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格拉斯哥大学读数学是什么体验?

puppy

让我这个过来人给你交个底!老实说,这儿的学习体验,一半是“霍格沃茨”的古典浪漫,一半是被公式和证明“教做人”的头秃日常。你以为每天是在哥特式建筑下思考人生?更多时候是在图书馆和tutorial小组里,跟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一起,为一个解不出的题目抓耳挠腮。但最棒的也恰恰是这一点——这里的教授和tutor超有耐心,小组讨论的氛围也特别好,再难的坎儿也总能找到伙伴一起扛过去。课余生活嘛,格拉斯哥这座城市的热情和活力绝对超乎你想象!想知道具体的课程有多硬核?如何平衡学习和去pub听live的日子?那这篇文章你可得仔细看看啦,全是干货!

格大数学系生存核心TIPS
学习心态:做好“从入门到放弃再到捡回来”的心理准备。前两年是打基础,感觉像在学天书是正常的。关键是别怕,多问!
Tutorial是生命线:讲座(Lecture)听不懂没关系,Tutorial一定要去!那是你唯一能和tutor以及同学小规模讨论、搞懂问题的地方。脸皮厚一点,问题再傻也要问。
资源利用:学校的Moodle系统上有所有课程的资料、历年考卷。数学系的帮助中心(Maths Support Centre)也是宝藏,别不好意思去。
生活必备:一把好伞和一件防雨外套比什么都重要。格拉斯哥的天气,你懂的。另外,学会享受“dreich”(苏格兰语里阴冷潮湿)的日子,泡图书馆或者去咖啡馆都是极好的。

在格拉斯哥大学读数学是什么体验?

还记得我刚到格拉斯哥的第一个秋天,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站在University Avenue上,抬头就是主楼那哥特式的尖顶,云层压得很低,风里带着北大西洋独有的湿冷气息。那一刻,我真心觉得自己拿到了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未来的四年将会是穿着学院袍、在古典建筑的走廊里思考宇宙奥秘的诗意生活。

然而,开学第二周的周二下午,我就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那是在一个叫Boyd Orr Building的教学楼里,上着一门叫“Analysis 1”的课。教授在白板上写满了希腊字母和各种符号,从ε-δ语言讲到柯西序列的完备性。我坐在下面,感觉每个单词我都认识,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像某种我无法破译的上古咒语。我旁边的德国小哥眉头紧锁,前面的意大利女生在笔记本上画着问号。那一刻我才明白,来格大读数学,浪漫只占了1%,剩下的99%,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我是谁,我在哪,这道题到底要怎么证”的头脑风暴。

这篇文章就是想给你交个底,如果你也对这个古老大学的数学系充满好奇和幻想,那么,让我这个“过来人”带你看看,这趟旅程真实的样子。它没有那么梦幻,但也绝对比你想象的更酷。

一半是古典学院,一半是“头秃”前线

格拉斯哥大学的颜值真的没话说。主校区Gilmorehill的主楼(Gilbert Scott Building)是全球哥特复兴式建筑的典范,随便一个角落都能拍出明信片。尤其是连接东西两侧方庭的回廊(The Cloisters),阳光好的时候光影斑驳,下雨的时候又有一种独特的忧郁气质。刚来的时候,我跟所有新生一样,天天在这里拍照打卡,感觉自己就是学术电影里的主角。

但数学系学生的“主战场”其实不在那。我们的系楼在University Gardens一栋相对现代的建筑里,虽然没有那么古典,但实用性满分。这里才是我们真正“战斗”的地方。你以为的日常是在回廊下漫步,思考费马大定理?不,真实的日常是:抱着厚重的《Calculus》和《Linear Algebra》,在图书馆四楼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为了一道积分题或者一个矩阵对角化的问题,从下午坐到晚上闭馆。

