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低龄留学,爸妈都能陪读吗?

puppy

准备带娃去新西兰读书,是不是也在纠结一个世纪难题:爸妈都能过去陪着吗?官方政策说,通常只允许一位家长申请监护人签证,那另一位怎么办,难道要全家两地分居?别急!其实,另一位家长也有机会通过其他方式留在新西兰,而且拿到陪读签证的爸爸或妈妈,还能在特定时间合法打工,贴补家用呢!这篇文章就帮你把各种签证路径、申请条件、还有能不能工作的细节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让你对全家团聚的规划心里更有底!

新西兰陪读核心要点速览
官方陪读签证:通常指“监护人访问签证”(Guardian of a Student Visitor Visa),一个孩子只允许一位家长申请。
陪读家长工作:可以!但需要申请更改签证条件,通常只能在孩子上学时间(如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下午2:30)兼职工作。
另一位家长怎么办:主要有三条路——申请长达9个月的普通访问签证、自己也申请学生签证读书、或找到新西兰本地工作申请工作签证。
家庭财务规划:这是重中之重!需要准备孩子学费、全家生活费、另一位家长的潜在学费以及充足的应急资金。

“Timmy,快跟妈妈说再见!”

上海的深夜十一点,莉莉正对着手机屏幕,努力挤出一个微笑。屏幕那头,是新西兰奥克兰的清晨,阳光灿烂。丈夫老王正催着他们7岁的儿子Timmy吃早餐,准备去学校。Timmy抓着一片涂满花生酱的吐司,在镜头前晃了晃,含糊不清地喊了声“妈妈拜拜”,就跑开了。

视频挂断后,房间里只剩下无尽的安静。莉莉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里空落落的。Timmy去新西兰读小学已经三个月了,看着他在那边适应得越来越好,英语说得越来越溜,莉莉一半是欣慰,一半是酸楚。欣慰的是孩子的未来多了一种可能,酸楚的是,一个完整的家,被太平洋生生分成了两半。丈夫老王拿的是监护人签证,负责照顾Timmy的日常起居,而她,作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只能在国内继续工作,每天靠着这几分钟的视频通话维系着家庭的温度。

“难道为了孩子,我们就必须得这样过好几年吗?” 这个问题,像一块大石头,压在莉莉心头,也压在无数个和她一样的家庭心上。准备带娃去新西兰读书,是不是也在纠结这个世纪难题:爸妈都能过去陪着吗?

官方政策白纸黑字写着,通常只允许一位家长申请监护人签证。那另一位怎么办,难道真的要上演现代版“牛郎织女”?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在留学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小编身份,像朋友聊天一样,帮你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其实,另一位家长完全有机会通过其他方式留在新西兰,而且,拿到陪读签证的爸爸或妈妈,还能在特定时间合法打工,贴补家用呢!

官方答案:一个娃,一个“监护人签证”

我们先从最基本、最官方的路径说起——监护人访问签证(Guardian of a Student Visitor Visa)。

简单来说,如果你的孩子来新西兰读小学或中学(尤其是Year 1-8,也就是5到13岁左右),新西兰移民局是要求必须有一位法定监护人陪同的。这个政策非常人性化,确保了低龄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能得到妥善照顾。所以,爸爸或妈妈中的一位,可以申请这个签证,和孩子一起来到新西兰。

这个签证的申请条件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就是证明几件事:

你是孩子的合法监护人:这通常需要出生证明、户口本等文件来证明你和孩子的关系。

你有足够的钱:你需要证明有能力在纽村生活。根据移民局2023年底的最新数据,你需要证明每月有至少1000纽币的生活费(如果住宿费已提前支付,则每月400纽币就够了)。举个例子,如果孩子读一年书,你需要准备12000纽币的生活费证明。除此之外,还得证明你有钱买回程机票,或者账户里有这笔额外的资金。

你的健康和品行都没问题:需要提供体检报告和无犯罪记录证明。

真实陪读目的:移民官需要相信,你来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照顾孩子,签证到期后会按时回国。

听起来很简单对吧?确实,对于只打算一位家长陪读的家庭来说,这条路非常清晰。我的一个朋友,王妈妈,去年就带着她二年级的女儿来了奥克兰。她提前准备好了所有材料,从递交申请到拿到签证,大概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现在,她每天接送女儿上下学,周末带她去图书馆、逛公园,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她说,只要材料真实齐全,这个签证的通过率还是很高的。

但问题也来了,就像文章开头莉莉家的情况一样,王妈妈的丈夫还在国内。政策明确规定,一个学生签证,通常只对应一个监护人签证。这就是“一对一”的原则。那么,家里的另一半,真的就没戏了吗?

别急,好戏才刚刚开始。

陪读家长的“隐藏福利”:能工作,但有讲究

在揭晓“另一半”的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聊聊这个监护人签证本身的一个超大“隐藏福利”——你可以合法打工!

