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毕业薪资揭秘,谁是最大赢家?

puppy

是不是总好奇从UC毕业到底能挣多少钱,自己选的专业未来“钱”景怎么样?咱们这次挖到了最新的官方数据,帮你把UC各个分校、各个专业的毕业薪资扒了个底朝天!结果真的有点意思:CS不出所料地继续封神,但你知道吗,有些你以为的“冷门”专业,薪资竟然悄悄逆袭了!UCLA和伯克利到底谁是最大赢家?文科生找到高薪工作的秘诀又是什么?想知道你的梦校专业排在什么位置吗?快来这份超全报告里找答案,提前规划你的搞钱路线!

小编悄悄话:阅读前必看!

嘿,未来的UC大佬们!在看这篇“搞钱”秘笈之前,先跟你交个底:

1. 数据不是一切:薪资只是衡量价值的一个维度,你对专业的热爱、未来的发展和个人幸福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千万别为了一个数字,把自己塞进不喜欢的模子里。

2. 你是变量:这都是中位数(Median)数据,意味着一半人比它高,一半人比它低。你个人的努力、实习经历、networking能力,才是决定你站在哪一边的关键!

3. 这是起点,不是终点:毕业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只是个开始。很多专业的价值是随着时间指数级增长的。咱们眼光要放长远点!

好了,心理建设做完,咱们一起开扒!

上周五晚上,我和几个正在UCI和UCLA读书的朋友约在Sawtelle吃拉面。吃到一半,话题不知怎么就飘到了毕业后的出路。学CS的Jason一脸淡定,筷子一挥说:“反正我们专业,毕业进大厂,起薪十几万刀问题不大。”

这话一出,空气瞬间有点安静。学社会学的Amy默默戳着碗里的溏心蛋,小声嘟囔:“我们这种文科专业,毕业能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哪敢想薪水啊……”

这个场景,是不是你也经历过,或者正在脑内上演?选专业时,父母总在耳边念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我们自己,一边向往着诗与远方,一边又忍不住焦虑未来的面包够不够大。从UC毕业,我到底能挣多少钱?我学的这个专业,真的有“钱”途吗?

别急,为了解答咱们留学生心里最大的疑问,小编这次特地潜入UC官方的数据库,把各个分校、各个专业的毕业薪资数据扒了个底朝天。咱们不玩虚的,直接上数据,聊干货。看看谁是UC系统里真正的“吸金王”,也给像Amy一样的文科小伙伴们找找逆袭的秘诀!

UC毕业生的“底薪”到底有多少?

咱们先来看个总览。根据加州大学信息中心(UC Information Center)发布的最新数据,整个UC系统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后的年薪中位数大约在$60,000左右。毕业五年后,这个数字会跃升到$85,000。到了毕业十年,中位数薪资更是能达到$120,000以上。

看到这个数字,你可能会觉得“嗯,还不错,但好像也没那么惊艳?”别急,这只是把所有专业、所有分校的学生放在一起的“平均水平”。就像把姚明和郭敬明的身高平均一下,得出的数字对谁都没意义。真正的魔鬼,藏在细节里。不同分校、不同专业之间的薪资差距,大到让你怀疑人生。

王见王:UCB vs UCLA,谁是最大赢家?

聊UC,永远绕不开 Berkeley (UCB) 和 UCLA 这对相爱相杀的宿敌。它们不仅在US News排名上斗得你死我活,在毕业生的“吸金”能力上,也是当仁不让的头两号玩家。

先说老大哥——UC Berkeley。

伯克利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群天才学霸的聚集地。它的毕业生薪资也确实对得起这份声誉。根据Payscale的数据,伯克利本科毕业生的职业中期(10年以上经验)薪资中位数高达$169,400,在全美公立大学中常年霸榜第一。

伯克利的王牌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它的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EECS)专业。这简直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台印钞机。一个刚毕业的EECS本科生,拿到$150,000甚至$200,000的年薪包(含股票和奖金)是家常便饭。我的一个学长,去年从伯克利EECS毕业,直接进了NVIDIA,他说他们那一届,去Google, Meta, Apple的同学,起薪基本都在这个范围。

除了EECS,哈斯商学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也是伯克利的另一大杀器。本科毕业生起薪中位数轻松超过$90,000,毕业后进入投行、咨询公司,几年内薪水翻倍是常态。还有应用数学、统计这类专业,因为和数据科学、金融工程紧密挂钩,毕业生同样是各大公司的香饽饽,薪资水平紧追CS。