格大的数学课程安排非常紧凑。根据最新的课程设置,大一新生通常要修4门核心课程,比如“Mathematics 1R: Algebra”、“Mathematics 1S: Calculus”、“Mathematics 1T: Logic, Number Systems and Group Theory”以及一门编程课。每一门课每周都有2-3次的Lecture(大课)和1次Tutorial(辅导课)。Lecture通常是在几百人的大教室里,教授在上面讲,你在下面奋笔疾书。刚开始你可能会被苏格兰口音搞得有点懵,但相信我,一周之后你就能基本适应,甚至觉得有点好听。

真正“教你做人”的是课程的深度。比如代数,国内可能更多关注计算,但这里从第一年开始就引入非常抽象的概念,比如群、环、域。我记得当时学到“群论”的时候,整个班都陷入了集体沉默,感觉大脑的CPU快烧了。但这也是格大数学的魅力所在,它不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计算器,而是训练你一种严谨的、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英国《卫报》2024年大学指南,格拉斯哥大学的数学专业排在全英前十,这个排名可不是白来的,背后全是像我们这样被虐得“死去活来”又乐在其中的学生。

最好的资源不是图书馆,而是你身边的人

如果说课程的硬核程度是挑战,那格大的教学支持和人文环境就是最坚实的后盾。这一点,是我在这里感受最深的地方。

前面提到的Tutorial,就是解决你在Lecture上所有困惑的关键。它通常是10-15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由一名博士生或者高年级的研究生担任Tutor。在Tutorial开始前,你需要完成每周的Problem Sheet(问题集)。课上,Tutor会带着大家一题一题地过,鼓励每个人发言,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我刚开始很害羞,总怕自己的想法太蠢,不敢开口。有一次,一道关于序列收敛的证明题我卡了很久,Tutor是个非常耐心的苏格兰小哥,他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导我:“What's the definition of convergence? What does ‘for all epsilon greater than zero’ really mean?” 在他的引导下,我竟然自己把证明的关键想通了。那一瞬间的成就感,比考试拿高分还开心。

在这里,没人会因为你问了“傻”问题而嘲笑你。相反,你会发现,你纠结的点,很可能也是旁边来自西班牙、印度、或者尼日利亚同学的困惑。格拉斯哥大学有来自超过140个国家的学生,数学系更是个小小的“联合国”。这种多元化的环境让小组讨论变得特别有趣。你会听到各种不同的解题角度,有时候一个你觉得天经地义的步骤,别人会提出一个你从未想过的质疑。这种思维碰撞,远比自己一个人埋头苦读要有效得多。

除了同学和Tutor,教授们也出奇地平易近人。他们有固定的Office Hour,你可以随时预约去他们的办公室提问。我曾经因为一个关于复变函数的积分问题去请教一位老教授,他满头白发,看起来特别严肃。结果他不仅帮我画图讲解,还给我推荐了两本更有趣的参考书,聊了半个多小时。他说:“The beauty of mathematics is not in finding the answer, but in enjoying the process of getting lost.”(数学的美不在于找到答案,而在于享受迷失的过程。)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硬核进阶之路:从基础到“封神”

格大的数学本科是四年制(苏格兰的大学本科普遍是四年),所以课程深度和广度都很有保障。前两年主要是打基础,课程都是必修,覆盖了数学的几大核心领域:分析(Analysis)、代数(Algebra)、微积分(Calculus)、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s)和一些应用数学(如统计和力学)。

真正的分水岭是从大三(Honours-level)开始。你会拥有极大的选课自由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深入的方向。学校的数学与统计学院在好几个领域都有很强的研究实力,比如代数几何、数学物理、流体力学和数学生物学。这些研究方向也直接体现在了课程设置上。

举个例子,如果你对纯数理论着迷,你可以选择像“Galois Theory”(伽罗瓦理论,解决五次及以上方程根式解问题的终极理论)、“Topology”(拓扑学,研究空间在连续变形下不变性质的学科)或者“Number Theory”(数论)这样的课程。这些课听名字就很“劝退”,内容也确实抽象到极致,但当你真正理解了其中的精妙之处,那种智识上的愉悦感是无与伦比的。我选修过一门“Functional Analysis”(泛函分析),期末项目是研究巴拿赫空间的一个不动点定理,那几周我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的James Herriot Room,对着满是公式的草稿纸发呆,但最后完成论文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像是破解了什么宇宙密码。

