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韩留学要变天?这些新规你必须知道

puppy

最近在准备赴韩留学或者已经在韩国奋斗的小伙伴们,注意啦!韩国留学政策最近真的要“大变天”了,咱们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听说从申请最关键的存款证明金额大幅上调,到对韩语能力(TOPIK等级)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再到毕业后想拿D-10工签留下来找工作,每一环都有了新变化。这些新规不仅直接影响你的申请准备,更关系到未来的毕业规划。想知道具体涨了多少钱?语言要求提高到了几级?赶紧点进来,我们把所有细节都给你扒清楚了,千万别因为信息差吃了亏!

新规核心速览
存款证明:资金门槛“原地起飞”,首尔圈从约1万美元标准暴涨至2500万韩元(约13.5万人民币),非首尔圈也需要2000万韩元(约11万人民币)。
语言能力:不再是“差不多就行”,部分语学院申请或续签需要提交TOPIK成绩,本科及研究生申请的语言门槛也在变相收紧,择优录取趋势明显。
D-10求职签:毕业想留下?没那么简单了。引入打分制,你的在校绩点(GPA)和TOPIK等级将直接决定你有没有资格申请,低分者或将直接“毕业即回国”。

“姐,我崩溃了,中介刚通知我,去韩国的存款证明要14万人民币!你去年不是才办了8万吗?他们是不是想坑我钱啊?”

上周,我接到了正在申请韩国语学院的表妹火急火燎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她,声音里充满了委屈和怀疑。我能理解她的心情,毕竟短短一年时间,这个数字几乎翻了一倍,听起来确实像个“天价”。

我赶紧安抚她:“别急,这不是中介坑你,是韩国法务部真的改政策了!今年开始,所有留学生的资金门槛都提高了,咱们得按新规矩来。”

挂了电话,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幸好表妹提前问了我,要不然按照去年的“攻略”准备,等材料递交上去,恐怕会被直接退回来,耽误了入学那才是真的欲哭无泪。这件事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信息差真的太致命了!

最近,韩国留学圈里风声四起,各种“新政”传闻满天飞。作为一名在lxs.net坚守岗位的小编,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把这些已经落地或者正在推行的“大变天”政策,掰开揉碎了讲给大家听。不管你是准备出发的“预备役”,还是已经在韩国奋斗的“现役军”,这篇超长干货,都请你务必、务必、务必,逐字看完!

钱包大出血预警!存款证明金额“三级跳”

咱们先从最“扎心”的钱说起。存款证明,这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申请材料,一夜之间成了所有准留学生们的第一道坎。

以前,我们聊起韩国留学,总会带着点“性价比高”的优越感。相较于欧美国家动辄几十万的保证金,之前去韩国,一笔1万美金或等值人民币的存款证明,基本就能搞定大部分学校的D-4(语言研修)或D-2(留学)签证。很多家庭准备个8到10万人民币,心里就很有底了。

但是,从2024年开始,这个“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韩国法务部发布了明确的新规,大幅上调了留学生签证的财政能力证明标准。具体数字是多少呢?大家拿好小本本记下来:

- 申请位于首尔、仁川、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区的大学:存款证明金额需要达到2500万韩元。

- 申请位于非首都圈地区的大学:存款证明金额需要达到2000万韩元。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按最近的汇率简单算一笔账。2500万韩元,约等于18,000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3.5万元!而非首都圈的2000万韩元,也差不多要11万人民币。相比过去8万元左右的标准,涨幅高达70%!这已经不是“微调”了,简直是“三级跳”。

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例子。朋友小林去年10月份就开始准备申请今年3月入学的语学院,当时他美滋滋地存了9万块钱,觉得万无一失。结果1月份递交材料时,被告知需要补交材料,因为存款金额不符合新规。他和他爸妈急得团团转,东拼西凑才在截止日期前补上了新的证明,整个过程心惊胆战。

韩国政府为什么要突然这么做?官方的说法是为了“确保留学生在韩期间拥有充足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以专注于学业”,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以留学为名义的非法滞留和就业”。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提高资金门槛,筛选掉那些经济基础不稳固、可能会来“打黑工”的申请者,从而提高整体留学生的质量。

这个变化对我们有什么直接影响呢?

