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必看!盘点国人扎堆的加拿大大学

puppy

正在为去加拿大留学选校头疼吗?是不是总在多大、UBC、滑铁卢这些“网红校”之间反复横跳?这些大学为啥这么受国人欢迎,真的是因为排名高、华人多、生活方便吗?这篇文章就带你深入扒一扒这些“国人扎堆校”的真实情况。咱们不光聊它们在多伦多、温哥华的地理优势和强大的学术光环,也聊聊在华人圈里读书的利与弊,比如是更容易适应,还是会缺少语言环境?文章还会点明各校的王牌专业,帮你分析到底哪所才是最适合你的梦校,让你告别盲目跟风,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小编真心话:择校避坑指南
排名不是唯一真理:QS、麦考林排名看看就好,别当圣旨。学校的氛围、专业强弱、地理位置,甚至气候,都比一个冷冰冰的数字重要得多。
“华人多”是双刃剑:它能让你快速找到归属感,中餐外卖随叫随到。但也能让你天天泡在中文环境里,出国留学的语言锻炼效果大打折扣。想清楚你想要什么。
别被“热门专业”绑架:CS、商科固然好就业,但“卷”度也是地狱级别。如果不是真心热爱,读起来会非常痛苦。发掘自己的兴趣,冷门专业也可能有春天。
算清经济账:温哥华、多伦多的房租和生活成本高到离谱。滑铁卢、蒙特利尔相对友好。选校前,一定和爸妈商量好预算,别让经济压力影响了学习生活。

“妈,我查了,多伦多大学和UBC排名都差不多,我到底该选哪个啊?我同学说滑铁卢的计算机是加拿大第一,要不要冲一下?”

电话这头,你抓着头发,在三个学校的官网之间反复切换,感觉选择困难症都要犯了。电话那头,爸妈可能比你还纠结:“多伦多好,大城市机会多!哎呀,温哥华气候好,离家也近一点……那个滑铁卢是什么地方?没听过,是不是有点偏?”

这个场景,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每年申请季,这样的对话都会在无数个准留学生家庭里上演。多伦多大学(U of T)、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滑铁卢大学(Waterloo),这三所“网红校”就像三座大山,横在每个人的选校清单上。它们名气大、排名高、校友多,几乎成了加拿大留学的“标配”。

但问题来了,为啥国人就爱扎堆这几所学校?真的是因为它们完美无缺吗?挤进去之后,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多元的国际环境,还是一个“不说中文就活不下去”的华人圈?今天,咱就当一回“留学圈侦探”,把这些国人扎堆的加拿大大学扒个底朝天,聊聊滤镜背后的真实模样。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宇宙中心,光环与压力的交响曲

提到加拿大大学,U of T绝对是绕不开的C位。它坐落在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多伦多的市中心,光是地理位置就赢麻了。每年麦考林杂志的医博类大学排名,它和麦吉尔大学总是轮流坐庄第一的宝座,学术光环简直闪瞎眼。

为啥这么多人挤破头?

很简单,因为U of T几乎满足了中国家长和学生对“好大学”的所有想象。首先是名气,在国内,U of T的知名度堪比清北。你跟亲戚说自己是多大的,他们立马投来赞许的目光。根据U of T官网2022-2023年的数据,学校共有超过97,000名学生,其中国际生超过27,000人,占比接近28%。而中国大陆是其最大的国际生来源地,没有之一。走在St. George主校区,听到普通话的频率可能比听到英语还高。

其次是资源。身处多伦多市中心,意味着你被加拿大最顶尖的金融、科技、艺术资源包围。想去四大实习?金融街就在隔壁。想看个展、听个音乐会?分分钟的事。这种“宇宙中心”的便利性,是其他村里的大学无法比拟的。

真实体验:学术“卷王”的修罗场

滤镜之下,U of T的真实面貌是“压力山大”。我的朋友Leo,在多大Rotman商学院读大二,他的原话是:“我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U of T以学术严谨著称,淘汰率高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像工程、商科、计算机这些热门专业,进去之后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无数个due和exam等着你。同学之间不仅有本地大神,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霸,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所谓的“华人圈”在这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你很容易找到组织,从学习小组到火锅搭子,生活上几乎无缝衔接。但另一方面,也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惰性。Leo就吐槽过,他们小组五个人,四个是中国人,开会讨论直接用中文,写报告的时候再翻译成英文。一年下来,感觉英语口语好像没什么长进。