再看挑战者——UCLA。

UCLA坐拥洛杉矶的地理优势,时尚、活泼,是很多人的梦校。在薪资方面,它也绝不含糊。UCLA本科毕业生的职业中期薪资中位数约为$152,100,虽然略低于伯克利,但也稳稳地站在全美顶尖行列。

UCLA的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同样是王牌。虽然不像伯克利那样有EECS这种“变态”组合,但凭借着强大的师资和“硅滩”(Silicon Beach)的地理优势,UCLA的CS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据UCLA官方的就业报告,其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超过$110,000。很多毕业生都进入了Google, Amazon, Microsoft等大厂,或是加入了Snapchat, Riot Games这些扎根洛杉矶的明星科技公司。

经济学(Economics/Business Economics)是UCLA的另一个高薪大户。因为课程设置非常实用,结合了理论和商业应用,毕业生深受金融、会计和咨询行业的喜爱。我的朋友Sarah,从UCLA的Business Econ专业毕业,第一份工作就进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起薪虽然不是最高,但职业路径非常清晰,几年后的薪酬相当可观。

小结一下:如果你追求的是纯粹的、极致的“高薪天花板”,尤其是在科技领域,那么伯克利的EECS可能是全美公立大学里的最优解。但UCLA凭借其综合实力和地理位置,为毕业生提供了同样宽广且“钱”景光明的道路。两者之间的差距,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真正的赢家,是能进入这两所学校的你。

不止双雄:UCSD、UCI、UCSB的“闷声发大财”

很多人觉得,除了UCB和UCLA,其他UC分校就差了一大截。这个想法可就大错特错了。UCSD、UCI和UCSB这几所学校,在很多领域都是低调的王者,毕业生的薪资也相当能打。

UC San Diego (UCSD) - 生物科技与工程的摇篮

UCSD坐落在全美最重要的生物科技和电信产业中心之一。这里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周围的各大公司盯上了。UCSD的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和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三大高薪支柱。根据UC官方数据,UCSD工程学院毕业生毕业两年后的薪资中位数接近$90,000,五年后更是高达$130,000。

举个例子,我认识的一个在UCSD读生物工程的学姐,本科期间就在学校旁边的Illumina(全球基因测序巨头)实习,毕业后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起薪加福利超过了$100,000。这就是UCSD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UC Irvine (UCI) - 新晋CS强校与游戏天堂

UCI这几年的计算机科学排名一路飙升,已经成为加州除了UCB/UCLA/Stanford/Caltech之外,最受科技公司欢迎的target school之一。UCI的CS专业下面还有一个细分方向叫“游戏设计与交互媒体”(Game Design and Interactive Media),全美顶尖。很多毕业生都进入了暴雪(Blizzard Entertainment,总部就在Irvine附近)、拳头(Riot Games)等知名游戏公司。

UCI的CS毕业生起薪中位数也超过了$100,000。一位在UCI读CS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每年的招聘会,Google、Amazon、Meta这些大厂都会来“抢人”,机会非常多。UCI的商科和经济学也相当不错,背靠橙县(Orange County)繁荣的商业环境,就业前景广阔。

UC Santa Barbara (UCSB) - 精英教育下的工程与物理牛人

UCSB虽然以派对学校闻名,但你可千万别小看它的学术实力。它的工程学院和物理系都是世界顶级的,奉行的是小而精的精英教育。UCSB的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和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专业的毕业生薪资,甚至可以媲美伯克利和UCLA的同类专业。

数据显示,UCSB工程学院毕业生职业中期的薪资中位数超过$160,000。因为这里的学生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深受航天、半导体和高新材料行业的青睐。比如,附近的Raytheon, Lockheed Martin等军工和航天巨头,都是UCSB工程毕业生的重要雇主。

专业大PK:CS封神,但“冷门”专业正在逆袭

聊完了学校,我们再把焦点拉回到专业上。这可能是你最关心的部分。

毫无悬念的王者: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是的,无论在哪个UC分校,CS和相关专业(如CE, EECS, Data Science)都是薪资榜单上无可争议的王者。我们再用数据说话:根据UC官方仪表盘,在所有专业里,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五年后的薪资中位数超过$150,000,是所有专业大类里最高的,没有之一。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需求。从硅谷到硅滩,从金融到娱乐,所有行业都在数字化转型,所有公司都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和网络安全专家。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直接推高了CS毕业生的身价。

