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学大变天!申请名额骤减速抢!

puppy

天呐,最近计划来加拿大留学的小伙伴们,你们听说了吗?加拿大留学圈简直是“大地震”!移民局突然宣布,未来两年的学签配额要整体砍掉35%,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你是不是也一下子慌了神,担心自己的留学梦会泡汤?先别急!这次新政到底是怎么回事?安省、BC省这些热门省份成了“重灾区”,具体影响有多大?哪些人(比如硕士博士)可以幸免?还有那个新冒出来的“省证明信”又要怎么搞?这篇文章就是来给你划重点的,把所有关键信息都掰扯明白了。想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在这场“抢位大战”中抓住机会?赶紧来看看吧,早做准备才能抢占先机!

新政核心要点速览
2024年学签上限约36万,比2023年减少35%,2025年配额待定。
安省、BC省等热门留学省份名额削减近50%,竞争白热化。
硕士、博士、中小学(K-12)申请者不受配额限制,是“安全区”。
大部分大学本科和学院(College)申请者,需额外提交“省证明信”(PAL)。
毕业工签(PGWP)政策同步收紧,部分私立学院毕业生将不再符合申请资格。

“叮咚——”

手机屏幕亮起,小A收到了她梦寐以求的邮件:来自多伦多一所知名College的录取通知书(Offer)。她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马上开始在脑海里勾画未来在加拿大的美好生活:枫叶、冰球、尼亚加拉大瀑布,还有毕业后留下来工作的无限可能。她兴奋地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开始着手准备签证材料,感觉自己离梦想只差一步之遥。

可就在几天后,一则新闻像晴天霹雳一样砸了下来:加拿大移民局(IRCC)宣布,将对2024和2025年的国际学生学签数量设置上限。小A所在的留学群里瞬间炸开了锅,各种截图、链接和惊叹号刷满了屏幕。“名额要砍掉35%?”“听说安省是重灾区?”“我的offer不会要作废了吧?”……看着这些消息,小A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刚才的兴奋和喜悦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恐慌和不安。难道自己的留学梦,就要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政策而戛然而止了吗?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和小A一样,被这波操作搞得措手不及。别慌!今天,我就带你把这次加拿大留学圈的“大地震”彻底扒清楚,看看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在这场“抢位大战”中杀出重围!

一、突如其来!加拿大移民局到底在搞什么?

这事儿得从2024年1月22日说起。那天,加拿大移民部长马克·米勒(Marc Miller)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宣布要对国际学生数量进行控制。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地“动刀子”。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加拿大计划在2024年批准大约36万份新的学习许可(Study Permit),这个数字相比2023年(批准了近56万份)直接砍掉了35%!而且这还是个全国总数,具体分到每个省和地区,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移民局给出的理由是,过去几年国际学生数量增长过快,给加拿大的住房、医疗和社会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简单来说,就是“人太多了,有点扛不住了”,所以先踩一脚刹车,缓一缓。

这个政策是个为期两年的“临时措施”,2025年的配额上限将在今年年底重新评估。但谁也说不准两年后会怎样。对于我们这些计划近两年入学的同学来说,这就是眼下必须面对的现实。

这消息一出,真的让很多人傻眼。比如去年还在犹豫要不要申请多伦多百年理工学院(Centennial College)的小林,他想着今年准备充分再递交申请,结果现在名额骤减,竞争压力陡增。他苦笑着说:“感觉就像排队买限量款球鞋,我刚准备好钱,人家跟我说今天只卖一半的数量,心态崩了呀!”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坎:总盘子变小了,分到每个人头上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二、重灾区预警!安省和BC省还好吗?

