士HR的光环是真实存在的。它给你提供的,是一个被澳洲主流雇主高度认可的起点。但这仅仅是入场券,能不能玩好,还得看接下来的课程和个人努力。
课程解密:是纸上谈兵还是真枪实弹?
很多人担心,大学里的HR课程会不会就是背背理论,学一堆屠龙之术,到了工作岗位上发现全用不上?咱们直接来看蒙纳士Master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的核心课程单。
你会学到诸如《雇佣关系法》(Employment Relations Law)、《组织变革管理》(Managing Organisational Change)、《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和《人才管理与发展》(Talent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等课程。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怕,我们来翻译一下。
就拿《雇佣关系法》这门课来说,它绝对不是让你死记硬背法律条文。澳洲的劳动法体系非常复杂,什么Fair Work Act、Modern Awards、Enterprise Agreements,这些都是本地HR日常工作中必须处理的“烫手山芋”。这门课的教授,很多都是有律师背景或者在Fair Work Commission(公平工作委员会)工作过的专家。他们会用大量真实案例来教学,比如:一个员工因为上班摸鱼被解雇,他去申诉不公平解雇(Unfair Dismissal),作为公司HR,你应该准备哪些文件和证据?如何走法律程序?
我认识的一个学姐,毕业后进入了一家本地中型企业做HR Generalist。她上班第一周就遇到了一个员工关于年假的纠纷。她后来跟我说:“幸亏当时上课时认真听了那个关于National Employment Standards (NES)的案例分析,不然我当场就懵了。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再比如《组织变革管理》,这门课听起来很虚,但对于想进大厂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大公司常年都在进行各种组织架构调整、业务合并或者数字化转型。这门课就会教你,当公司宣布要裁员或者推行新的绩效系统时,HR如何进行沟通、安抚员工情绪、设计过渡方案。这些知识,让你在面试中被问到“你如何处理变革中的员工阻力?”这类问题时,能够有条理、有深度地回答,而不是只会说“我会和他们好好沟通”这种空话。
当然,说它完全没有理论的部分也是骗人的。有些课程确实理论性偏强,需要你啃下不少文献。但总体来说,蒙纳士HR的课程设计,是在努力地将理论与澳洲本地的实践相结合,实用性非常强。
求职助攻:学校到底能帮你多少?
对于留学生来说,找工作最大的坎,一是没有本地经验,二是没有人脉。蒙纳士在这两方面,确实下了一些功夫。
首先是它的“王牌项目”——Work Integrated Learning (WIL)。简单说,就是学校帮你找实习,并且可以算作学分。商学院提供多种形式的WIL,比如Industry Placement(行业实习),你会真正在一家公司实习一段时间。之前有个同学通过这个项目,进入了澳洲连锁超市巨头Coles的人力资源部实习,负责招聘流程的优化。实习结束后,因为表现出色,直接拿到了return offer。
根据Monash Business School 2023年的年度报告,超过3000名学生参与了WIL项目,合作企业包括了欧莱雅、德勤、IBM等一众知名公司。但是,这块“肥肉”人人都想吃,申请的竞争非常激烈,需要经过简历筛选和面试,对你的成绩和综合能力都有要求。所以,千万别以为进了蒙纳士,实习机会就会自动砸到你头上。
其次是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Monash Career Connect。这个部门的功能非常强大,简直是留学生的“求职保姆”。他们提供:
简历修改和模拟面试:你可以预约一对一的咨询,让专业的Career Advisor帮你把简历改得更“澳洲化”,还会针对你心仪公司的岗位进行模拟面试,给你最直接的反馈。
大型招聘会(Career Fair):每年都会有好几场,澳洲的知名企业都会来学校摆摊。这是你跟企业HR面对面交流、递简历、甚至现场拿到面试机会的绝佳时机。
线上求职平台:学校内部的求职网站会发布大量针对本校学生的实习和全职岗位,很多都是不对外公开的,大大减少了竞争压力。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英语口语不算特别流利,对面试很没自信。他在Career Connect约了4次模拟面试,从一开始的结结巴巴,到最后能自信地和面试官谈笑风生。最终,他成功拿到了澳洲电信(Telstra)HR部门的实习offer。
学校提供的资源是实打实的,但它们就像健身房的器械,放在那里,你不用,它就永远只是一堆铁。你得主动去预约、去参加、去“骚扰”那些advisor,才能把这些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终点线:学长学姐们都去了哪儿?
说了这么多,最终的落点还是就业。蒙纳士HR的毕业生,到底都去了哪些“神仙公司”?
我们可以通过LinkedIn的数据来一探究竟。在LinkedIn上搜索毕业于“Monash University, Master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的用户,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清晰的画像:
咨询行业:四大(Deloitte, PwC, EY, KPMG)是最大的归宿之一,尤其是在人力资本咨询(Human Capital Consulting)部门。他们的工作不再是传统的HR六大模块,而是作为外部专家,帮助客户公司解决薪酬体系设计、领导力发展、组织架构重组等战略性问题。
金融行业:澳洲四大银行(ANZ, Commonwealth Bank, NAB, Westpac)以及麦格理银行(Macquarie Group)等,都是HR毕业生的热门去向。他们在这些大机构里,可能做人才招聘(Talent Acquisition)、薪酬福利(Reward & Benefit)或者HR业务合作伙伴(HR Business Partner)。
科技与互联网:虽然不像IT专业那么对口,但随着Canva, Atlassian等澳洲本土科技巨头的崛起,以及Google, Amazon在澳洲的业务扩张,对HR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个学长毕业后就进入了Canva做HR Coordinator,负责员工入职和企业文化活动。
快消与零售:像Unilever, P&G, L'Oréal,以及前面提到的Coles和Woolworths,这些公司的管理培训生项目(Graduate Program)中的HR方向,也是很多毕业生的目标。
根据澳洲权威的《Good Universities Guide 2024》,蒙纳士大学的毕业生全职就业率和起薪中位数,在维多利亚州都名列前茅。具体到HR专业,虽然没有单独的官方统计,但从校友的广泛分布来看,进入大中型企业是主流选择。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硬币的另一面。不是每个毕业生都能轻松进入上述这些“大厂”。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毕业后进入了中小型企业、非营利组织或者政府部门。还有一些同学,因为签证或语言问题,选择回国发展,蒙纳士的学历在国内也是一块响当当的敲门砖。
所以,蒙纳士HR能给你一个很高的平台和强大的校友网络,让你有更多机会去敲开大厂的门。但最终能不能走进去,并且站稳脚跟,看的还是你自己的硬实力。
聊到最后,你可能会问,所以到底该不该选它?
我想说,别把任何一个学校或专业当成是通往成功的唯一捷径。蒙纳士HR,它更像是一张VIP入场券,让你能进入一个更高水平的“游戏房间”,这里有更好的装备(知识体系)、更强的队友(优秀的同学和校友)、更清晰的地图(职业支持)。
但游戏最终怎么玩,是你自己的事。你是不是在第一节课就开始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你有没有为了一个实习机会,把简历改了二十遍?你敢不敢在行业分享会上,主动去跟演讲嘉宾要一张名片?
那份让你心动的dream offer,最终签的不是“蒙纳士毕业生”这个名字,而是你自己的名字。蒙纳士能做的,是让你的名字,有更大机会被放在那张offer上。而你要做的,就是用两年的时间,让这个名字变得足够闪亮,足够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