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温馨提示 |
---|
嗨,亲爱的同学!这篇文章里的所有数据,尤其是薪资和就业率,都是基于近期的官方调查报告。但市场变化快,学长学姐们的个人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这些信息主要是给你一个大方向的参考哦!最终选择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最新的学校信息哈。祝你申请顺利! |
还记得我刚拿到国大offer那会儿,拉着行李箱,第一次站在Utown的草坪上,感觉自己就是世界之王。但这份兴奋劲儿没持续几天,就被一个灵魂拷问给难住了:我到底该选什么专业?
当时,我的一个朋友Leo,简直是我的“难兄难弟”。他爸妈希望他读计算机,理由简单粗暴:“好找工作,工资高!” 可Leo自己呢,一门心思扑在经济学上,天天抱着亚当·斯密的书啃。那段时间,我俩最常做的就是坐在宿舍楼下的长椅上,一杯KOI奶茶,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最后总会绕回那个问题:“到底是选一个我爱的,还是选一个爱我的(钱)?”
这个场景,是不是有点熟悉?咱们留学生,背井离乡,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谁不希望未来的路能走得顺一点?选专业,真的不只是选几门课那么简单,它几乎决定了你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起点,甚至是你未来几年的人生轨迹。
所以,今天小编不跟你扯虚的,直接上干货!咱们就来深扒一下,新加坡国立大学(NUS)那些传说中“毕业即巅峰”的王牌专业,看看它们到底牛在哪里,未来的“钱景”又如何!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地表最强印钞机,没有之一
如果说国大有一个专业能让你在毕业典礼上就笑出声,那计算机科学(CS)绝对是当之无愧的C位。在这个万物皆可代码的时代,新加坡作为亚洲的科技创新中心,对顶尖程序员的需求简直像个无底洞。
你可能会问,国大CS到底有多硬核?这么说吧,这里的课程设计,根本不给你划水的机会。从基础的数据结构、算法,到时下最火的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网络安全,再到软件工程,每一门课都是实打实的真功夫。你不仅要听懂理论,还得动手做项目。一个学期下来,你可能会写出自己的第一个APP,或者训练一个能识别猫咪的AI模型。这种“学以致用”的强度,确保了你毕业时,已经是一个能直接上战场的准工程师了。
好了,我知道你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数据!根据新加坡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毕业生就业调查》(这是目前最新的官方数据哦),国大计算机学院的毕业生简直是“天之骄子”。
他们的整体就业率高达96.9%,这意味着100个毕业生里,将近97个在毕业半年内就找到了全职工作。更吓人的是薪资,他们的月薪中位数达到了惊人的6600新币!按照现在的汇率,这差不多是人民币3万5一个月!这还只是中位数,意味着有一半的人比这个赚得还多。对于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来说,这是什么概念?妥妥的人生赢家开局啊!
我的学长Alex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当年也是在CS的海洋里“痛并快乐着”,头发掉了不少,但技能点得满满的。大三暑假,他就通过学校的实习项目,拿到了谷歌的实习offer。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转正,现在在新加坡的谷歌办公室做软件工程师。他告诉我,他们团队里,国大CS的校友一抓一大把,从学长学姐到同届同学,大家见面了都会开玩笑说:“我们这是把国大的机房搬到谷歌来了。”
除了谷歌、Meta(Facebook)、亚马逊这些国际大厂,新加坡本土的科技巨头,比如Grab(东南亚版滴滴+美团)和Shopee(东南亚版淘宝),也都是国大CS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可以说,只要你从这里毕业,手握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和几个像样的项目经历,就等于拿到了通往全球顶尖科技公司的VIP门票。
工商管理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未来霸总的黄埔军校
如果说CS是技术流的巅峰,那国大的商学院(NUS Business School)就是培养未来商业领袖的摇篮。别的不说,光是它同时拥有美国AACSB和欧洲EQUIS两大顶级认证,就足以证明其在全球商学院中的地位。
这里的学习氛围非常不一样。不像CS专业那样天天跟代码死磕,商学院更强调的是“人”的因素——沟通、协作、领导力和商业嗅觉。课程设置也极其灵活,你可以选择金融、市场营销、会计、管理等多个细分方向。最经典的教学模式就是案例分析(Case Study),教授会把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扔给你,让你和小组同学扮演公司高管,在课堂上唇枪舌战,为一家虚拟的公司制定发展战略。
更重要的是,国大商学院给你提供的平台和资源是顶级的。学院会定期邀请华尔街的银行家、世界500强的CEO来开讲座,你甚至有机会和他们共进午餐。各种商业竞赛、创业孵化项目层出不穷,只要你有想法、有能力,学校就会给你提供最好的资源去实现它。
