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品携带必读TIPS |
|---|
| 药品种类:尽量选择非处方药(OTC)。如需携带处方药,务必带上中英文版的医生处方和病例证明,以备海关查验。 |
| 药品剂量:所有药品都应为自用范围,一般建议携带不超过3个月的剂量。超量可能会被海关质疑。 |
| 药品包装:保留药品原包装和说明书,不要为了省空间把药片都拆出来混在一起,包装和说明书是海关判断药品成分的重要依据。 |
| 禁带成分:千万注意!任何含有麻黄碱、士的宁、吗啡、精神类、麻醉类等违禁成分的药品(如复方甘草片、白加黑、康泰克等)都不要带!查到就是大麻烦! |
| 专业建议:本篇文章为经验分享,不构成医疗建议。出发前最好咨询医生,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准备药品。 |
哈喽,各位即将在UK开启新副本的学弟学妹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学长,Leo。
还记得我刚到英国的第一个月,那是一个妖风阵阵的周五晚上。可能是因为白天被论文折磨得死去活来,晚上又贪凉吃了份超市的冷三明治,半夜我就华丽丽地发烧了。39度,头痛欲裂,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我当时那个慌啊,手机都快握不住了,颤抖着搜索“英国看病”,出来的结果让我心凉了半截——注册GP(家庭医生)、预约、等待……
我室友,一个比我早来一年的“老油条”,看我快不行了,从他的小药箱里翻出一盒国内带来的999感冒灵,又递给我两粒布洛芬。喝下热水冲的药,捂着被子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醒来,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就是那一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在英国,行李箱里塞几盒熟悉的“救命药”有多重要。它给你的不只是身体上的缓解,更是一种在异国他乡巨大的心理安全感。
今天,学长就把这份用血泪换来的《留英必备药品清单》传授给你们。别嫌我啰嗦,这每一个名字背后,可能都是一个留学生深夜里的无助。赶紧对照一下,看看你的行李箱里还缺了点啥!
感冒发烧篇:对抗英国“魔法”天气的盔甲
英国的天气,大家都懂的,一天之内让你体验四季。前一秒还阳光明媚,下一秒可能就妖风大作加冰雹。这种“魔法”天气下,感冒发烧简直是家常便饭。但你想在英国看上病,可就没那么“魔法”了。
根据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最新的数据,即使是注册了GP,想要预约一个非紧急的常规门诊,平均等待时间也可能超过两周。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0%的患者无法在他们希望的时间内见到GP。你想想,等你约上医生,你的感冒可能自己都好了……所以,基础的感冒发烧药,必须自己备着!
案例分享:我的朋友Sarah,刚来英国时得了重感冒,发烧到走不动路。她打电话给GP诊所,护士只是在电话里问了问症状,然后让她去药店买Paracetamol(扑热息痛)和Ibuprofen(布洛芬),多喝水多休息。她当时就懵了,在国内发烧早就去医院挂水了,在这里只能靠自己硬扛。幸好她带了国内的连花清瘟胶囊,中西结合,扛了一周才慢慢好起来。
药品清单:
1. 解热镇痛类: - 布洛芬(Ibuprofen):这个是神药,不仅能退烧,还能强效止痛。头痛、牙痛、姨妈痛,一粒见效。英国超市和药店(如Boots, Superdrug)都能买到,但建议自己带一盒,以防半夜发作措手不及。 - 扑热息痛(Paracetamol):英国GP最爱推荐的药,功效和布洛芬类似,但对肠胃刺激更小。也是退烧止痛的主力军。
2. 中成药类: - 999感冒灵/维C银翘片:专门针对感冒初期的各种症状,比如流鼻涕、打喷嚏、头痛。对于习惯了中药疗效的“中国宝宝”们来说,喝下一包熟悉的味道,心里都会踏实很多。 - 连花清瘟胶囊: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对付喉咙痛、发热等症状效果不错。 - 板蓝根颗粒:国民神药,感觉快要感冒时来一包,预防一下总没错。
学长叨叨:带中成药主要是为了“对症”和“心安”。有时候感冒的症状很复杂,西药往往只针对单一症状(退烧或止痛),而中成药的复方成分能更综合地缓解不适。当然,西药起效快,两者结合,天下无敌!
