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悄悄话:阅读本文前必看! |
|---|
| 哈喽,各位准留学生们!在点开这篇文章之前,先深呼吸。我知道,QS排名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你可能看到梦校排名暴跌,心凉了半截;也可能发现宝藏学校一飞冲天,开始纠结。别急,这篇文章不是来贩卖焦虑的!排名只是尺子,但怎么用这把尺子量,量出来的结果对你意味着什么,才是关键。我们会带你拨开数据的迷雾,看看排名升降背后真正的原因,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所!所以,放轻松,咱们一起开聊! |
“学姐,我崩溃了!我准备了快两年的大阪大学,怎么QS排名一下子掉了80多名啊?现在中介都建议我换学校,说阪大‘不行’了,我是不是真的要放弃我的梦校了?”
上周深夜,我收到了学妹小雅发来的这段求助微信,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焦虑和无助。小雅是我大一时的直系学妹,从那时起她就把大阪大学的医学部定为自己的终极目标,我们都戏称她是“行走的阪大百科全书”。为了这个梦想,她啃下了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专业书,N1也早就高分飘过,可以说,大阪大学就是她这两年全部的青春和汗水。
但最新的2025 QS世界大学排名,就像一盆冷水,把小雅的热情浇了个透心凉。一夜之间,一个在她心中闪闪发光的学术殿堂,在数据上变成了一个“排名断崖式下跌”的学校。她身边的声音也开始变得嘈杂:“你看,早稻田都快追上来了,要不考虑一下私立?”“这个排名,回国做学历认证会不会受影响啊?”
小雅的困境,我相信是每一个正在择校的留学生都可能遇到的。我们习惯性地把排名当作唯一的“金标准”,排名的升降直接牵动着我们的情绪和选择。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大阪大学真的“不行”了吗?那些排名飙升的大学,又是不是真的就更适合你呢?
别慌,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份让无数人“心惊肉跳”的最新QS日本大学排名,看看这场“大洗牌”背后,到底藏着哪些秘密,以及我们作为留学生,应该如何看懂并用好这份榜单。
最新排名速览:几家欢喜几家愁
废话不多说,我们先上干货,看看这次日本大学的整体表现。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个Top 20的榜单,并且贴心地附上了去年(2024版)的排名做对比,看看谁是“进步之星”,谁又“鸭梨山大”。
2025 QS世界大学排名 日本大学Top 20
| 2025排名 | 大学名称 | 2024排名 | 排名变化 |
|---|---|---|---|
| 32 | 东京大学 | 28 | ↓ 4 |
| 50 | 京都大学 | 46 | ↓ 4 |
| 94 | 东京工业大学 | 91 | ↓ 3 |
| 107 | 东北大学 | 113 | ↑ 6 |
| 164 | 大阪大学 | 80 | ↓ 84 |
| 167 | 名古屋大学 | 176 | ↑ 9 |
| 177 | 九州大学 | 164 | ↓ 13 |
| 179 | 北海道大学 | 196 | ↑ 17 |
| 181 | 早稻田大学 | 199 | ↑ 18 |
| 210 | 庆应义塾大学 | 214 | ↑ 4 |
| 275 | 筑波大学 | 355 | ↑ 80 |
| 372 | 广岛大学 | 396 | ↑ 24 |
| 418 | 神户大学 | 469 | ↑ 51 |
| 476 | 一桥大学 | 501-510 | ↑ |
| 490 | 东京农工大学 | 641-650 | ↑ |
| 511 | 千叶大学 | 501-510 | ~ |
| 524 | 东京理科大学 | 671-680 | ↑ |
| 549 | 金泽大学 | 611-620 | ↑ |
| 569 | 横滨市立大学 | 741-750 | ↑ |
| 577 | 冈山大学 | 641-650 | ↑ |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稳定头部,但略有下滑:“东大”和“京大”这对万年冠亚军,地位依然稳固,但排名都有小幅下滑。这在全球顶尖大学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算是正常波动。
最大“惊吓”:大阪大学从去年的第80名直接跌到了第164名,暴跌84位,成了这次榜单上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学校。
“黑马”频出:另一边,几所大学却表现亮眼。早稻田大学飙升18位,首次超过庆应,坐稳了私立第一的宝座。北海道大学也前进了17位。更夸张的是筑波大学,直接从355名冲到了275名,狂飙80位!神户大学也上升了51位。这简直就是“卷王”附体啊!
