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U商科AI有多香?学长学姐带你揭秘

puppy

还在纠结JHU的商科AI项目到底值不值得冲?担心自己是文商科背景,跟不上硬核的编程课?又或者好奇毕业后究竟是去做分析师还是算法岗?别急,这篇超全的“内部情报”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们请来了几位亲身经历的学长学姐,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跟你聊透这个项目的真实体验:从课程设置的硬核程度、教授的风格,到中国学生最关心的求职路径、上岸情况,以及对“编程小白”的友好度,全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无论你是想转码的商科生,还是想补齐商业认知的理工派,这里都有你最想知道的干货和避坑指南,快来看看吧!

阅读前的小小声:给未来JHUer的真心话

这不是一个“水”项目:如果你想轻轻松松混个文凭,那可要三思。这里的课程是实打实的硬,作业和Project会让你体验到什么叫“痛并快乐着”。

商科背景不是免死金牌,理工科背景也不是万能钥匙:项目最看重的是你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无论你来自什么背景,都要做好“从零开始”和“疯狂补课”的准备。

Networking比你想象中重要一万倍:教授、校友、同学,都是你未来求职路上最宝贵的资源。别只埋头写代码,多走出去聊聊。

最终去向完全取决于你自己:项目提供的是平台和敲门砖,但你想成为分析师、科学家还是产品经理,最终的路径规划、实习经历和面试准备,都得靠你自己拼。


JHU商科AI有多香?学长学姐带你揭秘

凌晨两点的图书馆,你面前摊着GMAT的备考资料,浏览器里却开着十几个标签页,标题都是“商科转码”、“数据分析就业”、“美国BA项目推荐”。你可能和我一年前的朋友小A一样,本科读着金融,对未来有点迷茫。一方面,传统的金融岗位竞争激烈,天花板若隐若现;另一方面,AI和大数据浪潮席卷而来,FLAG大厂的包裹香得让人心痒痒。

这时候,一个项目跳进了你的视野——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arey商学院的MS in Business Analytics and Risk Management (BARM)。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JHU的医学院名声在外,这商学院的项目到底怎么样?名字里又是“商业分析”又是“风险管理”,听着像个“六边形战士”,但会不会啥都学、啥都不精?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编程基础约等于零的文商科同学,点下申请键的手,是不是在瑟瑟发抖?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来帮你把这些问号一个个拉直的。我们特地潜伏进了JHU BARM的校友群,抓来了几位刚毕业或正在就读的学长学姐,让他们用最接地气的大白话,给你来一场毫无保留的“内部揭秘”。

硬核预警!JHU的“商科AI”到底在学些什么?

“说实话,刚开学第一个月,我每天都在怀疑人生。” 刚从BARM毕业,现在在德勤做数据分析顾问的学姐Lily笑着说,“我本科是学会计的,Python是什么都不知道,结果第一门课就是数据分析,满屏幕的代码,感觉像在看天书。”

Lily的经历不是个例。JHU BARM项目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硬核。它是一个实打实的STEM项目,享受36个月的OPT,这意味着课程的技术含量绝对不低。你千万不要被“Business School”这几个字迷惑了,以为可以像本科一样水水水。这里的课程设计,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既懂商业逻辑,又能动手实现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核心课程,你就懂了:

技术硬实力模块:《商务统计》、《数据分析与可视化》(主攻Python和R)、《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会接触Hadoop, Spark等框架)、《金融计量经济学》。这些课程会系统性地教你如何用Python和R进行数据清洗、建模、预测,SQL也是必备技能。基本上,一个数据分析师面试时会被问到的主流技术,这里都会覆盖到。

商业应用模块:《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商业决策》等。这些课程会教你如何把技术应用到真实的商业场景中,比如怎么用模型评估信贷风险,如何为零售企业做用户画像和精准营销。教授经常会用哈佛商学院的Case Study,让你在小组讨论中,像真正的咨询师一样去分析问题。

“这个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应用导向’。” 另一位在亚马逊做商业分析师的学长Alex补充道,“比如我们学机器学习,教授不会花大量时间去推导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会把重点放在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去解决一个具体的商业问题,以及如何向没有技术背景的领导解释你的模型结果。”

根据Carey商学院官方发布的2022-2023届学生画像,BARM项目的学生背景非常多元化,约有45%的学生来自商科/经济学背景,35%来自理工科,剩下20%则来自人文社科等其他领域。这说明项目本身就欢迎不同背景的申请者,但同时也意味着,无论你是什么背景,都有需要疯狂“补课”的地方。

编程小白别怕!JHU有一套“保姆级”的上手指南

“我当年申请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编程。” Lily坦言,“但来了之后发现,学校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JHU Carey为零基础的同学提供了一系列的“软着陆”方案。首先,在正式开学前,学校会提供一系列的线上预备课程(Pre-sessional Courses),涵盖了Python、统计学、微积分等基础知识。虽然不是强制的,但几乎所有非技术背景的同学都会提前刷一遍,至少能让你在开学时不至于一脸懵逼。