悄悄崛起的“逆袭者”们

除了CS,还有一些专业,你可能以为它们很“冷门”或者很“理论”,但实际上它们的薪资表现非常惊人。

  • 应用数学/统计学 (Applied Math/Statistics): 在大数据时代,这两个专业的价值被无限放大。毕业生可以无缝衔接数据科学家、量化分析师、精算师等高薪职位。在UCB,统计学专业的毕业生薪资甚至能排进前五。一个学统计的朋友,辅修了CS,毕业后进了Netflix做数据分析,起薪就让人羡慕不已。

  • 经济学 (Economics): 特别是那些偏量化、计量的经济学项目。毕业生不是去当经济学家的,而是进入了银行、咨询、投行和科技公司的战略部门。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商业嗅觉是核心竞争力。UCLA的Business Economics就是最好的例子。

  • 工程学(其他分支): 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等传统工科,虽然风头被CS盖过,但薪资绝对稳健。这些专业是制造业、能源、航空航天等实体经济的基石,需求稳定,且随着经验增长,薪资涨幅非常可观。

  • 信息科学 (Information Science): 这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结合了CS、设计和社科。比如UC Berkeley的Information Science,毕业生非常擅长做产品经理(PM)、用户体验研究员(UX Researcher)等职位,这些在科技公司里都是核心且高薪的岗位。

文科生别慌!你的高薪之路在这里

好了,我知道文章开头的Amy们已经等了很久了。是不是感觉上面的讨论都与你无关?是不是觉得学了历史、哲学、社会学,未来就一片灰暗?

别急,让我们先面对现实:从数据上看,人文社科类(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专业的毕业生,起薪中位数确实是最低的。比如,毕业两年后,薪资中位数可能在$45,000 - $55,000这个区间,和CS的差距是巨大的。

但这只是故事的第一章。

文科的价值,不在于教会你一项“硬技能”,而在于培养你的“软实力”:批判性思维、沟通表达、逻辑分析和写作能力。这些能力在职场初期可能不那么“值钱”,但却是成为管理者和领导者的核心素养。所以,文科生的薪资曲线,往往是“低开高走”的。

那么,文科生如何找到高薪工作的秘诀呢?

1. “文科 + X” 的魔力组合: 这是最有效的一条路。用你的文科背景,去搭配一个硬核的技能。

  • 文科 + 编程: 一个会讲故事、懂用户的程序员,可以去做产品经理;一个文笔好、逻辑强的历史系学生,可以去做技术文档工程师(Technical Writer),薪水非常高。
  • 文科 + 数据分析: 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同学,天生就懂用户行为。如果再学会SQL, Python, Tableau等数据分析工具,去做用户研究(UX Research)或市场分析(Market Analyst),简直是降维打击。Google, Meta里有大量这样背景的研究员。
  • 文科 + 商科/法律: 辅修一个商科,或者毕业后去读一个好的法学院(JD)或商学院(MBA),是传统的文科生“翻身”之路,至今依然有效。

2. 瞄准“沟通价值”型岗位: 有些岗位,天生就是为优秀的沟通者准备的。

  • 咨询 (Consulting): 咨询公司需要的人,就是要能快速学习,把复杂问题理清,并清晰地呈现给客户。这正是文科训练的核心。
  • 市场营销 (Marketing): 尤其是内容营销、品牌战略等岗位,需要你理解文化、打动人心。
  • 公共关系 (Public Relations): 帮助公司和公众沟通,处理危机,这需要极高的情商和表达能力。

我的朋友Amy,那个在拉面店里焦虑的社会学学生,后来辅修了Data Science的课程,去年夏天在一家电商公司找到了用户研究的实习。她发现,她比纯CS背景的同学更能理解访谈中用户的真实意图,也比纯社科背景的同学更能用数据来验证自己的洞察。现在,她手握两个不错的工作offer,薪水远超她的预期。

所以,别再为你的文科专业而自卑了。你的专业给了你一个独特的视角,现在你需要做的,是为这个视角配上一个能把它变现的“放大器”。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学校和专业的光环固然重要,但它更多是决定了你的起点在哪里,而无法限定你的终点有多高。

薪资数据是一个冷冰冰的参考,它能帮你了解现实,做出更明智的规划。但它不应该成为你选择未来的唯一枷锁。那个让你在深夜依然愿意钻研的课题,那个让你一聊起来就两眼放光的领域,或许才是你最大的宝藏。

毕竟,把一件你热爱的事情做到极致,钱自然会随之而来。而强迫自己在一个不喜欢的领域里做到优秀,那份煎熬,可能再高的薪水也无法弥补。

所以,看完这份报告,别光想着怎么“搞钱”。多问问自己,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价值,想通过什么方式去创造?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你的搞钱路线图,自然就清晰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352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