排名“大地震”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看到这里,你肯定和我一样好奇,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戏剧性的变化?难道是大阪大学的教学质量一夜之间崩塌了?还是筑波大学突然挖到了什么“武功秘籍”?
都不是。
根本原因在于,QS这个“裁判”,今年悄悄改变了“比赛规则”。
以前,QS主要看这几项:学术声誉、雇主声誉、师生比、论文引用数、国际教师和学生比例。这些我们都很熟悉了。
但从2024年开始,特别是2025年的排名,QS引入了三个全新的指标,并且调整了原有指标的权重:
- 国际研究网络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 - IRN):这个指标看的是一所大学的国际合作研究有多广泛、多稳定。简单说,你不能只跟自己国家的大学玩,要多交“国际朋友”,一起搞科研。
- 就业成果 (Employment Outcomes):这个指标非常实际,它衡量的是一所大学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你的校友是不是在各大公司当高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怎么样?这些都很重要。
- 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这个指标很“潮”,关注的是大学在应对全球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挑战方面的能力。比如学校有没有开设环境科学课程,校园是不是节能环保,研究是不是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同时,像“学术声誉”和“师生比”这些传统指标的权重被调低了。这就好比以前考试只考语数外,现在突然加入了“社会实践”和“团队协作”作为主科,那总分排名自然会发生巨大变化。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大阪大学的排名变化,就不难理解了。
阪大在传统的学术领域,比如论文引用、学术声誉方面,依然是世界顶级的。小雅想去的医学部,实力更是毋庸置疑。但是,日本的大学普遍在“国际研究网络”这一项上比较吃亏。相比于欧美大学之间频繁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日本大学的国际合作圈子相对固定和保守。当这个新指标一加进来,阪大、九大这些传统强校的得分就被拉低了。
我特意去查了大阪大学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发现在“国际研究网络”这一项上,得分确实不高。这并不是说阪大的研究不好,而是它的合作模式不太符合QS的新评价体系。所以,小雅,你的梦校没有“变差”,它只是在一个新的游戏规则里,暂时没有拿到高分而已。它的学术硬实力,依然在那里。
“卷”赢的黑马们,到底强在哪?
有人失意,就有人得意。我们再来看看那些排名飙升的“黑马”,它们又是如何在新规则下脱颖而出的呢?
