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新西兰前,必须知道的几件事 |
---|
DIY申请 vs 中介:中介省事,但信息可能不透明。DIY申请虽然麻烦点,但能让你从头到尾了解所有细节,省下的中介费(1-2万人民币)可以当第一笔生活费。新西兰学校官网的申请流程都非常清晰,大胆尝试! |
汇率是个玄学:纽币兑人民币汇率一直在波动(最近在4.4-4.6之间),一年下来差额可能就是一台新手机。建议分批换汇,或者在汇率低点时多换一些,别等到交学费前一天才急急忙忙去换。 |
打工心态要摆正:打工是为了体验生活、补贴开销,不是为了发家致富。千万别为了打工逃课,本末倒置。学业永远是第一位的,一份稳定的兼职足以覆盖你的生活费。 |
消费主义陷阱:新西兰虽然村,但各种打折季、Boxing Day的诱惑也不小。刚来的时候别急着买车、买最新款电子产品。记住我们的目标:20万搞定一年!理性消费是省钱的第一步。 |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学长Leo。
还记得我当初拿到奥克兰大学Offer时的场景吗?我激动地把录取通知书甩到我爸面前,感觉自己马上就要走上人生巅峰了。我爸扶了扶老花镜,指着邮件下面那行小字问:“儿子,这预估生活费和学费一年35万……人民币?”空气瞬间凝固,我赶紧掏出手机计算器,按了一下当时的汇率,屏幕上跳出一个让我心跳骤停的数字。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钱包“嗷”的一声惨叫。
“30万打底”,这几乎是所有留学中介和官方指南给出的“标准答案”。这个数字像一座大山,压在了多少普通家庭孩子的留学梦上。但是,今天学长想用亲身经历告诉你,那都是“顶配版”预算!我,一个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留学生,硬是把第一年的总开销,控制在了20万人民币以内。而且,我没亏待自己,该吃的吃了,该玩的也玩了,还交了一帮能处一辈子的朋友。
这篇文章,就是我呕心沥血总结出来的“平民版”新西兰留学省钱实录。没有虚头巴脑的理论,全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经验。准备好了吗?咱们这就开始,把那座30万的大山,一点点挖平成平地!
第一刀砍向最大头:学费怎么“偷工减料”?
留学费用里,学费绝对是占了60%以上的大头。想省钱,第一刀必须从这里下手。别误会,我不是教你逃学费,而是教你“聪明地选择”。
大家普遍有个误区,觉得来新西兰留学,就必须去“八大”(新西兰的8所公立大学)。“八大”名气响,学术强,但学费也真心“漂亮”。比如,奥克兰大学(University of Auckland)的商科本科学费,一年大概在42,000纽币左右,折合人民币将近19万!光是学费,就把我们的20万预算吃掉了一大半。
这时候,咱们得换个思路。新西兰的教育体系里,除了大学(University),还有个宝藏选择——理工学院(Polytechnics/ITPs -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and Polytechnics)。
你可能觉得理工学院听起来像国内的“大专”,档次不够。错!大错特错!新西兰的理工学院是正规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非常注重实践和就业。它们的课程实用性极强,很多专业的文凭含金量在就业市场上甚至比大学的理论学位更受欢迎。最关键的是,它们的学费亲民太多了!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的朋友小A,他当初也想读IT,奥大计算机科学的学费一年要46,000纽币。后来他选择了Unitec理工学院的IT本科课程,一年的学费是25,000纽币。看到了吗?仅仅是学校选择的不同,一年就直接省下了21,000纽币,相当于人民币9万多!毕业后,他因为实践经验丰富,找工作比我们这些“理论派”还顺利。现在他在一家本地IT公司做得很开心。
除了学校类型,地理位置也是一个省学费的妙招。奥克兰作为新西兰第一大城市,生活成本和学费都是全国最高的。但如果你选择去但尼丁(Dunedin)的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或者基督城(Christchurch)的坎特伯雷大学(University of Canterbury),同样是“八大”,学费可能就会便宜5%到10%。比如,坎特伯雷大学的工程学士学位一年学费大约49,000纽币,而奥大的同类专业可能要超过52,000纽币。虽然差距不大,但几千纽币,也够你小半年的饭钱了。
所以,择校的第一步,别只盯着排名和名气。问问自己:我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搞学术研究,还是为了学一门好找工作的技术?我的预算是多少?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你的选择范围就会清晰很多,省下第一笔巨款,就这么简单。
