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区灵感漫游 · 速览备忘录 |
|---|
| 穿一双舒服的鞋! 东区最好用脚来丈量,你会走很多路,真的。从Shoreditch到Brick Lane再到Bethnal Green,最精彩的风景都藏在需要步行的巷子里。 |
| 带上现金。 尤其是在逛Brick Lane Market或者其他周末市集时,很多独立摊主和复古小店可能只收现金。不想因为没带钱错过独一无二的宝贝吧? |
| 保持开放心态。 这里的艺术不总是“好看”的,它可能是粗粝的、政治的、甚至是冒犯的。试着去理解作品背后的态度和故事,这比单纯评判美丑更有收获。 |
| 相机/手机充满电。 每一个转角都可能让你想拍个不停。无论是涂鸦墙、有趣的店面橱窗,还是街上时髦的行人,都是绝佳的素材。 |
| 注意安全。 白天这里非常热闹,但晚上,尤其是在一些小巷或者人少的区域,还是要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尽量结伴而行。 |
伦敦东区,艺术生的灵感乌托邦
还记得刚来伦敦的第一个月吗?我拖着一个巨大的作品集箱子,在UAL的校园里晕头转向,脑子里塞满了导师开出的长长书单和“必看”美术馆名单。我去了泰特现代,在罗斯科的色域绘画前站了半小时,试图感受那种“崇高”;我去了国家美术馆,在透纳的暴风雨里寻找“光线”。一切都很棒,很经典,但也……很遥远。那种感觉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在看艺术史,很安全,却碰不到任何有温度的东西。我的速写本,除了几张鸽子和游客,几乎是空白的。
直到有一次,我为了逃避一张空白的画布,漫无目的地坐上了一辆开往东边的巴士。在Shoreditch High Street下车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爱丽丝的兔子洞。巨大的、色彩斑斓的涂鸦从墙上倾泻而下,穿着奇装异服的人们在街头抽烟聊天,空气里混合着烤肉、咖啡和淡淡的喷漆味。没有了市中心的拘谨和严肃,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生猛、直接,甚至有点粗糙。就在那个下午,我在一家二手书店的角落里翻到一本泛黄的拼贴诗集,在一条小巷的墙上看到一句用模板喷的诗,瞬间,那种卡住的感觉消失了。我的速写本,在那天下午第一次被画满了。
所以,如果你也正对着空白的画布、文档或者模型发愁,感觉伦敦的“高雅艺术”让你喘不过气,那么,请一定把目光投向东区。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无数个鲜活的问题和表达。这里,才是我们艺术生的灵感乌托邦。
Shoreditch & Brick Lane:在街头色彩的爆炸中醒来
如果说东区是灵感乌托邦,那Shoreditch和Brick Lane就是这个乌托邦的首都。当你从Old Street或Liverpool Street地铁站钻出来,迎面扑来的不是伦敦市中心那种一丝不苟的精致,而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甚至有点混乱的创造力。这里是伦敦创意的心脏,每一次跳动都充满了力量。
我们先聊聊这里的灵魂——街头艺术。忘掉那些需要买票进入的美术馆吧,这里整片街区就是一座露天画廊,而且展品每天都在更新。Brick Lane那条主路,以及像Hanbury Street、Chance Street、Redchurch Street这样的小巷,简直就是涂鸦艺术家的战场。你可能今天看到一幅巨大的、色彩斑斓的壁画,下周再来,它可能就被另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覆盖了。这种“无常”本身就是一种很酷的艺术宣言,不是吗?它教会你,创作是流动的,是对话,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纪念碑。
在这里,你可以像寻宝一样寻找世界级大师的作品。比利时艺术家ROA标志性的黑白巨型动物,常常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墙角,那种精细的线条和巨大的尺寸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你一定还会看到英国本土艺术家Stik的火柴人,那些简单的小人或站或坐,或相互依偎,每一个背后都有关于社区、归属感和孤独的故事。据说,Stik在成名前曾无家可归,就睡在Shoreditch的街头,他的作品也因此充满了对这个社区的深刻情感。当然,很多人来这里还是为了寻找Banksy的“圣迹”。虽然他的很多作品都已被保护起来或者被清除了,但在Rivington Street上你依然可以看到被有机玻璃板保护起来的《Designated Graffiti Area》。根据“Free Tours by Foot”网站的统计,Shoreditch区域内有超过100个值得一看的街头艺术点,所以,带上你的相机,准备好在这里迷路一整天吧。