很多家长以为陪读就是纯粹的“坐移民监”,每天除了柴米油盐和接送孩子,就无事可做。其实不是!新西兰移民局考虑到陪读家长的实际情况,允许监护人签证持有者在特定条件下工作。

这个条件是什么呢?——申请“更改签证条件”(Variation of Conditions),获批后,你就可以在孩子上学的时间段内工作了。

这个“上学时间段”通常被定义为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30到下午2:30。为什么是这个时间?因为新西兰小学的上学时间一般是上午9点到下午3点。移民局的逻辑是,你得保证有时间送孩子上学、接孩子放学,你的首要任务是“监护”。所以,中间这段孩子在学校的时间,你就可以自由安排,出去工作赚点零花钱,或者说,补贴一下不菲的家庭开销。

千万别小看这每天几个小时的工作。按新西兰2024年4月1日起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税前每小时23.15纽币)来算,一周工作20小时(每天4小时),一个月下来也能有差不多1852纽币的收入。这笔钱,在奥克兰这样的城市,差不多可以覆盖掉一个月的房租或全家的伙食费了,能极大地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

我认识一位陪读爸爸老李,他就是这么做的。他儿子在北岸一所小学读书,他拿到监护人签证后,很快就申请了工作许可。他英语不错,在一个华人超市做理货员,工作时间正好是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他说,这份工作不仅让他有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让他更快地融入了本地社会,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不再感觉自己只是个“全职煮夫”。

所以,如果你是那个陪读的爸爸或妈妈,千万别忘了这个权利。它不仅能赚钱,更能给你一份价值感和归属感。

世纪难题来了:另一位家长怎么“曲线救国”?

好了,现在让我们回到那个最核心的问题:家里的另一位顶梁柱,怎么才能也来到新西兰,实现全家团聚呢?

路不止一条,我给你分析三种最主流、最靠谱的方案,你可以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对号入座。

方案一:灵活机动——普通访问签证(Visitor Visa)

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另一位家长可以申请普通访问签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旅游签),来新西兰探亲。

这种签证的优势是申请门槛相对较低,不需要你找工作或者去读书。但缺点也很明显:

  1. 不能工作:访问签证就是纯粹来“玩”或者探亲的,法律上不允许你从事任何有偿工作。

  2. 停留时间有限:移民局通常会给你一个在18个月内,总计停留不超过9个月的签证。这意味着你不能全年都待在新西兰,需要来回飞。比如,你可以选择在孩子放长假的时候(像暑假、圣诞节)过来待两三个月,然后再回国工作一段时间。

这种方式适合那些在国内有无法脱身的工作,但又想尽可能多地陪伴家人的家长。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莉莉,她完全可以申请一个多次往返的访问签证,每年飞过来两三次,每次住上一两个月。这样虽然还是会有短暂的分离,但相比于一年见不到面,已经好太多了。

真实案例:张先生的太太带着女儿在基督城读书,他自己是国内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他办理了三年的多次往返访问签,每年利用自己的年假和公司的弹性工作安排,飞过来两次。一次是6-8月,正好躲过国内的酷暑,陪孩子过冬;另一次是12-2月,全家一起在新西兰过一个阳光明媚的圣诞和新年。他说,虽然辛苦点,但能亲眼见证孩子的成长,感觉一切都值了。

申请访问签证的关键在于,向移民官证明你有强烈的回国意愿。你需要提供国内的工作证明、资产证明、家庭关系证明等,让他相信你只是短期探访,不会“黑”在这里。

方案二:自我提升——申请学生签证(Student Visa)

这是目前最受中国家庭欢迎的一种“曲线救国”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陪读的妈妈(或爸爸)照顾孩子,另一位爸爸(或妈妈)自己也去申请一所学校读书。

这招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它一举多得!

  1. 合法长期居留:你的签证时长和你的课程时长挂钩。报一个一年的课程,你就能合法待一年。报一个两年的,就能待两年。全家可以真正在一起生活。

  2. 同样可以打工:作为国际学生,你通常也享有每周20小时的兼职工作权利。这样一来,家里就有了两份兼职收入,生活压力会小很多。

  3. 提升自我,未来可期:你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或者对未来职业发展有帮助的专业。比如读个商科文凭、IT课程,或者学个西厨、幼教这类技能型专业。这不仅是拿个签证的权宜之计,更是对自身的一次投资,说不定就为未来移民铺平了道路。

我身边就有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孙太太带着儿子在新西兰读小学,拿的是监护人签证。孙先生在国内是做市场营销的,他经过一番考察,申请了奥克兰一所理工学院为期一年的市场营销研究生文凭(Graduate Diploma)课程。这个课程对雅思要求不算太高(通常是6.0-6.5分),学费一年大概2万多纽币。

