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 |
|---|
|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保证是我用心码出来的干货。建议你泡杯咖啡,或者开包薯片,咱们慢慢聊,聊聊怎么把留学这几年活成一部闪闪发光的青春电影,而不只是一堆文献综述。 |
嘿,我是LXS网站的小编。还记得我刚到美国的第一学期吗?那简直是一场灾难。
我住在单人宿舍,每天的生活轨迹被精准地压缩在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场景:期中季,凌晨三点的图书馆里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绝望的味道。我对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献,感觉自己像个快要溺水的人。手机屏幕亮了,是国内朋友发来的KTV照片,一群人笑得灿烂。那一瞬间,孤独感像潮水一样把我淹没。我问自己:“这就是我花了上百万换来的留学生活吗?除了GPA,我还能剩下什么?”
我想,这种感觉,你一定也懂。我们背负着家人的期望,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漂洋过海,以为迎接我们的是《成长的烦恼》里那样的派对和友情,结果却一头扎进了学术的海洋,每天都在“due”和“quiz”的夹缝中求生。
但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彻底改变了这种“苦行僧”式的留学状态。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原来校园生活,可以这么“野”!这篇文章,就是想把我“野”出来的经验分享给你,告诉你怎么在保证学习的同时,解锁一个完全不同维度的、酷到爆炸的留学体验。
打破信息茧房,你的“野生”朋友都在社团里
我们留学生最开始的社交圈,往往局限在中国学生之间。这很正常,共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让我们有安全感。但问题是,这样会形成一个“信息茧房”,你永远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而打破这个茧房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入一个你真正感兴趣的学生社团。
别以为国外的社团都像美剧里演的那样,要么是学术大神扎堆的“兄弟会”,要么就是体育明星的专属俱乐部。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国外大学的社团文化,简直可以用“百无禁忌”来形容。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的数据,像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样的顶尖公立大学,拥有超过1000个注册学生组织。这意味着,无论你的爱好有多么小众,你几乎都能找到同类。
比如,我当时所在的大学,除了常见的徒步社、摄影社、舞蹈社,还有一些让我大开眼界的组织:一个叫“松鼠投喂俱乐部”的社团,日常活动就是在校园里科学地、有爱地给小松鼠喂坚果;还有一个“人类VS僵尸”(Humans vs. Zombies)社团,他们每学期会组织一场为期一周的全校性大型生存游戏,参与者头上绑着布带,用玩具枪互相“攻击”,整个校园都变成了他们的战场,那场面,比看电影还刺激。
我的故事,就是从加入徒步社(Hiking Club)开始的。说实话,我当时加入纯粹是为了“被迫”社交。第一次活动是周六凌晨四点半集合,去爬附近一座国家公园的山,为了看日出。我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心里骂了一万遍。但当我跟着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打着手电筒,在黑暗的森林里穿行,最后在山顶看到太阳冲破云层、把整个世界染成金色的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抱怨都烟消云散了。那种震撼和感动,是你在图书馆里刷一夜Paper绝对体验不到的。
同行的有一个来自德国的工程学博士,一个来自巴西的艺术史本科生,还有一个本地的美国小哥。我们在山顶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零食,从天文学聊到流行音乐,从各自国家的文化聊到对未来的迷茫。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不是一个孤立的“中国留学生”,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平等交流的个体。他们不是我的“language partner”,而是我的朋友,是一起看过日出的“野生”朋友。
从那以后,我跟着徒步社几乎踏遍了周边所有的州立公园。我学会了看地图,搭帐篷,甚至还get了野外生火技能。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语口语在一次次轻松的聊天中突飞猛进,比在课堂上练Presentation效果好一百倍。我的社交圈也彻底打开了,徒步社的朋友又会介绍我认识他们其他社团的朋友,像滚雪球一样,我认识了越来越多有趣的人。
校园不止是教室,更是免费的“游乐场”
很多同学可能没意识到,你交的学费里,有一笔不小的数目叫做“Student Activity Fee”(学生活动费)。根据College Board的数据,这笔费用每年可能在几百到上千美元不等。这笔钱去哪儿了?答案是:被学校用来组织各种各样酷炫的免费活动了!如果你不去参加,那这笔钱可就白交了。
几乎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传统品牌活动。比如,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每年开学季都有一个叫“Festifall”的活动,几百个社团和组织在中心校区摆摊招新,热闹得像个集市。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每年春天都会在赫斯特希腊剧场(Hearst Greek Theatre)举办大型的免费草坪音乐节,邀请各种独立乐队和知名艺人来表演。这些活动的规模和质量,完全不输外面需要花大价钱买票的商业音乐节。
我第一次参加我们学校的草坪音乐节,纯属偶然。那天我正准备去图书馆,路过中心草坪时被巨大的音浪吸引了。舞台上是一个我从没听过的朋克乐队,主唱的嗓子都快喊哑了,台下的学生们跟着节奏疯狂摇摆。草坪上坐满了人,有的在野餐,有的在玩飞盘,还有学生组织在免费派发冰淇淋和T恤。那种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氛围瞬间感染了我。