如果你对应用更感兴趣,选择也同样丰富。“Fluid Dynamics”(流体力学)会告诉你飞机为什么能飞、天气为什么会变;“Mathematical Biology”(数学生物学)用微分方程来模拟流行病的传播或者物种的演化,非常酷;还有“Financial Mathematics”(金融数学),教你如何用随机过程来为金融衍生品定价,是很多想去金融行业的同学的首选。

这种课程设置的好处在于,它让你在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能够尽早接触到科研的前沿。很多课程的授课老师就是该领域的大牛,他们会在课上分享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格大数学系的毕业生,无论是选择继续深造读博,还是进入工业界、金融界,都非常有竞争力。

别只当“数学机器”,格拉斯哥这座城够你玩四年

说了这么多学习上的“苦”,现在聊点甜的。如果在格拉斯哥只读书,那绝对是巨大的浪费。这座城市被评为过“世界上最友好的城市”,它的标语是“People Make Glasgow”(人成就了格拉斯哥),这不是一句空话。

格拉斯哥的西区(West End),也就是大学所在的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宝藏。Ashton Lane那条铺满鹅卵石的小巷子,藏着各种有情调的餐厅、酒吧和一家小电影院。Byres Road上则有数不清的咖啡馆、二手书店和古着店。天气好的时候,去Kelvingrove Park的草地上躺着看书,或者去旁边的Kelvingrove艺术画廊和博物馆逛逛(关键是免费!),都是绝佳的放松方式。

这座城市还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之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音乐之城”的称号。从传奇的King Tut's Wah Wah Hut(Oasis乐队就是在这里被发掘的)到大型场馆SSE Hydro,几乎每天都有各种类型的演出。我最喜欢的就是去一些小Pub,花5-10镑,就能听一场本地乐队的Live Show,喝一杯本地的Tennent's啤酒,和朋友聊聊天,一周的疲惫都能烟消云散。

当然,作为留学生,生活成本也是必须考虑的。根据最新的数据(2024年初),在格拉斯哥,一个学生合租一个房间的月租金大约在550-750英镑之间,具体取决于位置和房型。自己做饭的话,一周的伙食费大概在40-60英镑。相比伦敦或者爱丁堡,格拉斯哥的性价比真的高很多。这意味着你可以用更少的钱,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平衡学习和生活是一门艺术。我的经验是,高效利用白天的时间。把Lecture和Tutorial的内容当天消化,作业不拖到最后一天。这样,你才能心安理得地在周末或者晚上,把书本扔到一边,去探索这座城市的热情和活力。参加学生社团也是个好方法,比如GU Maths Society会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和社交活动,是认识同系朋友的好机会。

好啦,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有没有解答你心中的疑惑。

最后想给你几句大白话建议:

来这里,别怕“笨”。你的教授和同学,比你想象中更愿意帮你。那个你觉得傻到不敢问出口的问题,大胆去问,说不定能启发整个小组。

务必,务必找一个靠谱的“学习搭子”或者小组。漫长的证明题和赶不完的作业,有人一起扛,感觉会好一百倍。你们会成为彼此的“救命恩人”。

那件防雨防风的冲锋衣,是你在这里最好的投资,没有之一。别信天气预报,信你的冲锋衣。

别只待在大学周围。坐上地铁去市中心,坐上公交去东区,你会发现格拉斯哥的每一面都很有趣。去看看真正的苏格兰,去高地,去天空岛,那些风景会治愈你被公式虐过无数次的心灵。

总而言之,在格拉斯哥大学读数学,是一场硬核的冒险。你会在无数个深夜里怀疑人生,也会在某个顿悟的瞬间欣喜若狂。你会遇到一群来自世界各地、和你一样“为数学痴狂”的怪才,也会在这座充满活力和温情的城市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这趟旅程会重塑你的大脑,也会丰满你的人生。值吗?我觉得,太值了。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9285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