住宿攻略:告别天价学生公寓,拥抱温馨合租生活
搞定了学费,第二大开销就是房租了。很多同学刚来,图省事,直接申请了学校的学生公寓(Student Hall)。方便是真方便,离学校近,还包水电网,有些甚至包餐(Catered Hall)。但价格也是真的“感人”。
我刚来的时候就住过奥大的一个包餐公寓,一周的费用是480纽币!你没看错,是一周!一个月下来就是将近2000纽币,一年52周,光住宿费就得25,000纽币,换成人民币超过11万!这谁顶得住啊?住了两个月,我看着银行账户的余额,果断跑路了。
真正的省钱大法,是“合租”(Flatting)。这也是绝大多数本地学生和老留学生的选择。
合租的房子一般在哪找呢?主要有几个渠道:
1. Trade Me:这是新西兰的“58同城”,最大的租房信息网站。房源最多,但竞争也最激烈。 2. NZ Flatmates:专门的找室友网站,信息比较垂直,可以看未来室友的简介,更有人情味。 3. Facebook Marketplace和各种租房小组:比如搜索“Auckland Flatmates Wanted”,会出来一大堆小组。里面很多是二手转租,或者房东直租,信息更新快,运气好能淘到宝。 4. 学校的布告栏和华人论坛:也别忘了最传统的方式,有时候好房源就藏在这些地方。
那么,合租到底能省多少钱?咱们来算一笔账。在奥克兰,如果你住在离市中心稍远一点的区域,比如Mt Roskill或者Mt Albert,交通也算便利,一个单间的周租金大概在200-250纽币。咱们取个中间值220纽币。水电网费大家均摊,一周大概再加30纽币。总共是250纽币/周。
对比一下学生公寓的480纽币,一周就省下了230纽币!一年下来,480 * 52 = 24960纽币,250 * 52 = 13000纽币,直接省了将近12000纽币,折合人民币5万多!这5万块,不香吗?
找合租房也有一些小技巧。看房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是否包基础家具(床、桌子、椅子),水费是怎么算的(有些公寓楼是物业包水费的),网络是谁家的(新西兰网络公司速度和价格差异很大)。最重要的是,观察一下你未来的室友,看看大家的生活习惯是否合得来。一个干净、安静、互相尊重的合租环境,比省钱本身更重要。
舌尖上的省钱经: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解决了“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吃”。在新西兰,下馆子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一份最普通的中餐盖饭,要18纽币;去西餐厅吃个汉堡薯条,25纽币起步;稍微好一点的,人均50纽币轻轻松松。如果天天在外面吃,你的钱包会以光速瘪下去。
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做饭!
这不仅能省钱,还能让你get一项新技能,顺便慰藉一下自己的中国胃。想要做饭省钱,逛对超市是关键。新西兰有三大主流超市:
1. Pak'nSave(黄店):省钱之王!包装朴素,仓库式购物环境,价格是三家里最低的。每周的特价商品(Weekly Deals)非常给力,是留学生囤货的首选。比如,10公斤一袋的土豆可能只要8纽币,一公斤鸡腿肉可能打折到6纽币。 2. Countdown(红店):价格适中,分店多,购物环境好一些。它的会员卡(Onecard)积分可以换代金券,每周也会有不同的特价。 3. New World(黑店):定位最高端,环境最好,东西也最新鲜,但价格普遍最贵。适合偶尔去买一些Pak'nSave买不到的高品质食材。
我的购物策略是:每周去一次Pak'nSave进行大采购,买好一周要用的肉、蛋、奶、主食和耐储存的蔬菜。然后平时路过Countdown,就进去补一些绿叶菜或者打折的水果。New World?除非有朋友来做客,需要“露一手”的时候,我才会去逛逛。
除了这三家,华人超市(比如大华、太平、蔡林楠)也是我们的宝地。在这里,你可以买到各种国内的调味料、速冻水饺、火锅底料、老干妈……价格比洋人超市里的亚洲货架便宜得多。想家的时候,去华人超市逛一圈,闻着熟悉的味道,幸福感爆棚。
那么,自己做饭一周到底要花多少钱?我给你列个我的常规购物清单:
- 鸡胸肉/鸡腿肉 (1kg): 10纽币
- 鸡蛋 (12个): 6纽币
- 牛奶 (2L): 4纽币
- 面包/米: 5纽币
- 蔬菜 (土豆、西兰花、洋葱、番茄等): 25纽币
- 水果 (苹果、香蕉、奇异果等): 15纽币
- 其他 (酸奶、意面、调料等): 15纽币
总计下来,一周的伙食费大概在80纽币左右。一个月就是320纽币。对比每天在外面吃一顿午饭(18纽币 * 30天 = 540纽币),省下的钱一目了然。而且自己做饭,吃得更健康,更丰盛。周末还可以约上三五好友,来个火锅局,人均不到20纽币,吃得比餐厅还爽!