王牌专业指路:

U of T是综合性大学的典范,几乎没有弱的专业。但要说王牌中的王牌,那必须是:

  • Rotman商学院:加拿大商学院的天花板,金融、会计专业实力超群,校友网络遍布华尔街和Bay Street。
  • 工程学院:无论是电子工程、化学工程还是机械工程,都是北美顶尖水平。
  • 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AI)领域的发源地之一,深度学习之父Geoffrey Hinton就是这里的教授,学术氛围浓厚。
  • 生命科学:医博类大学的看家本领,胰岛素就是在这里发现的。想走科研或医学道路的同学,这里是圣地。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BC): 海景校园,颜值与实力的并存

如果说U of T是都市精英,那UBC就是文艺青年。坐落在温哥华,依山傍海,校园美得像个国家公园。樱花季的时候,在校园里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明信片。这种颜值,谁能不心动?

为啥这么多人挤破头?

UBC的吸引力,首先来自温哥华这座城市。这里被誉为“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对于很多习惯了南方气候的中国学生来说,这里比天寒地冻的东部地区友好太多了。更重要的是,温哥华是加拿大华人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列治文市(Richmond)甚至被称为“小香港”。在这里生活,你几乎感受不到文化冲击,从奶茶店到川菜馆,家乡的味道触手可及。

根据UBC官网的数据,2023-2024学年,温哥华校区有近19,000名国际生,占学生总数的30.4%。和U of T一样,中国学生是其中最大的群体。我有个学姐在UBC的Sauder商学院,她说她们一个年级几百人,感觉一半都是亚洲面孔,其中大部分都能说中文。

学术上,UBC也毫不逊色。它常年稳居世界大学排名前50,加拿大前三。这种“既有颜值又有实力”的设定,让它成为了无数留学生心中的白月光。

真实体验:安逸背后的“温哥华式焦虑”

UBC的生活节奏相比U of T要慢一些,大家更懂得享受生活。周末去爬个山、滑个雪是常态。但这种安逸的背后,是高昂的生活成本。温哥华的房租和物价是全加拿大最高的,没有之一。很多学生为了省钱,会选择住在离学校很远的素里(Surrey)或本拿比(Burnaby),每天通勤时间就要一两个小时,非常辛苦。

华人圈的利弊在UBC同样存在。好处是生活极其方便,甚至有学生几年下来英语没怎么用,粤语和普通话说得更溜了。坏处是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因为华人都爱往温哥华挤,毕业后想在这里找到一份理想的专业工作,难度非常大。很多人最后不得不选择去其他城市发展,或者回国。

王牌专业指路:

  • Sauder商学院:和Rotman、Ivey齐名的加拿大顶级商学院,尤其在房地产、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方面有独特优势。
  • 亚洲研究:得益于温哥华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UBC的亚洲研究专业在北美首屈一指。
  • 林业学和海洋学:背靠太平洋和广袤的森林资源,这两个专业是UBC的“隐藏王者”,世界排名顶尖。
  • 计算机科学:虽然名气不如滑铁卢,但UBC的CS同样实力强劲,尤其在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学方面很有建树。

滑铁卢大学 (University of Waterloo): 程序员的“黄埔军校”,实用主义的胜利

滑铁卢大学是个“异类”。它不在繁华的大都市,排名在综合类大学里称王,但在世界综合排名上可能不如U of T和UBC亮眼。但只要你提到它的计算机(Computer Science)和工程(Engineering),整个北美科技圈都要抖三抖。

为啥这么多人挤破头?

