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泣血整理!香港美食不踩雷攻略

puppy

刚来香港的你,是不是对着满街的茶餐厅和美食App一脸懵圈,生怕一不小心就进了又贵又不好吃的游客店?别怕!这篇攻略,就是一个过来人学姐用真金白银和踩过的无数坑,为你换来的避雷宝典。这里没有游客餐厅,也没有虚高的网红店,只有我们私藏的、好吃不贵的地道美味。从人均几十的街头小吃、暖到心里的车仔面,到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宝藏糖水铺,每一家都帮你亲身试过啦。快马住这份攻略,带你像个local一样吃遍香港,把宝贵的留学生活费都花在刀刃上!

留学生美食避雷针
看人流,不看装修:本地人排长队的,多半错不了。装修越是“港风”复古,越有可能是宰游客的。真正的老店,环境你懂的。
善用美食App,但别全信:OpenRice(香港版大众点评)可以看菜单和地址,但评分看看就好。很多高分店都是营销出来的。
现金为王:很多地道小店、街市熟食,只收现金!出门揣个一百几十块港币,比什么支付方式都好用。
学点黑话:在茶餐厅点单,说“冻柠茶,少甜,走冰”(Iced lemon tea, less sweet, no ice)会显得你很懂行。“靓仔”(白米饭)“靓女”(白粥)也了解一下。

哈喽,各位刚落地香港的学弟学妹们!

我是你们已经“身经百战”的学姐。还记得我刚来香港的第一个周末,雄心壮志地拉着室友去旺角“扫街”。结果呢?站在弥敦道上,看着那些闪到眼花的霓虹招牌,打开美食App,每一家都说自己是“必吃老字号”,评论区一半是游客打卡,一半是本地人吐槽。最后,我们稀里糊涂地进了一家看起来很“地道”的茶餐厅,花了一百多港币吃了一份油到发腻的干炒牛河和一杯淡如水的冻奶茶。那一刻,我望着钱包,心都在滴血,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城市对“萌新”钱包的恶意。

那种感觉,我猜你也懂。留学生活,每一分钱都得掰成两半花。我们不是来当游客的,我们是来这里生活的。所以,为了不让你们重蹈我的覆辙,学姐我呕心沥血,整理出了这份用真金白银和无数次“踩雷”经验换来的美食攻略。这里没有游客餐厅,没有滤镜网红店,只有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真正好吃不贵、本地人天天光顾的宝藏小店。准备好你的备忘录,我们发车啦!

第一站:唤醒灵魂的早餐与茶餐厅 (人均 HK$40-60)

在香港,一天的元气是从茶餐厅开始的。但不是所有茶餐厅都值得你托付清晨的胃。别去那些开在游客区、菜单中英日韩四国语言配图精美的连锁店,跟我走,去看看真正的老香港味道。

推荐1:新香园 (坚记)——深水埗的24小时能量站

第一次被本地同学带去新香园,是在一个赶due到凌晨四点的清晨。那破旧的绿色铁皮档口,几张折叠桌椅就摆在路边,看起来比我年纪都大。我当时心里直犯嘀咕:这地方能好吃吗?

结果,一口“蛋牛治”就让我当场闭嘴。烘得微焦的吐司,夹着厚厚一层混合了碎牛肉的滑蛋,蛋汁和肉汁在嘴里爆开,那叫一个香!牛肉不是西式汉堡那种肉饼,是真正用新鲜牛肉剁碎了做的,嫩滑无比。再配上一杯滚烫的港式奶茶,茶味浓郁,入口丝滑,瞬间感觉自己又能再战5000字论文。

这里是真·本地人的深夜食堂。无论你是凌晨赶完due,还是清早起来上课,它永远都在那里。一份蛋牛治(烘底)大约HK$25,一杯奶茶HK$18,五十块不到就能让你满血复活。这就是香港的烟火气。