出行小窍门:公共交通+11路,省钱又环保
在新西兰,尤其是在奥克兰这样的大城市,买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一辆凑合的二手日本车,大概要5000-8000纽币,再加上保险、油费、路税(Rego)、车检(WOF),一年养车的成本至少也要3000纽币。这对我们的20万预算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其实,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公共交通完全够用。以奥克兰为例,你只需要办一张AT HOP卡,然后去学校的学生中心办理一个学生优惠(Tertiary Concession),之后你乘坐公交、火车、轮渡都能享受至少8折的优惠。
我住在离学校大概40分钟公交车程的地方,用学生卡单程票价是2.6纽币,一天来回5.2纽币。一周上四天课,交通费就是20.8纽币。一个月下来也就80多纽币。对比养车的费用,是不是感觉轻松多了?
而且,住在学校附近或者主要公交线路沿线,是省交通费的终极秘诀。很多时候,步行或者骑个二手自行车,不仅省钱,还能锻炼身体,欣赏沿途的风景。新西兰的风景,绝对值得你放慢脚步。
开源大法:合法打工,实现生活费自理
前面说的都是“节流”,现在我们来谈谈“开源”。持有新西兰学生签证,我们是可以在读书期间合法打工的。规定是:学期期间每周最多工作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工作。
这20个小时,简直是留学生活的神助攻!新西兰目前的法定最低时薪是23.15纽币(2024年4月1日起)。我们就算税后拿到手20纽币,每周工作20小时,就能有400纽币的收入。一个月就是1600纽币!
还记得我们前面算的吗?合租房租+水电网(250/周)+ 伙食费(80/周)+ 交通费(20/周)+ 杂费(50/周)= 一周的总生活开销大约是400纽币。这正好和你打工一周的收入持平!
这意味着什么?只要你愿意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你的兼职收入完全可以覆盖掉你在新西兰的所有生活开销!你的学费由家里支持,生活费靠自己赚,大大减轻了父母的负担。我当时就是在一家咖啡馆做兼职,不仅赚了生活费,还练了口语,了解了本地文化,交了很多kiwi朋友。
找工作可以去Student Job Search (SJS) 网站,这是专门为学生提供兼职和实习机会的平台。或者,直接带着你的简历,去你家附近的餐厅、超市、咖啡馆“扫街”,成功率也很高。
免费的快乐:玩转新西兰,不花一分钱
留学不只是学习和打工,体验当地的生活和文化同样重要。新西兰最棒的一点,就是它有无数免费的娱乐方式。
别再沉迷于花钱的娱乐了。这里的快乐,藏在山川湖海里。
周末约上朋友,去爬爬周边的山。奥克兰的伊甸山(Mt Eden)、一树山(One Tree Hill),都是免费开放的,爬上去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风景,心情瞬间开阔。
去海边走走。新西兰有绵长的海岸线,Mission Bay的沙滩,Piha的黑沙滩,都是放松心情的好去处。带上三明治和水果,就是一顿完美的野餐。
逛逛免费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奥克兰博物馆(Auckland Museum)对奥克兰居民是免费的,Te Papa国家博物馆在惠灵顿,更是对所有人免费。这些地方是了解新西兰历史和毛利文化的最佳窗口。
去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市立图书馆都是宝库,不仅有海量的书籍,还有免费的Wi-Fi、电影、讲座和学习空间。一个下午泡在里面,精神世界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你看,不花钱,也能把留学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这些经历,远比在商场里血拼来得更珍贵,也更“新西兰”。
好了,学长的省钱攻略就分享到这里。把学费控制在10-12万人民币(选择理工学院或非奥克兰的大学),生活费靠打工自理,一年下来,总花费控制在20万以内,是完全可行的。
其实,省钱留学,省的不仅仅是钱,它更像是一场关于独立和成长的修行。你会为了省几块钱,学会对比超市价格;你会为了找到一个好房子,学会和房东、室友沟通;你会为了赚取生活费,第一次踏入社会,体验工作的辛苦和乐趣。当你毕业回首时会发现,这段“精打细算”的日子,教会你的东西,远比课堂上学到的要多得多。这20万,花的不是钱,是你用智慧和勇气为自己换来的一段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