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加拿大,我闯进了北落基的旷野仙境

puppy

嘿,同在加拿大留学的你,是不是也常常觉得生活就是赶due、打工和两点一线?我也是!直到我鼓起勇气,一头扎进了北落基的旷野。那真不是游客攻略里的班夫或贾斯珀,而是一片真正鲜为人知的仙境。在这里,我亲眼见过牛奶蓝的冰川湖,在漫天繁星下扎过营,还和偶遇的棕熊远远“打了个招呼”。这次旅行彻底颠覆了我对“留学”的定义,原来课本之外,还有这么一个广阔又治愈的世界等着我们去探索。它让我明白,留学不只是为了文凭,更是为了拥抱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北落基探险行前速览
路线规划: 这不是一个周末可以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温哥华或埃德蒙顿出发,单程驾驶到北落基核心区(如Muncho Lake)就需要2-3天。建议至少留出7-10天时间。
预算预估: 最大的开销是油费。按2024年BC省北部平均油价$1.8/升计算,往返3500公里,油费约需$600-$700。住宿以露营为主(每晚$20-$35),加上食物和杂费,人均$1000加币可以玩得很舒服。
安全第一: 北落基地区手机信号覆盖率低于20%。务必下载离线地图,并告知朋友你的详细行程。携带熊喷(Bear Spray)并知道如何使用是必须的,这不是开玩笑。
最佳季节: 6月下旬到9月上旬。这段时间天气相对稳定,白昼长,大部分步道没有积雪。但即便是盛夏,夜间温度也可能降至个位数,保暖衣物不可少。

嘿,朋友,你现在是不是正对着屏幕,左边是还没写完的-essay,右边是老板刚发来的排班表?我猜,你桌上可能还有一杯续命的咖啡,或者一碗已经泡得发胀的泡面。

如果我猜对了,别慌,因为一年前的每个深夜,我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叫Leo,在UBC读着一个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天天都在跟代码死磕的专业。我的留学生活,就像一部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在宿舍、教室和打工的餐厅之间精准地运行。我以为,这就是“努力”的全部意义,直到那个凌晨三点。

那天,我刚提交一份折磨了我两周的报告,脑子空空地刷着手机。屏幕上划过一张张班夫国家公园的照片,路易斯湖的蒂芙尼蓝,梦莲湖的十峰谷……美则美矣,但评论区里“人比山多”“拍照要排队”的吐槽,让我瞬间感到一阵疲惫。难道加拿大的壮丽,也变成了需要打卡和排队的项目吗?就在我准备关掉手机睡觉时,指尖无意中点开了一张地理位置标记为“Muncho Lake”的照片。那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蓝色,像融化的牛奶倒入了一整片翡翠里,湖边空无一人,只有连绵到天际的墨绿色山脉。评论只有寥寥几条,其中一条写着:“The real north, where silence has a sound.”(真正的北方,那里的寂静有它自己的声音。)

那一刻,我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我关掉代码,关掉PPT,打开了谷歌地图。当我看到那个叫Muncho Lake的地方,在BC省的地图上只是一个渺小的蓝点,周围是大片大片代表着“无人区”的绿色时,一个疯狂的念头钻了出来:我要去那里。我要去那个,连游客攻略都很少提到的地方。

告别游客模式,我们往北开!

跟朋友说起我的计划时,几乎所有人都问:“为什么不去班夫?又近又有名。” 是啊,为什么?我想是因为,我不想再过一种“标准版”的生活了。我的留学生活,不应该只是“推荐专业”和“热门实习”的集合体。我的旅行,也不该只是“必去景点”和“网红机位”的清单。

北落基山脉(Northern Rockies),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野性。它不像南边的兄弟班夫和贾斯珀那样声名显赫。数据不会说谎,班夫国家公园每年要接待超过400万游客,贾斯珀也超过200万。而在我们这次北上旅途的核心——BC省北部的几个省级公园,比如Stone Mountain Park和Muncho Lake Park,全年的游客加起来可能还不到10万人。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看到的每一寸风景,都像是为你一个人准备的私人订制。

