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勒医学院 (BCM) 读博真心话速览 |
|---|
| 科研硬核度:????? (背靠世界最大医疗中心TMC,资源和机会多到你选择困难) |
| 生活幸福感:❤️ ❤️ ❤️ ❤️ ❤️ (生活成本低,工资够花,关键是中餐太正宗了!) |
| 导师友好度:? (因人而异,但整体风气合作大于内卷,奇葩PI相对少) |
| 气候体验:☀️☀️☀️ (夏天巨长且湿热,冬天基本不存在。告别羽绒服,拥抱T恤短裤) |
| 毕业后出路:???? (学术界工业界都认,TMC内部消化机会也超多) |
“学长,我收到了贝勒的offer,还有一个在波士顿的学校…我妈觉得德州又热又村,让我去波士顿,说那里才是搞科研的地方。但我看贝勒的排名和导师都很好,而且休斯顿好像生活成本低很多,我真的好纠结啊!”
去年申请季,我微信里一个学弟发来了这段经典的“灵魂拷问”。每年这个时候,总有无数个和他一样的准博士生们,手握着几封宝贵的offer,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尤其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这不仅仅是选择一所学校,更是选择未来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我们要生活的城市,要面对的文化,要融入的圈子。
而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BCM),这个坐落在休斯顿,名字听起来不像哈佛耶鲁那么如雷贯耳,却在生物医学领域常年排在美国前25的“实力派”,总是让很多人感到好奇又有点不确定。它到底怎么样?在德州搞科研靠谱吗?休斯顿的生活真的能适应吗?
别急,作为在BCM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老油条,今天我就来跟你掏心窝子地聊聊,在这里读博,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背靠大树好乘凉:TMC到底有多“豪横”?
刚来休斯顿的时候,出租车司机一指窗外那片望不到边的建筑群,自豪地说:“Welcome to the Texas Medical Center!” 当时我还没什么概念,只觉得楼真多,真高。
后来我才知道,我所以为的“那片建筑群”,是占地超过5.4平方公里、拥有超过60家医疗和研究机构、每年接诊超过1000万病人的“世界最大医疗中心”(Texas Medical Center, TMC)。
这是什么概念?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园区,它是一个独立的“医学城市”。我们的BCM,只是这个城市里的一个重要居民。我们的邻居包括但不限于:全美排名第一的癌症中心MD Anderson,实力雄厚的UTHealth医学院,还有“南方哈佛”之称的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生物工程系。根据2023年的数据,整个TMC的年度区域经济影响超过250亿美元,这比一些小国家的GDP还要高。
这对我们一个PhD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资源共享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我举个最真实的例子。我隔壁实验室的师姐,课题需要一种非常精密的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整个BCM只有一台,还坏了。老板急得团团转,买一台新的要等半年,课题就要被拖垮。结果师姐给MD Anderson一个相关实验室的PI发了封邮件,说明了情况。对方PI很爽快地回复:“没问题,我们有三台,你随时可以来用,让我的博后来教你操作。”
从BCM走到MD Anderson,步行只需要10分钟。就这样,一个可能卡住整个博士生涯的难题,一封邮件、一次步行就解决了。在TMC内部,这种跨机构的合作是家常便饭。大家有免费的TMC班车穿梭于各个机构之间,去听隔壁UTHealth的讲座,去莱斯大学用个仪器,就像在自己学校里串个门一样方便。
这种“豪横”还体现在学术交流上。每周,光是TMC内部的各种seminar就多到你分身乏术。今天请来了诺奖得主,明天是Nature、Science的作者分享最新研究。你能接触到的学术大牛,密度之高超乎想象。对于建立学术人脉、开阔科研视野来说,这里简直是天堂。
所以,别再以为德州就是“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科研荒漠了。在休斯顿的TMC,你脚下踩着的,是全世界生物医学领域最肥沃的土壤之一。
选导师如“开盲盒”:合作还是内卷,氛围说了算
科研资源再牛,如果跟错了老板、进错了组,博士五年也可能过得痛不欲生。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BCM的科研氛围怎么样?老板们push吗?
