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会计留学生的悄悄话 |
---|
别光埋头啃书:多参加企业说明会,尤其是针对留学生的专场,提前认识HR,混个脸熟比什么都强。 |
证书不是全部:簿记2级是敲门砖,但面试时展现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和对企业的热情同样重要。 |
利用你的背景:你是中国人,这就是最大的优势!面试时多谈谈你对中日商业文化的理解,这可是日本同事无法替代的价值。 |
实习,实习,再实习:有条件的话,寒暑假找个会计相关的实习,哪怕是小公司,也能让你的简历瞬间“发光”。 |
哈喽,各位在lxs.net潜水的宝子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帮大家在日本“排雷”和“掘金”的小编。
还记得去年冬天,我参加了一个留学生就职交流会。会场里,有个学弟小林垂头丧气地跟我诉苦。他学的是国际关系,一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专业,但投了三十几家公司的简历,收到的面试通知却寥寥无几。他迷茫地问我:“学姐,我是不是选错专业了?感觉现在找工作,就像在东京的满员电车上,根本挤不上去啊。”
就在我们聊天的时候,他旁边一位叫小雅的女生接到了一个电话,挂完电话后她激动地差点跳起来——她拿到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PwC的内定!小林羡慕地问她是什么专业的,小雅笑着说:“会计呀,我考了簿记二级。”
那个瞬间,小林脸上的表情,我到现在都记得。那种“原来还有这条路”的恍然大悟,让我觉得,今天必须得把“会计”这个宝藏专业,好好给大家扒一扒。它就像是那趟能让你避开拥挤人群、直达目的地的“直通车”,尤其对于我们中国留学生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高薪offer收割机”。
为什么会计是留学生的“版本答案”?
很多同学一听会计,脑袋里就浮现出戴着厚眼镜、埋头在数字堆里的刻板印象,觉得又枯燥又没“钱”途。No, no, no!这个想法在当下的日本,可就大错特错了。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既懂中文又懂日语的留学生来说,会计专业的优势简直不要太明显。
你想想,现在有多少日本企业在中国有分公司?又有多少中国企业正在进军日本市场?这些跨国企业最头疼的是什么?就是财务!中国的会计准则和日本的略有不同,中间的沟通、审计、税务处理,都需要一个既了解中国国情,又能熟练运用日语和日本会计知识的“桥梁”人才。而我们,就是那个最完美的“桥梁”。
这可不是我空口白牙说的。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令和4年賃金構造基本統計調査”,会计师和税务师的平均年收入高达746.6万日元,远超日本全体劳动者的平均水平。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差距就更明显了。普通大学毕业生起薪大概在22-23万日元/月,但如果你能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德勤Deloitte、安永EY、毕马威KPMG),起薪普遍能达到30万日元以上,加上各种补贴和奖金,第一年的年薪冲上550万日元并非难事。我认识一位去年从早稻田大学商学部毕业的学姐,凭借日语N1和日商簿记1级的证书,成功进入了德勤,第一年到手薪资就超过了600万日元。
除了薪资诱人,会计岗位的稳定性也是无与伦比的。任何一家公司,无论大小,都离不开财务部门。它不像一些新兴行业有泡沫,也不像某些岗位容易被AI取代。可以说,只要商业社会还存在,会计人才就永远有饭吃。而且,职业路径非常清晰:从普通会计到财务主管,再到CFO(首席财务官),或者跳槽去咨询公司、投行,天花板非常高。
升学路径规划:大学院还是专门学校?
明确了会计是个好专业,下一步就是怎么“上车”。摆在大家面前的主要有两条路:去大学(或大学院)深造,或者去专门学校速成。
大学/大学院:理论深度与人脉的殿堂
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入顶尖的商社、银行或者大型制造商的财务部门,那么一个好的大学背景绝对是加分项。日本的顶尖学府,比如一桥大学的商学部、神户大学的经营学部,还有早稻田大学的商学部和庆应义塾大学的商学部,都是会计教育的重镇。在这里,你不仅能学到扎实的会计理论,还能接触到宏观经济、公司法等一系列相关知识,构建一个完整的商业知识体系。
更重要的是,这些顶尖大学拥有强大的“学阀”(校友网络)。在就职活动中,有同校的前辈提携,获取内部信息、获得推荐的机会都会大很多。比如,很多大手企业在招聘时,会专门为“早庆”(早稻田和庆应)等名校的学生开设专门的说明会和选考通道。
读大学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对于本科非会计专业的同学。通过修士(硕士)阶段的学习,可以系统地转型到会计领域。比如,我认识一个本科在国内学日语的同学,申请到了一桥大学的经营管理研究科,两年时间里不仅补上了会计的专业知识,还顺利考下了簿记1级,毕业后直接进入了三井物产的财务部。
专门学校:考证实战的“黄埔军校”
如果你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尽快考取资格证书,快速进入职场,那专门学校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像大原簿记专门学校、TAC这些机构,在日本几乎是“会计师的摇篮”。
专门学校的课程设置非常“功利”,一切都为了一个目标:让你通过考试。无论是日商簿记,还是难度极高的公认会计士(日本CPA)考试,学校都会为你制定详尽到每一天的学习计划,授课老师也都是经验丰富的考证专家。这里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身边的同学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奋斗,很难不被带动起来。