我们的座驾是一辆租来的SUV,塞满了帐篷、睡袋、一个巨大的cooler和足够吃一周的食物。从温哥华出发,沿着97号公路一路向北,窗外的风景就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城市的高楼和拥堵的车流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农田、森林和河流。两天后,我们拐上了那条传奇的阿拉斯加公路(Alaska Highway)。

你知道吗?这条公路全长2232公里,是二战时期为了军事需求在短短8个月内修建的奇迹。车开在上面,你能清晰地感受到文明世界正在被你甩在身后。手机信号从四格变成一格,最后干脆显示“No Service”。路边的加油站之间,可能相隔上百公里。这里没有连锁快餐店,只有挂着手写招牌的家庭旅馆和小餐馆。这种“失联”带来的不是焦虑,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我们终于可以放下手机,真正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

闯入上帝的调色盘,这里的湖是牛奶蓝

当Muncho Lake第一次出现在我们视野里时,车里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叹。那种颜色真的很难用语言形容。它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光线和风的变化,在薄荷绿、孔雀蓝和牛奶白之间流淌。我们把车停在湖边一个叫Strawberry Flats的露营地,这里几乎没什么人。营地管理员是一位留着大胡子的老爷爷,他告诉我们,湖水的颜色是因为水里富含的氧化铜矿物质。他说:“你们是今年夏天我见过的第三波亚洲面孔。”

放下行李,我们迫不及待地冲到湖边。湖水冰冷刺骨,是冰川融水的温度。但那种清澈,让你能看清湖底的每一颗彩色石子。我们没有做任何“项目”,没有划船,没有钓鱼,就是静静地坐在湖边,看着远处的山峦和天上的云,一坐就是一下午。在国内,我们习惯了把时间填满,赶场子一样地去各个景点。而在这里,“无所事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那种感觉,就像把一颗浮躁的心,浸泡在冰凉纯净的湖水里,慢慢地,它就沉静下来了。所有关于未来的焦虑,关于学业的压力,在这一刻都显得微不足道。

除了Muncho Lake,我们还去了Stone Mountain Provincial Park。这里的山,和南边的落基山脉完全不同,更加粗犷、原始。我们走了一条叫做Summit Peak Trail的步道,往返只有4.5公里,但海拔爬升超过400米,几乎是垂直向上。每一步都踩在碎石上,风大得能把人吹跑。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山顶,看到360度无死角的壮丽山景时,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A hard-earned view”(来之不易的风景)。山下的阿拉斯加公路像一条细细的灰线,蜿蜒在群山之间。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风景,而是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

在亿万颗星星下入睡,与棕熊遥遥相望

在北落基的夜晚,最奢侈的不是五星级酒店,而是五万亿星级的夜空。城市里的我们,几乎已经忘了星空本来的样子。根据“波特尔暗空分类法”(Bortle Scale),像温哥华、多伦多这样的大城市,光污染等级是最高的8-9级,我们能看到的星星屈指可数。而在北落基的荒野里,这里是顶级的1级暗空。这意味着,只要是晴天,你一抬头,就能看到横跨整个天空的银河,像一条发光的瀑布。我们甚至用肉眼就能看到好几个星云和星团。

我们把防潮垫铺在帐篷外,躺在上面,裹着厚厚的睡袋,就这么看着星星,聊着天。我们聊起小时候的梦想,聊起留学的初心,聊起那些从未对人说起过的迷茫和软弱。在广袤的星空下,人会变得特别坦诚和渺小。那种感觉很奇妙,一方面你感觉自己像宇宙里的一粒尘埃,无足轻重;另一方面,你又会觉得能亲眼见证这样的壮美,是何其幸运。那一晚,没有人在乎第二天的行程,我们聊到半夜,直到眼皮打架,才钻进帐篷,在寂静和繁星的拥抱中睡去。