说实话,选导师在哪儿都像开盲盒,有好有坏。BCM当然也有极少数push到变态的“魔鬼”PI。但从我个人和身边绝大多数同学的体验来看,这里的整体氛围是“合作远大于内卷”。
这和BCM的文化以及TMC的大环境有关。因为机构之间联系紧密,一个PI的声誉很容易在圈子里传开。如果一个老板对学生太差,名声臭了,他就很难再招到优秀的学生。所以大部分PI都比较爱惜羽毛,愿意和学生建立一种良性的合作关系。
BCM的第一年通常是rotation制度,你会有机会在3-4个感兴趣的实验室里轮转,每个实验室待2-3个月。这简直是留学生的天赐良机,是你近距离、全方位考察未来老板和实验室的黄金时期。
请记住,rotation期间,你考察老板的重要性,远大于老板考察你!
我的一个朋友小A,rotation时进了一个大牛的组。这位教授头顶各种光环,文章发得响当当。但小A在组里待了一个月发现,这位教授神龙见首不见尾,一年都见不到几次。实验室由一个非常严厉的“大博后”掌管,气氛压抑,组里的人彼此很少交流,见了面就是低头走路,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别烦我”。
另一个rotation,他去了一个年轻AP(助理教授)的组。这位PI刚建组,经费和名气都比不上大牛,但每天都和学生一起待在实验室,手把手教实验,每周的组会讨论热烈,大家做完实验还会约着一起去吃火锅。小A最后选择了这个年轻PI。现在他博士第四年,虽然辛苦,但每天都干劲十足,和老板、同事处得像家人一样。
所以,学长学姐给你的忠告是:rotation期间,别光看PI的头衔和文章。多和实验室的成员聊天,尤其是要找中国学生聊。问问他们:
- PI多长时间和你们开一次会?
- 他/她对学生毕业有什么要求?
- 实验室成员的去向怎么样?(这是判断PI是否真心为学生前途着想的关键)
- 组里氛围怎么样?大家会一起出去玩吗?
一个健康的实验室,成员们应该是乐于分享、愿意帮助新人的。如果在rotation期间,你发现没人理你,或者你问问题时大家支支吾吾,那就要亮起红灯了。记住,一个能让你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比一篇CNS(Cell, Nature, Science)更重要。
在休斯顿生活,每个月到底要花多少钱?
聊完了高大上的科研,我们来聊点最实在的:钱。
读博很清苦,尤其是在美国的东西海岸大城市,拿着三四万刀的年薪,交完房租就所剩无几。但在休斯顿,情况完全不同。
首先,我们的工资(Stipend)在全美来看是相当不错的。以2023-2024学年为例,BCM给博士生的年薪是$37,000。这个数字每年还会有小幅上涨。而且,德州是免州税的七个州之一,这意味着你的到手收入会比在加州、纽约州的同学高出一截。
那$37,000在休斯顿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呢?
住房:这是开销的大头,但在休斯顿绝对是良心价。TMC附近有很多安全、设施齐全的公寓。如果你想自己住一个studio或者one-bedroom,价格大概在$1100-$1500/月。但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合租,一个2B2B(两室两卫)的公寓,人均下来通常在$800-$1000/月,而且很多公寓还自带免费的健身房和游泳池。
吃饭:如果你自己做饭,休斯顿的物价会让你幸福感爆棚。这里有H-E-B、Kroger等大型平价超市,也有我们华人离不开的百佳、H-Mart、99大华。一个月的伙食费控制在$400-$500是完全没问题的。当然,如果你是外卖党,那开销会大一些,但后面我会讲到,休斯顿的中餐绝对值得你“挥霍”。
交通:这是个需要注意的点。休斯顿是个“车轮上的城市”,没有车会比较不方便。大部分同学会在读博第一年或第二年买一辆二手车,花费大概在$8000-$15000。每个月的油费和保险大约$150-$250。不过,如果你住在TMC附近,并且不爱出远门,靠BCM提供的免费METRO Q Card乘坐公交和轻轨,也能满足日常通勤和去中国城的需求。
我们来算一笔账:每月到手收入约$2800 (扣除联邦税后)。 房租$900 + 吃饭$500 + 交通$200 + 杂项(网费、电话费、娱乐)$300 = $1900。 这意味着,每个月你至少还能存下$900。这笔钱足够你每年回国一次,或者去美国其他城市旅游好几次了。
和那些在波士顿、纽约、湾区每月都“月光”的同学们比起来,在休斯顿读博,真的能实现“经济独立”和“消费自由”,生活质量高出一大截。
拯救你的中国胃:休斯顿的中餐, YYDS!
