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高中深度体验,优缺点一次说清

puppy

正在纠结要不要选圣母高中?官网上的照片看着都特美好,对吧?但作为过来人,我想跟你聊聊光鲜宣传背后最真实的感受。这里的学术氛围确实没得说,老师超给力,同学间的互助小组也特别暖。不过,它真的完美吗?传说中“有点卷”的学业压力、严格的校规,还有国际生融入时可能会遇到的小挑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篇文章不吹不黑,把我踩过的坑、捡到的宝都给你扒出来了,全是过来人的大实话。希望能帮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少走弯路!

圣母高中(NDHS)速览:你需要提前知道的几件事
学术压力:很真实。如果你是冲着“快乐教育”来的,可能会有点失望。这里的节奏很快,作业量不小,尤其是在AP季,通宵是家常便饭。
校规严格:是的,比你想象的要严。统一的校服、严格的出勤管理、对电子设备的限制……对于习惯了自由散漫的同学来说,需要一个适应期。
宗教背景:作为一所天主教学校,神学是必修课,学校也会定期组织宗教活动。这对无宗教信仰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文化体验。
资源超棒:无论是大学申请指导、学术竞赛资源还是社团活动,学校的投入都很大。只要你主动,能得到的支持远超你的预期。
花销不菲:国际生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是个不小的数字(根据官网最新数据,2023-2024学年国际生学费约为$28,000美元,这还不包括住宿、书本等杂费),申请前一定要和家人做好预算规划。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在 lxs.net 码字的 Alex。

还记得我高一那年吗?手里攥着一沓花花绿绿的美国高中宣传册,每一本都拍得跟好莱坞电影似的。阳光洒在绿茵茵的草坪上,穿着精致校服的学生们笑得比加州的阳光还灿烂。其中,圣母高中(Notre Dame High School, Sherman Oaks)的那一本最吸引我,照片里的教学楼像个小城堡,学生们的眼神里透着一股“未来精英”的自信。

我妈在一旁说:“你看这个好,藤校录取率高,还是加州名校。” 我当时心里直犯嘀咕,这看着也太完美了,不会是“卖家秀”吧?四年后,当我穿着毕业礼服,真的站在那个像城堡一样的教学楼前时,心里五味杂陈。这个地方,给了我通往梦校的钥匙,也曾让我压力大到在深夜里怀疑人生。

今天,我就想把这四年的“买家秀”原原本本地扒给你看。不吹不黑,只聊干货。官网不会告诉你的那些事,学长学姐们私下吐槽的那些点,我们一次说清。

学术硬核,老师是真爱

先说优点,而且是最大的优点——学术。这一点,圣母高中绝对是顶配。它不是那种让你混日子的学校,这里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你周围的同学,可能昨天还在跟你聊游戏,今天就在讨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隐喻了。

学校的课程设置非常给力。根据学校最新的课程目录,他们提供了超过25门AP课程和更多的荣誉(Honors)课程。这意味着什么?无论你是理科大神,还是文艺青年,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有挑战性的课。我当年选了AP美国历史,教我们的是一个叫 Mr. Roberts 的老师,一个超级可爱的老头。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讲到独立战争,他会让我们分组模拟大陆会议,自己起草宣言;讲到冷战,他会找来当年的纪录片和肯尼迪的演讲录音,让我们在历史的现场感受那种紧张感。期末的时候,我们不是写一篇枯燥的论文,而是做一个自己的历史研究项目。我当时研究的是二战时期日裔美国人的集中营,为了这个项目,我泡了一个月图书馆,还去采访了社区里的日裔老人。那种自己动手探索知识的感觉,真的比死记硬背要爽得多。

这里的老师,大部分都像 Mr. Roberts 一样,有热情,也有水平。他们很多都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而且真心关心学生。学生和老师的比例大概是15:1,这在同类私校里算很不错的了。这意味着老师有精力去关注到每个学生。我的数学比较弱,当时教我们微积分的 Ms. Chen 是个华裔老师,她发现我上课总皱着眉头,下课后就把我叫到办公室,一点一点帮我捋清知识点。她甚至还利用自己的午休时间,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数学辅导小组,我们几个数学困难户就在她办公室一边啃三明治,一边刷题。那种被重视、被帮助的感觉,真的特别温暖。

不只是同学,更像战友

除了老师,同学间的氛围也值得一说。很多人觉得美国高中就是电影里演的那样,大家搞小团体,互相攀比。圣母高中当然也有社交圈子,但主流的氛围是合作大于竞争。可能是因为天主教学校的背景,学校特别强调“社区感”(Community)。

最有意思的是各种学习小组(Study Group)。这里的学霸们并不藏着掖着,反而很乐于分享。我记得备考AP物理的时候,我们班一个物理大神,叫 Kevin,他主动建了一个群,每天晚上在线上给大家答疑,整理出厚厚一沓的复习笔记,无偿分享给所有人。期末考试前,图书馆里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学生围在一起,互相提问、讲解错题。那种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一起努力的感觉,特别燃。大家就像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学校的社团活动也超级丰富,有超过50个俱乐部,从机器人、辩论队到模拟法庭,应有尽有。我当时加入了学校的辩论队,那真是一段痛并快乐的经历。为了准备一场比赛,我们整个团队要查阅上百篇资料,熬夜写立论,周末还要去参加各种联赛。虽然辛苦,但当你站在赛场上,和队友们一起并肩作战,驳倒对手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通过社团,我认识了很多不同年级、不同背景的朋友,这对我快速融入新环境帮助巨大。

传说中的“卷”,到底有多真实?