我忘了图书馆,忘了due,就在草坪上找了个空地坐下,从下午一直待到深夜。我身边坐着一对情侣,他们热情地分给我半个披萨。后来,一支雷鬼乐队上场,全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我被身边的人拉起来,跟着完全不认识的一群人手拉手跳舞。那一刻,没有国籍,没有专业,没有GPA的压力,我们都只是享受音乐和青春的学生。
这些活动的信息通常在哪里?多留意你的学生邮箱,很多学校的学生会(Student Union)每周都会发邮件通知。关注学校的官方Instagram和Facebook账号,也是一个重要渠道。另外,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海报和传单,别再视而不见了,上面可能就印着你下一个奇遇的“藏宝图”。这些活动不仅是放松的好机会,更是你了解校园文化、融入当地社区的最佳途径。
走出去!探索校园围墙外的世界
当你在校园里混熟了之后,是时候把探索的地图扩大了。留学,不仅仅是“学”,更是“行”。而一场说走就走的公路旅行(Road Trip),绝对是留学经历中皇冠上的明珠。
“可是我没车,也没钱啊!” 我知道你肯定会这么想。但你知道吗,在美国搞定一辆二手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根据美国知名汽车估价网站Kelley Blue Book(KBB)的数据,一辆车况尚可、行驶了10万英里左右的2010款丰田卡罗拉或本田思域,市场价格大约在5000-8000美元。如果你和一两个室友合买,或者只打算用一两年毕业就卖掉,成本其实是可控的。卖车时,只要车况维持得好,通常不会亏损太多。
我的第一场公路旅行,就是和室友头脑一热决定的。我们在Facebook Marketplace上花6000美元淘了一辆08年的老福特,虽然它外表破旧,空调时好时坏,但我们给它取名叫“老伙计”。期末考试一结束,我们把帐篷、睡袋、泡面和一大箱矿泉水塞进后备箱,没有详细规划,只定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向西,去追日落。
那是一段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疯狂的旅程。我们曾在66号公路上荒无人烟的加油站偶遇开着哈雷的白发老爷爷车队;曾在国家公园里因为没订到营地,只能睡在车里,半夜被窗外的狼嚎吓醒;也曾在空无一人的公路上,把音乐开到最大声,伸出天窗对着星空大喊。我们在路上吃最便宜的快餐,住最便宜的汽车旅馆,但我们看到了在任何旅游攻略上都看不到的风景,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聊了许多在宿舍里永远不会谈起的话题。
旅途中,车子爆过胎,我们俩对着YouTube视频现学现卖,满身油污地把备胎换上;我们也曾因为看错地图,在沙漠里多开了三个小时的冤枉路,差点耗尽汽油。但正是这些“意外”,教会了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互相依靠,如何苦中作乐。这比任何一门叫做“领导力与团队协作”的课程都来得生动和深刻。
公路旅行不仅是看风景,更是一种自我发现和成长的过程。它让你脱离熟悉的环境,去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这种经历带给你的独立、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任何一份漂亮的成绩单都无法赋予的。
平衡的艺术:GPA和“野”如何兼得?
聊了这么多,我知道你心里最大的顾虑还是:学习怎么办?玩得这么疯,GPA会不会崩?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我想告诉你一个反常识的观点:适当的“野”,非但不会毁了你的GPA,反而可能会拯救你的GPA。
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会导致倦怠和效率低下。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认知负荷”,当你的大脑长时间处理复杂信息,它的性能就会下降。而参与这些课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积极的休息(Active Rest),是给你的大脑“换挡”和“充电”。
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上的研究发现,参与课外活动的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如压力感知、抑郁症状等)普遍优于不参加活动的学生。一个更健康、更快乐的大脑,学习效率自然会更高。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候死磕一道难题一下午都没思路,出去跑个步回来,反而灵光一闪?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玩”,而在于“如何聪明地玩”。关键是平衡,是时间管理。
我的方法很简单,但很有效:把“玩”也当作一个正经的“任务”写进你的日程表。我用Google Calendar来规划我每周的时间。我会像安排“周三上午10点-12点,复习微积分”一样,安排“周六全天,Hiking Club活动”。一旦写进日程,它就拥有了和学习同等的优先级。这会逼着你在周一到周五提高效率,完成必须完成的学业任务,因为你知道,周末的“奖励”正在等着你。
学会说“不”。社团活动再好玩,也不要贪多。一个学期,专注参加1-2个你真正热爱的社团就足够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能给你带来最大快乐和成长的活动上。
把社交和学习结合起来。我在徒步社认识的朋友,后来成了我最铁的“学习搭子”。我们会在图书馆约着一起复习,也会在对方的专业领域遇到问题时互相请教。这种基于共同兴趣建立起来的友谊,往往比纯粹的“课堂同学”关系要牢固得多。
留学这几年,是你人生中最宝贵、最自由、最不受限制的一段时光。它像一张空白的画布,你可以选择只用黑色的笔画满公式和理论,也可以选择用上所有的颜料,画出山川、河流、星空和篝火。
GPA很重要,它决定了你的学术下限。但那些在山顶看过的日出,在音乐节跳过的舞,在公路上唱过的歌,决定了你青春的上限,它们会内化成你的视野、你的故事、你的勇气,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里,持续为你提供能量。
别再犹豫了。这个周末,就从一件小事开始吧。别打开你的电脑,别点开那个文献文件夹。去学校官网的学生生活板块看一看,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活动?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查,就在校园里随便走走,走进一栋你从未进去过的教学楼,说不定,你的故事就从那里开始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