现在,孙先生白天去上课,下午和周末去做兼职。孙太太则在孩子上学时去咖啡店打工。一家三口在奥克兰租了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周末一起去海边烧烤,去森林徒步,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孙先生说,虽然多花了一份学费,但换来的是全家人的团聚和自己未来职业的更多可能性,这笔投资太值了。

一个小提示:以前,如果家长读的是研究生或更高级别的课程,孩子读书甚至可以享受本地学生待遇(免学费)。但近几年政策收紧,这个福利基本已经取消了。所以现在走这条路,要做好孩子学费和家长学费两份都要承担的准备。

方案三:硬核实力派——申请工作签证(Work Visa)

这是最理想,但也是难度最大的一条路。如果另一位家长能直接在新西兰找到一份全职工作,拿到工作签证,那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目前新西兰最主要的工作签证是“认证雇主工作签证”(Accredited Employer Work Visa, AEWV)。简单来说,你需要找到一个经过移民局认证的雇主,并且这个雇主愿意给你提供一份工作合同,然后帮你申请签证。

这条路的优势是压倒性的:

  1. 全家收入稳定:一份全职工作的薪水,足以支撑整个家庭在新西兰过上相当不错的生活。

  2. 配偶和子女福利:一旦你拿到AEWV,你的配偶(也就是那位监护人签证的家长)通常可以申请配偶类开放工签(Partner of a Worker Work Visa),不再受“上学时间”的工作限制,可以全职工作。你的孩子读书也可以享受本地学生待遇,免!学!费!这一下就能省掉每年一两万纽币的巨额开销。

  3. 通往永居的康庄大道:一份稳定的技能型工作,是未来申请新西兰技术移民,全家拿绿卡的最主要途径。

当然,这条路很难走。它要求你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并且你的职业正好是新西兰劳动力市场所稀缺的。根据新西兰商业、创新和就业部(MBIE)发布的数据,目前需求比较旺盛的行业包括:IT、工程、建筑、医疗护理、幼儿教育等。

如果你恰好是这些领域的专业人才,那完全可以一试。你可以通过Seek、Trade Me Jobs等新西兰本地的招聘网站,或者LinkedIn来寻找机会。虽然隔着太平洋找工作挑战很大,但每年都有成功案例。一位朋友是国内的软件工程师,有超过8年的工作经验。他花了半年时间,通过远程面试,拿到了惠灵顿一家科技公司的工作Offer,成功办理了AEWV。现在,他太太辞去了国内的工作,全家一起在新西兰生活。他的工资不仅覆盖了所有开销,每年还能有不少结余。

全家总动员,钱袋子要多鼓?

聊了这么多方案,最后我们来算一笔最实际的账:全家一起过来,到底要准备多少钱?

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们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孩子的学费:公立小学一年学费大约在1.5万纽币左右,私立学校则从3万到5万纽币不等。

全家生活费:在奥克兰这样的城市,一个三口之家,包括租房、吃饭、交通、水电网等,一年比较节约的开销也需要6-8万纽币。

另一位家长的学费(如果走学生签路线):一年的文凭或语言课程,学费大概在1.5万到2.5万纽币之间。

初期安家费和应急资金:包括签证申请费、机票、购买家具家电、车辆等,建议至少准备1-2万纽币的备用金。

这么算下来,如果选择“监护签+学签”的组合,第一年准备好100万人民币(约22万纽币)的预算是比较稳妥的。当然,如果家长能在这里找到兼职或全职工作,后续的经济压力会大大减小。

签证只是张纸,日子是自己过的

讲了这么多签证类型、申请条件和财务预算,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头大。但我想说,这些技术层面的东西,永远都只是“术”。而真正决定你们全家这条路能走多远、走多顺的,是“道”,是你们家庭内部的共识和规划。

没有哪条路是完美的。选择两地分居,考验的是夫妻的感情和信任;选择一方转为学生,考验的是家庭的经济储备和另一方的学习能力;选择挑战工作签证,考验的是你的专业实力和一点点运气。

在做出决定前,别只听中介怎么说,也别光看网上的成功案例。最重要的事情,是和你的另一半,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开诚布公地聊一次。

我们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去?我们的短期目标是什么,只是为了孩子体验几年不同的教育,还是长远打算,希望未来能在这里安家?我们的财务状况,能支撑哪种方案?谁做出牺牲比较大,谁的适应能力更强?

把所有最坏的情况都摆在桌面上,把所有美好的憧憬都拿出来分享。当你们夫妻俩对未来有了共同的规划和清晰的认知时,无论选择哪条路,你们都会走得更坚定,也更有力量去面对未知的挑战。

新西兰的风景很美,教育也很好,但这一切,如果需要以牺牲家庭的完整和幸福为代价,那或许就得不偿失了。

关上这篇文章,去和你的爱人好好聊聊吧。看看哪条路,最适合你们家的那片星辰大海。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279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