如果你申请的是安大略省(Ontario)或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那这次新政对你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这两个省向来是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名校云集,工作机会多。正因为如此,它们也成了这次削减名额的“重灾区”。

我们来看具体数据,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先说安大略省。作为加拿大的经济和教育中心,安省一直是留学生的“宇宙中心”。2023年,安省获批的学签数量高达惊人的23.9万多份!而根据新政,安省在2024年获得的总名额是14.1万个。你没看错,直接减少了将近10万个名额,削减幅度超过了40%!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去年每10个拿到学签来安省的同学,今年只能有不到6个能进来。

安省政府为了应对,也做出了自己的分配方案:96%的名额将给到公立大学和学院,剩下的极少数名额留给私立大学、语言学校和一些其他机构。而那些备受争议的“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学院,直接被“一刀切”,一个名额都分不到。原本计划去这类学院读书,指望“曲线救国”拿工签的同学,这条路基本被堵死了。

再看看西海岸的BC省。温哥华的宜人气候和UBC等名校,每年也吸引着大批留学生。2023年,BC省有超过6万名新生获得了学签。而在新政下,BC省2024年的配额是大约5万个。虽然削减比例没有安省那么夸张,但也减少了约17%。BC省政府同样明确表示,53%的名额将分配给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剩下的47%则给私立机构,而且私立机构的配额相比2023年减少了27%。

一个真实的案例:在温哥华读高中的Lily,今年拿到了西蒙菲莎大学(SFU)和兰加拉学院(Langara College)的本科offer。放在以前,这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事。但现在,她和她的父母都非常焦虑。因为即使拿到了offer,学校能不能给她申请到省里那个宝贵的“名额”,还是个未知数。以前是和全世界的学生竞争offer,现在是和拿到同一个学校offer的同学竞争“上岸”资格,这压力可想而知。

相比之下,一些留学生较少的省份情况稍好一些。比如阿尔伯塔省(Alberta),学签配额不降反升,增加了10%。萨斯喀彻温省(Saskatchewan)和曼尼托巴省(Manitoba)等草原省份,也因为本身基数小,受到的冲击相对有限。这或许会成为一些同学的新选择。

三、天选之子!哪些人可以“豁免”?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心凉了半截?别急,政策虽然严格,但也给一部分人留了“绿色通道”。如果你属于以下几类,那么恭喜你,这次的配额限制和新出的“省证明信”都与你无关,你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第一类:申请硕士和博士课程的学生。

没错,加拿大政府这次非常明确地保护了高学历人才。无论你是申请研究型硕士还是授课型硕士,或者是博士,都不在这次的限制范围内。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政府显然希望吸引更多能为加拿大带来高水平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比如我的朋友阿杰,他刚刚收到了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的录取。当新政出来时,他一度也很紧张,但仔细研究了IRCC官网的豁免条款后,发现自己是“天选之子”,根本不需要担心名额问题。他现在可以安心准备签证,完全不受影响。

第二类:中小学(K-12)的申请者。

如果你是来加拿大读小学、初中或高中的,这次的政策也影响不到你。加拿大依然欢迎低龄留学生来接受基础教育。

第三类:已经在加拿大境内,需要续学签的人。

如果你人已经在加拿大,并且持有有效的学签,只是因为课程没读完或者要升学需要延长学习许可,你也不受这个新政的限制。这保证了在读学生的学习连续性,还是非常人性化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持有访问签证在加拿大境内完成短期课程后申请学签的,或者作为交换生的,也可能被豁免。具体情况一定要去IRCC官网核对最新信息。

所以,如果你是硕士或博士申请者,那真是太幸运了,抓紧时间递交申请吧!如果你是本科或学院的申请者,也别灰心,我们接着看该怎么应对。

四、拦路虎还是通行证?“省证明信”到底是个啥?

对于大部分受影响的同学(主要是大学本科和学院申请者),新政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省证明信”,英文全称是 Provincial Attestation Letter,简称 PAL。

这是个什么东西呢?

简单来说,它就是省政府给你开的一张“通行证”。在你向联邦移民局(IRCC)递交学签申请之前,你必须先拿到这张由你计划就读的省份出具的信,用来证明你的这个学习名额,是在该省的配额之内的。没有它,你的学签申请会被直接退回。

这个流程听起来有点绕,我们来捋一下现在申请学签的步骤:

第一步:申请学校,拿到录取通知书(LOA)。(和以前一样)

第二步(新增):学校确认你接受offer并支付押金后,会代表你向所在的省政府申请PAL。注意,这个过程是你自己无法操作的,必须由学校来完成。

第三步:你收到学校转发给你的PAL。

第四步:将PAL、LOA以及其他所有必需的签证材料一起,提交给IRCC,正式申请学签。

这个新增的步骤,无疑拉长了整个申请周期,也增加了不确定性。以前,拿到offer就等于拿到了学签申请的“入场券”,但现在,你还需要拿到PAL这张“座位票”。

目前,加拿大所有省份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PAL签发系统。比如,BC省早在3月4日就开始实施,安省也在3月28日正式启动。但问题是,每个学校能分到多少PAL名额,学校又会按照什么标准(比如成绩、专业、递交申请的先后顺序)来发放给学生,这些都存在很多变数。

