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留学新宠儿,福祉学到底有多香?

puppy

悄悄告诉你一个日本留学的宝藏专业——福祉学!最近它可是留学圈的新宠儿。你想啊,在日本这个超老龄化社会,相关人才的需求简直是“嗷嗷待哺”,毕业后就业率超高,工作稳定又有前景。更棒的是,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能带来温暖和成就感的事业,每天都能感受到助人的价值。想知道福祉学到底学什么、申请难度大不大、未来发展究竟有多香吗?这篇文章就带你把这个“潜力股”专业了解得明明白白,快来看看吧!

小编划重点:福祉学入坑必看
就业前景:日本超老龄化,人才缺口巨大,毕业几乎不愁找工作。政府大力扶持,签证政策对留学生超友好!
申请门槛:文科生福音!多数不要求数学成绩,更看重你的共情能力和沟通意愿,面试和文书是关键。
专业价值:不只是“伺候人”,而是学习如何设计一个更温暖、更包容的社会。从儿童到老人,从心理到制度,知识面超广。
适合人群:如果你内心温暖,喜欢与人打交道,想做一份有温度、有成就感的工作,那这个专业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Mika。

还记得我刚来日本那会儿,在一家小小的拉面店打工。店里有位常客,是个叫佐藤的奶奶。她总是自己一个人来,点一碗最便宜的阳春面,慢慢地吃很久。有一次,外面下着倾盆大雨,我看到奶奶结账后站在门口,一脸为难。我刚好下班,就撑着伞把她送回了家。

那是一间很小的公寓,有点乱,但四处都贴着她和家人的旧照片。聊天中我才知道,她的孩子们都在东京工作,一年也难得回来一次。从那天起,我下班后偶尔会去陪她聊聊天。听她讲年轻时的故事,帮她看看新买的电视怎么用。每次离开时,她都会握着我的手说“ありがとうね”(谢谢你啊),眼神里那种被需要的温暖,比我打工赚到的任何一笔钱都让我满足。

就是这段经历,让我这个原本一心要读商科的“热血青年”,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了一个陌生的领域——福祉学。它让我明白,留学不只是为了拿一张文凭,找一份高薪工作,更是为了找到一种能让自己内心丰盈的生活方式。而今天,我想把这个宝藏专业,正式介绍给可能还在迷茫的你。

福祉学?听着有点陌生,到底是个啥?

一提到“福祉”,很多人脑海里可能直接蹦出“养老院护工”的形象。打住!这可把福祉学想得太窄了。简单来说,福祉学研究的是如何让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无论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或经济条件,都能有尊严、幸福地生活。

它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而是一个超级跨界的“综合套餐”。你既能学到社会学的宏大理论,去分析社会结构和制度问题;又要懂点心理学,能跟服务对象进行有效沟通;还得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它的研究对象也远不止老年人,还包括儿童、残障人士、单亲家庭、生活困难群体等等。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社会设计师”的专业。城市里的无障碍通道怎么设计更方便?社区如何为双职工家庭提供更好的育儿支持?怎样帮助有心理困扰的人重拾信心?这些都是福祉学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它是一门真正“以人为本”的学问,充满了人性的温度。

为什么说它是日本留学的“潜力股”?

聊专业不聊前景,都是耍流氓。福祉学在日本,绝对是肉眼可见的朝阳产业。为什么?答案就两个字:刚需。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没有之一。这个“最”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根据日本总务省2023年发布的数据,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29.1%,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日本社会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人多了,服务的需求自然就暴涨。但现实是,从事护理和福祉相关工作的人手却严重不足。日本厚生劳动省曾做过一个推算,到2025年,日本的护理人才缺口将达到32万人,而到了204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扩大到惊人的69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岗位摆在那里,却找不到足够的人来做。

我认识一位前辈,叫小林,她毕业于日本社会事业大学。她告诉我,她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常年接近100%。毕业季的时候,很多同学手上都握着三四个offer,烦恼的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该选哪一个。她现在在东京一家大型社会福祉法人工作,负责社区高龄者支援中心的运营策划,每天的工作都很有挑战性,也很有成就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简直是“敞开大门”欢迎海外人才。他们专门为外籍护工设立了“特定技能”和“介护”在留资格,大大简化了留学生毕业后留在日本工作的流程。很多学校还和大型福祉机构合作,提供“奖学金+就业”一条龙服务。你只要好好学习,毕业后的路,国家和学校都帮你铺好了大半。