对于留学生来说,一座城市是否宜居,中餐水平绝对是核心指标之一。我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休斯顿的中餐,全美第一梯队,绝对不接受反驳!
这里有全美最大的中国城之一,位于Bellaire大道。它不是那种只有几家餐厅的“伪中国城”,而是一个绵延数公里,集餐饮、超市、娱乐、服务于一体的庞大华人社区。在这里,你能找到国内你能想到的一切。
你的味蕾能在这里得到史诗级的满足:
- 广式早茶:想体验推着小车、人声鼎沸的正宗早茶吗?去凤城、珍宝楼,虾饺、烧麦、凤爪、流沙包…味道绝对不输广州香港。
- 川菜湘菜:想念那一口麻辣鲜香?去“滋味小厨”、“双椒”或者“川之味”,水煮鱼、毛血旺、干锅牛蛙,辣得你大呼过瘾。
- 北方菜系:从北京烤鸭到东北大拉皮,从西安肉夹馍到兰州拉面,这里应有尽有。周末约上三五好友,来一顿热气腾腾的铜锅涮肉,瞬间感觉回到了国内。
- 各式小吃和奶茶:更不用说遍地的奶茶店、甜品店、烧烤店、麻辣烫了。幸福堂、伴伴堂、鲜芋仙…国内流行的网红店,这里几乎都能找到。
在这里,你担心的不是“没得吃”,而是“选择太多不知道吃什么”。很多同学周末最大的乐趣,就是开车去中国城,先去超市采购一周的食材,然后找一家心仪的馆子大快朵颐。这种能随时用中文点餐、吃到地道家乡味的感觉,极大地缓解了读博的压力和思乡之情。
除了吃,休斯顿的多元文化也超乎你想象。这里有世界级的博物馆区(Museum District),其中有10家常年免费开放。紧邻TMC的就是巨大的赫尔曼公园(Hermann Park),里面有动物园、日本花园和米勒户外剧院。夏天晚上,带上毯子和零食,在户外剧院看一场免费的音乐会或芭蕾舞,是休斯顿人最惬意的享受。
想看海?开车一小时就是Galveston岛的阳光沙滩。想体验科技的魅力?NASA的约翰逊航天中心就在旁边。可以说,只要你愿意探索,休斯顿的科研之外,生活同样可以多姿多彩。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想说服你,贝勒医学院就是最完美的选择。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完美的。
休斯顿的夏天漫长而湿热,没有车出行确实不便,它也没有纽约的繁华或者加州的阳光。读博本身就是一场艰苦的修行,无论在哪,你都会遇到实验失败的沮丧、想家的孤独和对未来的迷茫。
但选择一个地方读博,就像选择一个伴侣共度五年时光。你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对方的“硬实力”(排名、资源),更是你们的“匹配度”——这里的环境、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是否能让你在这场漫长的马拉松里,跑得更舒服、更长久一点。
如果你渴望在一个顶级的科研环境中,享受超高的性价比,用一份不错的薪水过上体面的生活,同时还能随时满足你的中国胃,那么,休斯顿的贝勒医学院,绝对是一个值得你认真考虑的选项。
别让他人的刻板印象左右你的判断。来这里看看,感受一下南方的阳光和热情,和你未来的师兄师姐聊一聊。最重要的,是问问你自己的内心:你想要的博士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离那个答案,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