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碎碎念:申请前的真心话 |
|---|
| 华尔街(或者说伦敦金融城)招人,从来不是只看你毕业证上写的是不是“金融”两个字。他们看的是你的综合能力——数理分析、商业嗅觉、沟通表达,还有你那颗想赢的心。这篇文章会带你深入LSE的专业“内幕”,但记住,专业是你的起点,不是你的终点。别被专业名称框住,你的潜力远比那一行字大得多! |
还记得去年秋天,在Canary Wharf一家投行的Networking酒会上,我旁边站着一个哥们儿,LSE的,一身笔挺的西装,眼神里既有憧憬也有掩不住的紧张。一个高盛的MD(董事总经理)走过来,笑着问他:“So, what do you study at LSE?”
那哥们儿挺直腰板,自豪地回答:“MSc Finance.”
MD点点头,又把目光转向了我。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读的专业听起来就没那么“硬核”。结果你猜怎么着?我们聊得最投机的话题,竟然是我毕业论文里关于新兴市场风险评估的一个模型。那晚我才真正明白一个道理:金融圈的大门,并非只为某一个专业的学生敞开。你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比你的专业名称重要得多。
我知道,屏幕前的你可能也正在为选专业这事儿头秃。面对LSE那一长串金光闪闪的硕士项目,心里是不是也犯嘀咕:到底哪个才是通往高盛、摩根士丹利的“天选之子”?除了MSc Finance,别的专业是不是都得靠边站?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你的“专业选择困难症”终结者。咱们不谈虚的,直接上干货,好好扒一扒LSE那些被顶级金融机构“疯抢”的专业,看看它们到底牛在哪,也聊聊那些看似冷门,实则暗藏玄机的“黑马”选项。
王牌中的王牌:无可争议的Tier 1梯队
如果你问任何一个混迹伦敦金融城的人,LSE哪个专业是投行的“亲儿子”,答案里绝对少不了这几个。它们是LSE金融教育皇冠上的明珠,也是申请难度和内卷程度的天花板。
MSc Finance:金融殿堂的“正统继承人”
这项目就不用多说了,LSE的头号招牌,金融硕士里的“战斗机”。如果你想去投行前台(IBD、S&T),这绝对是简历上最闪亮的那一行字。
到底有多强?
课程设置极度硬核,充满了资产定价、公司金融、金融计量等高强度量化课程。你学到的不只是理论,而是可以直接上手干活的工具。比如课程里的高级衍生品定价,用的就是将来你在交易部门会天天面对的Black-Scholes模型。这让毕业生在面试技术面(technical interview)时优势巨大。
就业数据有多亮眼?
根据LSE最新的就业报告(以2021/22届数据为例),MSc Finance的毕业生是各大投行的重点围猎对象。超过40%的毕业生直接进入了投资银行/经纪业务(Investment Banking/Brokerage),另外还有近20%进入了投资管理(Investment Management)领域。这意味着,班里超过一半的同学,毕业后都去了最顶级的金融机构。
高盛、摩根大通、黑石、花旗……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就是这个专业毕业生的日常去向。我认识的一个学长,2022年从这个项目毕业,手握高盛和PJT Partners(一家顶尖的精品投行)两家IBD的offer,最后选择了后者,起薪加奖金直接突破12万英镑。这就是MSc Finance的金字招牌效应。
适合什么样的你?
这个项目偏爱有极强数理背景和相关实习经历的申请者。录取学生的平均GMAT分数常年在730分以上,本科背景不是清北复交就是海外名校。如果你本科是金融、数学、物理等专业,刷过几段券商或基金的实习,那它就是你的菜。
MSc Finance and Private Equity (FPE):PE界的“黄埔军校”
如果说MSc Finance是为投行量身定做的,那FPE就是为那群金字塔尖的“买方爸爸”——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培养人才的。
和MSc Finance有啥区别?
它比MSc Finance更专、更精。课程里不仅包含了核心的金融知识,还加入了大量专门针对PE行业的课程,比如《Private Equity and Venture Capital》、《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for Private Equity》。你会系统地学习如何做LBO(杠杆收购)模型,如何给初创公司估值,如何做尽职调查。这些都是PE工作的核心技能。
更绝的是,这个项目有很多课程是由业内大佬亲自授课的。想象一下,给你讲LBO模型的教授,可能就是刚从KKR(全球顶级的PE巨头)退休的合伙人。这种资源,全球都找不出几家。
就业有多顶级?
PE行业向来以门槛高、薪酬高、精英汇聚而著称,应届生想直接进入更是难于登天。但FPE项目就是一个例外。根据LinkedIn的数据追踪,近几年FPE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直接进入了黑石(Blackstone)、凯雷(Carlyle)、KKR、殷拓(EQT)等顶级PE基金,或是知名风投(Venture Capital)。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本科是国内Top 2的经济学,在一家美元基金实习过。读完FPE之后,通过项目的内推渠道,成功拿到了欧洲一家中型PE基金的Analyst offer。他告诉我,面试时,面试官对他在课程里做的LBO case study非常感兴趣,这为他加分不少。
申请难度如何?
比MSc Finance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不仅要求你有顶级的学术背景,还非常看重你是否有高质量的买方或投行实习经历。每年全球只招几十个人,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MSc Accounting and Finance (A&F):稳扎稳打的“实力派”
如果你的数理背景没那么“变态”,或者你对成为一个“建模机器”没那么大执念,但依然想进顶尖金融机构,A&F绝对是一个被低估的宝藏选项。
优势在哪里?