地址:深水埗桂林街38号A地下 (港铁深水埗站C2出口,步行约5分钟)
必点:驰名蛋牛治(一定要“烘底”!)、猪手面、樽装奶茶

推荐2:华嫂冰室——明星都爱的平民美味

虽然现在华嫂也开了不少分店,名气越来越大,但它的观塘总店依然保持着那份初心。余文乐都是他家的忠实粉丝,但这并不代表它贵。它的招牌“菠萝油”绝对是Pro Max版。巨大的菠萝包,烤得外皮酥脆,里面夹着一大片冰凉的厚切牛油和一片番茄、一个煎蛋。一口咬下去,冰火两重天,甜、咸、香、酸几种味道完美融合,口感层次丰富到爆炸。

另一个必点的是“招牌芝士咸牛肉猪扒包”,猪扒厚实多汁,咸牛肉和半融化的芝士简直是绝配。人均消费大概在HK$60左右,虽然比普通茶餐厅稍贵一点点,但出品绝对对得起这个价格。想体验一下香港人心中的“顶配版”茶餐厅,来这里准没错。

地址:观塘敬业街55号皇廷广场1号铺 (港铁观塘站B2出口,步行约8分钟)
必点:招牌菠萝油、芝士咸牛肉猪扒包、樽装冻奶茶

第二站:填饱肚子的正餐江湖 (人均 HK$50-100)

午餐和晚餐,是补充能量的关键。别再天天吃学校canteen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学姐带你吃点实在的,能感受到“饭气”的幸福主食。

推荐1:文记车仔面——米其林推荐的街头传奇

说到深水埗,就不能不提文记车仔面。每次去,那条街上排队最长的绝对是它家。别被“米其林”三个字吓到,它的人均消费可能比你吃一顿麦当劳还便宜。

对于新手来说,点单可能有点挑战。你需要像在玩乐高一样自己组合:先选面底(推荐油面或幼面),再选汤底(推荐腩汁),然后就是灵魂所在的配菜环节!菜单上几十种配菜,看得人眼花缭乱。学姐的私藏组合是:猪红、咖喱鱼蛋、瑞士鸡翼、萝卜。猪红嫩滑无腥味,萝卜用牛腩汁炖得入口即化,鸡翼甜咸适中。一碗三个餸(菜)的面,大概HK$50出头,满满一大碗,男生都能吃撑。

排队是肯定的,但速度很快。站在街边,和周围的街坊一起,捧着一碗热气腾腾、完全按自己喜好搭配的车仔面,这体验本身就非常香港。

地址:深水埗福荣街121号地下 (港铁深水埗站B2出口,步行约3分钟)
必点:自由搭配!推荐瑞士鸡翼、猪大肠、萝卜、猪红

推荐2:再興燒臘飯店——湾仔的烧味之光

想吃烧腊饭?听学姐一句劝,别总盯着中环那几家游客必去的烧鹅店。湾仔的“再興”才是本地上班族和老饕们的心头好。这家店从1942年开到现在,环境几十年如一日的“朴素”,但门口挂着的那一排排油光锃亮的叉烧、烧肉、烧鸭,就是最诱人的招牌。

他家的叉烧是灵魂。不是那种全是瘦肉的柴叉烧,而是选用半肥瘦的梅头肉,外皮用麦芽糖烤得微微焦脆,内里肉质松软,蜜汁的甜和猪肉的香完美结合。点一份“双拼饭”(比如叉烧拼烧肉),阿叔会麻利地斩件,铺在米饭上,最后再淋上一勺销魂的秘制酱汁。这一勺酱汁拌饭,我能吃三碗!一份双拼饭价格在HK$50-60之间,性价比超高。

地址:湾仔轩尼诗道265-267号地下C座 (港铁湾仔站A4出口,步行约5分钟)
必点:叉烧饭、烧肉饭、三宝饭

推荐3:兴记菜馆——庙街的煲仔饭盛宴

天气一转凉,香港人的DNA里就开始想念煲仔饭。油麻地的庙街,一到晚上就成了煲仔饭的天下,而“兴记”就是其中最亮的星。他们家夸张到开了好几个铺面,一到饭点,整条街都坐满了人,场面非常壮观。