答案只有一个词:Co-op(带薪实习)。滑铁卢大学拥有全世界最大的Co-op项目。学生在五年内,除了正常的学习学期,还会有5-6个为期四个月的实习学期。这意味着,当你毕业时,你已经拥有了长达两年的全职工作经验,并且这些经验很可能是在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这些顶级大厂积累的。

这个诱惑力有多大?这么说吧,一个滑铁卢CS专业的毕业生,还没毕业可能就已经手握好几个北美大厂的offer了。根据滑铁卢大学2022年的数据,超过70%的Co-op学生在毕业时能拿到全职工作的offer,起薪中位数超过7万加币。这种“毕业即就业,起薪即巅峰”的模式,精准地戳中了所有追求务实、看重就业的中国家庭的心。

因此,尽管滑铁卢是个安静的小镇,冬季漫长又寒冷,也依然吸引了无数“卷王”前来朝圣。这里的中国学生比例也非常高,尤其是在数学和工程学院,一个班里一半以上是中国人是常态。

真实体验:“肝”就一个字

在滑铁卢读书,就别想什么花前月下了。这里的生活非常纯粹,就是学习、刷题、找实习。学习强度极大,课程难度高,淘汰率同样不低。我的一个朋友在滑铁卢读软件工程,他说他们从大一开始就要学C++,作业量大到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一到Co-op申请季,所有人都在疯狂地改简历、面试,那种紧张氛围不亚于高考。

这里的华人圈子非常“技术流”。大家讨论的不是去哪里玩,而是“这道算法题怎么解”、“下一份Co-op想去哪个组”。优点是学习氛围浓厚,能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大神一起进步。缺点是生活可能有些单调,社交圈子也相对固定。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文艺、喜欢热闹的人,滑铁卢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闷”。

王牌专业指路:

  • 计算机科学 & 软件工程:毫无疑问的北美第一梯队,是所有想成为顶尖程序员的学生的梦想之地。
  • 数学学院:拥有北美唯一的独立数学学院,精算、统计、数据科学等专业都是王牌。
  • 工程类专业:除了软件工程,滑铁卢的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系统设计工程等也都因为强大的Co-op项目而备受雇主青睐。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北方哈佛”,法式浪漫与学术的融合

除了上面三巨头,麦吉尔大学也是很多中国学霸的选择。它位于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是一座充满法式风情的城市。麦吉尔有着“北方哈佛”的美誉,历史悠久,学术声望极高,诺贝尔奖得主和罗德学者的数量冠绝全加。

为啥也扎堆?

麦吉尔的吸引力在于它的“性价比”和独特的文化体验。相比安省和BC省,魁北克省的学费和生活费要低不少。同时,能在北美体验到欧洲风情,英法双语环境对语言学习也是一个加分项。学术上,麦吉尔的医学院、法学院和文理学院都是世界级的,对于想走学术路线的学生来说,吸引力巨大。

虽然华人比例不如多伦多和温哥华那么夸张,但近年来也越来越多。毕竟,谁能拒绝一所顶尖名校和一座美丽城市的组合呢?

真实体验:独立与探索

在蒙特利尔生活,你需要更强的独立能力。虽然英语是通用的,但生活中处处可见法语的痕迹,能学一点基础法语会让你的生活便利很多。这里的冬天极度寒冷,但丰富的冬季活动,如冰球、滑雪、冬日节,也让这里的生活充满乐趣。

王牌专业指路:

  • 医学 & 生命科学:麦吉尔的医学院是加拿大的殿堂级存在。
  • 法学:其独特的“大陆法”与“英美法”结合教学,在全球都享有盛誉。
  • 文科与人文学科:历史、政治、哲学等专业底蕴深厚。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发现,没有一所大学是完美的。多大和UBC给了你大城市的无限可能,也给了你高昂的成本和激烈的竞争;滑铁卢给了你一条通往硅谷的捷径,也可能让你失去一部分校园生活的多彩;麦吉尔给了你独特的文化体验,也对你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所以,别再盲目地问“我该去哪所”了。申请学校就像谈恋爱,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在你按下提交申请按钮之前,不如先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是一个享受都市繁华、渴望无限机会的人,还是一个能耐得住寂寞、专注于实现目标的“技术宅”?

你希望毕业后马上找到一份高薪工作,还是更看重学术研究和长远发展?

你的家庭预算,能支撑你在温哥华或多伦多过上体面的生活吗?

想清楚这些,你心里的那杆秤,自然会倾向于那个最适合你的答案。别让“国人扎堆”成为你唯一的选择标准,也别因为“华人太多”而全盘否定一所好学校。走进这个圈子,是选择安逸地待在舒适区,还是把它当作跳板,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选择权,永远在你自己的手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559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