除了墙上的艺术,这里的独立画廊和设计小店也绝对值得你花时间去探索。StolenSpace Gallery(地址:17 Osborn St)就藏在Brick Lane附近,专注于地下艺术和街头艺术,经常展出一些你闻所未闻但酷到不行的年轻艺术家作品。还有Jealous Gallery(地址:53 Curtain Rd),以其高质量的限量版版画出名,价格也相对亲民,说不定能淘到你未来工作室墙上的第一件藏品呢?他们的橱窗展览总是很有趣,路过就能给你带来灵感。根据ArtRabbit网站的数据,光是在邮编E1和E2的区域内,就有超过60家独立画廊和艺术空间,密度高得惊人。
逛累了,就去逛市集。每周日的Brick Lane Market是绝对的重头戏。这里简直是复古爱好者的天堂。堆积如山的二手牛仔裤、皮夹克、老式相机、黑胶唱片……这些带着时间痕迹的旧物,本身就是最好的创作素材。我有个学服装设计的同学,她毕业设计的面料一大半都是从这里淘来的,她说:“每一块旧布料背后都有故事,我只是把它们重新讲了一遍。” 除了复古服饰,还有The Old Truman Brewery里的Upmarket,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以及Backyard Market里年轻设计师们摆的摊位,卖着自己手作的饰品、插画和T恤。在这里,你能最直观地感受到伦敦的创意脉搏有多强劲。
Hackney Wick:工业废墟上长出的艺术家社区
如果说Shoreditch是已经打磨好的、展示给世界的创意橱窗,那么Hackney Wick就是那个还在冒着热气、充满着原始创造力的后台工作室。坐Overground到Hackney Wick站,一出站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这里没有那么多光鲜亮丽的店铺,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仓库、斑驳的砖墙和蜿蜒的运河。但别被这“破败”的外表骗了,这里是全欧洲艺术家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根据2014年的一项研究,在Hackney Wick和相邻的Fish Island地区,大约一平方英里的范围内,聚集了超过600个艺术家工作室。虽然近年来因为地区开发和租金上涨,情况有所变化,但这里的艺术家社区根基依然深厚。许多旧仓库和工厂被改造成了巨大的艺术家工作室群,比如Lion Works、Britannia Works和the White Building。这些空间里藏着画家、雕塑家、电影制作人、时尚设计师……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创意领域的从业者。
对我们留学生来说,最好的体验方式就是关注一年一度的“Hackney WickED”艺术节,或者其他各种Open Studio(工作室开放日)活动。在这些日子里,艺术家们会打开他们神秘的工作室大门,欢迎公众参观。你可以直接和艺术家聊天,看他们未完成的作品,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这种体验比在美术馆里看成品要生动一万倍!我曾经在一个开放日走进一个雕塑家的工作室,他正在用从泰晤士河岸捡来的废弃金属和塑料创作,他跟我聊了一个小时关于“城市废弃物与记忆”的话题,这比上三节理论课给我的启发还要大。
除了工作室,这里的公共空间也充满了艺术感。沿着Regent's Canal(摄政运河)和River Lea(利河)散步,你会看到河边的墙上、桥洞下全都是涂鸦,风格比Shoreditch的更加自由和狂野。河上停泊着许多船屋(canal boat),很多船主也把自己的船当成了艺术品来装点。你可以在河边的Crate Brewery坐下来,这是一家用回收材料搭建起来的啤酒厂和披萨店,是本地艺术家和创意人士的聚集地。坐在露天座位上,喝着精酿啤酒,看着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和天鹅,身边可能就坐着某个你关注了很久的插画师。
这里的艺术生态也更加实验和前卫。The Yard Theatre是一个由废弃仓库改造的小剧场,专门上演新锐戏剧和表演艺术。Grow, Hackney则是一个多功能的创意空间,有酒吧、厨房、画廊和现场音乐表演,完全由社区运营,充满了浓厚的DIY精神。在这里,艺术不是被供起来的展品,而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是呼吸,是日常对话。
不止于此:Dalston的多元与Hoxton的精致
东区的魅力在于它的层次感。当你熟悉了Shoreditch的喧嚣和Hackney Wick的粗粝,你会发现更多宝藏藏在它们的邻居那里。
往北走一点,就到了Dalston。这里比Shoreditch更加多元,更加接地气。加勒比、土耳其、越南等不同族裔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氛围。Ridley Road Market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露天市集,叫卖声、香料味和非洲音乐混在一起,色彩饱和度极高,是纪实摄影和寻找异域风情素材的绝佳去处。这里的物价也相对便宜,你可以找到很多有趣的布料和手工艺品。