当然,旷野的馈赠不只有星空。这里是野生动物真正的家。一路上,我们看到了成群的北美野山羊(Stone's Sheep)在悬崖上悠闲地吃草,看到了巨大的驼鹿(Moose)在沼泽里喝水,还看到了一只好奇的狐狸在我们营地附近探头探脑。

最震撼的经历,是在一个清晨。我们开车离开营地,准备去下一个目的地。转过一个山坳,司机突然一脚刹车。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在前方大概200米外,一只巨大的棕熊(Grizzly Bear)正带着两只小熊,慢悠悠地从公路的一侧穿到另一侧。我们的心跳瞬间加速,大气都不敢出。那只母熊停下脚步,回头看了我们一眼,眼神平静而威严,然后领着它的孩子消失在了树林里。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但那种冲击力,至今仍记忆犹新。

这和在动物园隔着玻璃看完全是两回事。你真切地感受到,你才是闯入者,这里是它们的世界。BC省每年报告的人与野生动物冲突事件有近3万起,但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人类不当的行为(比如喂食或垃圾处理不当)引起的。当你怀着敬畏之心,保持安全距离(官方建议至少100米),静静地观察,你会发现它们根本不想与你发生任何交集。这次远远的“招呼”,给我上了一堂最生动的自然课:尊重,是你在荒野里最重要的通行证。

旷野治好了我的“留学内耗”

回到温哥华,重新投入到赶due和打工的生活里,我发现自己好像有了一些变化。以前,我会因为一次quiz没考好而沮丧一整天,会因为未来职业规划的不确定性而整夜失眠。但现在,每当焦虑袭来,我就会闭上眼睛,想起北落基的风,想起Muncho Lake的颜色,想起那片璀璨的星空。

那片旷野教会我,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我们的烦恼,放在天地之间,真的不值一提。留学生活里遇到的困难,就像爬Summit Peak那条路,过程很艰辛,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山顶的风景总会给你回报。规划一次长途野外旅行,比完成任何一个课程项目都更能锻炼人的综合能力。你需要做详尽的调查,制定预算,打包物资,处理突发状况(比如我们的车在半路爆胎了),还要和同伴协作。这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任何教科书都给不了的。

这次旅行,彻底颠覆了我对“留学”的定义。它不应该是一场只为了拿到一张文凭的苦行。它是一张门票,一张让你有机会去探索一个全新国度、拥抱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门票。加拿大的课堂在大学里,但它更大、更生动的课堂,在落基山的顶峰,在育空河的流水里,在北极圈的极光下。

所以,如果你也觉得累了,倦了,迷茫了,别再一个人扛着了。抬起头,看看窗外。

我知道,你可能没有车,可能觉得自己的英语不够好,可能担心预算不够,还可能根本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旅伴。别怕,这些都不是问题。

没车?Facebook上有很多大学的Car-sharing小组,或者像Turo这样的租车app,价格比传统租车行便宜不少。很多户外俱乐部也会定期组织活动。

怕花钱?露营是加拿大最省钱的旅行方式。一个营位才二三十刀,可以住好几个人。自己做饭,一周的伙食费可能还不到你在外面吃三顿饭的钱。很多户外装备都可以在MEC或者学校的户外社团租到,价格非常公道。

找不到人?勇敢地在留学生论坛或者社团里发个帖子吧!你会惊讶地发现,有那么多人和你一样,渴望着逃离眼前的苟且,去拥抱诗和远方。我的这次旅行,就是和一个在网上认识的、同样爱摄影的朋友一起策划的。

别让你宝贵的留学时光,只剩下图书馆的灯光和due day的倒计时。去闻闻雨后森林的味道,去听听冰川融化的声音,去感受一下双脚踩在千年苔原上的触感。去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片“北落基”,那个能让你暂时忘记一切,重新找回力量的地方。

因为很多年后,当我们回想起这段留学生涯,让我们热泪盈眶的,可能不是某门课拿了A+,而是那个在旷野星空下,和朋友分享着一罐啤酒,感觉拥有了全世界的夜晚。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804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