我有一个朋友,高中毕业后来日本,就读于大原簿记专门学校。两年时间里,他心无旁骛,跟着学校的节奏走,顺利拿下了日商簿记1级。虽然学历上只是“专门士”,但在就职时,这个金光闪闪的证书让他获得了和名牌大学毕业生同台竞技的机会,最后成功入职了一家中坚上市公司的经理部。对他来说,这是一条性价比极高的路。
所以,选择哪条路,取决于你的个人规划和背景。想走学术路线、追求更高平台,选大学;想快速拿证、高效就业,选专门学校。两者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通关文牒:没有这些证书,寸步难行
在日本的会计求职圈,证书就是你的“通关文牒”。没有它,你的简历可能连第一轮筛选都过不了。下面这几个证书,是大家必须要了解的。
日商簿记检定(日商簿記):求职的“身份证”
这可以说是所有会计相关岗位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敲门砖。它分为3级、2级、1级和初级。对于留学生来说,目标至少要锁定在2级。
簿记2级: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招聘财务人员的硬性要求。掌握了2级的内容,基本就具备了中小企业的财务实务能力。毫不夸张地说,有没有簿记2级,是你能否进入会计求职大门的“分水岭”。根据日本招聘网站Rikunabi的调查,超过70%的企业在招聘经理、财务岗位时,会优先考虑持有簿记2级的应聘者。
簿记1级:这是通往更高阶职业的跳板。难度远超2级,但含金量也呈指数级增长。持有簿记1级,意味着你具备了在大企业担任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等高级职位的能力,也是报考公认会计士和税理士的重要基础。一旦拿下1级,你在就职活动中基本可以“横着走”,四大、大手商社都会向你抛出橄榄枝。
公认会计士(CPA):金字塔的顶端
公认会计士是日本会计行业的最高资格。考试难度极大,每年的合格率仅在10%左右,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但回报也是巨大的。一旦成为公认会计士,你的职业生涯将豁然开朗。起薪通常在600-700万日元,工作几年后年薪超过1000万日元是家常便饭。主要就职于四大,从事审计工作,也可以去咨询公司、金融机构,或者自己开事务所。
BATIC(国际会计检定):面向全球的加分项
如果你未来的目标是进入那些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外资企业或者日本商社的海外部门,BATIC会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补充。这个考试考察的是英文会计能力,特别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知识。在人人都手持簿记证书的求职者中,一本BATIC证书能让你脱颖而出,证明你的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
决胜就活:如何精准锁定高薪Offer?
有了学历和证书,就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就职活动(就活)。
首先,目标要明确。你的独特优势“中文+日文+会计”,最受以下几类企业的青睐:
四大(Big Four):它们有大量中国客户的审计业务,以及日本客户在中国的业务审计,对中日双语的会计人才需求极大。在面试时,一定要强调你对中国商业环境的理解。
大手商社(如三菱商事、三井物产等):这些公司全球业务盘根错节,特别是与中国的贸易往来频繁,其财务部门非常需要能够处理复杂跨国交易的人才。
大型制造商(如丰田、索尼、优衣库母公司迅销):这些企业在中国拥有巨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财务管理的本土化和国际化需求同样旺盛。
其次,准备要充分。在写エントリーシート(ES,申请表)和面试时,不要只是干巴巴地说“我考了簿记2级”。要把你的优势具体化、故事化。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面试官问你:“你作为中国人,在会计这个岗位上有什么优势?”
普通回答:“我会中文和日文,可以帮助公司和中国的分部沟通。”
优秀回答:“我不仅具备簿记2级所要求的日本会计实务能力,还因为我的文化背景,对中国的税法和会计准则有更直观的理解。比如,在处理关联方交易或者增值税发票的问题上,我能更快地get到中国子公司的痛点,并用日本总公司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和报告,从而提高沟通效率,降低合规风险。”
看到区别了吗?后者不仅展示了你的技能,更展示了你能为公司创造的独特价值。
最后,心态要稳。会计专业的求职,专业性强,竞争对手也都是有备而来。可能会遇到挫折,但请一定相信你所学的知识和你的独特背景,它们是你最坚实的铠甲。
我知道,一个人在异国他乡,一边要应付学业,一边还要为未来打拼,真的很辛苦。每天啃着那些拗口的会计术语,刷着永远也刷不完的练习题,深夜里也会怀疑自己的选择。
但请相信,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在为你未来的道路铺上坚实的石子。会计这条路,可能开始时有些枯燥,需要你静下心来啃硬骨头。但只要你把这块最硬的骨头啃下来,你会发现,后面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它给你的,不仅仅是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更是一份到哪里都能安身立命的底气。
别再犹豫和迷茫啦,这趟通往高薪和稳定未来的直通车,车门已经为你打开了。赶紧上车,未来的风景,一定超乎你的想象!