一个在多伦多某学院工作的招生老师透露,他们收到的PAL配额远少于他们发出的offer数量,现在他们不得不内部开会讨论,如何“择优”分配这些宝贵的名额。这对于已经拿到offer的同学来说,无疑是一场煎熬的等待。

五、连锁反应:毕业工签(PGWP)也变天了!

除了学签,与我们留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毕业工签(PGWP)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可以说是这次改革的“连环拳”。

最重磅的一条是:从2024年9月1日起,入读“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课程的学生,毕业后将不再有资格申请PGWP。

“公私合营”模式在安省尤其普遍,指的是一些公立学院授权私立学院开设其课程,学生毕业后拿的是公立学院的文凭。过去,这类项目的毕业生和直读公立学院的学生一样,可以拿到PGWP。因为学费相对便宜、录取门槛较低,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但现在,这条路被彻底堵上了。如果你选择这类项目,就意味着毕业即回国,无法在加拿大积累工作经验,更别提移民了。

去年入读了多伦多一家此类学院的小张,现在就陷入了两难。他还有一年才毕业,虽然他不受新政影响可以毕业,但看着今年9月入学的新生们将失去PGWP资格,他感到一阵后怕。“幸好我早来了一年,不然真是亏大了。我很多准备申请我这个项目的朋友,现在都只能紧急换学校了。”

不过,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对于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来说,PGWP政策反而更友好了。新规定指出,硕士课程的毕业生,即使你的课程长度只有8个月或1年,毕业后也可以直接申请长达3年的毕业工签!这对于想快速完成学业并获得充足时间找工作、办移民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利。

这个政策调整的信号非常明确:加拿大想要的是能够快速融入劳动力市场的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同时在控制教育质量和学生总数方面,也下了狠心。

六、抢位大战打响,我们该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相信你对这次“大变天”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政策已经落地,抱怨和焦虑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最关键的是,我们该如何调整策略,积极应对?

别怕,路是人走出来的。这里给你几条掏心窝子的大白话建议:

第一,动作要快!快!快!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现在的局面就是僧多粥少,名额是实打实的有限。如果你已经拿到了心仪学校(尤其是本科和学院)的offer,第一时间接受并支付押金,催促学校尽快帮你申请PAL。不要再犹豫观望了,每一天都可能决定你是否能抢到那个宝贵的名额。

第二,眼光放长远,思路打得开。如果你的目标不只是留学,还包括未来的工作和移民,那么硕士课程的优势现在被无限放大了。不受学签配额限制,毕业还能拿3年工签,性价比超高。如果你的条件允许,不妨考虑一下申请硕士,或者读一个研究生文凭(Graduate Certificate)课程作为跳板。

第三,别只盯着多伦多和温哥华。前面提到了,安省和BC省是“重灾区”。不妨把目光投向那些配额相对充足、竞争没那么激烈的省份,比如阿尔伯塔省、萨省、曼省,甚至是东部海洋四省。这些省份不仅生活成本更低,为了吸引人才,往往还有更友好的移民政策。卡尔加里、埃德蒙顿、哈利法克斯这些城市,同样充满机会。

第四,申请材料要做得滴水不漏。在名额收紧的情况下,签证官的审理标准只会更严格。你的学习计划(Study Plan)是不是合理?资金证明是不是充足?国内的联系(Ties)是不是牢固?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决定你成败的关键。千万不要因为材料上的小瑕疵,在临门一脚时被拒签,那真是太可惜了。

我知道,这一切听起来就像是一场你追我赶的赛跑,跑道上突然多了很多障碍,终点线也似乎变远了。这种感觉确实很难受。但请记住,每一次变革中,都藏着新的机会。机会永远是留给那些反应最快、准备最充分、思路最灵活的人。

搞清楚规则,调整好策略,把能做的都做到极致。你的留学梦,依然触手可及。加油,未来的加拿大留学生!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378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