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读港教大?申请要求一篇看懂

puppy

是不是对香港教育大学有点心动,但又被一堆复杂的申请要求搞得头大?别担心,这篇超全攻略就是为你准备的!从高考、IB、A-Level成绩到底要达到什么标准,到雅思托福的具体分数线,我们都给你扒得明明白白。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会告诉你文书和面试里有哪些过来人总结的小技巧,帮你轻松避坑,展示出最好的自己。别再自己到处搜碎片信息啦,快点进来看看,一篇帮你把所有问号拉直,让你离心仪的offer更近一步!

申请港教大前,先定个小闹钟提醒自己!
- 提前规划!申请季就像打仗,粮草(成绩、语言分)要先行。别等到截止日期前一晚才开始写文书,神仙也救不了你。
- 官网是爹!我这篇文章再全,也比不过官网信息更新快。申请前务必、一定、要去官网核对最新的要求,特别是具体专业的小分要求。
- 别只看排名!港教大在教育领域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选专业要看兴趣和职业规划,别被综合排名绑架了。
- 多问多聊!找学长学姐聊聊天,他们的第一手经验比任何攻略都值钱。在咱们留学生网站论坛里发个帖,肯定有热心人回复你。

去年申请季,我认识的一个学妹小A,天天泡在各种论坛和社交媒体上,手机备忘录里存了十几篇关于香港教育大学(EdUHK)的申请攻略。她一会儿看到有人说“高考过一本线就行”,一会儿又看到帖子说“英语单科没130分基本没戏”,转头又刷到“面试才是大魔王,表现不好分数再高也白搭”。信息碎片化又互相矛盾,搞得她焦虑到失眠,天天拉着我问:“哥,我这成绩到底行不行啊?文书到底要怎么写才能不被刷掉?”

看着她那个迷茫又无助的样子,我就知道,是时候把所有关于港教大申请的“黑话”和“潜规则”都给大家扒一扒了。别再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了,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你的定心丸。咱们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上干货,从硬性成绩到软性背景,一篇帮你把所有问号都拉直!

高考党看过来,你的分数够了吗?

每年都有无数高考生把香港的大学作为目标,港教大自然也是热门选项。那最关键的问题来了:高考到底要考多少分?

官方的说法通常很“艺术”——申请人的高考成绩需达到其所在省市区的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一本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或以上。但大家都懂,仅仅“过线”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你拿到入场券的最低门槛。想稳稳上岸,你得拿出更有竞争力的分数。

我们来看点实际数据。根据近几年的录取情况,大部分成功被港教大录取的内地高考生,分数都远高于一本线。具体高出多少?一般来说,超出一本线50-80分会比较有竞争力,如果是热门专业,比如教育学、心理学、英国语文教育等,那这个分数差可能要拉到100分以上。

举个真实的例子。去年来自广东的李同学,高考分数超出一本线95分,顺利拿到了他心仪的“人工智能与教育科技”专业的offer。他分享说,当时同组面试的好几个同学,分数都在这个区间。而另一位来自江苏的张同学,分数只比一本线高了30分,虽然也拿到了面试机会,但最终还是被刷下来了。这说明,高分确实是硬道理。

除了总分,港教大对英语单科成绩也有着近乎执念的要求。官方要求是高考英语成绩需达到110分或以上(满分150分制)。但同样,这只是最低门槛。根据历年学长学姐的经验,英语单科成绩在125分以上会比较保险,130分以上才算有优势。毕竟,未来是全英文授课,你的语言能力是学校非常看重的一环。

还记得2022年,一位来自山东的同学,总分非常高,超了一本线快100分,但英语只有115分。他在面试环节就感觉特别吃力,教授问的问题他能听懂,但组织语言回答时就磕磕巴巴,最终遗憾落选。所以,千万别瘸腿,英语这块长板一定要足够长!

国际课程党别慌,IB/A-Level标准线在这!