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它的课程一半是会计,一半是金融,教你如何从最基础的财务报表出发,去理解一家公司的价值。这个技能在投行的股票研究(Equity Research)、兼并收购(M&A)等部门至关重要。因为所有复杂的金融模型,最终都要落脚到最基础的“三张表”上。
相比于纯金融项目,A&F的毕业生基本功更扎实,对公司基本面的理解更深刻。在面试中,当你能从会计准则的角度去分析一笔交易对公司财报的影响时,你就已经赢过了一大半只会套模型的竞争者。
就业情况怎么样?
A&F的毕业生去向非常广,而且适应性极强。LSE就业数据显示,A&F毕业生进入投行和投资管理的比例虽然略低于MSc Finance,但依然非常可观。同时,它也是四大(PwC, Deloitte, EY, KPMG)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咨询部门最青睐的专业之一。
一个真实的案例:2021年毕业的一位A&F学姐,秋招时同时拿到了摩根士丹利Equity Research部门和德勤财务咨询(FAS)部门的offer。她说,A&F的背景让她在两个领域的面试中都游刃有余。ER看重她深厚的财报分析能力,而FAS则欣赏她对会计和金融的综合理解。这给了她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绝佳位置。
适合谁?
适合本科是会计、财务管理或商科背景,逻辑清晰,做事严谨的同学。它的申请难度比前面两个略低一点点,但依然是神仙打架级别。
潜力无限的“黑马”:剑走偏锋,也能问鼎华尔街
是不是觉得上面那三个专业太卷了,让人望而生畏?别灰心,LSE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还有很多看似不那么“金融”的专业,同样是进入顶级机构的敲门砖。关键在于,你是否懂得如何利用这些专业的独特优势。
MSc Economics / MSc Econometrics and Mathematical Economics (EME):量化大神们的“秘密武器”
这两个专业是纯粹的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项目,理论深度和数学难度堪称LSE之最。它们不教你具体的金融产品,而是教你如何用数学模型去分析和理解整个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
为什么投行也爱他们?
因为顶尖投行里,有一类人叫“Quants”(宽客)和“Strats”(策略师),还有做全球宏观交易(Global Macro)的交易员。他们需要的不是会按计算器,而是能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建立数学模型来定价和交易的人。EME的毕业生,就完美符合这种要求。
他们的简历上可能没有一堆金融实习,但可能有几篇用Stata或Python做的实证研究论文。这种严谨的学术训练,在金融机构眼中就是“聪明”和“学习能力强”的代名词。
真实案例告诉你
我通过LinkedIn发现,Citadel(全球顶级对冲基金)和Jane Street(顶级量化交易公司)里,有不少员工的教育背景就是LSE的EME项目。我之前在一次活动上认识一个在摩根大通做Quant的LSE校友,他就是EME毕业的。他说,他当时面试时,面试官根本没问他WACC怎么算,而是和他探讨了半小时的随机过程理论。这就是经济学背景的独特优势。
当然,选择这条路的同学需要自己额外花时间去补足金融市场的实务知识,并且疯狂networking,告诉别人:“我虽然学的是理论,但我对市场充满热情,而且我学东西超快!”
MSc Risk and Finance:金融世界的“风险控制师”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金融机构都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个专业应运而生,并且迅速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
学的是什么?
主要学习如何识别、度量和管理金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课程非常实用,直接对接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
职业路径怎么样?
毕业生大多进入了投行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Middle Office)。虽然不如前台(Front Office)那样光鲜亮丽,但工作稳定、压力适中、薪酬也相当可观。更重要的是,风险管理是一个绝佳的跳板。很多经验丰富的风险经理,最后会转到交易或投资组合管理的岗位上,因为他们对市场的风险点有着最深刻的理解。
根据金融行业招聘网站eFinancialCareers的数据,近年来,具备量化背景的风险管理人才需求量一直在增长,平均薪酬也水涨船高。所以,这绝对是一条被很多人忽略的黄金赛道。
MSc Real Estate Economics and Finance (REEF):地产金融的“明日之星”
别以为房地产就是盖楼卖房。在金融世界里,房地产是一个巨大的资产类别。黑石、KKR这些PE巨头,旗下都有规模庞大的房地产基金(REPE)。
这个专业有何特别?
REEF项目把经济学、金融学和城市规划的知识结合起来,让你成为一个既懂地产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你会学到如何为一栋写字楼、一个购物中心甚至一个城市开发项目进行估值和融资。
LSE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是巨大优势,地处伦敦这个全球地产金融中心,有无数的机会接触到顶级的项目和公司。比如,Brookfield(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以地产投资闻名)就经常来LSE举办宣讲会,点名要REEF的学生。
如果你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资产更感兴趣,不想整天对着K线图,那么REEF绝对能为你打开一片新天地。
聊了这么多,你可能会发现,通往华尔街的路,真的不止一条。LSE的每一个王牌专业或者黑马专业,都像一把特制的钥匙,能打开特定领域的大门。MSc Finance像一把万能钥匙,适用面最广;FPE是开PE大门的专用钥匙;A&F则是一把能同时打开投行和咨询大门的两用钥匙;而经济学、风险管理这些,则是通往特定高精尖领域的“密道钥匙”。
所以,别再纠结“哪个专业最好”这种问题了。你应该问问自己:我的背景是什么?我的兴趣在哪里?我最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如果你数学好到可以推导公式,那EME可能是你的天堂;如果你对财报的每一个数字都充满好奇,那A&F会让你如鱼得水;如果你对改变城市天际线充满热情,那REEF就是你的舞台。
选专业,就像是为你的华尔街之梦选择第一件武器。选一把最称手的,而不是别人眼中最厉害的。因为最终在战场上杀敌的,是你自己,而不是那把武器。
记住,LSE给你的,是一个顶级的平台和一张含金量爆表的入场券。但拿到票之后,怎么跳舞,唱什么歌,还得看你自己的修行。加油吧,未来的金融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