肠胃保卫篇:拯救被“冷三明治”伤害的中国胃
英国的食物,怎么说呢……一言难尽。炸鱼薯条、冷三明治、各种派,对于我们从小被热汤热水养大的中国胃来说,简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水土不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肠胃问题:消化不良、腹泻、胃痛……
刚来的时候,为了赶due,我连续吃了一周的Tesco Meal Deal(三明治+饮料+零食)。结果就是,我的胃开始疯狂抗议,每天都胀气、隐隐作痛。那时候,我无比怀念我妈煲的汤和一碗热腾腾的白粥。
药品清单:
1. 消化不良/胃动力: - 健胃消食片/吗丁啉:吃多了不消化、胃胀气的时候来几片,效果立竿见影。特别是刚来时,面对各种“黑暗料理”,这个绝对是保命符。 - 注意:吗丁啉(多潘立酮)在一些国家是处方药,携带前请确认最新规定,并最好带上医生说明。
2. 止泻/肠炎: - 黄连素/蒙脱石散:急性腹泻的克星。英国的食物偏生冷,乳制品也多,很容易肠胃“闹情绪”。黄连素是植物提取,相对温和。蒙脱石散则是物理止泻,不进入血液循环,非常安全。 - 藿香正气水/丸/胶囊:堪称“水土不服”第一神药。对于因寒湿引起的腹泻、恶心、呕吐有奇效。虽然味道……emmm……有点上头,但效果是真的好。怕味道的同学可以选择胶囊剂型。
3. 便秘: - 开塞露/乳果糖:留学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改变,很多人都会遇到便秘的烦恼。备一点以防万一,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学长叨叨:英国超市虽然也有卖消化药和止泻药的,但成分和我们习惯的不太一样。带上这些熟悉的肠胃药,能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的“中国胃”最温柔的安抚。
过敏防护篇:直面英国的“花粉劫”
如果你在国内从来没有过敏史,千万别掉以轻心!英国,特别是春夏之交,简直是过敏患者的地狱。这就是传说中的“Hay Fever”(花粉热)。
根据英国过敏协会(Allergy UK)的数据,英国有近1/4的人口受到花粉热的影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很多在国内从不过敏的同学,到了英国也纷纷中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疯狂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到想抠出来、喉咙发炎……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案例分享:我的一个学妹,来英国前是个活蹦乱跳的元气少女。结果第二年春天,突然得了严重的花粉热。每天早上醒来眼睛肿得像核桃,鼻涕流不停,一包纸巾半天就用完了。她说那段时间感觉自己像个“废人”,上课都集中不了精神。后来去Boots买了抗过敏药,才算把命续了回来。
药品清单:
1. 抗过敏口服药: -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这是最常见的非处方抗过敏药,每天一粒,可以有效控制花粉热、荨麻疹等过敏症状。这类药最大的优点是不易引起嗜睡,不影响白天学习。
2. 皮肤过敏/湿疹: - 皮炎平(复方地塞米松乳膏):用于蚊虫叮咬、皮肤瘙痒、轻微湿疹。英国的“小咬”也很厉害,备一支有备无患。注意这是激素类药膏,不能长期大面积使用。 - 红霉素/金霉素软膏:温和的抗生素软膏,对于一些小伤口、皮肤感染、或者长痘痘后预防感染都很有用。
3. 眼睛/鼻子过敏: - 抗过敏眼药水/鼻喷雾:如果你的过敏症状主要集中在眼睛和鼻子上,可以备一些专门的产品。这些在英国药店也很容易买到,但可以先带小包装的试用。
学长叨叨:过敏这个事儿,真的是谁得谁知道。提前备好药,一旦出现症状能马上控制住。别等到眼睛睁不开、呼吸不顺畅了,才后悔莫及。
磕碰急救篇:做自己的“赤脚医生”
留学生涯,自己做饭是常态。切菜切到手、被烤箱烫到、出门摔一跤……这些小意外在所难免。英国的人工费巨贵,一点小伤去医院急诊(A&E)可能要等上好几个小时,所以,一个迷你的急救包是必需品。
药品清单:
1. 消毒类: - 碘伏棉棒/酒精棉片:独立包装,一次一支,方便卫生。处理伤口的第一步,永远是消毒!
2. 止血包扎类: - 创可贴(各种尺寸):防水的、卡通的、超大号的,都来点。 - 云南白药气雾剂/粉剂:止血神药,对于跌打损伤、淤青肿痛效果显著。喷雾剂用起来更方便。 - 无菌纱布和医用胶带:处理比创可贴能覆盖的更大一些的伤口。
3. 烫伤类: - 烫伤膏:比如京万红。刚被烫到时,立刻用冷水冲洗,然后涂上厚厚一层烫伤膏,能有效缓解疼痛,防止留疤。
学长叨叨:这些东西虽然不起眼,但真到用的时候,你绝对会感谢那个当初细心打包的自己。
划重点:英国海关规定!别让药品“被没收”
带了这么多药,最关键的一步是——顺利入境。英国海关对于药品入境有明确规定,大家千万别踩雷。
英国政府官网(gov.uk)明确指出,你可以携带自用的、合理剂量的药品入境。什么是“合理”?通常指不超过3个月的用量。
核心原则:
1. 保留原包装和说明书:这是为了让海关人员能清楚地知道你带的是什么药,成分是什么。千万别为了省地方把药拆得乱七八糟。
2. 处方药需备好证明:如果你需要携带处方药(特别是控制类药物,如某些强效止痛药或精神类药物),必须同时携带医生的处方信(最好有英文翻译)和你的病历证明。信中要说明你为什么需要服用该药品。
3. 严禁携带违禁成分:再次强调,任何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吗啡等成分的药品都属于违禁品!比如我们熟悉的康泰克(新康泰克)、白加黑、复方甘草片等。这些成分在国外被严格管制,可能被用作制毒原料。一旦被查出,轻则没收罚款,重则可能被遣返甚至判刑,绝对不要以身试法!
出发前,务必仔细检查你的药品成分表。如果不确定,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不带。
好了,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感觉自己像个操心的老父亲。但说真的,出国留学,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照顾好自己。而一个准备充分的小药箱,就是你在这场冒险中最坚实的后盾。
带上这些药,不是为了让你天天生病,恰恰相反,是为了让你在面对任何小病小痛时,都能有底气、不慌张。这样,你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体验这个全新的世界中去。
记住,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照顾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祝你们的留英之旅,一路平安,健康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