好了,夸了这么多,该来说点实际的了。圣母高中的宣传册上不会告诉你的是,这里的学业压力真的很大,非常大。用我们留学生圈的话说,就是“卷”。

这种“卷”是全方位的。首先是GPA。加州的大学,尤其是UC系统,对GPA的看重程度超乎你的想象。而在圣母高中,你身边的同学几乎人人都盯着那个4.0+的绩点。这意味着你不能有任何一门课掉队。平时的小测验、每一次作业、课堂表现,都会被计入最终成绩。我刚去的时候不适应,觉得一次小考没考好无所谓,结果期末一看成绩单,直接傻眼。

AP课程就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很多同学为了让自己的成绩单更好看,会同时修4-5门AP课。你可以想象一下,每门课的阅读量和作业量都堪比大学课程,加在一起是什么概念。我高三那年,选了AP化学、AP微积分BC、AP英语文学和AP宏观经济学。那段时间,我的人生基本上就是由 Due Date 和 Quiz 组成的。每天的睡眠时间被压缩到5个小时以内是常态,咖啡成了我的续命神器。图书馆凌晨关门,而我的台灯可能要亮到更晚。

我记得有一次,AP化学的实验报告和AP英语文学的论文在同一天截止。我通宵写完化学报告,只睡了两个小时,早上起来喝了三杯浓缩咖啡,冲到学校继续赶论文。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着餐盘里的食物,脑子里还在想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那种精神和身体被掏空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这种高压环境,对人的抗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它逼着你快速成长,但也确实会让一些同学感到焦虑和不堪重负。所以,如果你是一个需要宽松环境、喜欢按自己节奏学习的人,圣母高中的“高强度模式”可能真的会让你水土不服。

校规比我妈还严,自由灵魂请注意

除了学业压力,另一个需要适应的就是圣母高中严格的校规。如果你在国内读的是国际学校,或者向往美剧里那种自由开放的高中生活,那可得做好心理准备了。

首先是着装。学校有严格的 Dress Code,虽然不是那种特别死板的制服,但每天穿什么都有规定。男生必须穿带领的Polo衫或衬衫,卡其裤,不能穿牛仔裤和运动裤。女生裙子的长度必须到膝盖。每周有一天是正式着装日(Formal Dress Day),男生要穿西装打领带,女生要穿正装。学校会有老师在门口检查,不合规的会被直接拦下来,要么回家换衣服,要么去学生处“领”一件合规的旧衣服穿一天。这对于爱美、追求个性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束缚。

其次是出勤和纪律。迟到、早退抓得非常严,几次之后就会有处分。上课时间手机必须关机放在储物柜里,被发现使用的话,手机会被没收一周。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因为堵车迟到了五分钟,被罚在午休时间去打扫校园。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学校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责任感。

作为一所天主教学校,宗教元素也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学生,无论你有没有宗教信仰,都必须修满四年的神学课(Theology)。课程内容其实更偏向于宗教历史、伦理学和哲学,倒也不是强制你信教,但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在无神论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来说,刚开始接触确实会有点文化冲击。此外,学校每周都会有小型集会,每个月有一次全校的大型弥撒,这些都是必须参加的。

这些规定,从好的方面看,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安全、有序、专注学习的环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确实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自由。这一点,你在选择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接受。

融入的小挑战:不止是语言关

最后,聊聊国际生的融入问题。圣母高中的国际生项目做得算不错了,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即便如此,想要真正融入一个以本地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挑战还是不小的。

语言只是第一关。就算你托福考了110,刚开始上课听讲、参与课堂讨论还是会觉得吃力。老师讲课的语速、同学间使用的俚语,都需要时间去适应。我刚开始上历史课,老师让我们讨论美国宪法修正案,周围的同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我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脑子里的想法翻译不成流利的英文,那种挫败感特别强。

比语言更难的是文化融入。美国高中生的社交方式和我们很不一样。他们的周末生活可能是去看橄榄球赛、参加朋友家的派对或者去海边冲浪。而我们很多留学生,圈子还是相对固定在中国学生内部,周末的活动大多是聚在一起吃火锅、打游戏。这没有好坏之分,但确实会形成一道无形的墙。

想要打破这堵墙,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走出去。我的突破口就是前面提到的辩论队。在社团里,你和美国同学有了共同的目标和话题,天天在一起训练、比赛,关系自然就近了。我们一起熬夜查资料,一起在去外州比赛的大巴上聊天,一起庆祝胜利,也一起分担失败的沮丧。慢慢地,我发现他们聊的橄榄球规则我也能插上几句了,他们说的笑话我也能get到点了,我也开始被邀请去参加他们的生日派对。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感觉,自己成了这个集体的一份子。

所以,如果你来了圣母高中,或者任何一所美国高中,千万别因为害羞或害怕就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勇敢地去加入一个运动队,一个学术俱乐部,或者一个艺术社团。这是你了解真实美国文化、交到真心朋友最有效的方式。

所以,圣母高中到底值不值得去?

这个问题,我没法给你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它就像一块硬币,有闪闪发光的一面,也有朴实无华的另一面。

如果你是一个目标明确、自律性强、能抗压的“学霸”型选手,渴望最优质的学术资源,想为冲击顶尖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圣母高中绝对是你的“梦中情校”。它会把你打磨得闪闪发光。

但如果你更看重个人自由,希望在一种轻松、包容的环境里探索自我,或者你的抗压能力还没那么强,那这里的快节奏和严格要求可能会让你感到窒息。硬着头皮选择它,对你来说可能不是坦途,而是一场长达四年的煎熬。

最终的选择权,在你手里。别只看那些完美的宣传照,也别完全被我这个过来人的吐槽吓到。问问你自己的内心: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高中生活?你为了你的目标,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想清楚这两个问题,你的答案,就八九不离十了。祝你好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1583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