我们再来看数据。同样是《2022年毕业生就业调查》,国大商学院(荣誉学士学位)毕业生的月薪中位数是5500新币,换算成人民币也接近3万了。虽然比CS略低,但你要知道,商科的薪资增长曲线非常陡峭。很多人毕业后进入的是金融和咨询行业,这些行业的年终奖金才是重头戏,第一年的总收入就可能非常可观。
我认识的一个学姐Sarah,读的是金融方向。她从大二开始就疯狂实习,从本地的星展银行(DBS)到国际投行摩根大通(J.P. Morgan),把简历刷得金光闪闪。毕业时,她同时拿到了好几个顶级投行的offer,最后选择去了高盛做分析师。她跟我说,工作强度确实大,但每天都在和最聪明的人打交道,处理上亿美金的交易,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国大商学院的毕业生,去向非常多元化。最顶尖的一批,会进入麦肯锡、波士顿咨询(BCG)这样的战略咨询公司,或者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投资银行。大部分人会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或者宝洁、联合利华等快消巨头的管理培训生项目。无论哪条路,起点都非常高。
数据科学与分析 (Data Science and Analytics):站在风口上的跨界之王
“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这句话你肯定听过。如果说CS是建造公路和汽车的人,那么数据科学与分析(DSA)就是那个能从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分析出交通规律、预测未来拥堵,并给出最佳路线的导航大师。
这是一个相对较新,但热度飙升的专业。国大的DSA专业是设立在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之下的一个跨学科项目,可以说是集两家之长。它既要求你有过硬的编程能力(像CS学生一样),又需要你有扎实的数理统计功底(像数学系学生一样),同时还要有把数据和商业问题结合起来的分析能力。
课程内容也是“三位一体”: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数据库)、统计学(概率论、回归分析)和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学习过程绝对是挑战,但回报也极其丰厚。因为现在几乎所有行业都在经历数字化转型,从电商、金融到医疗、物流,都需要能读懂数据、并利用数据创造价值的专家。
我们来看看这个“新贵”专业的就业数据。《2022年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国大数据科学与分析专业的毕业生,月薪中位数高达5500新币,和商学院荣誉学位的毕业生持平,充分证明了市场对这个领域的渴求。
我的一个朋友,Kevin,就是这个专业的首批毕业生之一。他毕业后去了Lazada(东南亚领先的电商平台)做数据分析师。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分析用户的购物行为数据,比如用户喜欢在什么时候购物、看了A商品的用户还会对B商品感兴趣吗?通过这些分析,他帮助公司优化商品推荐算法,提升用户体验和销售额。他说,这个工作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能用冷冰冰的数据,洞察到活生生的人性和商业机会。
DSA毕业生的职业道路非常广阔。你可以成为一名数据分析师(Data Analyst),在各大公司里做业务数据分析;也可以成为一名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做预测和决策;如果你技术功底更强,还可以成为一名机器学习工程师(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专门负责开发和部署算法模型。可以说,这是一个越老越吃香,而且几乎不会被时代淘汰的黄金专业。
一些同样闪耀的“遗珠”
除了上面三大王牌,国大还有很多专业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比如:
法学 (Law):国大法学院在亚洲常年排名第一,毕业生是各大国际律所和新加坡政府部门争抢的对象。
医学 (Medicine):虽然对国际生的门槛极高,但一旦被录取,就意味着你手握金饭碗,未来是备受尊敬的医生。
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依托新加坡强大的石化产业(比如裕廊岛),国大的化工专业毕业生在能源、制药等行业非常抢手,薪资待遇也相当不错。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已经眼花缭乱了。
其实,专业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那些所谓的“王牌专业”,之所以王牌,是因为它们恰好站在了时代发展的风口上。但风口是会变的,而唯一不变的,是你自己的热爱和努力。
别把专业选得像一场赌博,押上全部的筹码,然后听天由命。把它当成你人生马拉松的起点。选一条你跑起来不那么痛苦,甚至有点享受的赛道。然后,在这条路上,拼尽全力去跑。
多去参加实习,看看真实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多和学长学姐聊天,听听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多去泡图书馆,用知识武装自己。大学四年,最重要的不是你学了什么专业,而是你通过这个专业,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与人合作。
当你拥有了这些能力,无论未来风口转向何方,你都能稳稳地站立,找到属于自己的“巅峰”。
祝你在国大的旅程,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