首先,你的家庭预算需要重新规划了。原来准备10万,现在至少要奔着15万去准备,这笔钱虽然是冻结在银行,但实打实地需要这笔现金流。对于很多工薪家庭来说,这无疑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其次,这可能会影响你的择校策略。首尔圈和非首尔圈之间500万韩元(约2.5万人民币)的差额,可能会让一些预算紧张的同学,把目光从首尔的名校,转向釜山、大邱、光州等地方的优秀大学。其实,地方国立大学的教育质量非常高,学费和生活成本也更低,不失为一个理性的选择。

最后,小编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句:千万不要动“办假证明”的歪脑筋!韩国出入境对此查得非常严,一旦被发现,不仅你的签证会被拒,还可能被永久列入黑名单,彻底断了你的赴韩之路。钱的问题,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解决,早规划、早准备才是王道。

语言不再是“选修课”!TOPIK等级要求越来越硬核

如果说存款证明的提高是“物理攻击”,那么语言要求的收紧,就是对我们学习能力的“魔法攻击”了。过去那种“韩语零基础,先去读语学院,以后再说”的舒适区,正在慢慢消失。

以前申请语学院(D-4签证),基本上是不需要任何韩语基础的,交了学费就能来。但现在,风向变了。韩国教育部和法务部开始对各大高校的语学院进行评估,特别点名了那些“非法滞留率”高的学校。这些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的学校,在招收和管理留学生时,会受到更严格的审查。

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申请语学院的同学来说,部分学校,特别是那些想甩掉“管理不善”帽子的学校,可能会在招生时就要求你提供一定的韩语能力证明,比如TOPIK 1级或2级证书,或者至少通过学校的线上语言测试。虽然不是所有学校都强制执行,但这绝对是一个大趋势。他们不再欢迎抱着“来韩国从零开始学abc”心态的学生,而是希望你来之前,已经对韩语有了基本的认知和学习态度。

我们学校语学院就有一个来自越南的同学,他去年申请的时候很顺利。今年他弟弟也想来,申请同一所学校,却被要求提交TOPIK 2级成绩。因为他们国家在去年被列入了“非法滞留高发国家”名单,所以签证审查标准立刻就收紧了。

对于已经在读语学院,想要续签或者转D-2本科/研究生签证的同学,语言更是硬性指标。出入境在审核你的续签材料时,会更看重你的出勤率和成绩。如果你一个学期出勤率低于80%,或者连续两个学期没能升级,续签就可能被拒。他们会认为你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想从D-4转D-2,一份漂亮的TOPIK成绩单,更是最有力的敲门砖。

而对于直接申请本科或研究生的同学,TOPIK等级的重要性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过去,很多大学虽然写着“建议提交TOPIK 3级/4级”,但实际上如果你有不错的英语成绩(雅思/托福),或者通过了学校的内部考试,也同样有机会被录取。但现在,随着申请人数的增多和政策的收紧,TOPIK成绩正在从“加分项”变成“必需项”。

我认识一个DIY申请研究生的学姐,她各方面条件都不错,本科院校背景好,绩点也高,就是TOPIK只有4级。她申请了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俗称SKY)的商科专业。结果,延世和高丽都顺利给了面试,唯独首尔大学在材料关就把她刷掉了。后来她通过邮件询问才知道,虽然招生简章上写的是TOPIK 4级可申请,但今年同一批申请者里,几乎人人都是5级、6级,在激烈的竞争中,她的语言成绩就成了短板。

“择优录取”这四个字,在语言能力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所有人都符合最低标准时,谁的语言成绩更好,谁就更能证明自己有能力无缝衔接韩国的课程,谁的赢面就更大。

所以,别再把韩语学习当成出国后的任务了。从你决定要去韩国的那一刻起,就请把TOPIK备考提上日程。它不仅关系到你的录取,更关系到你未来在韩国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毕业了也别想“躺平”?D-10求职签门槛悄悄拔高

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毕业后能留在韩国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些海外工作经验,是留学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钥匙,就是D-10求职签证。

在以前,D-10签证几乎是给毕业生的“福利”。只要你在韩国正规大学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没有不良记录,毕业后基本都能顺利换取为期6个月的D-10签证,用来找工作。这给了大家一个非常宝贵的缓冲期。

然而,从2024年初开始,这扇看似敞开的大门,也悄悄加上了一道“隐形”的门槛——打分制。

现在申请D-10签证,不再是“毕业即可”,而是需要根据你的个人情况进行综合评分,达到一定的分数线(目前普遍认为是60分),才有资格申请。这个评分表就像一张“留学生价值评估问卷”,从多个维度考察你是否是韩国社会需要的“人才”。