开学后,每门技术课都会配备超级给力的Teaching Assistant (TA)。“我们的TA简直是神仙,” Lily说,“每周都有好几场Office Hour,你甚至可以把作业代码一行一行拿去问,他们会非常有耐心地帮你debug。很多TA本身就是上一届的优秀学生,特别能理解我们的痛点。”

此外,小组作业(Group Project)也是帮助编程小白快速成长的重要环节。项目会有意地将不同背景的同学分在一组。通常一个小组里,会有编程大神、商科小能手和PPT达人。“我当时就紧紧抱住我们组的CS大神的大腿,” Alex开玩笑说,“他负责搞定复杂算法,我负责分析业务逻辑和最后的Presentation。一个学期下来,耳濡目染,我的代码能力也突飞猛进。”

当然,光靠学校的资源是不够的。学长学姐们一致认为,自学能力至关重要。你需要自己去Coursera、YouTube上找教程,去LeetCode和Kaggle上刷题。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只要你熬过去了,看着自己能独立完成一个端到端的数据分析项目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求职真相:毕业后,我们都去了哪里?

聊了这么多课程,咱们来谈谈最实际的问题:花了一百多万人民币,毕业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薪水怎么样?

根据JHU Carey商学院发布的最新就业报告(2023年数据),MS BARM项目的毕业生在毕业后6个月内的就业率高达96%!平均起薪(Base Salary)达到了$85,000美元,这在商科分析类项目中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数字。

那么,大家具体都去了哪些行业和公司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 咨询行业(约占30%):这是BARM毕业生的第一大去向。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的技术咨询或数据分析部门是“大户”,每年都会招很多JHU的学生。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客户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用数据解决实际的商业问题。比如Lily,她现在就在帮助一家零售客户搭建客户流失预警模型。

2. 金融行业(约占25%):凭借JHU的声誉和项目中的风险管理课程,很多同学进入了银行、投行、保险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岗位包括量化分析师(Quant Analyst)、风险管理师(Risk Analyst)、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等。比如高盛、摩根大通、Capital One都是常见的雇主。这个方向对数理和编程能力要求更高,竞争也更激烈。

3. 科技行业(约占20%):亚马逊、微软、字节跳动等科技大厂也是热门选择。岗位通常是商业分析师(Business Analyst)、数据分析师(Data Analyst)或产品分析师(Product Analyst)。他们的工作更偏向于产品侧,比如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为产品迭代提供策略建议。

4. 其他行业(约占25%):包括零售、医疗、消费品等。JHU强大的医疗资源也为一些想进入医疗数据分析领域的同学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需要明确的是,这个项目主要是培养‘分析师’,而不是‘算法工程师’。” Alex强调,“如果你想去做SDE(软件开发工程师)或者核心算法岗,BARM的课程深度可能不够,你需要自己补充大量的计算机科学知识。但如果你想做的是连接技术和商业的桥梁,用数据驱动决策,那这个项目就非常对口。”

巴尔的摩+DC:地理位置是加分还是减分?

一提到巴尔的摩,很多同学可能会皱眉头,觉得它不如纽约、加州那么繁华,工作机会也少。这个想法,对,但也不全对。

Carey商学院的校区位于巴尔的摩市中心的Harbor East,是全城最安全、最现代化的区域。但更重要的是,它距离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D.C.)只有一个小时的火车车程。这意味着,你拥有的是“巴尔的摩+D.C.”的双城求职圈。

D.C.及其周边的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合称DMV地区)是一个被很多留学生低估的就业市场。这里不仅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还是众多咨询公司(尤其是政府咨询,如Booz Allen Hamilton)、金融机构(如Capital One总部)和科技公司(如亚马逊第二总部)的聚集地。这些公司对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量巨大,而且竞争压力相比湾区和纽约要小一些。

学校的职业发展办公室(Career Development Office)也会充分利用地理优势,频繁组织前往D.C.的招聘会(Career Trek),带你直接到企业内部与招聘官和校友面对面交流。

所以,如果你能打破“只有去宇宙中心才能找到好工作”的思维定式,JHU的地理位置绝对是一个加分项。

好了,聊到这里,相信你对JHU BARM项目已经有了一个相当立体的认识。它不是一所能让你轻松上岸的“避风港”,更像一个装备精良的“训练营”。它会给你最前沿的工具,最贴近实战的项目,以及一个遍布各行各业的强大校友网络。

所以,文章的最后,别再问“这个项目值不值得”了。问问你自己:你真的准备好迎接挑战了吗?你是否对用数据解决复杂问题这件事,抱有最纯粹的热情?你愿意为了一个模型,在电脑前坐上十几个小时,享受Debug成功那一瞬间的喜悦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么别犹豫,JHU BARM这艘船,值得你奋力一跃。它可能不会直接把你送到梦想的彼岸,但它一定会给你一张最坚固的帆,让你在数据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加油吧,未来的数据玩家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06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