学福祉,每天都在上“哲学课”和“实践课”

那么,福祉学具体都学些什么呢?课程设置真的非常有趣。

在课堂上,你会学到《社会福祉原论》《老年心理学》《儿童福祉论》《障碍者福祉论》《公共政策学》等等。这些课程会教你从历史、社会、心理等多个维度去理解“人”的需求。你会探讨“什么是幸福?”“怎样才算有尊严地活着?”这类有点哲学意味的问题,帮你建立起这个专业最核心的价值观。

但福祉学绝不是纸上谈兵。它最最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实习(実習)”。日本的大学非常重视实践教育。从大二、大三开始,你就会有大把的时间被“扔”到各种真实的福祉现场去。可能是去养老院,陪老人们做康复训练;可能是去保育园,跟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也可能是去残障人士支援中心,协助他们进行日常活动。

比如,著名的东北福祉大学,就以其强大的实习网络而闻名。学生们有机会去到大学附属的医院、康复中心等各种机构进行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让你能第一时间检验所学,也能让你在毕业前就想清楚自己未来到底想做什么。

这种经历的价值,远不止是为简历添一笔。它会让你学会倾听,学会共情,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你会看到生命的不同形态,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善意和连结。这种成长,是任何书本都给不了的。

申请难度大吗?我能行吗?

说到申请,很多同学可能要松一口气了。福祉学绝对是文科生的福音!

首先,在留学生考试(EJU)科目上,绝大多数学校的福祉学专业都不要求提交数学成绩。一般只需要“日语”和“综合科目”这两门。这对那些看到数学就头大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其次,相比于冰冷的分数,这个专业更看重你的“软实力”。在你的申请文书(志望理由書)和面试中,教授们更想看到的是你为什么想学这个专业。你是否对人有热情?你是否有过相关的经历(哪怕只是社区志愿者)?你对社会问题有什么样的思考?

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朋友申请一所不错的国立大学,EJU分数不算顶尖,但他花了很多心思准备面试。他讲述了自己照顾家里生病长辈的经历,以及这个经历如何让他开始思考日本的养老体系。他说话时那种真诚和热情,深深打动了面试的教授,最后顺利拿到了offer。

所以,如果你有爱心,善于沟通,对帮助他人有发自内心的渴望,那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学习福祉学最重要的特质。把你的这份真诚和思考,好好地在文书和面试中展现出来,它会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

当然,日语能力是基础。建议大家至少要有N2水平,如果目标是顶尖名校,那N1会更有优势。因为这个专业需要大量的阅读、讨论和人际沟通,好的日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毕业后,我的路有多宽?

毕业后的出路,也比你想象的要宽广得多。

最直接的路径,就是考取日本的国家资格证书,成为专业的“社会福祉士”或“介護福祉士”。

“介護福祉士”更偏向于一线实践,是护理领域的专家。而“社会福祉士”则更像是“咨询顾问”和“资源链接者”,他们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对接社会资源,制定援助计划,工作场所遍布医院、政府的福祉事务所、儿童咨询所等。

这两个都是“铁饭碗”,在日本社会备受尊敬,工作非常稳定。薪资方面,虽然起薪可能比不上IT金融,但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福祉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正在逐年改善,加上各种补贴和福利,完全可以让你在东京这样的大城市过上体面的生活。

不想做一线工作?没问题。福祉学的毕业生也活跃在NPO/NGO组织,投身于各种社会公益项目。还有很多人进入了普通企业,在人事部或CSR(企业社会责任)部门工作,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建立更人性化的员工关怀体系,或策划公益活动,提升企业形象。

甚至,如果你想继续深造,也可以向公共政策、社会学、教育学等方向发展,成为一名学者或研究员。这条路,远比你想象的要宽。

但我觉得,选择这个专业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它让你不再只关心自己的小世界,而是开始真正地关心身边的人,关心整个社会。每天的工作都充满了“被需要”的价值感,这种精神上的富足,是千金难换的。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商科、IT这些热门赛道的内卷,如果你觉得人生的意义不止是赚钱和晋升;

如果你内心深处有一份柔软,渴望去温暖和帮助他人;

那么,不妨把目光转向福祉学这个专业看一看。

去大学官网看看课程介绍,去找正在读这个专业的前辈聊聊天,甚至可以利用假期去身边的社区服务中心做一次志愿者。

有时候,选择一个专业,就是选择一种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或许,这条充满善意与连接的道路,就是为你准备的最好安排。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1946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