如果你是读国际课程的同学,那评价体系就完全不同了。港教大对IB和A-Level的成绩也有明确的要求。

先说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港教大的普遍要求是IB总分达到30分或以上。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满分45分,30分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平。当然,和高考一样,这只是一个“建议分数”。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水涨船高,能达到34、35分以上,你的申请会稳妥得多。

去年有个通过IB体系申请的学姐,她拿到了“幼儿教育”专业的offer,IB总分是36分。她特别提到,学校不仅看总分,还很看重你选的科目,特别是HL(Higher Level)课程。比如你申请数学教育,那你的HL科目里最好有数学,并且分数不能太难看。这能直接向招生官证明你在这个领域的学术潜力。

再来看A-Level。港教大的一般要求是申请者在三门A-Level科目中取得至少BBB的成绩。有些项目可能会要求更高,达到ABB甚至AAB。比如,一些对数理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可能会明确要求你的数学或相关理科科目拿到A。

有个案例特别有代表性。一位在英国读高中的同学,用A-Level成绩申请港教大的“心理学”专业。他的成绩是A*AB,其中心理学是A*。这个成绩单就非常漂亮,专业匹配度极高,招生官一看就知道你是有备而来,并且具备深厚的学科基础。他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拿到了面试通知,并最终成功上岸。

所以,国际课程的同学们,别只盯着总分看。你的选课组合、高阶课程的表现,都是你学术画像的一部分。一个与申请专业高度相关的、漂亮的成绩单,比一个“万金油”式的高分更有说服力。

雅思托福,到底要考多少分才稳?

无论你是高考党还是国际课程党,英语水平证明都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除非你能豁免(比如在纯英语国家读了几年书),否则雅思或托福成绩是必须提交的。

港教大的基本门槛是:雅思(IELTS)总分不低于6.0,或托福(TOEFL)网考总分不低于80分。看到这个分数,你是不是长舒一口气,觉得“洒洒水啦”?打住!这个分数真的只是让你有资格进入池子而已,想从池子里被捞出来,你还需要更亮眼的表现。

特别是对于内地高考的同学,因为你们没有全英环境的学习经历,一份高于最低要求的语言成绩是证明你学习能力的重要砝码。建议大家把目标定在雅思6.5分(小分不低于6.0),或者托福90分以上。

而且,一定要注意,不同专业对语言的要求是不同的!这是一个大坑,很多人都踩过。比如,英国语文教育、语言学及语言应用等专业,对语言的要求会严苛得多。去年就有个同学申请英国语文教育,她的雅思总分是7.0,但写作只有6.0,差了0.5分,直接在初审就被拒了。后来她才知道,这个专业要求写作小分必须达到6.5。所以,申请前一定要睁大眼睛,去你心仪专业的页面仔細看清楚每一个小字!

刷分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也是值得的。来自上海的小伙伴Amy,为了申请“全球及香港研究”专业,雅思前后考了四次。从一开始的6.0,到最后的7.0(口语6.5),她坦言,最后一次考试前,她把近三年的教育、社会热点话题都用英文理了一遍思路,这不仅提高了她的口语分数,更让她在后来的面试中对答如流。所以,别把考雅思托福当成一个任务,把它看作是为你未来学习和面试做的提前演练,心态就不一样了。

文书不是流水账,怎么写才能抓住招生官的心?

好了,说完了硬邦邦的成绩,我们来聊聊软实力——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很多人觉得文书嘛,不就是夸夸自己,说说梦想吗?错!一份平庸的文书,会让你的高分都黯然失色。一份出彩的文书,则可能让你在分数不占优的情况下逆风翻盘。

怎么写才能出彩?记住三个关键词:具体、关联、真诚。

首先是“具体”,也就是Show, Don't Tell。别再说“我热爱教育事业”“我对孩子有耐心”这种空洞的话了。招生官每天看几百份文书,早就审美疲劳了。你要做的,是用一个故事来证明你的热爱。比如,你可以写一次你给社区里的小朋友辅导功课的经历,你是如何发现一个孩子在数学上的困难,又是如何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帮他理解概念的。这个过程中你的思考、你的挫败、你的喜悦,远比一句“我热爱教育”有力量得多。