Dalston的夜晚属于那些寻求不同声音的人。这里的独立音乐场景非常活跃,从传奇的实验音乐场所Cafe Oto,到播放雷鬼和非洲节拍的Passing Clouds(虽然已关闭,但其精神仍在社区延续),再到酷儿文化地标Dalston Superstore。这里的艺术表达更加关注身份、社群和政治。如果你对亚文化和社会议题感兴趣,Dalston会给你源源不断的灵感。
而夹在Shoreditch和Islington之间的Hoxton,则呈现出一种更成熟、更精致的艺术气质。这里的Hoxton Square周围聚集了许多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其中最著名的当属Victoria Miro Gallery(地址:16 Wharf Rd)。它坐落在一个8000平方英尺的旧家具厂里,拥有一个美丽的临水花园,本身就是一个建筑杰作。这里代理了草间弥生、Grayson Perry等众多国际级大牌艺术家。虽然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画廊是免费入场的,而且这里的展览质量极高,能让你近距离接触到最前沿的当代艺术。根据ArtFund的资料,Victoria Miro画廊被认为是伦敦最重要的私人画廊之一,对于想了解商业画廊运作模式的同学来说,这里是必到的一站。
Hoxton也遍布着许多设计工作室、建筑师事务所和精品买手店。这里的氛围比Shoreditch少了一份街头的叛逆,多了一份设计的考究。在Geoffrey Museum(前身为Geffrye Museum of the Home,现已重新开放)探索英国家居设计的变迁,或者在Hoxton Street Market感受伦敦老集市的魅力,都能让你从不同维度理解“创意”这件事。
成为东区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游客
逛了这么多地方,看了这么多艺术,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把这些外部的灵感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这里有一些小建议,让你能更深入地融入东区的创意生态。
首先,去那些艺术家们真正会去的地方。比如,找一家对笔记本电脑友好的咖啡馆,坐下来画画或者写东西。Paper & Cup(地址:18 Calvert Ave)是一家由慈善机构运营的咖啡馆,氛围安静,光线很好。Allpress Espresso Roastery(地址:55 Redchurch St)的庭院是夏日午后的绝佳去处。在这些地方,你不仅能喝到好咖啡,还能观察到形形色色的创意人士,他们的穿着、谈话,都可能成为你的素材。
其次,动手去淘材料。除了Brick Lane的复古市集,你还可以去The London Textile Fair(通常在Islington举办,但离东区不远)寻找独特的面料;或者去Atlantis Art Materials(地址:1-29 Toynbee St),这是伦敦最大最全的专业美术用品店之一,光是在里面逛逛,看看那些你没见过的颜料和纸张,就能激发新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参与进去。关注@EastEndLondonArt、@CreativeDebuts这类Instagram账号,他们会发布各种展览开幕、艺术家讲座和创意工作坊的信息。画廊的开幕酒会(Private View)通常是免费的,而且提供免费酒水,这是认识新朋友、和艺术家本人交流的绝好机会。不要害羞,大胆地去和人聊天,问问他们的作品,分享你的想法。你会发现,伦敦的创意圈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开放和友好。
我认识一个学插画的朋友,她刚来伦敦时非常内向。后来她鼓起勇气参加了一个在Hackney Wick举办的版画制作工作坊,在那里认识了一位本地的版画艺术家。后来,她不仅经常去那位艺术家的工作室做助手,还通过他认识了更多的朋友,甚至一起办了一个小型的Zine Fest(独立杂志展)。她的毕业作品,就是关于这个社区里的人和故事。她说:“在东区,你不需要假装成什么样的人,你只需要做你自己,然后找到你的同类。”
所以,别再只盯着美术馆的导览图了。下次感到灵感枯竭的时候,就跳上地铁,去东区吧。
去Brick Lane的涂鸦墙前站一会儿,感受那种色彩覆盖色彩的力量;去Hackney Wick的运河边走一走,看看工业遗迹和自然如何共生;去Dalston的市集里挤一挤,听听那些你不懂的语言里蕴含的生命力。别只是用眼睛看,用你所有的感官去体验。让这座城市粗糙的墙面刮过你的指尖,让街头艺人的音乐钻进你的耳朵,让食物的香气打开你的味蕾。
你的作品集需要的,可能不是又一张完美的写生,而是一段在东区迷路、相遇、然后找到自己的真实经历。去吧,你的乌托邦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