这里的煲仔饭选择多到让你犯选择困难症。学姐最爱“腊味滑鸡煲仔饭”。下单后,需要耐心等待十几分钟,当服务员把那个黑乎乎、滚烫的瓦煲端到你面前,打开盖子,“滋啦”一声,香气瞬间窜进鼻腔。米饭粒粒分明,鸡肉嫩滑,腊肠的油脂渗透到米饭里,香得不行。最精华的部分是锅底那层金黄香脆的饭焦,浇上特制的甜豉油,用勺子刮下来,又香又脆,好吃到停不下来!人均消费大约HK$80-120,绝对是冬日里最温暖的慰藉。

地址:油麻地庙街15-19号及21号地下 (港铁油麻地站C出口,步行约2分钟)
必点:腊味滑鸡煲仔饭、章鱼肉饼煲仔饭、煎蚝饼

第三站:慰藉心灵的甜品糖水 (人均 HK$30-50)

在香港,甜品不叫dessert,叫“糖水”。它不是饭后的点缀,而是一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下午茶,还是宵夜,一碗暖暖的或冰凉的糖水,总能治愈一切。

推荐1:佳佳甜品——连庄米其林的平价甜蜜

又是一家米其林推荐的平价店。位于佐敦的佳佳甜品,是传统中式糖水的代表。店面不大,总是坐满了人,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公公婆婆,这足以证明它的地道。

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强烈推荐“芝麻糊拼合桃露”。一碗端上来,黑白分明,用勺子轻轻一搅,就变成了太极图的样子。芝麻糊磨得极其细腻顺滑,入口满是浓郁的芝麻香气;合桃露同样香浓,甜度恰到好处,完全不会腻。冬天来一碗,从喉咙暖到胃里。夏天的话,可以试试他们的“杨枝甘露”,芒果香甜,西柚带点微苦,清爽解腻。一碗糖水价格在HK$30-40之间,是用心熬煮的古早味。

地址:佐敦宁波街29号地下 (港铁佐敦站A出口,步行约4分钟)
必点:浓香芝麻糊、补脑合桃露、宁波姜汁汤圆

推荐2:聪嫂星级甜品——创意与传统并存

如果说佳佳是传统派的代表,那聪嫂就是创意派的优等生。刘德华都为它题字,可见其魅力。他家最出名的就是各种创新的冰品和甜品。

招牌“龙眼椰果冰”,简直是夏日救星。绵密的冰沙本身就带有淡淡的龙眼清香,上面铺满了大颗饱满的龙眼肉、Q弹的椰果和水晶珠,每一口都清甜冰爽,能瞬间驱散香港夏天的湿热。另一个必试的是“榴莲水晶珠”,如果你是榴莲爱好者,那这个绝对能让你上头。浓郁的榴莲果泥配上滑溜溜的水晶珠,口感和味道都堪称一绝。人均消费在HK$40-60,是和朋友逛街累了歇脚的好去处。

地址:铜锣湾耀华街11号地铺 (港铁铜锣湾站A出口,步行约6分钟) (注:聪嫂有多家分店,可以就近选择)

必点:龙眼椰果冰、榴莲水晶珠、士多啤梨(草莓)豆腐花

好啦,学姐的私藏清单暂时就先分享到这里。这份攻略可能只是香港美食地图的冰山一角,但它绝对是一个最安全、最地道的起点。

别怕去尝试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店,别怕挤在人群中排队。在香港,最好吃的味道,往往就藏在那些最有生活气息的角落里。这份攻略你先马住,然后,就带着它,像一个真正的local一样,去探索属于你自己的美食地图吧。你会发现,喂饱自己的胃,是留学生活中最直接、最简单的幸福。祝你们,吃好,喝好,学好!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2880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