其次是“关联”,也就是Why EdUHK? Why this program? 这是文书的灵魂。你必须告诉招生官,为什么在那么多大学里,你偏偏选择了香港教育大学?为什么在这个大学里,你又对这个专业情有独钟?这就需要你去做功课了。去官网看看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有没有哪门课让你特别感兴趣?去查查这个系的教授,有没有哪位老师的研究方向正好是你着迷的?比如,你可以说:“我了解到贵校的XXX教授在‘融合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斐然,我读过他的论文,深受启发,非常希望能有机会跟随他学习。”这样的话一出来,招生官就知道,你不是海投,你是真的用心了解过我们。

最后是“真诚”,也就是Be Yourself。 千万不要去套用网上的模板,更不要找中介代写。招生官阅人无数,是不是你自己的声音,他们一听便知。写你最真实的经历,表达你最真实的想法。哪怕你的经历不那么“高大上”,只是一次失败的支教尝试,或者一次和弟弟妹妹的争吵让你对儿童心理产生了兴趣,这些真实的火花,都比编造的“完美人设”要动人得多。一位学姐分享过,她的文书里就写了自己如何教奶奶用微信支付的故事,以此引出她对科技如何赋能老年教育的思考。这个切入点非常独特,充满了人情味,也成功地吸引了招生官的注意。

面试别怕!过来人告诉你这些“潜规则”

如果你的材料通过了初审,恭喜你,你离offer又近了一步——你将收到面试邀请。对很多人来说,面试是比考试还紧张的环节。别怕,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就能从容应对。

港教大的面试通常是全英文的,形式多个样,有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也有个人面试(Individual Interview),或者两者结合。小组讨论通常会给一个教育相关的热点话题,比如“你如何看待AI在未来课堂中的角色?”“‘双减’政策对学生和老师有什么影响?”等等。这种形式考察的不仅是你的语言能力和观点,更是你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小组讨论中,千万不要为了表现自己而一直抢话,也不要一言不发当“隐形人”。一个好的表现是: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适时点头表示赞同;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补充或者不同看法(可以说 "I agree with what Mike said, and I would like to add that...");在讨论陷入僵局时,尝试引导大家回到主题。记住,招生官想看到的,是一个未来的教育工作者,一个懂得合作与倾听的人。

个人面试则更侧重于对你个人的了解。一些经典问题几乎是必考的:

  •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in one minute. (请用一分钟介绍你自己)

  • Why do you choose 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为什么选择港教大?)

  • 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this specific program? (为什么对这个专业感兴趣?)

  • What are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你的优缺点是什么?)

  • What is your career plan after graduation? (毕业后有什么职业规划?)

准备这些问题时,不要只是背稿子。要把它们和你提交的文书内容结合起来,讲出新的故事和细节。比如,当被问到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时,你可以把你文书里提到的那个小故事,更生动地讲一遍。当被问到优缺点时,说一个真实的缺点,并告诉面试官你正在如何改进它,这比说一个“假缺点”(比如“我最大的缺点是太追求完美”)要真诚得多。

去年一位面试“中国历史教育”专业的同学,被问到了一个有点刁钻的问题:“你觉得历史教育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他当时并没有慌,而是结合自己作为历史爱好者的观察,谈到了历史娱乐化、碎片化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历史教育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个回答既有深度又显示了他独立的思考,给教授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所以,面试前的准备,不仅仅是练口语,更是对自己、对专业、对教育这个行业的深度思考。把你想说的,想表达的,都梳理清楚,剩下的,就是带着自信的微笑,去和未来的老师们聊聊天。

申请大学就像一场漫长的闯关游戏,分数和语言成绩是你手里的基础装备,文书和面试是你展示个人技能的华丽招式。别被那些冷冰冰的数字和要求吓到,它们只是门槛,跨过去之后,真正能让你闪闪发光的,是你对教育那份独一无二的热情和思考。

也许你现在还在为刷不到雅思小分而烦恼,或者对着空白的文书文档一个字都憋不出来。没关系,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最重要的,是搞清楚方向,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准备。别忘了,选择学校的过程,也是学校选择你的过程。找到那个气场相合、能让你成长为更好自己的地方,远比挤进一个名气最大、排名最高的地方来得重要。

加油吧,未来的园丁,未来的筑梦人!希望明年九月,能在港教大的校园里,看到你们的身影。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159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