早稻田大学 (上升18位) & 庆应义塾大学 (上升4位)
这对“私立双雄”的强势表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就业成果”和“雇主声誉”这两项。在日本有句话叫“学阀”,东京大学的毕业生多进入政界和学界,而早稻田和庆应的毕业生则遍布日本的商界和传媒界,形成了强大的校友网络。比如,优衣库的创始人柳井正、任天堂前社长山内溥都毕业于早稻田。这种强大的校友资源和企业联系,让它们在“就业成果”这一项上拿到了高分。
我有个朋友叫Kenji,庆应经济学部毕业的,他找工作时参加了一个叫“三田会”的校友活动。在会上,他直接认识了三井物产的一位部门主管,后来通过这位学长的内推,顺利拿到了offer。这就是庆应和早稻田最强大的“软实力”,也是QS新指标所看重的。
北海道大学 (上升17位)
提到北海道大学,你会想到什么?是广袤的校园,美丽的白杨林荫道,还是日本第一个授予农业学士学位的大学?没错,正是这些特点,让它在“可持续性”这个新指标上占尽了优势。
北海道大学在农学、林学、环境科学、兽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他们在可持续农业、海洋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突出。2021年,北海道大学还发布了“HU Vision 2030”,明确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做出贡献”作为核心目标。这种与生俱来的“绿色基因”和发展战略,完美契合了QS的“可持续性”指标。所以,它的排名上升,也是情理之中。
筑波大学 (飙升80位)
筑波大学的“逆袭”堪称惊艳。作为一个“年轻”的国立大学(1973年建校),它没有东大、京大那样的历史包袱,反而以“开放”和“创新”著称。筑波的特点是“跨学科研究”。它打破了传统学部的壁垒,设立了许多跨领域的学群和研究中心。
这种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研究网络”的建立。比如,筑波大学的“国际统合睡眠医科学研究机构(WPI-IIIS)”就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这种国际化的研究平台,在QS的新评价体系里就是“加分项”。此外,筑波位于“筑波科学城”,这里聚集了大量国家级研究机构,产学研结合非常紧密,这又在“就业成果”和“研究合作”上为它增添了砝码。
所以,我们到底该怎么选校?
聊了这么多,相信你已经明白了,这次的QS排名“大洗牌”,更像是一次“价值导向”的调整,而不是对大学实力的“重新审判”。
那么,面对这份新榜单,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
第一,别被总排名“绑架”,要学会看分项排名。
如果你像小雅一样,目标是做一名顶尖的医生或医学研究者,那你应该更关注“学术声誉”和“论文引用数”这两个指标。在这些传统硬核指标上,大阪大学依然是顶级的。总排名的下降,对你的学术追求影响微乎其微。
如果你毕业后想留在日本进大企业工作,那么“雇主声誉”和“就业成果”这两个指标就对你至关重要。这时候,早稻田、庆应的排名就非常有参考价值了。他们的校友网络和企业关系,能实实在在地帮你找到好工作。
如果你对环境科学、可持续发展充满热情,想为地球的未来做点事,那“可持续性”得分高的大学,比如北海道大学,可能就是你的理想之地。
第二,把排名当作“地图”,而不是“圣经”。
排名可以告诉你,有哪些学校在这个世界上被认为是“好”的,它们大概在什么位置。但它不能告诉你,哪条路最适合你走。你的兴趣、你的职业规划、你喜欢的城市文化、你的经济状况……这些都是排名无法衡量的。
我认识一个学姐,当年放弃了排名更高的东京的大学,选择去了九州大学。因为她特别喜欢福冈悠闲的生活节奏和便宜又好吃的美食,她觉得在一个舒服的环境里,自己才能更好地沉下心来做研究。现在她博士毕业,在当地一家很不错的研究所工作,过得非常开心。
你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三,拓宽你的信息渠道,去“感受”一所大学。
不要只盯着冷冰冰的数字。去大学的官网看看教授的研究方向,有没有你感兴趣的?去YouTube上找找校园Vlog,看看在校生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去联系一下你想申请的研究室的学长学姐,听听他们的亲身感受。
这些鲜活的信息,远比一个排名数字能告诉你更多。一所大学的灵魂,在于它的氛围,它的师生,它的文化。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和感受。
回到最初小雅的问题。我后来给她的建议是:不要放弃。你的梦想,不应该被一个数字轻易击碎。大阪大学的医学部依然是日本乃至世界最顶尖的之一,这一点从未改变。你需要做的,是更坚定自己的选择,同时在写研究计划书的时候,可以更有策略地展示自己对国际合作、对未来医学社会价值的思考,这反而可能成为你申请中的亮点。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择校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而不是一场随波逐流的追逐。排名每年都在变,但你对未来的渴望和热情,才是指引你前行最亮的星光。别让数字定义你的价值,也别让别人的声音左右你的梦想。去找到那所让你心动的大学,然后,全力以赴吧!你的日本留学故事,才刚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