那么,这个打分制都看重哪些方面呢?主要包括两大核心指标:

1. 在校学习成绩(GPA):

是的,你没看错。你大学四年是“学霸”还是“学渣”,现在直接影响你毕业后的去留。出入境会根据你的平均绩点(GPA)来给分。虽然没有公布一个精确的“绩点-分数”换算表,但根据各方消息和实际案例来看,绩点3.0以上(韩国4.5分制)会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分数,而低于2.5则可能非常危险。那些靠着“60分万岁”的心态混到毕业证的同学,现在恐怕要傻眼了。

我一个学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去年毕业,大学期间热衷于社团活动和打工,成绩嘛,你懂的,几乎都是压线飘过,最终毕业绩点只有2.3。他拿着毕业证去出入境换D-10,工作人员仔细核对了他的成绩单后,很遗憾地告诉他,因为绩点过低,不符合新的申请标准,建议他回国。他当时就懵了,原本计划好的一切都被打乱,最后只能无奈地订了回国的机票。

2. 韩语能力(TOPIK):

TOPIK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在D-10的打分项里,韩语能力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通常来说,TOPIK 4级是基础分,5级、6级会有更高的加分。如果你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TOPIK成绩,想单靠其他项凑够分数,难度非常大。

这个政策的导向性非常明确:韩国希望留下的,是那些在大学期间认真学习、专业能力过硬,并且语言沟通无障碍,能快速融入韩国职场的优秀毕业生。而不是那些只想利用D-10签证在韩国继续“晃荡”,从事低端体力劳动的人。

除此之外,打分制还包括一些其他项目,比如你的最终学历(硕士/博士加分更多)、是否毕业于全球顶尖大学(QS排名靠前的学校有额外加分)、是否有在韩实习或获奖经历等。总之,你在留学期间所有努力的印记,最后都会呈现在这张评分表上。

这个改变告诉我们,留学早已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从你踏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你的每一次考试、每一次发表、每一次课堂表现,都在为你的未来铺路。不要再抱着“临时抱佛脚”的心态,认真对待你的学业,积极考取更高的TOPIK等级,这不仅是为了漂亮的成绩单,更是为了给你毕业后的未来,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变天”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在“裸奔”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焦虑:钱要得更多了,语言要求更严了,毕业留下也更难了……这韩国留学,是不是不值得去了?

别这么想。政策的收紧,其实是一个全球性的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希望吸引到更优秀的国际人才。韩国的这些新规,本质上是在提高留学的“质量门槛”,而不是要关上大门。

对于真正想到韩国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同学来说,这些变化反而是好事。它筛选掉了一部分投机者,让留学的环境更加纯粹,也让你的留学经历含金量更高。

“变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气变了,你却还穿着夏天的短袖在风中“裸奔”。面对这些新规,我们不需要恐慌,只需要拿出正确的应对姿态。

所以,最后想给大家几句大白话建议:

第一,把钱当回事儿,早点跟家里通气。别等到申请前一个月才发现钱不够。提前一年开始规划家里的资金,该理财的理财,该储蓄的储蓄。记住,多准备总比少准备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第二,把学韩语刻进DNA里。别再幻想零基础出国,在纯韩语环境里“自然就会”了。那都是骗人的!在国内打好基础,考个TOPIK证书再去,你会发现你的留学之路顺畅百倍。语言是你畅游韩国的“船票”,也是你毕业求职的“硬通货”。

第三,从大一开始,就像为找工作一样去学习。别再信奉“大学就是玩”的鬼话。你的GPA不再只是一张纸,它是你未来留在韩国的“通行证”之一。认真听课,好好写作业,别挂科,争取拿个奖学金,这些努力,时间都会给你回报。

第四,养成“一手信息”的检索习惯。别总是在各种论坛、贴吧里看那些N年前的“过时攻略”。政策瞬息万变,最靠谱的信息来源永远是韩国法务部的HiKorea官网、Study in Korea官网以及你申请学校的官网。多看官方通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留学这条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政策的变化就像路上的减速带,它不是为了让你停下,而是提醒我们要开得更稳、准备得更足。别怕,只要咱们提前看清路况,系好安全带,把油加满,再大的风浪也掀不翻我们的小船。加油,未来的和现在的韩国留学生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4603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